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系统评价

张琇雯;李玲;卜凤娇;陈念祖

关键词:更昔洛韦, 中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上检索所有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Man5. 3和Stata 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 285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Meta分析结果: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患者例数:RR=1. 23,95% CI(1. 15~1. 31);患者眼数:RR=1. 18,95% CI(1. 02~1. 38)]、复发率[RR=0. 25,95% CI (0. 17 ~0. 36 ) ]和治愈时间[ MD=-7. 58, 95% CI(-10. 89~-4. 26)]方面优于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 53,95% CI(0. 23~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能够自行缓解.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且安全性好.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OL植入术治疗伴有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

    目的:观察伴有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行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MO V4c)植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01/2016-12在我院接受ICMO V4c植入术伴有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1、3、6mo 随访,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和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比较术前和术后屈光度,球、柱镜及显性折射球面镜片等值( manifest refraction spherical equivalent,MRSE) .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拱高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UCVA和BCVA较术前均有所好转,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所有患眼术前球镜、柱镜和MRSE在手术后均有所降低,且三组患者手术 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 510、 20. 100、34. 300,P<0. 01).患者术后1、3mo 术眼平均眼压升高( t=3. 998、2. 837, P<0. 05 ) ,但术后6mo 恢复正常( t=0. 383,P>0. 05) ;患者术后3、6mo患眼角膜内皮计数较术前减少(t=2. 119、2. 411,P<0. 05).患者手术后6mo内前房深度一定程度减少,在术后6mo时较手术后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t=5. 850、5. 260、2. 556,P<0. 05).患者术后患眼拱高整体水平平稳,未见明显波动.手术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积极处理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新型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OL植入术治疗合并有低度散光的高度近视眼的治疗效果满意,且并发症较少,是角膜屈光手术的有利补充.

    作者:范华;季鹏;祖培培;毕宏生;王兴荣;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青岛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调查和分析青岛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该调查研究分两部分:调查青岛地区2859 名60 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和4275名30岁以上的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眼科检查,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其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他们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了解情况.对所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照相,按EDTR标准对DR严重程度分级.重度非增殖期及增殖期DR,有临床意义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均归为需治疗组;而轻中度非增殖期DR及无临床意义的糖尿病黄斑水肿均归为需观察组.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需治疗率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估计调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后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2859名60 岁以上居民中有334 例(11. 68%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48(14. 81% )名居民需治疗;4275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1097 例(25. 66%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2(15. 68% )例住院患者需要接受眼底激光或手术治疗.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 以下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需治疗率明显相关,包括:年龄(51 ~60 岁:OR, 1. 68; 95% CI: 1. 21 ~1. 72;61 ~ 70 岁:OR, 1. 55; 95% CI: 1. 38 ~ 1. 76);病程(11~15年: OR, 2. 61; 95% CI:1. 51 ~4. 72;超过15年病程:OR, 4. 15; 95% CI: 2. 32 ~5. 77);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一般:OR, 2. 51; 95% CI: 1. 98~3. 92;血糖控制差:OR, 4. 69; 95% CI: 3. 39 ~6. 95);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了解情况(完全不了解:OR, 1. 45; 95% CI:1. 21~1. 95) .而性别,31 ~50 岁及70 岁以上年龄,<10年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和胰岛素治疗均与DR的需治疗率无关.结论:青岛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需治疗率较高. 51~70岁年龄,超过10 年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欠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了解是DR患者视网膜病变需治疗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加强对51~7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建立规范的社区糖尿病筛查系统,对早期防控DR的高发病率和致盲率至关重要.

