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技巧与护理

黄元菊

关键词:新生儿, 足跟血, 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提高采血质量.方法 将2014年1-1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2 916例分为对照组(1-6月出生的1 374例)和观察组(7-12月出的1 542例),进行采血质量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血成功率,血样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假阳性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选择血运比较丰富的部位、采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措施,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同时减轻新生儿痛苦,消除家属紧张和不满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住的320例晚期妊娠孕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脐动脉血流S/D测定值以及胎心监护结果,对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粪染、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相应孕周的第十百分位数)、分娩方式等结果分析.结果 脐血流S/D>3组中的NST无反应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粪染程度、低体重儿出生率以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 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能及时准确地评估胎儿宫内安危和预测胎儿的预后情况,有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将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控制低水平.

    作者:葛洪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游离体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取出肘关节游离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肘关节游离体病例,通过肘关节镜下取出,观察术前与术后肘关节疼痛、关节运动范围、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残留,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痘,采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记录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均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切口1例持续渗液,19例按期愈合无感染,2两例滑膜软骨瘤病例有游离体残留,1例发生一过性神经损伤;末次随访VAS评分、HSS肘关节评分、屈伸活动度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取出游离体治疗肘关节游离体具有探查全面,手术彻底及并发症少的优点,熟练的关节镜操作经验,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潘承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7例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例,对照组8例.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测,包括血气分析、血乳酸、血生化等检查项目,评估系统采用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对比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马岩伟;王立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师的指导,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结果 护理组全部患者中35例患者非常满意,9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高达95.65%;对照组46例患者,16例患者非常满意,25例患者满意,5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9.13%.护理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护理,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荆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生儿两病筛查足跟采血技巧与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提高采血质量.方法 将2014年1-12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2 916例分为对照组(1-6月出生的1 374例)和观察组(7-12月出的1 542例),进行采血质量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血成功率,血样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假阳性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选择血运比较丰富的部位、采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措施,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同时减轻新生儿痛苦,消除家属紧张和不满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元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宫内残留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记录不同检查方法对宫内残留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相对比,数据经专业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结果 78例宫内残留患者经不同超声检查后,阴道超声诊断正确率高达93.59%,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仅为82.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内残留患者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得到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吕彦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0例女性不孕症腹腔镜诊断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症实施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探查后均明确了病因,其中导致原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堵塞,导致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盆腔炎;有38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5.0%,另外2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出血过多而改为开腹手术,1例因过度肥胖致气腹失败;术后有34例患者获得半年的随访,其中有23例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为67.64%.结论腹腔镜能够准确判断女性不孕症的原因,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雪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细节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护理细节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150例需要进行体检的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75例检验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75例检验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细节服务.对比通过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检验者在实施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满意程度的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在经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细节服务的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受检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细节服务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增强受检者的满意程度,而且还能够使患者提高对于医疗知识的认知情况.因此,护理细节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耿晓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的TLC肺通气指标为(1.47±0.11)L,而治疗后1d及治疗后4d分别上升至(3.22±0.21)L、(4.10±0.25)L.常规组中治疗前的TLC肺通气指标为(1.46±0.13)L,而治疗后1d及治疗后4d分别上升至(1.85±0.17)L、(2.41±0.23)L,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从PO2肺换气指标来看,联合组治疗前的PO2(59.86±6.36)L,治疗后1d及治疗后4d分别上升至(72.32±7.25)L、(79.68±7.36)L.两组的PO2肺换气指标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1d和4d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4d、1d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慢阻肺呼吸衰竭症状,强化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沃志;李惠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检测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和正常人(40例)血液,所有患者均经过痰脱落细胞检测,支气管检查等终获得病理学证实,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收集样本中YKL-40的浓度,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非小细胞癌患者血液中YKL-40含量比正常人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1期患者组血清YKL-40含量明显高于M0期患者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YKL-40与非小细胞肺癌有密切关系,它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孙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深圳市龙岗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为制定本地优生优育和母婴保健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1 073例孕妇血清进行TORCH-IgM检测.结果 在1073例孕妇中TORCH感染者46例,总阳性率为4.29%,其中HSV-Ⅱ-IgM、RV-IgM、TOX-IgM、CMV-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8%、1.68%、0.65%、0.28%.结论 深圳龙岗地区孕妇TORCH-IgM总感染率较低,该地区以HSV-Ⅱ和RV感染为主.育龄妇女应重视对TORCH感染筛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符青松;蒋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为(1.5±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9.7) m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2.6±9.4)%,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GCS评分3~5分者住院时间为(11.5±1.5)d,GCS评分6~8分者住院时间为(7.8±2.2)d,GCS评分9~13分者住院时间为(3.0±1.2)d,均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0%(x2=4.15,P<0.05).结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建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给予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水造影及常规窗位和空气造影低剂量CT扫描及低窗位在诊断胃肠疾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空气造影剂低剂量CT扫描与低窗位在胃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疑似胃肠疾病(胃或结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接受空气造影低剂量CT及低窗位诊断,对照组则接受水造影及常规窗位检查,将内窥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的自信度与准确度.结果 研究组医师对胃部病变肯定诊断率为90.9%,对结肠病变CT图像肯定诊断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7%、95.5%与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肠病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空气造影低剂量CT扫描及低窗位方案,符合率高,医师诊断自信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腹与经会阴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采用腹部结合会阴超声及腹部结合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12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经腹、会阴超声检查,B组行经腹、阴道超声检查,并且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高达92.19%,B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为95.31%,将这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前置胎盘的患者,使诊断准确率显著增加,这就给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分析对策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确诊已患有医院感染的120例患者,对临床医院感染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临床应对决策.结果 感染部位分布前三位是下呼吸道占26.67%,泌尿道占23.33%,胃肠道占20.00%显著高于皮肤软组织占2.50%;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6.67%,大肠埃希菌占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17%%显著高于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呈多样性,针对相关危险感染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临床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罗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肌肉注射应用Z型注射法和传统注射法临床对比

    目的 分析肌肉注射应用Z型注射法和传统注射法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门诊接收肌肉注射患者200例,按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Z型注射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注射法,对比其注射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疼痛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肌肉注射患者行Z型注射法效果突出,可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降低并发症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素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因分型同耐药位点突变在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基因分型同耐药位点突变在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0例,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方法检测患者耐药位点和基因分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ALT指标、核苷酸类似物用药时间以及HBeAg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50例患者标本均成功扩增阳性条带,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如下:B型261例,C型80例,D型9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310例患者中265例均为完全野生型,其余45例耐药突变点主要以204,204/180位点为主,未用核苷酸类似物的40例患者未见耐药点突变现象.耐药突变和患者年龄、性别、HBV DNA载量、ALT指标、HBeAg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有关,且时间越长,突变概率越大(P<0.05).结论 HBV基因分型主要以B型为主,PCP-反向点杂交方法可有效的对突变位点和基因分型进行检测,突变位点与核苷酸类似物有关,对临床上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惠贞;李秀玉;黄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DWSI)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 33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深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方法对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感染组患者进行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感染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类型等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使用多元逐步logistic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造成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观察组患感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该研究发现高龄与糖尿病为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感染症状.

    作者:林隆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1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内瘘术前诊断及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B超、CT、MRCP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所见,观察在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处理瘘管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少量胆漏,行T管旁置入小儿胃管引流后,胆瘘停止,2例术后并发胰腺炎,行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后好转,6例肝内外胆管合并结石,行再次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术.随访无再发腹痛、胆管炎、肠梗阻等不适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关闭瘘口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作者:肖群;袁通立;杨毅;唐华勇;胡海涛;贺彦宇;陈小雪;言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