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眼压计与Pentacam眼压校正系统的应用比较

赵剑;孟觉天

关键词:动态轮廓眼压计, 压平式眼压计, Pentacam分析系统, 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NCT)、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AT)、动态轮廓眼压计(DCT)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四种方法检查眼压的差异,并研究它们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和中央角膜曲率(CCV)的关系.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143例286眼患者用Pentacam系统测量CCT和CCV后,分别用NCT,GAT和DCT测量眼压,并用Pentacam系统的Ehlers,Shah,Dresden,Orssengo/Pye和Kohlhaas 5种眼压校正方法对NCT眼压值进行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CT值高,DCT与其他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GAT与DCT,Kohlhaas,Shah之间有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之间无差异; 各组眼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GAT与DCT的相关性强(r=0.702); NCT受CCT影响大,GAT受CCV影响大,DCT,Dresden,Orssengo/Pye,Shah与CCT和CCV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CCT和CCV正常的健康人群进行青光眼筛查时建议使用压平式眼压计,对可疑的患者,尤其是CCT和CCV偏离正常的患者,宜进一步行DCT检查或者用Pentacam系统进行眼压校正.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体手术后干眼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后影响泪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90眼玻璃体切割术术前的有关因素(性别、年龄、眼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检查结果量化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间与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相关(P<0.05).性别、眼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方式等因素与之无关.结论:患者年龄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是玻璃体手术后干眼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祺;冯劼;周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豚鼠眼底结构形态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检测豚鼠眼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结构形态,探讨OCT检测豚鼠眼视网膜、脉络膜厚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5只英国属花色豚鼠(出生后3wk)采用OCT扫描眼底并进行分析,然后处死豚鼠(10眼)行组织学检查.结果:OCT检测豚鼠视网膜厚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具备良好相关性(r= 0.77,P<0.01),OCT检测视网膜厚度比组织学检查结果厚15~20 μm.但豚鼠脉络膜厚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19,P=0.203>0.05).结论:豚鼠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均可通过OCT进行检测.

    作者:李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增殖能力研究

    目的:离体培养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并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方法:取斜视患者手术切除Tenon囊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鉴定.CCK-8法描述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计算增殖指数.结果:通过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出HTF.不同代次原代培养的HTF之间增殖能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TF在体外易于培养,经过数次传代,增殖能力稳定,是进行Tenon囊抗纤维化研究的良好靶细胞.

    作者:景娇娜;张美莎;刘和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0例准备行Lucentis治疗的患者做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注射后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监测.结果:AMD患者30例30眼中,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1眼.注射后1h眼压升高4眼,眼压为20.1~24.6mmHg,未做特殊处理,术后1d眼压均正常.随访期间均未发现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加强AMD患者注射前、中、后护理,对确保该技术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崔霞;单鑫;李晓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玻璃体手术救治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疗效.方法:对9例9眼严重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24(平均10)mo.结果:在9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4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5例仍无光感.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破损、脱离及脉络膜水肿.结论: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切割术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作者:周洋;具尔提·哈地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碱烧伤小鼠行羊膜移植后MMP及TIMP表达的变化

    目的:通过检测羊膜移植对小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2,8,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2)的表达,探讨羊膜移植在碱烧伤病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烧伤小鼠角膜;实验组小鼠右眼行羊膜移植加睑裂缝合术,对照组仅行睑裂缝合术.分别在羊膜移植后的第0,2,7,14d处死小鼠,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MMP-2,8,9及TIMP-1,2的表达,增强化学发光法(enhanced chemiluminescent,EC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角膜中MMP-2,8,9在第2d出现表达,第14d达到峰值,且表达主要位于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碱烧伤后第2d TIMP-1仅微弱表达,第7d可见表达增加,第14d到达峰值.TIMP-2第2d即可见表达增加,后持续增强.实验组各时间点MMP-2,8,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TIMP-1,2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羊膜移植可通过抑制MMP的表达,促进TIMP表达,从而抑制和延迟碱烧伤后角膜炎性浸润及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对碱烧伤后角膜的重塑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晶;程旭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玻璃体切割术前口服荧光素钠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荧光素钠染色残余皮质的有效性.探讨口服荧光素钠在玻璃体切割手术(vitrectomy)中的标志作用及术后眼压、视力同对照组相比较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减少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并发症,及对视网膜和眼内其他组织是否产生毒副反应.方法:对2009-09/2010-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附属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中,选取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或视网膜脱离等病例,以往没有眼部后节手术史,且排除全身情况影响眼部疾病及不耐受手术的患者60例60眼.所有患者于玻璃体切割术前均行全身和眼局部的常规检查,术眼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B超,详细了解患眼术前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情况.将玻璃体切割术患者60例6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眼术前空腹口服荧光素钠,对照组30眼术前未口服荧光素钠.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B超,术后随诊1mo.通过随访,观察两组视力、眼压的变化,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荧光素钠分散在玻璃体皮质中,可以清楚地显示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和范围,易于剥除残留玻璃体的皮质,两组在视力、眼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荧光素钠可以清晰地标志残留玻璃体,具有手术安全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减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视功能,且对视网膜及眼内其他组织无毒性.

