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厂地区2000~2005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彭香红

关键词:意外伤害, 死因, 潜在寿命损失
摘要:[目的]分析大厂地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 [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法,对2000~2005年居民意外死亡及人口资料进行分析(2000~2001年按ICD-9,2002~2005按ICD-10标准分类).[结果]2000~2005年大厂地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率为32.90/10万,居死因第4位.男性高于女性.意外伤害前五位死因分别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死和意外中毒,占全部意外死亡的84.78%. [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根据其流行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水平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我国IMR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116个妇幼卫生监测点为调查现场,收集监测点的IMR和社会、经济、教育、交通通信、社会保障、卫生以及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影响我国及不同地区IMR下降的主要因素.[结果]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影响和制约IMR的主要因素是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流动人口管理,而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结论]影响我国IMR的因素众多,各种因素对不同地区IMR影响的程度、方式、途径都有各自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我国的IMR,应抓住各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作者:梁伯衡;李晓松;陈建生;袁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肌营养不良蛋白在假肥大肌营养不良双生子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假肥大肌营养不良是男性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而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在DMD患者肌细胞上的表达异常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根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兔抗Anti5-7多克隆抗血清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dystrophin在两对DMD孪生子肌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显示dystrophin在无症状的孪生子肌组织中存在着阳性表达,而在DMD患儿肌组织中则表达缺失.[结论]检测肌细胞膜上dystrophin蛋白的表达对DMD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龙益;王亮;王伟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维、汉族乳腺癌中BRCA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患者中BRCA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00例维吾尔族和25例汉族乳腺癌根治标本,对照组为126例维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运用免疫组化Evision二步法检测BRCA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1)在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中,BRCA1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内.在乳腺癌组织中,93例完全表达为细胞浆阳性,阳性率为74.4%,32例表达缺失.(2)BRCA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及民族有明显相关性(P <0.05).(3)乳腺癌中P53蛋白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BRCA1蛋白与P53及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4)乳腺癌中P53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3.6%;28.92±16.9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1.59%,5.38±3.43)(P<0.01).[结论]BRCA1蛋白、P53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可能在乳腺良性病变恶性转化及乳腺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付欣鸽;李锋;王振华;胡文浩;米开·热木;蒋金芳;李丽;郑玉琴;沈西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IFN对慢性乙肝患者PBMC内HBV-DNA的阴转作用

    [目的]探讨IFN-α2b对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阴转作用.[方法]选择典型慢性乙肝患者160例,其中慢性乙肝轻度93例、中度67例.随机分为IFN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用PCR法动态检测患者HBV-DNA载量;动态复查肝功能.[结果]IFN-α2b治疗3个疗程后,慢性乙肝轻度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PBMC内、血清中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者(P<0.01);慢性乙肝中度IFN-α2b治疗者与常规亚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轻、中度患者IFN-α治疗后,ALT降低值、AST降低值、AST/ALT均优于常规组(P<0.01~P<0.05).[结论]IFN-α2b对PBMC、血清HBV-DNA和HBeAg均有较好阴转效果,并能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江水清;王瑜;王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峡库区疾病监测点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三峡库区疾病监测点传染病漏报情况,校正库区传染病发病水平,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各监测点居民传染病及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计算漏报率和估计发病率.[结果]共调查居民传染病患者57例,漏报34例,漏报率为59.65%,其中乙类漏报率为35.71%,丙类漏报率为82.76%,丙类漏报率显著高于甲乙类(χ2=13.10,P<0.01).估计发病率甲乙类为695.60/10万,丙类为1343.62/10万.医疗机构登记传染病124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0.81%.[结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质量较高,丙类传染病漏报严重.加强传染病的报告管理与监督执法是提高报告质量的保证.

    作者:毛德强;汪新丽;陈亚林;苏培学;张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Fisher综合症10例治疗分析

    Fisher综合症是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疾病(AIDP),又称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或变异型,临床上并非罕见.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有必要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现将我们收治的10例病人分析如下.

    作者:张延军;王景超;卫华;王向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就诊人员的血清进行TRUST检测.[结果]就诊人员的TRUST阳性率为27.1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5.78%,女性阳性率为33.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性病门诊就诊人员的血清学监测和安全性行为的教育,有效预防和控制梅毒的传播、蔓延.

