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行免疫检验的14 200份样本.在样本采集到保存期间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控制措施.结果 经线性回归处理得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流液更换情况、实验员操作水平及实验室湿度与温度均会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结论 临床免疫质量可受较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干扰因素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囊内瘘术前诊断及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B超、CT、MRCP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所见,观察在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处理瘘管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少量胆漏,行T管旁置入小儿胃管引流后,胆瘘停止,2例术后并发胰腺炎,行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后好转,6例肝内外胆管合并结石,行再次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术.随访无再发腹痛、胆管炎、肠梗阻等不适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关闭瘘口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作者:肖群;袁通立;杨毅;唐华勇;胡海涛;贺彦宇;陈小雪;言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42例,分别采取质子泵抑制剂(观察A组)、H2受体抑制剂(观察B组)、止血药物(对照组)进行治疗;留置胃内pH监测仪,连续监测患者24h胃内pH,对比三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的24 h胃内pH,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在不同的胃内pH,止血时间、有效率及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与胃内pH呈相关性,维持胃内pH处于较高水平,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有效率及降低复发率,综合提高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睿;卢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射频消融术中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局麻下择期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咪达唑仑0.1 mg/kg组(C组).观察并记录镇静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5 min(T2)、给药后30 min(T3)、术后5min(T4)、术后30 min(T5)的MAP、HR、RR、Ramsey镇静评分、SpO2值及是否需要给予降压药.结果 A及B组患者T1~T4时MAP、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患者T1~T3时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T0时(P<0.05).组间比较,A组、B组在T1~T4时MAP和HR明显低于C组沪<0.05),T2~T4时Ramsay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C组患者在T1~T3时SpO2明显低于B组(P<0.05).C组在使用降压药方面明显多于A、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下甲状腺射频消融术能够维持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剂量0.5μg/kg优于1.0μg/kg组.
作者:姚宇;刘晓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保暖、药物应用及蓝光照射等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摸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经过两组患儿的对应护理,对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也短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对黄疸新生儿实施抚摸护理,可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7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恢复正常的有33例,Ⅰ级肿胀的有4例,Ⅱ级肿胀的有3例,Ⅲ级肿胀的有2例,恢复正常的比例为78.6%,观察组患者中恢复正常的有42例,Ⅰ级肿胀的有2例,Ⅱ级肿胀的有1例,Ⅲ级肿胀的有0例,恢复正常的比例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为(7.6±2.5)d,观察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为(4.3±2.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中,可以缩短患者的肿胀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压和血脂代谢中的关联性.方法 我院近3年参与体检的大学生16 867例纳入研究,检测血尿酸、血脂代谢指标和血压值,分析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水平和血脂异常发生率及高血压发生率均较尿酸值正常或轻度增高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和血脂代谢异常情况之间存在相关性,重视控制尿酸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荣新;陈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提高采血质量.方法 将2014年1-1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2 916例分为对照组(1-6月出生的1 374例)和观察组(7-12月出的1 542例),进行采血质量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血成功率,血样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假阳性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选择血运比较丰富的部位、采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措施,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同时减轻新生儿痛苦,消除家属紧张和不满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元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病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进行治疗,两组均配合现代仪器设备检查等辅助治疗措施,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35.29%,营养失衡率为55.88%;实验组感染率为17.64%,营养失衡率为8.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较大,在治疗中配合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全;乔港;吴业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为制定本地优生优育和母婴保健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1 073例孕妇血清进行TORCH-IgM检测.结果 在1073例孕妇中TORCH感染者46例,总阳性率为4.29%,其中HSV-Ⅱ-IgM、RV-IgM、TOX-IgM、CMV-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8%、1.68%、0.65%、0.28%.结论 深圳龙岗地区孕妇TORCH-IgM总感染率较低,该地区以HSV-Ⅱ和RV感染为主.育龄妇女应重视对TORCH感染筛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符青松;蒋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植入药物涂层支架,乙组植入金属裸支架.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结果 甲组住院期间发生1例支架内血栓,随访期间发生1例支架内血栓和1例心绞痛,乙组住院期间无MAACE发生,随访期间1例支架内血栓和5例心绞痛.至随访结束,甲组共发生2例支架内血栓、1例心绞痛,乙组共发生1例支架内血栓,5例心绞痛,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价,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药物涂层支架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车艳娟;徐艳;马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前景,对比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常规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9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控制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69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控制.对比两组手术潜在风险的发生率,从而确定两种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数据分析得到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的13项指标,其中11项指标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综合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更加有效.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运用综合评价指标加以控制有助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黎估芳;王淑和;陈月媚;欧永平;陈策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进一步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病患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确定患者上消化道健康状态以及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观察Hp阳性和阴性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的出血情况.随访1年后选出18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并根除H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各90例,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患中,785例为Hp阳性,其中18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23.05%;143例为Hp阴性,其中1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8.39%.对比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P<0.05).治疗组3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3.33%,对照组中10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11.11%.治疗组较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更低俨<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有着直接的关系,Hp阳性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高,可根据患者病情替换使用法莫替丁可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黄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一套快速检测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方法的同时研究本区域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与病原体种类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重PCR与LuminexxMAP平台相结合方法,并使用荧光微球作为杂交检测载体,以建立一套迅速、多重的核酸检测技术平台.结果 将27种病原体分为DNA及RNA两组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检测微球特异性较好,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所有检出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中有38.00%为细菌,其中16.67%为结合分歧杆菌;所有检出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中有44.00%为病毒,其中18.00%为支原体,18.67%为衣原体.结论 利用多重PCR与LuminexxMAP平台相结合方法建立的一套快速筛查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以指导临床快速确诊并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
作者:刘妙娥;冯慧艳;王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肝切除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残余情况、结石复发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结石残余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该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按照临床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沐舒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昼夜排痰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昼夜排痰量是(37.46±7.69) mL;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昼夜排痰量是(64.16±10.05)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排排痰量,有效缓解患者慢阻肺临床症状.
作者:齐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与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及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4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对其行CVVH治疗,采集治疗开始后0、24、48、72 h静脉血测定血浆内毒素与细胞因子水平并对比.结果 血浆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在CVVH治疗开始后24 h明显下降,白细胞介素在治疗开始后48 h明显下降,4000 mL/h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0下降程度>2000mL/h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WH可有效清除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而且置换液剂量越大效果越显著.
作者:郭铃苹;罗杨;江珊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运动的控制特点,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脑卒中患者1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裸足式的三维视频步态分析,不穿戴矫形器,而对照组的患者则穿戴好固定式的裸足矫形器之后,再进行三维步态的检测工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三维步态检测数据均明显不如与正常步态数据(P<0.05);观察组中的步态周期明显延长,双腿支撑期占步态周期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结论 根据偏瘫步态的运动控制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步态的康复.
作者:刘明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袁辉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嗜铬细胞瘤原是一种罕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属于内分泌疾病之一,随着检查手段及认识水平的提高,其发生率逐渐上升,经管医师对该病有足够的认识,其实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只是因基层医院临床及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缺乏认识及医院缺乏该病化验检查条件不能确诊,致使该病常易被误诊或漏诊,以致大部分患者均予以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待发展至多个症候群或高血压并发症出现后才考虑到该病,丧失手术治疗的佳时机.该研究以本人体会与基层同行们共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如自己本院不能确诊,尽早建议患者到上级有条件的医院确诊手术治疗,大限度避免并发症发生,为上级医院的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时机.
作者:张桂秀;詹慧柏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