    作者:王雨晴;于永斌;赵珍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ERG的影响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650m海拔高度(乌鲁木齐所在海拔高度)组、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模拟5 000m海拔高度组,分别将模拟3 000m和5 000m海拔高度组大鼠放入预先设定高度为3 000m和5 000m的低压舱内,饲养7d后测量大鼠F-ERG a波、b波及Ops潜伏期及波幅.结果:模拟5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Ops各子波OP1,OP2,OP3波峰值潜伏时与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和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Ops各子波OP1,OP2,OP3波峰值潜伏时与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5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波幅及Ops总波幅与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和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波幅及Ops总波幅与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压舱模拟的5 000m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的视网膜神经元造成损伤,而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的缺氧环境对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不明显.

    作者:桓莹;孙时英;李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Nd:YAG激光在散大瞳孔后对IOL术后PCO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在散大瞳孔后治疗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机对500例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后囊切开术.结果:切开术成功率为99.8%,视力增进者97.2%.结论:Nd:YAG激光于散大瞳孔后治疗后发性白内障IOL损伤小、视力提高显著.

    作者:侯广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Becacizumab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CRVO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纳入标准筛选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CRVO引起黄斑水肿32例32眼.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IVB)+格栅样光凝,B组:格栅样光凝.比较两组治疗后4,12,24wk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值、眼压,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疗效明显,视力提高快,视网膜厚度降低明显,在4,12,24wk观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1.81±57.68,320.44±58.94,296.50±52.15μm.视力及黄斑区厚度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视力略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厚度降低,在4,12,24wk观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526.56±88.92,441.06±94.06,374.31±106.07μm.两组眼内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应用激光的能量及点数均少于B组,减少治疗次数.结论:采用联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疗效持久.

    作者:王丽丽;李立婕;郑波;金丽英;张雯;霍敏;何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Avastin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avastin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眼随机分为avastin组和激光治疗组.Avastin组球结膜下注射avastin治疗,激光治疗组予以激光治疗.结果:术后6mo avastin组无效率为10%(3/31),激光组为28%(1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astin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周小平;邝国平;朱俊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3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对比.方法:对96例96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平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C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结果:A组、B组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C组(P<0.05),B组眼压下降幅度高于A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好于C组(P<0.05).A组、B组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明显高于C组(P<0.05),B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高于A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能够显著地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功能,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彦;杜进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研究

    双眼在一条或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时,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且其发病率呈现随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屈光参差的形成原因很多,不单是眼轴长度差异所致.屈光参差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融合困难,立体视下降,形成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通过磁共振来探讨其神经机制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矫正屈光参差方法包括:框架眼镜、遮盖与药物治疗、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屈光手术等,框架眼镜结合遮盖与药物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框架眼镜无法避免光学欠缺,RGP则克服了这一困难,而屈光手术直接作用于角膜,避免了光学像差,较框架眼镜和RGP更能改善立体视.