    作者:赵玉;陈秀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鉴定

    2005 年 8月14 日宁波市某宾馆参加会议的人员发生食物中毒,经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认该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

    作者:沈玄艺;徐景野;章丹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Tris-NH4Cl法与明胶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Tris-NH4Cl法与明胶法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161名来自某大学的健康人静脉血,分别用Tris-NH4Cl法和明胶法测其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间有相关关系(r=0.814,P<0.001),所测淋巴细胞微核率(‰)Tris-NH4Cl法(1.61±1.34)低于明胶法(2.17±1.4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2,P<0.01).两种方法均发现微核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取95%的百分位数上限确定其正常参考值范围, Tris-NH4Cl法微核率≤4‰,明胶法微核率≤5‰.[结论]从对正常人的检测结果来看,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陈秀云;李湘鸣;高铧炜;熊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张家口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3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口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临床分型和临床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防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9月我科收住院的369例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张家口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以HAV、HBV感染为主,临床分型以急性为主,HBV感染患儿有明显的HBV家族感染史.[结论]加强饮食管理、强化免疫程序及重视围产期妇女的免疫,是降低小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张校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煎炸油渣及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测定方法探讨

    亚硝酸盐作为熟肉制品防腐剂及发色剂,在生产熟肉制品时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生产者一味追求色泽和新鲜感等外观,在配料过程中往往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健康.

    作者:钟良康;方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运用融资租赁,盘活医院存量资产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已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推行到医院大型设备的配置之中,为医院设备的配置和更新开拓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提升了医疗设备的服务功能.

    作者:黄豪;黄英;余秀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日间病房诊疗模式的建立及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和快捷方便性的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模式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模式[1],一些医院相继成立了日间病房,用以分流特需病人,改善服务[2].

    作者:余秀君;程永忠;陈小蓉;王业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焦糖香精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焦糖香精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按<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结果]焦糖香精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LD50=6 81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蓄积毒性试验、骨髓微核、Ames试验、精子畸形试验、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30 d喂养试验对动物体重、血液常规及血清CH、BUN、Glu均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结论]综上结果可初步断定焦糖香精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品添加剂,可安全用于各类食品及饮料中.

    作者:梁晓芸;朱伟;张全新;聂木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目的]识别和评估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确定主要风险,为政府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针对奥运会食品可能存在的风险,首次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标准方法-风险分析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奥运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有:餐饮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运动员的食源性兴奋剂风险.[结论]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奥运会食品安全风险.

    作者:李慧艳;张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况

    [目的]了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对青少年生殖健康进行教育和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结果]对于月经期卫生知识有46.85%的学生知道,大专生知晓率高于中专生.被调查学生关注性知识的平均年龄是(15.67±1.87)岁.有27.00%的学生认为性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女生的答对率高于男生.有36.85%的学生不知道安全套是一次性的,知晓率中专生高于大专生;男生高于女生为;城镇的学生高于农村.在发生性行为时60.46%的学生知道要采取安全措施,中专生知晓率高于大专生,男生高于女生.(2)了解生殖健康知识途径:依次是医学书籍(50.31%)、报刊杂志(48.54%)、学校健康教育课(44.08%)、同学(伴)交流(43.00%)和小说、影视中男女亲密行为的描写和影像(42.05%).[结论]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静香芝;齐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联合交沙霉素阴塞治疗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效果观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标本中有40%~60%分离出衣原体,20%~30%分离出支原体.选择一种疗效好,使用方便,又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我们采用阿奇霉素联合交沙霉素阴塞治疗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结果显示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柴泽英;龚海华;蔡扬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地方政府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人类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死亡率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人类的疾病谱和死因构成正在发生改变,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对人类的威胁逐渐增大.慢病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WHO明确提出慢病防治要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的行动原则.

    作者:文献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60岁以上老年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年间>60岁以上老年住院呼吸道感染病人共分离到371株病原菌,G+菌占51.2%(190/371),G-菌占44.7 (166/371),其中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为常见;G-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同时还检出白色念珠菌33株、热带念珠菌5株;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较为敏感,G-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普遍较为敏感. [结论]老年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广、且耐药性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要掌握病原菌及耐药性的新动态,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金敏雅;林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二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药分子机制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3大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2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将抗结核药物划分为一、二线药物,常见药物有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等.随着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作者:叶松;赛文莉;王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