    作者:王荣荣;王德祖;孙金涛;刘桂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气体填充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 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不同分期行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气体填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4-08/2016-08 于我院治疗的IMH合并白内障患者75例75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过氟丙烷( C3F8)气体填充术治疗,按IMH不同Gass分期分为Ⅱ期组(18 眼)、Ⅲ期组(36 眼)、Ⅳ期组(21 眼).比较术后1、3mo黄斑裂口闭合情况;手术前后进行常规视力检查,比较各组患眼视力提高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手术前后黄斑厚度.结果:术后1mo,Ⅱ期组黄斑裂口闭合率显著高于Ⅲ期与Ⅳ期组,Ⅲ期组显著高于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术3moⅡ期组、Ⅲ期组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数指、0. 02~0. 08、0. 10~0. 20、0. 25~0. 40、≥0. 50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Ⅱ期组视力提高率为94% ,显著高于Ⅲ期(83% )与Ⅳ期组(67% ).Ⅱ期、Ⅲ期组手术后黄斑厚度较手术前均显著降低,Ⅳ期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Ⅱ期、Ⅲ期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均显著高于Ⅳ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气体填充术有助于IMH视力恢复,但不同 Gass 分期疗效具有差异,应尽早进行手 术,有助于黄斑裂孔闭合,改善视力.

    作者:刘小毛;延新年;范强;张萌;鱼喆;蒲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山东省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山东省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情况,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01/12对山东省龙口市7~18岁在校学生以学校为抽样单位进行近视情况的调查,共抽取学校58所,有效抽样61 036人.按地域分为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3 类地区.由相关工作人员在全程质量控制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受检者双眼裸眼视力,采用自动验光仪( TOPCON-RM8900 )在非散瞳情况下行电脑验光检查.采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建立数据库,SPSS 21.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的总体近视患病率为49. 81% ,11~12岁时总体近视患病率增幅快,13岁时轻度近视患病率高.男性和女性总体近视患病率分别为46. 41% 、53. 39% ,女性总体近视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分别为55. 18% 、49. 75% 、44. 47% ,城市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总体近视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s=0. 943,P<0. 05),即总体近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结论:山东省龙口市2015 年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

    作者:杨晓玮;曲广智;刘丽梅;王娜;李辉;邢丽;张提;张少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ETDRS视力及mfERG在评估病理性近视合并黄斑CNV疗效中的应用

    目的:以ETDRS视力和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RG, mfERG)比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光动力疗法(PDT)对病理性近视( PM)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上经FFA、ICGA及OCT确诊为PM合并黄斑CNV的43例45眼患者纳入观察.以ETDRS视力表记录佳矫正视力( BCVA) ,并进行mfERG检查.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20 例22 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23例23眼行PDT.治疗后每月复查一次,随访12mo,根据复诊情况,按需行重复治疗.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ETDRS视力和mfERG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ETDRS视力及中心凹1 环和2 环N1波潜伏期、P1 波潜伏期及P1 波反应密度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mo雷珠单抗组视力39. 23±20. 06字母,较治疗前明显提高5. 88 ± 9. 03 字母( P<0. 05 ) ; PDT 组视力37. 38±16. 95 字母,与治疗前比,未明显改善0. 33 ± 6. 94字母(P>0. 05).两组患者mfERG的N1波、P1波的潜伏期及P1波反应密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PM并发CNV的治疗,抗VEGF疗法与PDT治疗具有相似的稳定黄斑功能的作用,在视力改善上,抗VEGF疗效优于PDT治疗.

    作者:阎静;严立;徐冲;胡丽平;赵燕;罗桂兰;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7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术后短期指标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27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术后短期指标,探讨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4/2017-10在我院行27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17例217眼的临床资料,其中27G组135例,25G组82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眼部炎症反应、佳矫正视力( BCVA)恢复及眼压波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7G组无患者术中需改为25G 玻璃体切除术. 25G 组手术时间平均 56. 4 ± 38. 9min,27G组45. 5 ± 26. 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422,P=0. 016),但两组中相同疾病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wk 内, 25G组结膜充血、前房闪辉及房水细胞累积评分平均为2. 4±1. 4、0. 7±1、0. 5 ±1 分,均高于27G组的相应指标的平均累积评分2. 1 ±1. 6、0. 3 ±0. 6、0. 2 ±0. 4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8、0. 011、0. 046).术后第7d,25G组BCVA ( LogMAR )较术前改善-0. 4 ± 0. 9, 27G 组 BCVA (LogMAR)较术前改善-0. 2±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36,P=0. 103).术后1wk内,25G组发生一过性低眼压16眼(19. 5% ) ,27G组21眼(15. 6%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565,P=0. 452);去除硅油填充的病例后, 25G组眼压波动( 3. 59 ± 0. 69mmHg )与 27G 组( 3. 58 ± 0. 4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007, P =0. 995) .结论: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可用于多种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反应轻等特点,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杰;刘三梅;李芳;董文韬;钟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复杂性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视力恢复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究复杂性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前患眼是否有外伤史,将135 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外伤组(66例66眼)和非外伤组(69例69眼) .比较两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 24h,外伤组和非外伤组患者视力恢复率(77. 3%和78.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随访3mo,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 2%和17. 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损伤类型、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术前合并玻璃体积血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显著相关(P<0. 05) ;年龄、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以及黄斑状态与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显著相关(P<0. 05).结论:年龄、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与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显著相关;损伤类型、术前合并玻璃体积血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显著相关;黄斑状态与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显著相关.

