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消毒剂对HBsAg、HBV DNA灭活效果的试验观察

李红芹;冯相伟;牛俊奇;王伯莹;刘永华

关键词:季铵盐, 2%强化戊二醛, HBsAg, HBV DNA
摘要:[目的]对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与2%强化戊二醛破坏HBsAg及HBV DNA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法进行试验.[结果]在19℃~21℃,以含有效季铵盐成分5 000 mg/L该消毒剂水溶液对HBsAg悬液作用30 min,6 000 mg/L时作用20 min,10 000 mg/L时作用10 min,可有效地破坏乙肝表面抗原的抗原性;以含有效季铵盐成分5 000 mg/L该消毒剂水溶液对含HBV DNA的血清作用30 min,含有效季铵盐成分6 000 mg/L、10 000 mg/L分别作用10 min,对HBV DNA的杀灭率达99.9%.2%强化戊二醛与HBsAg悬液作用10 min,可有效地破坏乙肝表面抗原的抗原性,与含HBV DNA的血清作用10 min,对HBV DNA的杀灭率达99.9%.[结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与2%强化戊二醛均可将HBsAg及HBV DNA破坏,在消毒实践中可选择使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其潜伏期的感染.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它担负着全院多项工作所需的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等的供应任务,同时又集中了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患者与自身的健康,工作人员应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做起,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意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姚齐龙;彭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日本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创新

    [目的]了解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为建设我国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创新思路.[方法]实地调研与资科分析.[结果]日本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传统卫生行政机构保健所进行了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组织创新,使保健所具备了日常预防与迅速应对的组织机能,成为地方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体,并由此形成了属地为主、以点带面、覆盖全国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从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有机地纳入了全国范围内的日常预防保健工作中.[结论]日本的创新性对于以防范、监测为重点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来说,其组织创新具有管理成本低而效率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淳于淼泠;程永明;骆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河南省某幼儿园1992~2003年在园幼儿意外伤害调查

    [目的]找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规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河南省某幼儿园1992~2003年12年的所有儿童意外伤害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某园1992~2003年各学期伤害事故发生频率大致在0.32%~1.63%之间;伤害事故多发生在上午的10:00~11:30及下午的2:30~4:50两个时间段;事故发生地点,室外发生占69.00%,室内发生占31.00%;男性发生占64.29%,女性占35.71%;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伤害的发生率越高,各类伤害事件中尤以皮肤创伤为主,占64.28%.[结论]幼儿年龄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我们,幼儿年龄不同,因其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同,应对意外伤害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教育措施.

    作者:王文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边防武警驻滇某部官兵膳食营养改善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官兵的营养供给改善情况,为指导部队合理安排膳食和改善官兵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记账法调查全体官兵2006年1月份及2006年12月份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结果]调查各89人,粮食摄入分别占食物总量的42.4%、45.0%,膳食结构由部分不达标转变为基本达标.蛋白质、能量、Ca、Fe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热量来源及分布均由不合理趋于合理.蛋白质来源均较合理,而脂肪来源由不合理变得合理化.[结论]该部官兵膳食营养水平基本符合军用标准,食物结构日趋合理,膳食质量得以改善.

    作者:杨晋孝;袁芝琼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有机锗与人体健康

    锗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散型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独立的矿物,多以硫化物形式伴生在其他矿物中.近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锗在人类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而锗,尤其是有机锗的合成和利用发展迅速,其生物学功能、对疾病的防治及医疗保健作用备受关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现就有关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景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 900名在校学生PPD试验筛检结核病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县某所在校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控制结核病在学校传播流行.[方法]采取PPD试验筛检.[结果]我县山区学校在校1 900名学生中,PPD试验阳性占14.23%,其中一般阳性者占10.26%,强阳性者占4.05%,一般阳性者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6,P>0.05);强阳性者男女生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17,P>0.05).肺结核患病率为2.63‰,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05).[结论]一是应加强对PPD试验阳性者的监督、管理和治疗,定期开展结核病的筛检,减少结核病在学校中的发生与传播;二是在学校中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吴昊;殷学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SF-36在中国HIV感染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

    [目的]探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在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SF-36对344名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个维度内部一致性性度较好,克朗巴赫α系数都大于0.7.重测信度系数有4个维度低于0.7,其中在躯体功能(PF)维度低于0.6.除了总体健康成维率为94.3%外,其他维度中各条目的成维成功率均为100%.SF-36的8个维度均可以区分HIV感染者及与其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普通农村居民.急性感染和无症状潜伏期的感染者,在8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出现综合征和典型疾病期的病人.[结论]SF-36用于测量中国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时,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孟亚军;李宁秀;陈建华;钱足庶;宋焰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成都市几所中学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卫生行为以及学生就餐情况,为开展相应的、积极的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武侯区抽取2所高中,在金牛区抽取2所初中,以其中246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4.79%,高中生为68.6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76%的初中生,94.35%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关注食品卫生知识;76.5%的初中生,74.98%的高中生表示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在对食堂满意度调查中,初中生有13.5%表示满意,高中生中仅有1.69%表示满意.[结论]中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较低.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卫生行为的形成,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王艳丽;李云;涂国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学检测报告

    [目的]寻找四川某校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对35名转送到我院就诊患儿进行大便培养和血培养,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同时用血清学试验确证.[结果]35份大便培养检出宋内氏志贺菌1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株,35份血培养中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6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9株宋内氏志贺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病原因是食入被宋内氏志贺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7名患者血液中继发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夏秋季,气温高,志贺菌对人体侵袭力、扩散能力强,污染食物率高,气温对菌痢的发病有直接影响.

