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海;赵莉;佀爱梅
目的:比较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对眼前节参数的生物学测量结果,以评价两者在眼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121例137眼,分别用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于术前测量眼前节相关参数,术后测量佳矫正视力(BCVA)和实际屈光度.结果: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前房深度(ACD)值分别为2.94±0.49,2.69±0.51mm,配对t检验,两者的差值为0.25±0.22mm(P<0.01),差异有显著性,相关系数r=0.823(P<0.01).测量眼轴长度(AL)值分别为24.17±1.64,23.81±1.83mm,配对t检验,两者差值为0.36±0.24mm(P<0.01),差异有显著性,相关系数r=0.996(P<0.01).同一测量者应用IOLMaster进行AL、ACD、角膜曲率的连续测量获得的标准差分别为±25.6,±33.4,±12.9μm,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52%,0.17%;两位不同测量者间测量标准差分别为±21.5,±29.8,±15.9μm,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62%,0.21%.两者测量ACD和AL的95%一致率(LoA)分别为-0.08 ~ +0.48mm,-0.09 ~ +0.69mm.IOLMaster生物测量平均预期屈光误差(MPFE)为-0.15±0.38D,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FE)为0.29±0.27D,而优化后的接触式A超测量与IOLMaster相比,MAFE明显增大为0.41 ±0.38D.结论: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均可用于眼前节参数的生物测量,两者的相关性好.但基于光学原理的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相比,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并可同时测量出其他相关参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柏全豪;苗雨晴;王翠丽;张戈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角膜屈光手术中眼球旋转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屈光度等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2来我院进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患者762例1 524眼.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完成虹膜识别并记录眼球旋转的角度.将眼球旋转角度与患者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以及是否主视眼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对眼球旋转角度与年龄和屈光度的关系分别进行相关分析,而与性别、眼别和是否主视眼的关系则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眼球旋转角度为0 ~9.7度,平均3.08±2.22度.其中男性444例888眼,平均旋转3.05±2.26度,女性318例636眼,平均旋转3.12±2.15度,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905,P=0.168);患者平均年龄22.6±5.4a,年龄与眼球旋转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12,P=0.748);平均球镜度数为-4.76±1.77度,与眼球旋转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017,P=0.633);平均柱镜度数为-0.60±0.64度,与眼球旋转无明显相关性(r=-0.004,P=0.910).所有患者主视眼旋转3.0±2.17,非主视眼为3.11 ±2.12,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t=-0.521,P=0.603).结论:准分子手术中发生眼球旋转的程度与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数及是否主视眼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牛晓光;徐曼;何小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术不同切口类型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71例94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以直线形和反眉弓形切口进行手术,将A组和B组进一步随机分为三组,控制切口至角膜缘距离分别为1.5 mm,2.0mm,2.5mm;对比各组手术前后的视力水平和角膜地形图指标ACP,CYL,SAI和SRI.结果:切口形态和切口至角膜缘距离对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地形图均有影响(P<0.05),各检测时间术后视力和角膜地形图不全等(P<0.05),且时间和组别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各组患者术后1wk的视力优于术前,术后3mo优于术后1w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wk的ACP,CYL,SAI和SRI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3 mo时逐渐降低,与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各组视力和角膜地形图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2.0mm B组和2.5mm B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0mm B组和2.5mm B组的ACP,CYL,SAI和SRI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且2.5mmB组低于2.0mm B组(P<0.05).术后3mo,各组视力、SAI及SRI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0mm B组和2.5mm B组患者的ACP和CYL依然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术采用反眉弓形切口,并适当拉长切口至角膜缘的距离,可降低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控制术后散光.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眼底照相、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青光眼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83例95眼青光眼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眼底照相、视野和OCT,根据P-VEP、眼底照相、OCT、视野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83例95眼中,视野检查成功获取阳性病例图像73眼(76.8%),无法获取图像22眼(23.2%);眼底照像成功获取阳性病例图像75眼(78.9%),无法获取图像20眼(21.1%);获得P-VEP阳性病例47眼(49.5%),未见明显异常26眼(27.3%),无法采集图像22眼(23.2%);成功获取OCT阳性病例图像81眼(85.3%),无法获取OCT图像14眼(14.7%).结论:视觉诱发电位、眼底照相、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图像结果对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作者:陈炜;房传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4组培养RGC,即(1)对照组,(2)激素组(0.1 μmol/L可的松),(3)激素-siNgR组(0.1μmol/L可的松+NgR反义核苷酸病毒),(4)激素-scRNA对照组(0.1μmol/L可的松+阴性核苷酸病毒).3d后四甲基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Nogo受体(Nogo receptor,NgR)表达.结果:对照组、激素组、激素-scRNA组及激素-siNgR组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0)%,(76.3±6.8)%,(79.4±9.0)%及(96.7±9.8)%,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组及激素-scRNA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密度降低,体积缩小,NgR表达增加(P<0.01),而激素-siNgR组无明显变化(P>0.05).Hoechst 33342染色显示,对照组及激素-siNgR组细胞淡蓝色,激素组及激素-scRNA组可见大量呈亮蓝色的凋亡细胞.结论:糖皮质激素能通过NgR表达增加诱导RGC凋亡.
