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XY,fra(16)(q22)嵌合体一例

曹东华;邹朋书;马明;张宁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汉族,31岁.身高173 cm,体重90 kg.其妻怀孕2次,均在孕7周左右胚胎发育停滞而流产,于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精液常规检查精于数量、活动率及活力等指标均正常.患者全血分析、生化、免疫、B超、心电图、影像等常规检查均正常.其妻抗精子抗体阴性,封闭抗体阴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遗传共济失调的遗传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是一组罕见的、同时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线粒体共济失调、代谢性共济失调、DNA修复损伤导致的共济失调、先天性共济失调和退行性共济失调.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在该疾病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关文娟;王俊岭;唐北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PAH基因第7外显子基因突变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快速,使用成本低,结果准确的鉴定PAH基因第7外显子c.728G>A突变热点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对山西省临床确诊的88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第7外显子c.728G>A突变热点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受检患儿PAH基因第7外显子c.728G>A突变位点HRM技术检测结果和测序结果完全相符.结论 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使用成本低,结果准确,可作为PAH基因第7外显子热点突变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

    作者:周永安;高伟华;杨建平;张全斌;张改秀;刘建萍;马云霞;张晓刚;郁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染色体整臂平衡易位两家系四例

    家系1 先证者,女,23岁.结婚1年,2次妊娠均于40 d左右自然流产.月经规律,妇科检查无异常,优生四项检查及内分泌检查无异常.夫妻非近亲结婚,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作者:李琳;魏晓明;郑书琪;张继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43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对象与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来本所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143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社会性别及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年龄13~27岁.主要.临床表现:五月经来潮、发育迟缓、B超示无子宫或幼稚子宫、两性畸形等.采集外周血用1640培养基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收获细胞、制片,G-显带.使用Cytovision软件分析制备良好的中期分裂相30个.染色体核型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05)分析.

    作者:王涛;黄飞飞;扬艳丽;张晓梅;张朝阳;廖世秀;王应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大片段重复或缺失突变

    目的 探讨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enatur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技术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和脊肌萎缩症外显子拷贝数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多重PCR-DHPLC方法筛查35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和6例脊肌萎缩症患者.选择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进行方法学可靠性检验.结果 多重PCR-DHPLC可完全检测出全部阳性对照中重复或缺失片段.35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样本中检测出5例大片段重复,20例大片段缺失,突变检出率为71.4%.6例脊肌萎缩症患者均检测到第7外显子缺失.结论 多重PCR-DHPLC分析系统可作为有效筛查大片段重复或缺失突变的检测方法.

    作者:邹海强;赵保健;闫瑾;韩炜;熊美华;彭凯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一家系LHCGR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报告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CGR)进行突变分析.方法 收集1例3.1岁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睾酮检测及骨龄检查等.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结果 患儿为男性,身高116.8cm(+5.1s),外阴发育2期,双侧睾丸8 mL,阴茎8.5 cm×2.5 cm,睾酮2310 ng/L,骨龄9岁,垂体兴奋试验显示黄体生成素峰值2.66 IU/L,卵泡刺激素峰值1.03 IU/L,符合外周性性早熟的临床表现.PCR扩增片段直接测序显示患儿LHCGR基因第n外显子1703C>T突变,导致568位氨基酸由丙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半年后,患儿的骨龄得到控制.患儿父亲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但未出现青春发育异常.结论 FMPP是外周性性早熟的罕见病因.本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检测发现其LHCGR基因杂合突变c.1703C>T(Ala568Val),为国内首次发现.父子具有相同突变基因但表型不同,提示FMPP具有不一致的表现度.

    作者:陈瑞敏;张莹;杨晓红;林祥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6,XY,fra(16)(q22)嵌合体一例

    患者男,汉族,31岁.身高173 cm,体重90 kg.其妻怀孕2次,均在孕7周左右胚胎发育停滞而流产,于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精液常规检查精于数量、活动率及活力等指标均正常.患者全血分析、生化、免疫、B超、心电图、影像等常规检查均正常.其妻抗精子抗体阴性,封闭抗体阴性.

    作者:曹东华;邹朋书;马明;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贵州布依族、侗族和苗族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相关MS及MSR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世居布依族、侗族、苗族人群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S A2756G、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SR A66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分析贵州布依族、苗族和侗族个体MS A2756G、MSR A66G位点多态性,并与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布依族、侗族、苗族MS A2756G突变型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2.0%、8.9%、15.4%,在苗族中偏高,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国北京汉族、河南汉族、宁夏回族,及欧洲人群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日本人、印度人、非洲人、尼日利亚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R A66G位点布依族、侗族、苗族突变型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2.3%、30.4%、21.2%,在苗族中偏低,与布依族、侗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民族MSR A66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中国北京汉族、广东汉族,以及日本人、非洲人、尼日利亚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印度人、欧洲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贵州世居3个少数民族中MS A2756G和MSR A66G多态性分布不同,苗族与布依族、侗族之间差异明显,MS A2756G和MSR A66G在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群中也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谢渊;张婷;李毅;单可人;何燕;周建奖;官志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前诊断t(5;8;9;18)染色体复杂重排胎儿一例

    孕妇(先证者) 34岁,月经规律,28 d行经一次,孕5产0.第i胎妊娠50 d行人工流产,其后分别于妊娠54 d、45 d、71 d自然流产3次.本次妊娠于停经79 d发生阴道流血,经住院保胎治疗好转.丈夫36岁,夫妻二人体格、智力发育正常,非近亲结婚,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无遗传病家族史,亲属中无不良育产史.

