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王燕
目的:探讨Helveston综合征的一次性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收治的7例14 眼Helveston 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上斜肌亢进的程度和斜视程度,实施一次性手术治疗Helveston综合征.结果:患者7例14眼均行双眼上斜肌鞘内断腱术.其中3例6眼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并一眼内直肌缩短术;4 例4眼联合单眼外直肌后徙并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观察6mo,7例14眼术后眼位均正位,外斜A征消失,分离性垂直偏斜消失.儿童患者3例恢复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觉.结论:Helveston综合征可以实施一次性手术治疗,且尽早手术治疗可帮助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彭静;惠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过敏性结膜炎血清特异性IgE分布及伴发的相关变应性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患儿708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2月龄~1岁)232例、幼儿组(>1~3岁) 255例和学龄前组(>3~6岁)221例.检测血清吸入性和食物性变应原sIgE.对其伴发的过敏性疾病进行问卷调查,并经相关科室会诊.结果:婴儿组sIgE阳性率低(87. 1% ).婴儿组sIgE阳性种类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 96、21. 78,P<0. 01);三组患儿常见的过敏原均为牛奶、鸡蛋白和户尘螨,其中婴儿组牛奶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学龄前组户尘螨、屋尘、树木花粉、桑树、狗毛皮屑、鸡蛋白、菠萝和芒果的sIgE 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学龄前组户尘螨、屋尘3~6级sIgE阳性率均高于婴儿组和幼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婴儿组伴发胃肠过敏症的比例高(28. 9% ),学龄前组伴发变应性鼻炎 的比例高,幼儿组伴发3种以上变应性疾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过敏性结膜炎随着年龄增长,过敏原阳性率逐渐增高且种类逐渐增多;婴儿期开始,户尘螨就成为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在不同年龄伴发的变应性疾病符合过敏性疾病的自然病程.
作者:沈媛;张小林;董丽洁;蒋瑶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眼病发病状况、早期干预和随诊观察情况.方法:对2015-12/2017-12我院出生的9 654名19 308眼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和对症干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通过眼病筛查的新生儿共有8 467例8 532眼,占总数的87. 70% ;其中正常组7 047例,占该组的89. 94% ;高危组1 420 例,占该组的78. 06% .通过筛查发现部分新生儿存在先天性和后天性眼病.结论:对出生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可尽早发现新生儿眼部的异常状况并进行干预,可提升治疗的效果和准确性.尤其对于高危新生儿,眼病筛查更为必要.
作者:张进;陈荆生;王百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层视网膜厚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0例100眼健康人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图像,测量黄斑区及四个象限下列项目的距离:内界膜到内外节连接体( ELM-IS/OS) ,内外节连接体到视锥细胞外节段( IS/OS-COST) ,视锥细胞外节段到色素上皮复合体( COST-RPE)和视网膜外层全层( RT) .分析各层厚度和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女性 RT 比男性薄(男:234. 47 ± 16. 79 μm; 女:223. 13±15. 43 μm).鼻侧视网膜外层全层、中心凹及四个象限处ELM-IS/OS的厚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中心凹及四个象限处IS/OS-COST和COST-RPE厚度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中心凹处RT厚度比其余象限显著变薄;ELM-IS/OS、 IS/OS-COST和COST-RPE中心凹处相比其余四象限厚度增厚.结论:在正常眼中,鼻侧RT厚度和ELM-IS/OS厚度随年龄增长显著变薄,IS/OS-COST和COST-RPE厚度不随年龄及性别变化而变化.
作者:李梓敬;蓝育青;肖剑晖;曾鹏;高翔;廖韵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和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2. 2mm组(47例47眼,行2. 2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3. 0mm组(43 例43 眼,行3. 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内皮功能、泪膜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 APT) 、平均有效超声乳化时间( EPT) 、平均超声乳化能量( AVE)及术前和术后1wk眼压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泪膜破裂时间( BUT)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T-Ⅱ)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SCSF)评分、角膜内皮细胞(CEC)计数、中央角膜厚度、CEC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术后1wk,1mo BUT均明显低于术前(P<0. 05),ST-Ⅱ均显著高于术前(P<0. 05),SCSF评分先升高后下降且均高于术前(P<0. 05),CEC计数均明显低于术前(P<0. 05),中央角膜厚度和 CEC 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术前( P<0. 05);2. 2mm组术后BUT、ST-Ⅱ、SCSF评分、CEC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及 CEC 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均小于3. 0mm组.结论:2. 2mm和3. 0mm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 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功能和泪膜功能可造成一定损害, 2. 2mm角膜微切口的损害更小,术后早期恢复更快.
作者:林海波;李雯霖;卓晓;何爱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前,集合不足、基本型外隐斜、假性集合不足三种双眼视功能障碍引发的视疲劳在视光学门诊中较为常见,由于这三种视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相似,视光师如果仅对单纯的某个指标进行分析往往会造成误诊,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对患者的远近眼位、调节反应、AC/A、正/负相对调节等各个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诊断和归类.根据诊断结果,提供合适的配镜处方、训练方法以及日常生活建议,才能好地缓解视力疲劳,维持正常双眼视功能.