作者:吕利征;刘学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散光矫正已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重要内容,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散光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角膜切口、松解性角膜切开、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散光矫正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术后残余散光将会不断减小,白内障术后获得更为完美的屈光状态必将成为现实.本文就以上内容对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术前散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星;于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在儿童散瞳前后验光效果,了解电脑验光仪是否能在儿童中应用.方法:对我院进行验光的500例1000眼屈光不正儿童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儿首先进行电脑验光,然后使用10g/L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3d后分别进行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比较两种验光效果.结果:近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70±2.75DS、柱镜度数为1.54± 1.10DC,均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远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35±2.18DS、柱镜度数为-1.50±1.15DC,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散瞳前散光度为1.54±1.10D、散光轴为14.38±11.11度;散瞳后电脑验光散光度为1.45±1.21D、散光轴为12.78±10.31度,显著高于检影验光(P<0.05);两种验光方法所测球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75%(350/500),≤1.00D的占77.4%(387/500),409例柱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81.8%.结论:儿童验光配镜关乎儿童视觉发育,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均有利弊,且电脑验光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可将其作为快速验光的辅助工具.
作者:齐丽丽;孙丽丽;李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典通路SERPING1基因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PubMed、Cochrane、Embase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使用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评价SERPING1 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AMD易感性的关联程度,同时对入选文献异质性,敏感性以及发表偏倚等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5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8657例AMD患者,对照组5393例.各个遗传模型中均未发现SERPING1基因多态性与AMD发病具有相关性.(显性模型:OR=0.960,95% CI:0.918 ~1.003,P=0.009;隐性模型:OR=0.898,95% CI:0.791 ~1.019,P=0.035;共显性纯合模型:OR=0.881,95% CI:0.770 ~1.008,P=0.003;共显性杂合模型:OR=0.962,95% CI:0.917 ~1.010,P=0.050).但进一步研究发现SERPING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血管型AMD显著相关.(显性模型:OR=0.691,95% CI:0.547~0.872;共显性纯合模型:OR=0.661,95% CI:0.450 ~0.971;共显性杂合模型:OR=0.754,95% CI:0.589~0.964).亚组分析未发现种族与国家对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AMD有影响.结论:通常情况下SERPING1 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AMD无相关性,但在新生血管类型AMD可能与其存在相关性.期待更多研究来证实该假说.
作者:秦宇;赵江月;潘春树;何雪菲;闵晓洁;王明武;阎启昌;吴迪;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4 ~ 10岁不同近视程度儿童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改变.方法:收集2012-01/2014-05于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儿童12例(屈光度≥-6.00D),中度近视儿童14例(-3.00D≤屈光度<-6.00D),轻度近视儿童14例(0D≤屈光度<-3.00D),对所有患儿完善RNFL厚度测量,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为102.36±10.33μm,中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为106.52±9.46μm,轻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为112.66±9.79μm.高度近视组较轻度近视组儿童平均RNFL厚度变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与轻度近视组相比,RN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方象限,高度近视组与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与轻度近视组RNF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各象限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度近视患者平均R较轻度近视组明显变薄,且在下方象限高度近视与中度近视组较轻度近视组均明显变薄.在对近视儿童的诊疗过程中,我们应当完善近视RNFL厚度检查辅助诊断,可为近视儿童的观察及随访提供客观指标.