    作者:詹江波;成拾明;郭树云;张郧芳;郭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液的研究进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e,SB)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下积液延迟吸收的情况,黄斑区受累者可能对视功能的影响更显著.本文就近年来RRD术后持续性视网膜下液(persistent subretinal fluid,PSF)的流行病学、检查方法、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力菲;于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手机光照刺激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机光照刺激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后形态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Associated X(Bax)、半胱天冬酶-3 (Caspase-3)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随机分成4组,根据RPE细胞光照时间长短分为照射3h光照组、6h光照组、12h光照组和0h光照组.在特制的培养箱内,将智能手机屏幕开到大亮度(200 ±20Lx)做为光源,持续静音情况下循环播放彩色图片.然后应用苏木精-伊红( HE)染色法,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观察各实验组RPE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 Bcl-2、Bax、Caspase-3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用HE染色、TUNEL 染色、MTT 法观察发现各光照组RPE细胞形态学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应用PCR技术检测发现RPE细胞在光照刺激3h光照组和6h光照组,细胞内的Bcl-2、Bax、Caspase-3 的mRNA表达与 0h 光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但随着光照时间持续延长(12h),细胞内的Bcl-2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水平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手机屏幕等作为人造光源在长期持续高亮度照射下会引起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周劲;谢娇;雷杰;吉祥;杨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对DR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眼底微循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0/2017-10于我院眼科就诊的DR患者1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A组)和研究组( B组) ,每组83例. A组患者行PRP术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P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CVA) 、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 Hct ) 、血沉 ( ESR) 、红细胞变形指数( DE) 、血浆粘度( PV) 、红细胞聚集指数( AE) ] 、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央动脉( CRA)的阻力指数( RI) 、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 EDV) 、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 PSV) ]和视盘上方、鼻侧、下方、颞侧4 个象限及视盘中心平均RNFL厚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患者BCVA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 05);A、B组患者P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失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A的EDV、PSV值均提高( P<0. 05) , RI 值下降( P<0. 05 ) , B 组患者治疗后 CRA 的EDV、PSV 值均明显高于 A 组( P<0. 05 ) , RI、 Hct、 ESR、PV、DE、AE值均明显低于A组(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方、下方、视盘全周RNFL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变薄(P<0. 05),A组患者上方、下方、鼻侧、视盘全周RNFL均值降低程度均高于B组(P<0. 05).结论: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PRP对DR患者视力和RNFL的损伤.