作者:周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影响.方法:以2015-01/2017-07我院收治的PDR患者62例92眼(30例双眼,32 例单眼)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30例43眼,单眼17 例,双眼13 例)和研究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32例49眼,单眼15例,双眼17例)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和术后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优良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仅研究组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 05);研究组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羟苯磺酸钙应用于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恢复效果、降低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关.
作者:陆妍霞;韩文龙;洪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定量分析玻璃体切除手术(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对晶状体悬韧带及前房深度(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行白内障摘除术患者87例88眼的术前资料,根据有无PPV手术史分为研究组(有PPV手术史,43例44眼)和对照组(无PPV手术史,44 例44 眼) .采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nic biomicroscopy,UBM)测量晶状体悬韧带,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 IOL Master)测量ACD,比较两组患者晶状体悬韧带和ACD的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悬韧带长度分别为1. 09 ± 0. 24mm 和 0. 78 ± 0. 22mm, ACD 分别为 3. 25 ± 0. 39mm 和 3. 44 ± 0. 4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对照组平均悬韧带长度与 ACD 呈正相关( r=0. 468,P=0. 001) ,研究组平均悬韧带长度与ACD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r=0. 173,P=0. 263).结论: PPV 术可使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增加,在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29mm的患者中尤为明显,且PPV术后晚期,ACD改变与悬韧带变化并不相符,故白内障术前应充分了解悬韧带及前房情况,以避免或减少相关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尚飞;黄永志;陈浩;姜惠;范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评价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芜湖市眼科医院2016-12/2017-11 收治的18例20眼确诊为wAMD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随访记录治疗1mo 后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OCTA检查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 foveal macular thickness,FMT) 、黄斑中心凹旁厚度( parafoveal macular thickness, PMT)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以及中心凹和中心凹旁浅层血管密度.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18例20眼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1mo后,平均 BCVA 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平均FMT、PMT、CNV面积及中心凹浅层血流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心凹旁浅层血流密度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wAMD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发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改变视网膜脉络膜自身血管结构. OCTA用于评价康柏西普治疗wAMD的临床疗效更安全,更客观.
作者:李燕;汪亮;徐晓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测定临床显微镜工作者屈光和双眼视力状态.方法:这是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观察性和横断面研究.研究包括103位在特里布文教学医院工作的显微镜工作者.受试者均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静态检影,动态检影和视轴评估.收集受试者显微镜下视觉状态信息.结果:该组显微镜工作者屈光不正患病率为69. 90% .68. 93%受试者近视,平均近视误差为-1. 58 ±1. 89 D.研究发现61. 20%受试者汇聚功能不全.调节不足与调节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分别为41. 30% 和40. 06% .研究人群的融合性转向也有所降低.结论:研究发现,临床显微镜工作者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的患病率增加.其中大多数有转斜和调节不足.大多数受试者视疲劳症状与其显微镜工作有关,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作者:Rajeshwori Ngakhushi;Raju Kaiti;Sanjeev Bhattarai;Gulshan Bdr Shrestha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眼底微循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0/2017-10于我院眼科就诊的DR患者1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A组)和研究组( B组) ,每组83例. A组患者行PRP术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P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CVA) 、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 Hct ) 、血沉 ( ESR) 、红细胞变形指数( DE) 、血浆粘度( PV) 、红细胞聚集指数( AE) ] 、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央动脉( CRA)的阻力指数( RI) 、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 EDV) 、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 PSV) ]和视盘上方、鼻侧、下方、颞侧4 个象限及视盘中心平均RNFL厚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患者BCVA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 05);A、B组患者P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失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A的EDV、PSV值均提高( P<0. 05) , RI 值下降( P<0. 05 ) , B 组患者治疗后 CRA 的EDV、PSV 值均明显高于 A 组( P<0. 05 ) , RI、 Hct、 ESR、PV、DE、AE值均明显低于A组(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方、下方、视盘全周RNFL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变薄(P<0. 05),A组患者上方、下方、鼻侧、视盘全周RNFL均值降低程度均高于B组(P<0. 05).结论: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PRP对DR患者视力和RNFL的损伤.