    作者:罗俊;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术式对白内障合并NPDR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SICS)和超声乳化(Phaco)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核硬度达到III级(Emery法)的白内障合并NPDR患者45例60眼,分为MSICS组和Phaco组,每组30眼.白内障手术前后均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给予患眼散瞳,测量散瞳后瞳孔直径,两组术前及术后3mo的散瞳后的瞳孔直径进行比较.结果:MSICS组散瞳后瞳孔直径术前为6.23±0.83mm,Phaco组散瞳后瞳孔直径术前为6.26±0.85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ICS组术前术后散瞳后瞳孔直径差值为0.11±0.09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aco组术前术后散瞳后瞳孔直径差值为0.17±0.1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ICS组和Phaco组之间术前术后散瞳后瞳孔直径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核硬度达到III级合并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MSICS和Phaco均可使散瞳后瞳孔直径变小,Phaco术可能对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王树林;王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两种翼状胬肉术式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0引言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特别是在海洋石油地处沿海一带,由于海上室外作业多,风沙大,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美观与视力.其发病率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在45岁以上,有很多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等,对较长的手术时间操作不能耐受.

    作者:许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尚透明的晶状体后,行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44眼,45岁以上晶状体尚透明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立体视觉、脱镜率、患者视力习惯和满意程度.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裸眼及佳矫正远近视力、角膜曲率、立体视觉等均较术前提高,术后脱镜率达95.5%,满意程度97.7%.术后除一过性眼压增高外,随访期内未出现后囊膜混浊,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以成熟的超声乳化手术技术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方法是安全和有效的,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郝晓琳;戴维智;魏海霞;苏连荣;李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免疫功能正常的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1例

    目的: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患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的异常恶化及治疗后视力的改善.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比沙亚族女孩,21岁,其它方面健康,有与猫接触史,表现为右眼无痛、渐进性视力模糊2wk.视力右眼6/15,左眼6/6.眼底检查呈右眼后极部局灶性视网膜炎,伴视盘肿胀充血,双眼周边陈旧性视网膜脉络膜疤痕.经弓形虫血清检查证实其右眼患复发性眼弓形虫病.起初,患者对复方新诺明和阿奇霉素两种药物反应良好.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右眼弓形体病两次恶化,右眼视力下降到6/60,随后进行持续6wk的口服阿奇霉素和逐渐减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右眼弓形虫性视网膜炎治愈,随访1a未见复发.患者终视力,右眼6/30,左眼6/ 6.结论:患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并不常见.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永久性失明.及时、充分的治疗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对防止并发症毁坏视觉极其重要.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小瞳孔超声乳化切除白内障的技巧

    目的:探讨小瞳孔下超声乳化切除白内障的临床技巧.方法:临床确诊小瞳孔白内障98例116眼.术中应用黏弹剂及人工晶状体调位钩或用虹膜恢复器和囊膜剪扩大瞳孔,撕除虹膜表面机化膜等方法将瞳孔扩大至4~5mm,并在囊袋内完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术.结果:术中116眼(100%)将瞳孔扩大至4~5mm均顺利完成撕囊及超声乳化术,术后106眼(91.4%)瞳孔恢复.其中8眼(6.9%)后囊破裂,20眼(17.2%)角膜水肿,均于3~5d内消失,6眼(5.2%)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结论:利用黏弹剂及晶状体调位钩或囊膜剪扩大瞳孔等措施能简单有效的扩大瞳孔,不损伤瞳孔括约肌,术后维持瞳孔圆形,且存在瞳孔对光反射,因此在保留瞳孔功能的同时顺利的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作者:肖津安;任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玻璃体腔注射UK联合TA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urokinase,UK)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2011-02就诊于我院眼科,确诊为玻璃体积血的患者52例52眼,年龄29~65(平均54.2)岁,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1万U(0.1mL)+TA 4mg(0.1mL),治疗前后检查视力、眼压和眼底改变.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mo,其中14例超过16mo.结果:治疗前患眼视力均为手动~0.02,治疗有效37例(71%),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出血28例,治疗有效2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出血20例,治疗有效9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出血4例,治疗有效2例.效果佳者视力由治疗前手动提高至1.0,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积血患者,15例治疗后视力无变化,无视力下降者.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联合TA治疗玻璃体积血,尤其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秦玲利;杜建英;许淑云;王润生;赵吉飞;刘彦章;关小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对高度近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对20例39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1~3a.结果:患者术后眼轴无进行性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近视屈光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矫正视力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采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并发症少,可稳定眼轴,稳定和改善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度近视的方法.

    作者:刘雪芳;程鹭;丁延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