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毅;赵婕;赵慧娟;李强强;顾永顺;王丽
目的:评估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13眼接受Ahmed青光眼阀植入,短随访18mo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1,3,6mo,1a及1a以后行全面的眼科检查,眼压测量,记录并发症及抗青光眼的药物需求.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3±16.0岁.所有患眼(100%)接受至少一次前置小切口手术.平均随访61.3±30.8mo.在少量药物的作用下,12mo时眼压由35.0±7.0mmHg降至18.2±7.9mmHg,96mo时降至17.0±4.1mmHg,76.9%患者需其他辅助治疗以达到预期的成功疗效.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包裹性囊肿8眼(61.5%),置管脱出4眼(30.8%).结论:包裹性囊肿是常见的并发症,阻碍了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虽然囊肿被抗纤维化药物切除,但没有抗青光眼药物的治疗,眼压仍旧不能很好控制.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同一标准分为两组,其中双眼非同期植入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者20例设为MIOL组;双眼非同期植入蓝光滤过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者20例设为SIOL组.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d观察术眼的裸眼远、近视力;术后1mo观察术眼的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佳远矫下近视力,对比敏感度,问卷调查视觉质量、各视觉功能区满意度及脱镜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良好的远视力;MIOL 组患者同时获得良好的近、中程视力.术后对比敏感度MIOL组较SIOL组有所下降,但无功能性意义.MIOL 组视近脱镜率85%.结论: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安全有效,满意度高.
作者:潘栋平;李学喜;李维娜;陈佳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儿童眼科门诊常见病,治疗方法主要有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泪道插管、泪道激光及气囊扩张等.本文就治疗效果、时机以及优缺点做一综述.
作者:宋玲;张立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DR)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障碍而导致全身微血管循环障碍在眼部视网膜的表现,糖尿病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同时可并发心脑肾等微血管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并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况有关.DR发展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发病5a后DR发生率为25%,10a后增至60%,15a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25%.DR的高发病率、高致盲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本文就近年来DR的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郑大凤;冯敏;李琳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方案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09-07/2011-08眼内炎住院患者27例27眼,采用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取玻璃体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全身使用盐酸万古霉素联合左旋氧氟沙星.炎症无明显好转者,2~4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使用含盐酸万古霉素的灌注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和玻璃体混浊情况.对术后佳矫正视力和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27例眼内炎均治愈,视力均有提高.细菌培养检出率56%.革兰氏阳性菌占67%,对盐酸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氧氟沙星较敏感.8例患者经过静脉滴注及玻璃体腔内注药后眼内炎症控制,19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临床症状体征好转.结论:早期细菌培养对眼内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眼内炎.
作者:彭娟;沙翔垠;杨瑞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 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手术与传统20G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M)的疗效.方法:将2008-03/2011-06在我院诊断为黄斑前膜并需行玻璃体切割的连续病例56例56眼随机分为23G组与20G组,分别行23G及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统计分析术后1d,1wk,3mo时佳矫正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征的严重程度,术后随访5~22(平均16)mo.结果:23 G组术后3mo内平均对数视力log MAR逐步提高,三个时间点分别为1.78±0.94,1.51±0.88,1.48±0.91,术后第1d,1wk,3mo视力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3.3917,P=0.003;t=11.1779,P=0.0000;t=4.3424,P=0.0000);20G组术后平均对数视力也逐步提高,三个时间点分别为2.11±1.00,1.93±1.02,1.64±1.00,术后第1wk,3mo视力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2.3578,P=0.033;t= 3.5552,P=0.003).两组术后3mo内三个时间点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582,P=0.34;t=1.2761,P=0.211;t=0.4897,P=0.628).23G组术后3个时间点眼压分别为11.62±9.7,15.86±6.6,16.84±5.6mmHg,20G组术后3个时间点眼压分别为18.56±7.71,15.33±5.21,14.72±3.56mmHg,两组术后第1d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3G组平均手术时间41.20±7.47分,少于20G组平均手术时间52.28±7.1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复发及眼内炎的发生.23G组术后的炎症反应及刺激症状明显轻于20G组.结论:23G TSV治疗IEM简化了手术步骤,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手术效率和质量,实现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微创化,值得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指由于双眼明显的屈光不等引起相互作用异常而导致的单眼佳矫正视力异常.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遮盖优势眼治疗,但这一疗法受到患者年龄、依从性状态等影响.以往多数学者认为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后弱视很难得以治愈.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青少年及成年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希望.