作者:姚永屿;夏鸿慧;范卫;李从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球内注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评价VEGI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68眼,按照治疗选择的自然状态分为两组,试验1组34例41眼:球内注射贝伐单抗1.25mg(0.05mL)/次,试验2组16例27眼球内注射曲安奈德4mg(0.1mL)/次,两组分别于球内注药前及注药后1,3,6mo再次注药或行玻璃体切割前抽取玻璃体液0.3mL,并以黄斑裂孔患者20例20眼为空白对照组,注药后根据一定纳入标准,选取各试验组符合条件的患者采集的标本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EGI、IL-1β及VEGF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注药前玻璃体腔中VEGI浓度降低,IL-1β及VEGF浓度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注药后随着时间延长及注药次数增加,IL-1β及VEGF浓度降低,VEGI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提示:试验组注药后黄斑水肿程度较前减轻,试验2组远期效果好于试验1组(P<0.05).结论:VEGI可能与VEGF及IL-1β协同作用参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石蕊;马勇;王峰;王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2011-01/2013-12我院斜视弱视治疗中心共治疗儿童弱视234例332眼,诊断标准:年龄4~12岁、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矫正远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并确诊为弱视的患儿.其中随机选择200例322眼弱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原因引起的弱视,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其弱视儿童疗效与儿童的年龄、治疗时间、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观察并定期检查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对200例322眼儿童弱视综合治疗,随访2a,其中基本治愈265眼,进步53眼,无效4眼.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不同类型弱视疗效显著.
作者:董军孝;王德亮;何平;王浩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白内障患者术后进行的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和TNO立体视觉检查图的检查结果,评价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的实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01/06于我院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双眼间隔1d,并且联合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受试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均由同一熟练的超声乳化手术医师完成.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于术后3mo由同一医师分别使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和TNO立体视检查图检查立体视觉并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立体视,由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测得黄斑部位立体视患者14例,黄斑中心凹部位立体视患者26例,眼底周边部位立体视38例;TNO立体视觉检查图分别为11例,24例和43例,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随机点检出率较TNO图高,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测得的正常与异常立体视结果为32例、46例,使用TNO立体视检查图测得的正常与异常立体视结果为35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对白内障术后立体视检查的结果与TNO立体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一种可靠的测量立体视功能的方法,可以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后立体视觉功能的检测.
作者:王强;吴亮;陈镇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但视频终端通过引起泪膜、睑板腺等组织器官的一系列损害,产生了如眼干涩、疲劳、酸胀等眼睛不适症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VDT对眼表损害的机制及其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李新秀;何书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联合治疗.治疗5 mo后,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野、荧光造影及眼底照相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斑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血管瘤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赛筠;曾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巩膜缘切口在小切口向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转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02/2013-02接受手术的200例200眼白内障患者,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如遇不安全因素即改为SICS+IOL术,手术均顺利完成.结果:顺利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者共172眼(86%),28眼(14%)改为角巩膜缘切口SICS+IOL术,术后视力≥0.5者176眼(88%),0.1~0.4者22眼(11%),0.1以下者2眼(1%).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小切口转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初期时,运用角巩膜缘切口能提高手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是具有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经验眼科医生很好的选择方式.
