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中县5年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黄玉范

关键词:性病, 流行病学, 分析
摘要:近年来性病在我县各个行业中迅速蔓延,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患病范围不断扩大,病种增多.为了解我县性病疫情,掌握其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特将本县5年的性病疫情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贡市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管理机制探讨

    [目的]探索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的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机制.[方法]通过分析自贡市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行政与执行部门的结构关系和工作状况,揭示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特点和不足,提出建立新模式的原则性建议.[结果]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主要的管理缺陷表现为:①管理体系中缺乏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力量;②各纵向组织间的横向联系很少;③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作用与地位不协调.[结论]在现行体制下从3个方面健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管理:①调整相应行政管理体系,形成主导性的管理体制;②横向协调,整合资源;③完善各机构的内部管理.

    作者:李珊;张正东;马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食管癌外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CT探讨

    [目的]探讨CT检查判断食管癌外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8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检查及分析.[结果]81例食管癌中,上中段癌50例,下段癌31例.肿瘤与气管、支气管间脂肪层消失,气管或支气管有明显移位、受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壁不规则变形或有肿物凸入气管、支气管内24例,手术证实20例受侵;肿瘤与主动脉间脂肪层消失30例,其中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的12例,手术证实均无受侵;≥90°的4例,手术证实均受侵;45°~90°之间14例,手术证实6例受侵.[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肿瘤外侵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手术可切除性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颜海婴;颜丹;朴雯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学生生活困扰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相关事件及其对生活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的适应性等17个方面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6.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对生活困扰的影响很大,而47.5%和46.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干扰大以及学习负担过重也对生活困扰的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发现被调查大学生受其相关事件影响程度低年级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也可对大学生生活产生困扰,并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其影响的程度明显大于来自城市的学生(37.4%VS 21.5%).与学习有关事件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依次为;学习成绩>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与心理素质有关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学习因素>人际关系.[结论]大学生生活困扰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和心理素质教育.

    作者:韩秀霞;马爱国;孙永叶;赵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岭土加工作业职业危害的初步调查

    [目的]探讨高岭土加工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本市3间高岭土加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同时以该企业136名工人为调查对象进行取业键康检查.[结果]工人鼻、咽喉疾患及呼吸道剌激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结果与生产环境中SO2超标有关,建议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

    作者:饶成全;戴广毅;周广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沈阳市沈河区小型餐饮业卫生状况调查

    小型餐饮业作为贴近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占餐饮业60%以上,它的卫生状况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餐饮业的卫生水平高低.为了解沈阳市沈河区小型餐饮业卫生现状,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发生,本文于2005年5~9月,随机抽取了沈河区的156户小餐饮单位进行了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乔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大学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对老年大学学员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老年大学的就读学员545名,分干预组270名,对照组275名进行调查、干预.[结果]经过二个学期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与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膳食行为二组干预前后比较也有明显改变.[结论]在老年大学开展营养教育是有效的、可行的,并且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毛春英;丰丽莉;金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院室内空气持续消毒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Ⅲ类环境室内空气持续消毒方法.[方法]选择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实验室、现场消毒效果.[结果]3种空气消毒器作用60 min,对20 m3空气气雾室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大于99.90%,静态下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均大于90.0%,动态人流量少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动态人流量大时尤其在门诊输液室等开放式环境中消毒效果不理想.[结论]空气消毒器对医院室内空气在静态或动态人流量少的情况下具有持续消毒效果.

    作者:孙俊;徐燕;谈智;王玲;戎毅;王晓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市大中专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目的]了解1999~2003年本市5所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HBV感染情况.[方法](1)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的HBsAg.(2)检出HBsAg阳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检测5所大中专院校新生6938名.检出 HBsAg阳性351人,携带率为5.06%.男生HBsAg阳性率(6.11%)与女生HBsAg阳性率(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6,P<0.010).不同民族HBsAg携带率对比,回族携带率高(7.95%),维吾尔族的携带率低(3.59%),哈萨克族(4.29%)低于平均携带率,而汉族(6.77%)和其他少数民族(6.01%)高于平均携带率.HBsAg阳性血清的5项检测:检出5种模式,其中以HBsAg+HBeAb+HBcA3项构成比高(48.21%),其次HBsAg+HBeAg+HBcAb模式(32.25%).[结论]入学新生中HBsAg携带者中潜伏着HBV复制及传染性.

    作者:王代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2~2005年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目的]为了了解掌握南山区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从而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凡在南山区发现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均进行口头和书面有关结核病的传播、症状、预防、检查、治疗及管理等方面常规健康教育宣教30 min以上,并在宣教前和宣教后两个月左右分别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2002~2005年共对462例肺结核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人均知识得分数由宣教前的59.4%提高到宣教后的94.2%,总知晓率由11.0%提高到68.8%,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别,65岁以上离退休人员在宣教前人均知识得分数相对低一些,流动人口较户籍、暂住人口人均知识得分教均略低,结核病特定知识知晓率在宣教前、后均不是很理想.[结论]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防治有关知识还是比较欠缺,通过医生的健康宣教可以大大提高知晓率,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极其有效的手段.