传统的遮盖治疗、屈光手术治疗及新近的知觉学习治疗方法均在年龄较大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作用.本文就青少年及成年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通过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所辖三个居民委员会,参考印度Aravid 眼科医院调查问卷等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方式为两个阶段进行:社区居民白内障眼病认知意识调查;白内障手术意愿调查.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约1 500例,主动应答者占80.0%.社区居民眼病认知情况回收问卷中有白内障自我意识者,占回收卷中92.0%.分析结果为,患白内障意识存在者占72.0%;白内障主动就诊意识者占54.5%;有健康宣教需求者占96.5%.社区医院将有白内障认知意识问卷结果反馈到居委会,组织患者在社区医院,由眼科医生进行眼科检查,筛查出需手术治疗者占16.7%.影响白内障手术意愿的因素:经济因素34.0%,个人心理因素40.0%,已经手术者占10.0%(应答率84%).结论:在北京城区内,即使是中心城区,对居民(包括高文化层次居民)进行白内障知识健康宣教是十分必要的.居民对白内障知识的了解与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无关,拥有白内障手术技术资源的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结合、政府基层组织的参与,是经济发达城区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晶;肖林;王志杰;姚晶磊;金恩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角膜厚度下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otz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对314例627眼分别用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根据角膜厚度分为:较薄组(角膜厚度≤530μm)、正常组(530μm<角膜厚度≤570μm)、较厚组(角膜厚度>570μm).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角膜厚度下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并通过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角膜厚度较薄组170眼,正常组301眼,较厚组156眼.两种方法在较薄组、正常组、较厚组三组中的眼压值分别为12.82±2.67,12.84±2.37mmHg;13.67±2.66,13.58±2.41mmHg;15.45±2.91,14.76±2.39mmHg.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在角膜厚度正常和偏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厚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角膜厚度≤570μm的人群中,眼压的检查可在非接触眼压计和Schiotz眼压计间选择一种检查;对于角膜厚度>570μm的人群,需参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一步检查排除青光眼.
作者:安晓巨;陈开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21例21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44.6±7.2mmHg,术后6mo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5.4±5.3mmHg;视力提高4眼,无改变14眼,降低3眼;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前房形成迟缓2眼、持续高眼压1眼、引流管暴露1眼、角膜失代偿1眼、引流盘纤维包裹3眼;手术成功率为86%.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孙建全;杨建华;张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评价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1-0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11眼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患者,给予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并对其手术疗效、视力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24mo,11例患者玻璃体腔均无再次出血,视网膜大动脉瘤周边血管闭塞,瘤体萎缩、瘢痕化;术后视力0.05~0.4,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2例2眼术后眼压一过性升高,局部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对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汝银;张国明;唐松;曾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2a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路径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01/2011-12因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院行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入临床路径的82例83眼为路径组,以2008-01/2009-12因同样疾病治疗未采用临床路径的67例68眼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指标.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日7.0d,术前平均住院日2.6d,平均住院费用2 158元,满意度97.4%;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1.2d,术前平均住院日4.2d,平均住院费用2 630元,满意度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治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不会降低医疗质量;相反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建全;曾健;余敏;乔刚;王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估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植入高度数环曲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术后的视力和屈光结果.方法:对21例24眼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回顾性系列研究,术前角膜散光≥2.5D,植入AcrySof Toric IOL(T6,T7,T8或者T9).研究数据包括术前和术后3mo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UCDVA)、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BCDVA)、术前角膜散光、术后残留散光和散光轴向的偏离情况.结果:术后3mo的UCDVA中75%(18/24)患眼视力>0.5,显著高于术前BCDV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术前角膜散光是3.45±0.63D.术后3mo残留的散光是0.72±0.23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1).术后67%(16/24)的眼残留散光<0.75D,83%(20/24)的眼<1.00D.术前预计矫正散光3.12±0.54D,术后实际矫正散光3.05±0.66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人工晶状体术后3mo和1wk之间的旋转度数是3.2°±2.1°.结论:植入高度数Toric IOL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和可预测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的方法.
