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的关系研究

黄瑾

关键词:青少年, 近视患者, 视网膜厚度, 屈光度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 ) 厚度与等效球镜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以及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5-12/2017-12 于我院诊断的100例20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按SE<-3. 00D、-3. 00D≤SE≤-6. 00D、SE>-6. 00D设为低、中、高度近视组,分别为34例68眼、36例72眼、30例60眼,选择30例60眼正常视力青少年设为对照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量所有待检者上、下、鼻、颞4个象限RNFL厚度以及视盘全周平均RNFL厚度,采用A超测量AL,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视盘全周平均 RNFL 厚度与 SE 绝对值、 AL 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的上、下、鼻、颞4 个象限RNFL厚度以及视盘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RNFL厚度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SE逐渐降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AL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视盘全周平均RNFL厚度与SE绝对值呈负相关( r=-0. 564,P<0. 001),与AL呈负相关(r=-0. 423,P<0. 001).结论:RNFL厚度与SE和AL呈负相关关系,提示 RNFL厚度越薄青少年近视患者近视越严重.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的干预研究

    目的:比较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 orthokeratology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 OCVT ) 、角 膜 塑 形 镜( orthokeratology,ortho-k)和单光框架眼镜( 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e,SVL)三种方式对儿童近视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6-09/10在陕西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中低度近视儿童120例,其中37例进入OCVT组,43例进入ortho-k组,40 例进入SVL组.分析并比较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a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改变量.结果:本研究共103 例儿童完成试验( OCVT 组31 例, ortho-k组37例,SVL组35例) .三组间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干预前后的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SVL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低于ortho-k组和OC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OCVT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略优于ortho-k组,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干预前相比,OCVT 组受试者干预后1a 裸眼视力大幅提高(P<0. 05),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P<0. 05),眼轴无显著增加(P>0. 05);ortho-k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眼轴明显增加( P<0. 05) ; SVL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下降,眼轴和等效球镜度均显著增加(P<0. 05). 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视觉训练的时机、方法、时长和频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扬;王莉;李鹏;刘文兰;闫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是一种病理性眼压升高,伴有视野损害,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进而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相关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使呼吸气流减少(低通气)或中断(呼吸暂停),随后通过短暂觉醒恢复上呼吸道通气,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的睡眠呼吸疾病.OSAHS除了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目前许多的研究表明其亦与青光眼具有一定关联,但尚缺少对两者关系的系统性分析,本研究拟对其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肖婷婷;李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观察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0-06/2014-06 在杨浦区市东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 例209 眼,随机分为治疗组62 例103眼,对照组64例106眼.治疗组行轻型播散性光凝,对照组单纯内科治疗控制血糖.随访24mo,观察比较两组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及中心视野变化.结果:治疗后24mo,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眼佳矫正视力提高者或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 942,P<0. 05).治疗组眼底体征好转及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2. 662,P<0. 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2mo视野平均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1586,P>0. 05).至末次随访未出现感染、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膜、误伤中心凹等并发症.结论: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作者:刘修铎;陆庆;徐惠娣;王倩;赵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青岛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调查和分析青岛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该调查研究分两部分:调查青岛地区2859 名60 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和4275名30岁以上的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眼科检查,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其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他们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了解情况.对所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照相,按EDTR标准对DR严重程度分级.重度非增殖期及增殖期DR,有临床意义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均归为需治疗组;而轻中度非增殖期DR及无临床意义的糖尿病黄斑水肿均归为需观察组.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需治疗率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估计调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后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2859名60 岁以上居民中有334 例(11. 68%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48(14. 81% )名居民需治疗;4275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1097 例(25. 66%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2(15. 68% )例住院患者需要接受眼底激光或手术治疗.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 以下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需治疗率明显相关,包括:年龄(51 ~60 岁:OR, 1. 68; 95% CI: 1. 21 ~1. 72;61 ~ 70 岁:OR, 1. 55; 95% CI: 1. 38 ~ 1. 76);病程(11~15年: OR, 2. 61; 95% CI:1. 51 ~4. 72;超过15年病程:OR, 4. 15; 95% CI: 2. 32 ~5. 77);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一般:OR, 2. 51; 95% CI: 1. 98~3. 92;血糖控制差:OR, 4. 69; 95% CI: 3. 39 ~6. 95);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了解情况(完全不了解:OR, 1. 45; 95% CI:1. 21~1. 95) .而性别,31 ~50 岁及70 岁以上年龄,<10年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和胰岛素治疗均与DR的需治疗率无关.结论:青岛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需治疗率较高. 51~70岁年龄,超过10 年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欠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了解是DR患者视网膜病变需治疗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加强对51~7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建立规范的社区糖尿病筛查系统,对早期防控DR的高发病率和致盲率至关重要.