    作者:喻华;刘华;黄湘宁;周忠华;黄文方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目前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已4周年了,相配套的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相继出台,职业卫生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障及健康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田国彬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某校茶炉饮用水高亚硝酸盐状况及产生机理研究

    [目的]了解北师大茶炉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方法]对茶炉饮用水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茶炉饮用水中确实存在高亚硝酸盐,含量水平为0.006 0~0.434 2 mg/L;室内模拟实验揭示了温度升高、加热时间延长、重新煮沸、长时间保存都会促进亚硝酸盐的生成.[结论]该校茶炉饮用水需进一步进行卫生处理.

    作者:王凡;韩曦;王重芳;王瑜伟;夏星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平顶山市2000~2005年麻疹暴发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为分析和预测平顶山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方法]根据平顶山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料,对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暴发40起,333例.在本市人口暴发中,<1~6岁和7~15岁分别占33.33%和45.95%.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45.95%,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16.51%和37.54%.[结论]控制暴发的重点在学校和外来人口.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俊杰;陈敏;杨恒丹;王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街头食品卫生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

    街头食品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城乡街头、集贸市场以及其他类似公共场所中生产经营的即食性食品,主要以摊群或摊点的形式在工厂、学校、医院、车站、旅游景点、公园等公共场所附近.与其他食品相比,街头食品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城镇食品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促进城市化不可缺少的因素.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街头食品的日益繁荣,街头食品已逐渐得到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但随之而来的街头食品卫生问题也暴露出来,街头食品制作条件简陋,无证经营,从业人员未经健康检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街头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王雯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泰州市城区学生小餐桌食品卫生监督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泰州市城区学生小餐桌的食品卫生现状,探讨对学生集体用餐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方法.[方法]制订泰州市《小餐桌食品卫生标准》,对泰州市城区15家学生小餐桌依法实施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比较实施卫生监督前后的食品卫生状况,讨论、分析影响小餐桌卫生状况的有关因素.[结果]对原有的15家学生小餐桌,依法取缔未达标的7家,其余8家均达卫生许可要求,卫生设施齐全,流程布局合理,卫生管理规范.[结论]对学生小餐桌实施的卫生监督标准可行,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社会办的学生小餐桌只能对学生开放;长效监管、政策扶持,是保证学生小餐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正太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56名性服务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行为、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性病知识、行为、感染状况,更好地开展键康教育、行为干预.[方法]事先制订调查方案并设计调查表,现场问卷同时采集5 ml静脉血样和宫颈表面分泌物检测抗-HIV及衣原体.[结果]共查256人,她们对所调查的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为39.45%~98.1%;近1次与客人在一起时使用安全套的占51.95%,高档娱乐场所(62.24%)显著高于低档娱乐场所(18.33%),没有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客人不愿意用占83.74%;过去曾患过性病占10.94%;HIV抗体均阴性,衣原体检测阳性率24.37%.[结论]性服务人员对艾滋病有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加大行为干预力度,低档娱乐场所应作为干预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胡锦流;刘林飞;葛恒康;张兆辉;张秋明;张旭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体会

    科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的医疗诊治更加人性化,从而实现无痛或少痛的治疗.随着药物流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实施人工流产术的病人逐渐减少,但有一部分病人要求行人工流产术.为了减轻这部分病人术中的疼痛,从2002年起我们进行了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的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002年12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实施的无痛性人工流产术2种方法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明玉;南青梅;姜学哲;金香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北京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北京地区1996~2004年细菌性痢疾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气温、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与降水、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在每年的7月,报告发病率可用气温、降水量进行预测.

    作者:贾蕾;黎新宇;刘桂荣;刘园;严寒秋;窦相峰;吴疆;王全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决策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途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982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住院时间长、机构通气、肺部疾病和广谱抗生素应用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危险因素,由痰、血液培养出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5%,革兰阳性菌占14.2%.[结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是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陈一伟;尹榕;陈希;闫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辽西汉族青少年体型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我国辽西地区汉族青少年体型发育的特点与规律,为体质人类学补充必要的资料.[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辽西地区城乡青少年的体型进行了调研.[结果]城女在内因子,城男在中、外因子及乡男在外因子方面各占优势;男生的平均体型属三胚中间型,女生的平均体型属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与国内外群体比较,男生体型与日本人较接近,女生体型与芬兰人较接近.[结论]辽西地区汉族青少年脂肪发育和身体线性度居中等水平,骨骼肌肉发育居中下等.

    作者:姜东;单颖;赵宝东;刘素伟;刘学元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一种估计小样本总体率可信区间的校正方法

    [目的]对基于二项分布的小样本总体率可信区间估计方法-Clopper-Pearson提出的精确法进行校正,以减少精确法的保守性,提高可信区间的精密度.[方法]运用SAS软件,编制二项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抽样程序,通过计算95%可信区间的实际可信度寻找合适的校正系数k.[结果]校正系数k=0.5时校正法所估计的95%可信区间的实际可信度比精确法更接近期望可信度(95%),其可信区间宽度比精确法更窄;而当样本含量小于15时,k=0.6的校正结果理想.[结论]校正法可以减少精确法的保守性,提高可信区间的精密度.

    作者:彭斌;易东;田考聪;钟晓妮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