    作者:冯丽云;王彦;荆春丽;郭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Dravet综合征SCN1A基因突变的遗传特点及表型研究

    目的 研究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类型和遗传特点,分析家系受累成员临床表型及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方法 收集181例DS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父母是受累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并采用PCR-DNA直接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进行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共发现128例患儿有SCN1A突变,突变率占70.7%(128/181).其中包括60例(46.9%)错义突变,55例(43.0%)截断突变,10例(7.8%)剪切位点突变,3例(2.3%)有SCN1A基因片段缺失或重复.证实5例患儿其突变(Y349C、T1658M、T841fsx842、W190R、C373fsx378)遗传自父母一方,遗传突变占3.9%(5/128),其中1例父亲为突变嵌合体(C373fsx378).5例携带突变的父母一方中,1例表型正常,其余4例表型包括热性惊厥1例,热性惊厥附加症2例,无热的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例.结论 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率较高,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截断突变为主,少数患儿为SCN1A基因片段缺失或重复.DS患儿SCNIA基因突变以新生突变为主,少数为来源于父母一方的遗传性突变,父母可为SCN1A突变嵌合体,携带突变的父母一方表型正常或较轻.

    作者:许小菁;张月华;孙慧慧;刘晓燕;姜玉武;吴希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2个常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目的 评估非二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鉴别效能.方法 采集100名广东东莞汉族个体,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对22个常染色体SNP进行分型.结果 广东汉族群体中,9个SNP观察到1个等位基因,4个SNP是二态SNP,9个SNP观察到3个等位基因.13个多态性SNP的累积个人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99998、0.9330,9个非二态SNP的累积个人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9998、0.8956.单亲鉴定时,13个多态性SNP的累积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7266,9个非二态SNP的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6405.结论 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方面,非二态SNP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

    作者:唐剑频;蒋丰慧;石美森;许传超;陈锐;赖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758名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诊断胎儿染色体病,探讨了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方法 对孕16~24周的758名高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经过对羊水中胎儿脱落细胞进行培养、收获、G显带核型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 758份羊水培养成功757份,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45例,异常率5.9%;其中21-三体17例,18-三体6例,13-三体2例,臂间倒位8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易位6例,其他异常3例.染色体多态19例,多态率2.5%.结论 对高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病,从而有效减少异常胎儿出生.

    作者:曾君;李启运;林秀华;欧阳志斌;郭辉;梁灼健;肖伟伟;戴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6,XY女性性反转综合征一家系二例

    例1 21岁,社会性别女,未婚.因原发性闭经就诊.查体:女性表型,身高167 cm,体重59 kg,腰围83 cm,臀围100cm.无喉结.乳房已发育.无腋毛,双侧腹股沟未触及明显异常.外阴无阴毛,呈幼稚型.内阴发育与年龄不符,阴道前庭、阴道口存在,阴道短浅约4 cm.超声提示盆腔右侧可见1.9cm×1.6 cm低回声,盆腔内可见1.5 cn×1.0 cm低回声,盆腔左侧可见2.2 cm×2.0 cm无回声区.生殖激素检查:泌乳素0.38 nmol/L(正常参考值:0.08~0.92 nmol/L),卵泡刺激素15.45 U/L(正常参考值:3.5~12.5 U/L),黄体生成素30.62U/L(正常参考值:2.4~12.6 U/L),孕酮2.67 nmol/L(正常参考值:0.67~4.77 nmol/L),睾酮22.24 nmol/L(正常参考值0.21~2.85 nmol/L),雌二醇157.41 pmol/L(正常参考值:45.88~609.22 pmol/L).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核型为46,XY,无嵌合型.AZF基因所检测位点(sY84、sY86、sY127、sY134、sY143、sY152、sY157、sY254、sY255)均存在.

    作者:董媛;姜雨婷;杜日成;武婧;李磊磊;韩荣荣;刘睿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先天性并指合并裂手畸形一家系工9例

    先证者(Ⅳ10) 男,21岁,先天性裂手伴并指畸形,于出生后4个月行左手中、环指并指分指术.查体见左手虎口发育不全,食指及中指屈曲畸形,右手中指及第3掌骨缺失、分裂至腕骨,拇指发育不良,拇指、示指完全并指(图1).

