陈志霞;王剑波;吴克明
目的 探讨术前优质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8月我院10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择期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术前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3±5.2)分、(46.3±6.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 对老年手术患者采用术前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雄孕激素治疗,观察两纽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予以雌孕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朱冰;王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并探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Mdone标准对其骨折进行分型:10例为Ⅱ型,15例为Ⅲ型,16例为Ⅳ型,11例为V型.其中31例(4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V型)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10例Ⅱ型,11例Ⅲ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外固定支架组患者存在疼痛及关节功能受限的现象;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也存在酸沉、疼痛的现象.采用Jakim标准进行评分,外固定组得分为81.9分,内固定组得分为92.7分.结论 对于骨折分型为Ⅳ型与V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可起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其他分型的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高选择性癫痫病灶切除术后应用盐酸纳美芬后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癫痫手术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5)和盐酸纳美芬组(N组,n=25)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盐酸纳美芬8μg/(kg·d),持续6d.C组与N组患者均于术前(d0),术后第2天(d2)、第4天(d4)、第6(d6)时抽取空腹血,测定皮质醇及血糖值.选取手术前一天与手术后的第7天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测试(MMSE),进行评分并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比、年龄、BMI、ASA的分级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2、d4、d6各时间点,N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血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同C组比较N组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选择性癫痫病灶切除术后应用盐酸纳美芬可通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唐吉伟;李勇;张柏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使用针对性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高热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和发作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的发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救治时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凤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师的指导,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结果 护理组全部患者中35例患者非常满意,9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高达95.65%;对照组46例患者,16例患者非常满意,25例患者满意,5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9.13%.护理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护理,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荆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加入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传统的心理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入循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观察组在各方面(护理满意度、康复率以及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治愈率,从而提高患者家庭的幸福指数.
作者:冯形玉;林叶玲;陈翠英;何锦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龋齿患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龋齿惠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10/55)明显低于对照组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琴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单独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4、8、12、24 h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4、8、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重度痛及轻度痛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吗啡用量方面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以较大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肌肉注射应用Z型注射法和传统注射法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门诊接收肌肉注射患者200例,按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Z型注射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注射法,对比其注射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疼痛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肌肉注射患者行Z型注射法效果突出,可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降低并发症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素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7例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例,对照组8例.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测,包括血气分析、血乳酸、血生化等检查项目,评估系统采用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对比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马岩伟;王立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12例,均采用VOLUSON 730妇产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分别行二维、三维容积探头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体表及体内结构,随访产后及引产结果,并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 112名孕妇共孕有114名胎儿,经随访确诊体表畸形共64处,体内畸形共51处.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率92.2%高于二维超声检查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内畸形检出率90.2%与二维超声8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胎儿畸形总检出率91.3%高于二维超声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畸形诊出率高,图像清晰,能为胎检、产栓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D40L-IRES2-ICOSL腺病毒载体对小鼠乳腺癌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分别构建腺病毒载体,建立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观察组织病理改变、肿瘤体积、重量变化和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CD40L组、ICOSL组、CD40L-IRES2-ICOSL组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CD40L组、ICOSL组肿瘤生长减缓,体积减小,荷瘤生存期延长,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CD40L-IRES2-ICOSL组尤为显著(P<0.01);CD40L组与ICOSL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共表达双基因Adv CD40L-IRES2-ICOSL治疗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能直接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作者:杨涛;王巍;李晴;李强;李东升;孙宏治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给予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采用腹部结合会阴超声及腹部结合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12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经腹、会阴超声检查,B组行经腹、阴道超声检查,并且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高达92.19%,B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为95.31%,将这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前置胎盘的患者,使诊断准确率显著增加,这就给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CHB)与肝硬化(LC)患者血清IL-2、IL-6、HA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7例慢性乙肝患者、79例肝硬化患者、58例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HB组、LC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变化.结果 CHB组与LC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LC组中C级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明显高于A、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变化,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良好的评估,可以为病情进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元好;刘文毅;梁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站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肺结核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观察两种不同管理方法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22.38±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1±2.82)分;且服药依从评价为优32例、良18例、差3例,优良率高达94.34%(50/5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4%(41/5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在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中较常规管理方式更优,是一种有效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健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的确诊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42例,进行改良后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7 min,术后观察一段时间后,所有患者中有1例复发,所有患者在术后出现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3例,阴囊血肿1例,无切口感染.结论 手术结果显示,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汶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细胞增殖因子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VEGF-C与Ki67在口腔淋巴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作用及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地区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94例,以D2-40为特异性标记物,整体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论是VEGF-C还是Ki67,其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结转移组癌灶中淋巴管密度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5.结论 VEGF-C及Ki67的表达可能与口腔淋巴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刘冰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