    作者:王健;赵锦;钟涛;胡静娟;张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海区10年间区镇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对南海区区、镇两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连续性监测,了解其消毒工作效果,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于1995~2004年对南海区区、镇两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样品12 502份,合格11 908份,总合格率为95.25%;各年度消毒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8年合格率低;区、镇两级医疗机构消毒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类消毒监测结果不同,室内空气合格率相对较差.[结论]南海区区、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随着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强及医护人员卫生消毒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空气消毒效果还需加强.

    作者:陈妙芬;钟诚;梁洁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湖南怀化市中坡山泉水水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怀化市中坡山森林公园泉水水质状况.[方法]按照GB5750-85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 和GB8538-1999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S],对中坡山泉水进行分析检测.[结果]3处的pH值均呈现弱酸性,铜、锌、砷、铬、铅、汞、硝酸盐、氯化物、碘化物、溶解性固体含量均较低,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个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超过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结论]几处泉水需煮沸后饮用.

    作者:李菁;黄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县计划免疫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措施效果评估

    [目的]评价在河北省蔚县实施的计划免疫干预措施对公众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项目实施前对适龄儿童母亲、儿童其他监护人,孕妇、新婚妇女开展了有关计划免疫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收集基本资料;项目实施中对目标人群实施了培训、宣传等干预措施;项目终期对同一目标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蔚县计划免疫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儿童家长/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水平提高,态度行为进一步改善.项目的实施也为提高河北省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水平提供了经验.[结论]河北省蔚县实施的计划免疫干预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孙印旗;张振国;刘曙光;王天满;周玉清;朱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西部贫困地区卫生人力及床位需要量预测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西部贫困地区卫生人力及床位需要量预测方法,为西部贫困地区制定卫生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元市为基础,采用人力人口比值法、趋势外推法、医院规划模式法3种方法预测卫生人力及床位需要量并比较.[结果]预测2005年卫技人员需要量时,3种方法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98%、20.00%、2.62%,预测2005年床位需要量时,3种方法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70%、0.38%、6.46%.[结论]西部贫困地区进行卫生人力需要量预测时,可考虑选择人力人口比值法、医院规划模式法,床位需要量预测时,3种方法均可选用.

    作者:何丹;李宁秀;何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水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辨识、评价某水泥有限公司二线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选择与该项目相类似的工程作为类比项目,采用类比法为主,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平面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较完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属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考虑将是可行的.

    作者:余英;沈月华;陈俊华;杜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局部感染中分离出一株阴沟肠杆菌

    2005年10月,一位男性患者因腿部开放性外伤,经某一诊所清创缝合后,使用头饱三嗪等抗生素治疗1周,拆线后局部时好时坏,反复红肿1月余,经检查有波动感,以无菌操作抽取局部脓液,进行分离培养,获得细菌后,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周后痊愈,现将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芝玲;张宽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坑道空气真菌污染的形成及对健康的影响

    [目的]调查坑道空气真菌污染的形成,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为特殊情况下进驻坑道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撞击法检测坑道空气真菌数,同时检测微小气候.根据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及生长结构进生行菌种鉴定.[结果]通道和房间的真菌数分别为5985 cfu/m3及9548 cfu/m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房间明显高于通道(P<0.01).[结论]坑道空气真菌污染严重,长期暴露于严重污染空气中,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这些真菌能侵入机体造成真菌感染,以呼吸系统病变和变态反应为主,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智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青海省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结核病不仅是一个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还不富裕,贫困人口多,结核病仍然威胁着周围健康人群,妨碍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青海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结核病防治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建设即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青海省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进一步加强我省结核病防治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我们于2005年6月对我省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词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溥仁;蒋明霞;马永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因探针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目的]应用Accuprobe基因探针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方法]本实验针对基因探针法检测金葡菌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进行研究,比较该方法与传统国标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基因探针方法检测食品中金葡菌特异性强,采用增菌肉汤的检测低限为107 cfu/ml,检测金葡菌的结果与国标法相一致;对食品中金葡菌鉴定时间仅需30 min,简便快捷.[结论]基因探针方法可用于食品中金葡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陈彬;黄晓蓉;汤敏英;郑晶;林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

    椰毒假单胞菌是我国新近发现的一种食物中毒菌.主要中毒食物为酵米面,近年来从糯玉米、小米、银耳等食品分离出此菌.酵米面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解放前就有发生.但一直不明原因.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组织的酵米面中毒防治科研协作组通过对全国各地从中毒酵米面中分离出的大量菌株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应生理、生化、毒性试验,证明是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个新的病原菌,暂定名酵米面黄杆菌.

    作者:郭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推行学校卫生辅导员制度的做法与体会

    几年来,通过卫生部门的努力,学校卫生面貌已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监督而忽略指导,使学校卫生工作难以得到全面落实.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2005年初我市推行了学校卫生辅导员制度,经过1年多的实施,学校卫生辅导员对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万茂传;付光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