    作者:王荣荣;王德祖;孙金涛;刘桂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山东省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山东省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情况,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01/12对山东省龙口市7~18岁在校学生以学校为抽样单位进行近视情况的调查,共抽取学校58所,有效抽样61 036人.按地域分为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3 类地区.由相关工作人员在全程质量控制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受检者双眼裸眼视力,采用自动验光仪( TOPCON-RM8900 )在非散瞳情况下行电脑验光检查.采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建立数据库,SPSS 21.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的总体近视患病率为49. 81% ,11~12岁时总体近视患病率增幅快,13岁时轻度近视患病率高.男性和女性总体近视患病率分别为46. 41% 、53. 39% ,女性总体近视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分别为55. 18% 、49. 75% 、44. 47% ,城市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总体近视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s=0. 943,P<0. 05),即总体近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结论:山东省龙口市2015 年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

    作者:杨晓玮;曲广智;刘丽梅;王娜;李辉;邢丽;张提;张少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ETDRS视力及mfERG在评估病理性近视合并黄斑CNV疗效中的应用

    目的:以ETDRS视力和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RG, mfERG)比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光动力疗法(PDT)对病理性近视( PM)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上经FFA、ICGA及OCT确诊为PM合并黄斑CNV的43例45眼患者纳入观察.以ETDRS视力表记录佳矫正视力( BCVA) ,并进行mfERG检查.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20 例22 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23例23眼行PDT.治疗后每月复查一次,随访12mo,根据复诊情况,按需行重复治疗.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ETDRS视力和mfERG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ETDRS视力及中心凹1 环和2 环N1波潜伏期、P1 波潜伏期及P1 波反应密度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mo雷珠单抗组视力39. 23±20. 06字母,较治疗前明显提高5. 88 ± 9. 03 字母( P<0. 05 ) ; PDT 组视力37. 38±16. 95 字母,与治疗前比,未明显改善0. 33 ± 6. 94字母(P>0. 05).两组患者mfERG的N1波、P1波的潜伏期及P1波反应密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PM并发CNV的治疗,抗VEGF疗法与PDT治疗具有相似的稳定黄斑功能的作用,在视力改善上,抗VEGF疗效优于PDT治疗.

    作者:阎静;严立;徐冲;胡丽平;赵燕;罗桂兰;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显微镜工作者近视和双眼视力障碍的患病率分析

    目的:测定临床显微镜工作者屈光和双眼视力状态.方法:这是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观察性和横断面研究.研究包括103位在特里布文教学医院工作的显微镜工作者.受试者均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静态检影,动态检影和视轴评估.收集受试者显微镜下视觉状态信息.结果:该组显微镜工作者屈光不正患病率为69. 90% .68. 93%受试者近视,平均近视误差为-1. 58 ±1. 89 D.研究发现61. 20%受试者汇聚功能不全.调节不足与调节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分别为41. 30% 和40. 06% .研究人群的融合性转向也有所降低.结论:研究发现,临床显微镜工作者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的患病率增加.其中大多数有转斜和调节不足.大多数受试者视疲劳症状与其显微镜工作有关,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作者:Rajeshwori Ngakhushi;Raju Kaiti;Sanjeev Bhattarai;Gulshan Bdr Shrestha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对DR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眼底微循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0/2017-10于我院眼科就诊的DR患者1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A组)和研究组( B组) ,每组83例. A组患者行PRP术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P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CVA) 、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 Hct ) 、血沉 ( ESR) 、红细胞变形指数( DE) 、血浆粘度( PV) 、红细胞聚集指数( AE) ] 、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央动脉( CRA)的阻力指数( RI) 、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 EDV) 、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 PSV) ]和视盘上方、鼻侧、下方、颞侧4 个象限及视盘中心平均RNFL厚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患者BCVA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 05);A、B组患者P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失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A的EDV、PSV值均提高( P<0. 05) , RI 值下降( P<0. 05 ) , B 组患者治疗后 CRA 的EDV、PSV 值均明显高于 A 组( P<0. 05 ) , RI、 Hct、 ESR、PV、DE、AE值均明显低于A组(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方、下方、视盘全周RNFL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变薄(P<0. 05),A组患者上方、下方、鼻侧、视盘全周RNFL均值降低程度均高于B组(P<0. 05).结论: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PRP对DR患者视力和RNFL的损伤.