作者:鲍先议;王勇;叶应嘉;彭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心理和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的方法,对42例PACG患者分别采用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问卷(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NEI-VFQ-25)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中文版评定患者近1mo的视觉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术后1mo再次患者评定焦虑、抑郁情况及视觉生活质量,42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心理和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PACG患者焦虑、抑郁及共患患者发生率分别为23.8%,23.8%和 16.7%.NEI-VFQ-25评分显示患者在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部分亚功能(10/12)如一般健康、总体视觉、社会功能、心理问题、周边视野和依赖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P<0.05).通过小梁切除手术干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好转(P<0.05),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样本中位数差值[41.6(一般健康)、34.5 (眼痛)、32.6 (社会功能)、21.2(心理问题)、24.8(社会活动)、21.8(依赖性)],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10.4(一般健康)、6.4 (眼痛)、10.6(社会功能)、8.3(心理问题)、7.3(社会活动)、6.9(依赖性);均为P<0.05].结论:PACG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加重,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小梁切除术有助于患者视觉生活质量和心理康复.
作者:邓军萍;江威;邵毅;孙伍花;胡虹;杨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终形成的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已成为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而BK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往往与其他多种眼病同时存在,使其更加不易治疗.近年来,除了临床常用的药物及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学者们还积极开发新的角膜层间术式,拓展羊膜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及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临床和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BK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肖中男;胡竹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体巩膜固定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更简易、更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各种原因引起失明的患者23例23眼,在施行眼内容物剜出术时不切断眼外肌,自鼻上、鼻下、颞上、颞下放射状剪开巩膜6~8mm,环绕视乳头剪开后极部巩膜约6mm,再于上、下、内、外放射状剪开后巩膜5~6mm,十字交叉钝性扩张后筋膜囊,将义眼座植入后肌锥及巩膜腔,巩膜瓣对位交叉缝合,对HA义眼座起双层加固作用.结果:患者23例23眼植入的HA义眼座固定稳固,眼窝成形饱满,安装义眼片后两眼基本对称,义眼具有较好的活动度.随访中无1例发生义眼座移位、外露及脱出等并发症.结论:改良自体巩膜义眼座固定简易手术,能使义眼座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原眼球位置上,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且操作更为简单,安装义眼片后效果逼真.
作者:王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0引言我院1997-01/2010-05收治的住院白内障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对个别不配合的患者,使用了局部浸润麻醉者未列入其中讨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因为后囊膜破裂未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也未列入讨论.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手术,设备要求简单,安全可靠,初学医生容易掌握,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我院收治的2000例2020眼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郑之琬;郑小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α-晶状体蛋白包括αA-,αB-晶状体蛋白,是哺乳动物晶状体的主要蛋白,属于小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可以抑制变性蛋白质的凝聚和酶的失活.α-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白内障和肌病.本文对α-晶状体蛋白的分布、结构、功能以及基因学等方面综述.
作者:屈凌寒;韩笑;刘阁;严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0引言1960年代问世的激光技术是具有划时代的科技新成就.因为眼球是人体的光学器官,激光产生的光能可以直接进入眼球的绝大部分组织,从而使得眼科成为激光医学中应用成熟的学科之一,为过去认为难治甚至不能治的多种眼底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国于1970年代初期开始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疾病,初是红宝石激光,以后相继用氩离子激光、氪离子激光及染料激光,随着激光技术和光凝器的发展,现在还有连续波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倍频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先后用于眼底病的治疗.在眼底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亦不少见.
作者:杨方列;芦晓磊;包煜芝;范凌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三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拟调节力大小.方法: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根据自愿的原则,采用非随机方式分成三组,Ⅰ组23例23眼植入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Ⅱ组24例24眼植入Canon staa人工晶状体;Ⅲ组31例31眼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术后3mo检测佳矫正远视力及在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以及33cm处在佳矫正近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附加值及拟调节力(PAC).结果:三组术后3mo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7,P=0.729);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7,P=0.039);术后3mo,33cm处在佳矫正近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附加值及拟调节力(PA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94,P=0.000;F=16.806,P=0.000).结论:白内障术后植入三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拟调节力比较,软性推注式折叠晶状体可获得更高的拟调节力及令人满意的近视力.
作者:闻华明;韩丽川;丛日昌;李海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