作者:王文海;赵莉;佀爱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龟分枝杆菌细菌壁内脂葡聚糖对人角膜上皮细胞IL-6和IL-8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提取龟分枝杆菌细菌壁内脂葡聚糖作用于原代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 corneal epithelia,HCE).实验分为实验组(脂葡聚糖样品处理组)、阳性对照组(LPS处理组)和空白组.脂葡聚糖处理后的0,6,12h各时间点采用RT-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实验组中IL-6和IL-8的表达水平;脂葡聚糖处理后的0,6,12,24h各时间点采用ELISA法在蛋白水平检测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中IL-6和IL-8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空白组与实验组(时间点24h)HCE细胞内NF-κB的表达与定位.结果:实验组中,12h内IL-6和IL-8在mRNA水平明显增加,6h时即达到峰值(IL-6是空白组的32.7倍,IL-8是对照组的36.8倍);在蛋白质水平,培养上清内IL-6和IL-8含量在24h内呈现时间依赖性上升(6,12,24h各时间点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变化一致.空白组NF-κB定位于细胞浆内,实验组NF-κB被激活,移位至细胞核内.结论:龟分枝杆菌来源的脂葡聚糖可以促使人角膜上皮细胞过表达IL-6和IL-8,其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进行的.
作者:唐春舟;管怀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内眦赘皮术中应用抑制瘢痕形成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03/2014-03在我院眼部整形美容科接受内眦赘皮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即刻进行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的3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国际推荐的OSAS瘢痕评价量表,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整形医师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mo的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从瘢痕颜色、平整度、弹性程度及瘢痕宽度4个方面对瘢痕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打分,对两组术后1,6mo的瘢痕情况评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4例、对照组6例失访,其余患者按期回访评估.术后1 mo瘢痕的颜色、弹性、平整性及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瘢痕的颜色、弹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瘢痕的平整度及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比较均发现,1mo时瘢痕的颜色、隆起度、宽度及硬度达到峰值,与6mo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随诊期间无1例诉伤口牵扯痛及痒感,对照组于术后3 mo内有5例患者伤口有轻微痒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眦赘皮矫正术后短期的瘢痕形成,及术后炎症反应性痒感及牵扯痛,可达到远期切口平整的外观,降低瘢痕增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育红;涂惠芳;杜芳;焦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眼蠕形螨感染与其血清免疫反应的关系.方法:观察68例住院患者眼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收集每例患者双眼上下睑共8条睫毛,进行蠕形螨计数,分别记录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数量.用Western blot分析从蔬菜芽胞杆菌分离出来的两种蛋白62-kDa和83-kDa与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情况.结果:所有68例患者无面部红斑痤疮,无眼睑炎,按血清反应分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匹配(P=0.888),性别匹配(P=0.595);按睫毛蠕形螨感染分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匹配(P=0.590),性别匹配(P=0.329).血清免疫反应与眼部蠕形螨感染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925),在蠕形螨感染阳性组38例中27例(71%)血清反应阳性,在蠕形螨感染阴性组30例中,血清反应阳性21例(70%).与蠕形螨计数也无统计学相关关系(P=0.758).结论:当眼部感染蠕形螨但不发病时,血清检查不必要,但当眼部出现眼睑炎时,建议查睫毛螨虫和血清免疫反应,一旦两者均阳性,全力除虫实属必要.
作者:黎健菁;林振德;林勇平;罗娅莎;林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对视力、视野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此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的、对临床中发现的中间、后部或全葡萄膜炎治疗的特征性对照研究.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患者132例248眼,接受视力、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微视野检测.结果: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与视力、视野的损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不同类型的黄斑水肿对应不同的视力损害:不伴有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的囊腔型可产生中等程度的视力损害,平均10个字母;不伴有囊腔而仅有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型可产生更大程度的视力损害,平均19个字母;而同时伴有囊腔、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的黄斑囊样水肿型可产生大程度的视力损害,平均26个字母.入选的所有黄斑水肿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视野损害:与黄斑中心凹的的厚度密切相关,即厚度越大,视野损害的范围越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具有囊腔关系不大.结论:黄斑水肿对应的视功能损害提示我们在以后的葡萄膜炎治疗过程中,对黄斑水肿的治疗也应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去关注;对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的视功能损害评估,应该从视力和微视野两方面关注.
作者:冀垒兵;许正华;肖云;张燕;张小玲;刘李平;闾雯娟;渠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32眼白内障术后出现角膜水肿的患者采用眼科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并对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DMD)较重的1眼进行手术复位.结果:所有角膜水肿情况都得到及时的判断和处理,严重DMD患者的角膜恢复透明.结论:使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是判断DMD的有效手段.
作者:马远东;夏露露;蒋梅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