    作者:任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7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术后短期指标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27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术后短期指标,探讨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4/2017-10在我院行27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17例217眼的临床资料,其中27G组135例,25G组82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眼部炎症反应、佳矫正视力( BCVA)恢复及眼压波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7G组无患者术中需改为25G 玻璃体切除术. 25G 组手术时间平均 56. 4 ± 38. 9min,27G组45. 5 ± 26. 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422,P=0. 016),但两组中相同疾病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wk 内, 25G组结膜充血、前房闪辉及房水细胞累积评分平均为2. 4±1. 4、0. 7±1、0. 5 ±1 分,均高于27G组的相应指标的平均累积评分2. 1 ±1. 6、0. 3 ±0. 6、0. 2 ±0. 4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8、0. 011、0. 046).术后第7d,25G组BCVA ( LogMAR )较术前改善-0. 4 ± 0. 9, 27G 组 BCVA (LogMAR)较术前改善-0. 2±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36,P=0. 103).术后1wk内,25G组发生一过性低眼压16眼(19. 5% ) ,27G组21眼(15. 6%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565,P=0. 452);去除硅油填充的病例后, 25G组眼压波动( 3. 59 ± 0. 69mmHg )与 27G 组( 3. 58 ± 0. 4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007, P =0. 995) .结论: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可用于多种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反应轻等特点,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杰;刘三梅;李芳;董文韬;钟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自噬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氧化应激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氧化应激是其重要致病机制.自噬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一种重要调节活动,能够通过降解细胞内多余或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研究表明,自噬和氧化应激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本文从DR早期微血管病变、DR神经病变和DR其它病变等方面综述自噬与氧化应激的具体关系,以期为阐明DR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俊娴;席晓婷;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Helveston综合征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Helveston综合征的一次性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收治的7例14 眼Helveston 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上斜肌亢进的程度和斜视程度,实施一次性手术治疗Helveston综合征.结果:患者7例14眼均行双眼上斜肌鞘内断腱术.其中3例6眼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并一眼内直肌缩短术;4 例4眼联合单眼外直肌后徙并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观察6mo,7例14眼术后眼位均正位,外斜A征消失,分离性垂直偏斜消失.儿童患者3例恢复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觉.结论:Helveston综合征可以实施一次性手术治疗,且尽早手术治疗可帮助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彭静;惠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正常人外层视网膜厚度随年龄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层视网膜厚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0例100眼健康人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图像,测量黄斑区及四个象限下列项目的距离:内界膜到内外节连接体( ELM-IS/OS) ,内外节连接体到视锥细胞外节段( IS/OS-COST) ,视锥细胞外节段到色素上皮复合体( COST-RPE)和视网膜外层全层( RT) .分析各层厚度和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女性 RT 比男性薄(男:234. 47 ± 16. 79 μm; 女:223. 13±15. 43 μm).鼻侧视网膜外层全层、中心凹及四个象限处ELM-IS/OS的厚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中心凹及四个象限处IS/OS-COST和COST-RPE厚度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中心凹处RT厚度比其余象限显著变薄;ELM-IS/OS、 IS/OS-COST和COST-RPE中心凹处相比其余四象限厚度增厚.结论:在正常眼中,鼻侧RT厚度和ELM-IS/OS厚度随年龄增长显著变薄,IS/OS-COST和COST-RPE厚度不随年龄及性别变化而变化.

    作者:李梓敬;蓝育青;肖剑晖;曾鹏;高翔;廖韵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OCTA评价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

    目的: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评价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芜湖市眼科医院2016-12/2017-11 收治的18例20眼确诊为wAMD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随访记录治疗1mo 后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OCTA检查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 foveal macular thickness,FMT) 、黄斑中心凹旁厚度( parafoveal macular thickness, PMT)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以及中心凹和中心凹旁浅层血管密度.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18例20眼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1mo后,平均 BCVA 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平均FMT、PMT、CNV面积及中心凹浅层血流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心凹旁浅层血流密度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wAMD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发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改变视网膜脉络膜自身血管结构. OCTA用于评价康柏西普治疗wAMD的临床疗效更安全,更客观.

    作者:李燕;汪亮;徐晓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性 黄 斑 裂 孔 视 网 膜 脱 离 ( 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纳入2011-01/2016-12我院高度近视MHRD患者26例26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定期进行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眼压、裂隙灯眼前节和眼底检查,并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裂孔解剖情况.以发病年龄、裂孔Gass分期、发病天数、裂孔闭合形态(W、V、U型)、初始视力5 项作为自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 BCVA 的因素.结果:高度近视MHRD术后黄斑裂孔( macular hole,MH)闭合率为58% .依据OCT图像,将高度近视MHRD术后OCT闭合形态分为3类:U型(3眼),相对正常的中心凹形状;V型(4眼),黄斑中心凹较陡;W型(8眼),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缺损,但裂孔缘未翘起,无囊腔形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预后视力提高与裂孔闭合OCT形态和初始视力相关( P<0. 05) ,术后U型裂孔闭合视力提高是W型的6. 9倍.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MHRD的有效方式.高度近视MHRD术后视力提高与黄斑裂孔愈合的OCT形态和初始视力相关.