    作者:任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的干预研究

    目的:比较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 orthokeratology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 OCVT ) 、角 膜 塑 形 镜( orthokeratology,ortho-k)和单光框架眼镜( single vision spectacle lense,SVL)三种方式对儿童近视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6-09/10在陕西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中低度近视儿童120例,其中37例进入OCVT组,43例进入ortho-k组,40 例进入SVL组.分析并比较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a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改变量.结果:本研究共103 例儿童完成试验( OCVT 组31 例, ortho-k组37例,SVL组35例) .三组间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干预前后的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SVL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低于ortho-k组和OC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OCVT组受试者各参数的改善效果均略优于ortho-k组,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干预前相比,OCVT 组受试者干预后1a 裸眼视力大幅提高(P<0. 05),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P<0. 05),眼轴无显著增加(P>0. 05);ortho-k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显著降低,眼轴明显增加( P<0. 05) ; SVL组受试者裸眼视力显著下降,眼轴和等效球镜度均显著增加(P<0. 05). 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视觉训练的时机、方法、时长和频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扬;王莉;李鹏;刘文兰;闫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上检索所有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Man5. 3和Stata 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 285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Meta分析结果: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患者例数:RR=1. 23,95% CI(1. 15~1. 31);患者眼数:RR=1. 18,95% CI(1. 02~1. 38)]、复发率[RR=0. 25,95% CI (0. 17 ~0. 36 ) ]和治愈时间[ MD=-7. 58, 95% CI(-10. 89~-4. 26)]方面优于更昔洛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 53,95% CI(0. 23~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能够自行缓解.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琇雯;李玲;卜凤娇;陈念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性 黄 斑 裂 孔 视 网 膜 脱 离 ( 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纳入2011-01/2016-12我院高度近视MHRD患者26例26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定期进行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眼压、裂隙灯眼前节和眼底检查,并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裂孔解剖情况.以发病年龄、裂孔Gass分期、发病天数、裂孔闭合形态(W、V、U型)、初始视力5 项作为自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 BCVA 的因素.结果:高度近视MHRD术后黄斑裂孔( macular hole,MH)闭合率为58% .依据OCT图像,将高度近视MHRD术后OCT闭合形态分为3类:U型(3眼),相对正常的中心凹形状;V型(4眼),黄斑中心凹较陡;W型(8眼),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缺损,但裂孔缘未翘起,无囊腔形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预后视力提高与裂孔闭合OCT形态和初始视力相关( P<0. 05) ,术后U型裂孔闭合视力提高是W型的6. 9倍.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MHRD的有效方式.高度近视MHRD术后视力提高与黄斑裂孔愈合的OCT形态和初始视力相关.

    作者:王相宁;赵佳玮;蔡璇;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对高糖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多肽( Ghrelin)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PE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Ghrelin低浓度组、Ghrelin高浓度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氧敏感荧光探针H2DCFDA染色法观察细胞氧化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CCK-8 结果显示,分别用 10-9mol/L、 10-6mol/L Ghrelin预处理后, RPE 细胞存活率分别为 54. 79% ± 3. 43%和79. 16% ±3. 29% ,与高糖组(41. 65% ±3. 42%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H2DCF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Ghrelin预处理后RPE细胞内ROS生成量下降,氧化损伤细胞减少.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Ghrelin组细胞SOD活力增加,MDA含量下降.结论:Ghrelin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人RPE细胞氧化损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侯丽丽;陈婷;刘礼婷;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与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与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1/2016-07我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240眼,采取自愿原则分为3 组:角膜塑形镜组40例80眼、低浓度阿托品组40 例80 眼、框架眼镜组40 例80眼.随访18mo,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8mo后,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的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 05);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治疗前后屈光度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 05) ,但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18mo后,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眼轴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 05);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治疗前后眼轴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 05),但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角膜塑形镜与低浓度阿托品均可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进展,其疗效均优于框架眼镜,但角膜塑形镜与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姜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是一种病理性眼压升高,伴有视野损害,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进而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相关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使呼吸气流减少(低通气)或中断(呼吸暂停),随后通过短暂觉醒恢复上呼吸道通气,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的睡眠呼吸疾病.OSAHS除了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目前许多的研究表明其亦与青光眼具有一定关联,但尚缺少对两者关系的系统性分析,本研究拟对其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肖婷婷;李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探究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本组探究对象选择2014-06/2016-06 于我院治疗的33例35眼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现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手术成功率;通过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治疗前、治疗1wk,1、3、6mo,1a后的眼压;采用角 膜内皮镜检测并计算治疗前、治疗1wk,1、3、6mo,1a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比较术前、术后1a所有患眼的视力情况,随访、复诊,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35眼中手术绝对成功率为54% ,相对成功率为40% ,总成功率94% ,失败率为6% ;手术前后无光感、光感、≤0. 01、>0. 01 ~0. 10、>0. 10 ~0. 20 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0. 132, P=0. 362 ) ;治疗前眼压43. 43±3. 65mmHg,术后1wk 13. 50±2. 54mmHg,术后1mo 15. 93±2. 61,术后6mo 16. 00±2. 18mmHg,术后1a 16. 45± 2. 21mmHg,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887. 82,P<0. 05);治疗后1wk,1、3、6mo,1a眼压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治疗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术后1wk,1、3、6mo,1a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 2443. 35 ± 343. 12、 2231. 67 ± 334. 45、 2065. 47 ± 336. 45、 2031. 47 ± 345. 76、2001. 72 ±337. 18、1979. 65 ±301. 32 个/mm2,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3. 49, P<0. 05),治疗后1wk,1、3、6mo,1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治疗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出现低眼压4例4眼,前房出血3例3眼,引流管口堵塞2例2眼,高眼压2例2眼,经简单干预治疗后迅速缓解.结论: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能显著改善高眼压状态,能够保护残存视力,部分患者视力改善,并发症轻微且简单干预后缓解,但存在一定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现象.