作者:任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上检索所有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Man5. 3和Stata 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 285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Meta分析结果: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患者例数:RR=1. 23,95% CI(1. 15~1. 31);患者眼数:RR=1. 18,95% CI(1. 02~1. 38)]、复发率[RR=0. 25,95% CI (0. 17 ~0. 36 ) ]和治愈时间[ MD=-7. 58, 95% CI(-10. 89~-4. 26)]方面优于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 53,95% CI(0. 23~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能够自行缓解.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琇雯;李玲;卜凤娇;陈念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QQL-V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3 例DR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向后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对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DR 患者的 SQQL-VI 量表中总生活质量评分为63. 59±9. 58分,症状与视功能评分为53. 13 ±8. 51 分,身体机能评分为28. 39 ±3. 86 分,社会活动评分为27. 95 ± 3. 63分,精神心理方面评分为27. 78 ±3. 8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糖尿病病程和社会支持度DR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糖尿病病程及社会支持度是DR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R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糖尿病病程及社会支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减少经济负担、增加社会支持改善DR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丽;唐文;纪淑兴;冯思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0-06/2014-06 在杨浦区市东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 例209 眼,随机分为治疗组62 例103眼,对照组64例106眼.治疗组行轻型播散性光凝,对照组单纯内科治疗控制血糖.随访24mo,观察比较两组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及中心视野变化.结果:治疗后24mo,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眼佳矫正视力提高者或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 942,P<0. 05).治疗组眼底体征好转及稳定者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2. 662,P<0. 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12mo视野平均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1586,P>0. 05).至末次随访未出现感染、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膜、误伤中心凹等并发症.结论:轻型播散性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作者:刘修铎;陆庆;徐惠娣;王倩;赵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e,SB)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下积液延迟吸收的情况,黄斑区受累者可能对视功能的影响更显著.本文就近年来RRD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液(persistent subretinal fluid,PSF)的流行病学、检查方法、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力菲;于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氧化应激是其重要致病机制.自噬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一种重要调节活动,能够通过降解细胞内多余或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研究表明,自噬和氧化应激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本文从DR早期微血管病变、DR神经病变和DR其它病变等方面综述自噬与氧化应激的具体关系,以期为阐明DR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俊娴;席晓婷;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以ETDRS视力和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RG, mfERG)比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光动力疗法(PDT)对病理性近视( PM)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上经FFA、ICGA及OCT确诊为PM合并黄斑CNV的43例45眼患者纳入观察.以ETDRS视力表记录佳矫正视力( BCVA) ,并进行mfERG检查.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20 例22 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23例23眼行PDT.治疗后每月复查一次,随访12mo,根据复诊情况,按需行重复治疗.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ETDRS视力和mfERG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ETDRS视力及中心凹1 环和2 环N1波潜伏期、P1 波潜伏期及P1 波反应密度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mo雷珠单抗组视力39. 23±20. 06字母,较治疗前明显提高5. 88 ± 9. 03 字母( P<0. 05 ) ; PDT 组视力37. 38±16. 95 字母,与治疗前比,未明显改善0. 33 ± 6. 94字母(P>0. 05).两组患者mfERG的N1波、P1波的潜伏期及P1波反应密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PM并发CNV的治疗,抗VEGF疗法与PDT治疗具有相似的稳定黄斑功能的作用,在视力改善上,抗VEGF疗效优于PDT治疗.
作者:阎静;严立;徐冲;胡丽平;赵燕;罗桂兰;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青光眼滤过术是目前抗青光眼药物及激光治疗无法控制眼压时的首选手术方式,其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抗青光眼术后瘢痕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上有一定的进展,但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稳定的药物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仍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3a所发表的关于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相关药物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黄智华;谭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 orthokeratology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 OCVT ) 、角 膜 塑 形 镜( orthokeratology,ortho-k)和单光框架眼镜( 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e,SVL)三种方式对儿童近视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6-09/10在陕西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中低度近视儿童120例,其中37例进入OCVT组,43例进入ortho-k组,40 例进入SVL组.分析并比较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a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改变量.结果:本研究共103 例儿童完成试验( OCVT 组31 例, ortho-k组37例,SVL组35例) .三组间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干预前后的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SVL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低于ortho-k组和OC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OCVT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略优于ortho-k组,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干预前相比,OCVT 组受试者干预后1a 裸眼视力大幅提高(P<0. 05),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P<0. 05),眼轴无显著增加(P>0. 05);ortho-k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眼轴明显增加( P<0. 05) ; SVL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下降,眼轴和等效球镜度均显著增加(P<0. 05). 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视觉训练的时机、方法、时长和频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扬;王莉;李鹏;刘文兰;闫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患者与正常人眼眶脂肪组织中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AdPLA)mRNA 表达水平差异性.方法:选取2016-12/2017-12 在本院进行眼眶减压手术的37例37眼TAO(静止期Ⅲ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眼眶脂肪组织35 例35 眼为对照组,其来源为美容、眼袋切除手术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者;使用眼球突出计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选取脂肪一侧眼球突出度,并计算两组对象BMI状况,使用西门子emotion16 排螺旋CT对两组对象眼眶行CT检测,使用Image J检测选取脂肪一侧眼部脂肪体积状况,Real time PCR法检测眼眶脂肪组织内AdPLA mRNA表达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BMI及性别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眼内脂肪含量、眼球突出度及组织内 AdPLA mRNA 表达量分别为 32. 21 ± 1. 85mL、19. 97±1. 56mm、0. 04±0. 01高于对照组的24. 05± 1. 64mL、14. 07±1. 48mm、0. 01±0. 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AO 患者眼内脂肪含量、眼球突出度及组织内AdPLA mRNA表达量均比正常人高,TAO患者眼部脂肪组织内AdPLA表达量升高造成了其脂肪水解量降低,脂肪堆积量增大使其眼球突出程度加重.
作者:朱昭亮;陈涛;田冰玉;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