    作者:杨光;郭志强;刘淑文;郭忠辉;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威海地区妊娠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中位数的建立

    目的 探讨产前筛查27软件内置中位数的适用性,建立威海地区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水平中位数,并利用其对筛查性能和效率进行评估.方法 对威海地区24 400名孕105~146 d孕妇的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进行检测,建立本地不同孕期孕妇AFP和游离β-hCG中位数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对中位数进行体重校正得到新的模型.结果 新模型比27软件内嵌模型的血清标记物AFP和游离β-hCG中位数分别高出6%和24%.经孕龄和体重校正后,威海地区人群模型与27软件内嵌模型计算的血清标记物中位数值倍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威海地区各孕周中位数十分必要,对于提高产前筛查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蓝信强;王淑惠;邓玉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二例先天性肌强直的CLCNl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探讨2例先天性肌强直患者的氯离子通道蛋白-1(chloride channcl 2,CLCN1)基因突变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福建地区1个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先证者和1例散发性先天性肌强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用PCR扩增患者CLCN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通过直接测序检测突变的情况.结果 家系1先证者的CLCN1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1024 G>A的杂合性错义突变,散发性患者的CLCN1基因第11外显子发现了c.1292 C>T的杂合性错义突变.结论 先天性肌强直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LCN1基因突变检测是确诊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枝挺;何瑾;陈万金;陈圣根;林际岚;叶钦勇;黄华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四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与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回顾分析4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临床资料特点,并探讨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对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检查.应用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患儿血氨基酸、肉碱和尿有机酸含量的改变.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确定GCDH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4例男性患儿表现为大头畸形,头围分别为50 cm(14个月),47 cm(9个月),46 cm(5个月),51 cm(14个月),均高于同龄儿的正常值.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这4例患儿表现为大脑外侧裂及侧脑室扩大,额颞萎缩,蛛网膜下腔增宽,小脑蚓部异常等.4例患儿血戊二酰肉碱含量分别为:5.8μmol/L,7.5μmol/L,8.3μmol/L,7.9μmol/L(正常参考值为0~0.2μmol/L),同时发现尿中戊二酸含量大量增高.通过GCDH基因突变分析,证实4例患儿存在基因突变,其中C.146_149del4、IVS6-4_Ex7+4del8、c.508A>G(P.K170E)、c.797T>C(p.M266T)和c.420del100为新发现的GCDH基因突变类型.结论 戊二酸血症工型患儿以头围异常增大,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疾病的诊断起重要的提示作用,但确诊还需行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温鹏强;王国兵;刘晓红;陈占玲;赏月;崔冬;宋萍;袁泉;陈淑丽;廖建湘;李成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例复杂易位致子代工3号染色体部分三体

    患儿男,45 d.孕1产1,孕37周顺产,出生体重3150g.出生后母乳喂养.因皮肤黄染43 d,口唇青紫35 d而就诊.查体:身长53 cm,体重4.8 kg.肝肋下2 cm,质地中等;脾肋下2.5 cm触及.双手为通贯掌,右足6趾.血生化检查总胆红素289 μmol/L(正常参考值:5.1~19.0μmol/L),间接胆红素259.4μmol/L(正常参考值:1.5~18.3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2 U/L(正常参考值:0~40 U/L),心脏彩超结果为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合).

    作者:张梁;元辉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Klotho基因转导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进程及改善其心脏损害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Klotho基因转导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高血压进程及心脏损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含有小鼠全长Klotho cD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mKL)载体基因转导作为干预方法.实验分4组:实验组(A、B、C 3组)均为SHR,对照组(D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SD大鼠,每组5只;其中A、B、C组SHR分别尾静脉注射等体积含单纯磷酸盐缓冲液(空A组)、rAAV.mKL及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rAAV.EGFP),对照组SD大鼠也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实验观察12周.实验结束时,测血浆血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蛋白水平;心脏称重计算心脏体重指数;荧光显微镜检测心脏冰冻切片EGFP荧光;逆转录PCR、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心脏组织Klotho、IGF-1、IGF-1受体(IGF-1 receptor,IGF-1R)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Akt蛋白表达.HE及Masson染色后观察肥大心肌及胶原纤维.结果 发现rAAV.mKL转导SHR后能阻止其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其他两组SHR的血压则继续升高.与SHR对照组相比,rAAV.mKL转导组其心脏组织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其血浆血糖、IGF-1水平升高,心肌磷酸化Akt蛋白降低;同时其心肌肥大、胶原纤维增生较SHR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Klotho基因转导可以阻止自发性高血压进程,也可以阻止心肌肥大及胶原纤维增生.保护心脏机制可能与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受到抑制有关,即通过抑制下游Akt磷酸化而实现.

    作者:李宝善;马厚勋;王艳娇;吴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例罕见P表型个体家系研究

    目的 研究1例广东籍罕见P表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其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鉴定P表型,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A4GALT]基因第3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此外,用测序方法针对该家系中发现的变异在100名健康献血者中进行筛查.结果 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中共有5人为P表型,A4GALT基因都存在纯合的点突变c.100G>A(P.Va134Ile)及组合缺失插入突变c.418-428delllins34(P.Gln139Trpfs72);家系成员中有1人为P2表型,两条等位基因中一条为上述突变型,另一条为野生型.健康献血者中发现5名携带c.100G>A杂合突变,未发现c.418-428del11ins34突变.结论 A4GALT基因的纯合缺失插入突变导致无功能的等位基因是该家系罕见p表型的分子遗传基础.测序结果表明p表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作者:魏玲;姬艳丽;骆宏;莫春妍;张润青;赵阳;王贞;罗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