    作者:范强;张萌;延新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增殖及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 例56 眼PDR患者分为康柏西普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组和PPV组,各28例,康柏西普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组仅给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增殖、视力等情况.结果:康柏西普联合PPV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 PPV 组( P<0. 05) ;康柏西普联合 PPV 组术后视力、黄斑厚度均显著优于PPV组( P<0. 05) ;康柏西普联合PPV组术后视网膜出血评分、视网膜增殖评分、玻璃体再次出血率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PPV组( P<0. 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不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视网膜出血和术后再出血,减轻视网膜增殖,还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作者:骆贵军;姚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TAO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mRNA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患者与正常人眼眶脂肪组织中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AdPLA)mRNA 表达水平差异性.方法:选取2016-12/2017-12 在本院进行眼眶减压手术的37例37眼TAO(静止期Ⅲ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眼眶脂肪组织35 例35 眼为对照组,其来源为美容、眼袋切除手术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者;使用眼球突出计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选取脂肪一侧眼球突出度,并计算两组对象BMI状况,使用西门子emotion16 排螺旋CT对两组对象眼眶行CT检测,使用Image J检测选取脂肪一侧眼部脂肪体积状况,Real time PCR法检测眼眶脂肪组织内AdPLA mRNA表达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BMI及性别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眼内脂肪含量、眼球突出度及组织内 AdPLA mRNA 表达量分别为 32. 21 ± 1. 85mL、19. 97±1. 56mm、0. 04±0. 01高于对照组的24. 05± 1. 64mL、14. 07±1. 48mm、0. 01±0. 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AO 患者眼内脂肪含量、眼球突出度及组织内AdPLA mRNA表达量均比正常人高,TAO患者眼部脂肪组织内AdPLA表达量升高造成了其脂肪水解量降低,脂肪堆积量增大使其眼球突出程度加重.

    作者:朱昭亮;陈涛;田冰玉;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显微镜工作者近视和双眼视力障碍的患病率分析

    目的:测定临床显微镜工作者屈光和双眼视力状态.方法:这是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观察性和横断面研究.研究包括103位在特里布文教学医院工作的显微镜工作者.受试者均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静态检影,动态检影和视轴评估.收集受试者显微镜下视觉状态信息.结果:该组显微镜工作者屈光不正患病率为69. 90% .68. 93%受试者近视,平均近视误差为-1. 58 ±1. 89 D.研究发现61. 20%受试者汇聚功能不全.调节不足与调节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分别为41. 30% 和40. 06% .研究人群的融合性转向也有所降低.结论:研究发现,临床显微镜工作者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的患病率增加.其中大多数有转斜和调节不足.大多数受试者视疲劳症状与其显微镜工作有关,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作者:Rajeshwori Ngakhushi;Raju Kaiti;Sanjeev Bhattarai;Gulshan Bdr Shrestha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