    作者:王相宁;赵佳玮;蔡璇;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预防

    目的: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干眼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03/2017-08 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15d;治疗Ⅰ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30d;治疗Ⅱ组,在治疗Ⅰ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0d.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5、30d进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 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 FL)和泪液分泌试验( SⅠt) .结果:术前1d,三组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BUT 值、FL评分和SⅠ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各组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FL评分和SⅠt值随时间延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BUT值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术后15、30d,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FL评分和SⅠ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U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Ⅱ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和SⅠt值均明显低于治疗Ⅰ组,BUT值明显高于治疗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眼表组织损伤,局部应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 用凝胶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眼表情况及干眼临床症状.

    作者:何媛;洪薇薇;赵海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β淀粉样蛋白(Aβ)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是中老年人群的主要致盲眼病. ARM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β 淀粉样蛋白( Amyloid β,Aβ)被公认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Aβ同样表达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视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上.生理情况下,Aβ的生成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某些刺激使平衡破坏引起Aβ在眼内聚集, Aβ的聚集不仅是构成ARMD玻璃膜疣的主要成分,还可直接损伤RPE和RGC,激活体内补体途径,诱导眼内免疫炎症反应产生,在整个ARMD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因此,将现阶段Aβ对ARMD的致病作用进行总结对疾病的防治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璐;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青光眼滤过术是目前抗青光眼药物及激光治疗无法控制眼压时的首选手术方式,其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抗青光眼术后瘢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上有一定的进展,但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稳定的药物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仍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3a所发表的关于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相关药物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黄智华;谭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

    目的:观察应用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7 在我科就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确诊患者18例18眼.术前患眼视力手动~0. 5,患眼眼压18. 3~56. 8(平均35. 21± 10. 43 ) mmHg,眼轴长度 19. 60 ~22. 46 (平均 20. 63 ± 0. 48)mm,中央前房深度0. 98~1. 86(平均1. 31±0. 22) mm.所有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扁平部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囊膜切开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平均9) mo.末次随访:患者佳矫正视力0. 2~0. 8,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眼压12. 3 ~19. 8(平均16. 05±2. 46)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59,P<0. 01);前房深度1. 89~3. 49(平均2. 42±0. 47)mm,与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 07,P<0. 01);术后早期1眼术后眼压为8mmHg,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末次眼压为15mmHg;所有患者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人工晶状体夹持、眼内出血、感染、眼压失控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微创玻璃体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

    作者:冀鹏飞;高延庆;李松涛;潘俊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增殖及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 例56 眼PDR患者分为康柏西普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组和PPV组,各28例,康柏西普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组仅给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增殖、视力等情况.结果:康柏西普联合PPV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 PPV 组( P<0. 05) ;康柏西普联合 PPV 组术后视力、黄斑厚度均显著优于PPV组( P<0. 05) ;康柏西普联合PPV组术后视网膜出血评分、视网膜增殖评分、玻璃体再次出血率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PPV组( P<0. 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不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视网膜出血和术后再出血,减轻视网膜增殖,还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作者:骆贵军;姚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TAO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患者与正常人眼眶脂肪组织中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AdPLA)mRNA 表达水平差异性.方法:选取2016-12/2017-12 在本院进行眼眶减压手术的37例37眼TAO(静止期Ⅲ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眼眶脂肪组织35 例35 眼为对照组,其来源为美容、眼袋切除手术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者;使用眼球突出计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选取脂肪一侧眼球突出度,并计算两组对象BMI状况,使用西门子emotion16 排螺旋CT对两组对象眼眶行CT检测,使用Image J检测选取脂肪一侧眼部脂肪体积状况,Real time PCR法检测眼眶脂肪组织内AdPLA mRNA表达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BMI及性别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眼内脂肪含量、眼球突出度及组织内 AdPLA mRNA 表达量分别为 32. 21 ± 1. 85mL、19. 97±1. 56mm、0. 04±0. 01高于对照组的24. 05± 1. 64mL、14. 07±1. 48mm、0. 01±0. 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AO 患者眼内脂肪含量、眼球突出度及组织内AdPLA mRNA表达量均比正常人高,TAO患者眼部脂肪组织内AdPLA表达量升高造成了其脂肪水解量降低,脂肪堆积量增大使其眼球突出程度加重.

    作者:朱昭亮;陈涛;田冰玉;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