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海强;赵保健;闫瑾;韩炜;熊美华;彭凯润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快速,使用成本低,结果准确的鉴定PAH基因第7外显子c.728G>A突变热点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对山西省临床确诊的88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第7外显子c.728G>A突变热点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受检患儿PAH基因第7外显子c.728G>A突变位点HRM技术检测结果和测序结果完全相符.结论 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使用成本低,结果准确,可作为PAH基因第7外显子热点突变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
作者:周永安;高伟华;杨建平;张全斌;张改秀;刘建萍;马云霞;张晓刚;郁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儿男,8个月.系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4 kR.6个月抬头,现8个月,不能独立坐,生长发育迟缓.10天前因发烧并出现反复抽搐前来就诊.抽搐2~4天发作1次,表现为意识丧失、双手呈握拳状、双下肢抽动、双眼上翻.每次2~3min后自行停止,口服丙戊酸钠2 mL后得到控制.父母分别为29岁和21岁,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及毒物射线接触史.
作者:沈红霞;马志敏;阿周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分析4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临床资料特点,并探讨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对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检查.应用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患儿血氨基酸、肉碱和尿有机酸含量的改变.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确定GCDH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4例男性患儿表现为大头畸形,头围分别为50 cm(14个月),47 cm(9个月),46 cm(5个月),51 cm(14个月),均高于同龄儿的正常值.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这4例患儿表现为大脑外侧裂及侧脑室扩大,额颞萎缩,蛛网膜下腔增宽,小脑蚓部异常等.4例患儿血戊二酰肉碱含量分别为:5.8μmol/L,7.5μmol/L,8.3μmol/L,7.9μmol/L(正常参考值为0~0.2μmol/L),同时发现尿中戊二酸含量大量增高.通过GCDH基因突变分析,证实4例患儿存在基因突变,其中C.146_149del4、IVS6-4_Ex7+4del8、c.508A>G(P.K170E)、c.797T>C(p.M266T)和c.420del100为新发现的GCDH基因突变类型.结论 戊二酸血症工型患儿以头围异常增大,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疾病的诊断起重要的提示作用,但确诊还需行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温鹏强;王国兵;刘晓红;陈占玲;赏月;崔冬;宋萍;袁泉;陈淑丽;廖建湘;李成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汉族,31岁.身高173 cm,体重90 kg.其妻怀孕2次,均在孕7周左右胚胎发育停滞而流产,于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精液常规检查精于数量、活动率及活力等指标均正常.患者全血分析、生化、免疫、B超、心电图、影像等常规检查均正常.其妻抗精子抗体阴性,封闭抗体阴性.
作者:曹东华;邹朋书;马明;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诊断胎儿染色体病,探讨了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方法 对孕16~24周的758名高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经过对羊水中胎儿脱落细胞进行培养、收获、G显带核型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 758份羊水培养成功757份,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45例,异常率5.9%;其中21-三体17例,18-三体6例,13-三体2例,臂间倒位8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易位6例,其他异常3例.染色体多态19例,多态率2.5%.结论 对高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病,从而有效减少异常胎儿出生.
作者:曾君;李启运;林秀华;欧阳志斌;郭辉;梁灼健;肖伟伟;戴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突变基因型与生化代谢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DNA测序法对102例治疗前血清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高于120 μmol/L患儿基因组DNA进行PAH基因分析,观察突变基因型与生化代谢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1)生化代谢表型为经典型PKU(Phe>1200μmol/L)69例,中度PKU(Phe 600-1200 μmol/L)31例,轻度PKU(Phe400~600 μmol/L)2例.(2)共检出基因突变41种,基因型75种.(3)纯合突变基因型共9例(8.8%),含R111X/R111X基因型3例,IVS4-1G>A/IVS4-1G>A基因型1例,R243Q/R243Q基因型3例和V399V/V399V基因型2例.9例纯合突变中除1例RZ43Q/R243Q基因型患者的生化代谢表型属中度PKU外,其余8例生化代谢表型均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4)复合突变基因型共91 例(89.2%),生化代谢表型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61例、中度PKU的29例和轻度PKU的1例.(5)复合突变基因型R111X/R243Q和EX6-96A>G(Y204C)/R243Q均可见于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和中度PKU生化代谢表型;均属于无效突变等位基因的R111X/V399V基因型、EX6-96A>G/Y356X和EX6-96A>G/V399V生化代谢表型为中度PKU.含不同无效突变相同错义突变的R111X/A165D和R176X/A165D基因型分别表现为中度PKU和经典型苯丙酮尿症表型.结论 本研究中多数患者的突变基因型属复合突变.因突变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使患者的基因型和生化表型之间关系复杂化.虽然大多数突变基因型与生化表型相关,但仍有个别与规律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在PKU的遗传咨询中,依据患者的突变基因型分析评估预后要慎重.同样的基因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生化代谢表型的现象,提示在苯丙氨酸的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还没有被认识的其它影响因素.
作者:舒剑波;孟英韬;党利亨;付伯津;宋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献血人群Jk(a-b-)表型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成都地区8名Jk(a-b-)表型献血者了K基因第4~11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域进行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8份样本均为第9外显子c.838AA纯合型,含有无效Jkb等位基因.发现4种突变序列:(1)IVS5-1G>A纯合突变、第7外显子c.588 A>G(P.Pr0196Pro)纯合突变;(2)第9外显子c.896G>A(P.Gly299Glu)纯合突变、第7外显子c.588 A>G(P.Pr0196Pro)纯合突变;(3)IVS5-1 G>A杂合突变、第5外显子c.222C>A(P.Asn74Lys)杂合突变、第7外显子c.499A>G(Met167Val)杂合突变、第7外显子c.588 A>G(P.Pro196Pro)纯合突变;(4)IVS5-IG>A杂合突变、第9外显子c.896G>A(P.Gly299Glu)杂合突变、第7外显子c.588 A>G(P.Prol96Pro)纯合突变.结论 IVS5-IG>A突变、第5外显子c.222C>A突变(p.Asn74Lys)和第9外显子c.896G>A突变(P.Gly299Glu)可能是成都地区献血人群Jk(a-b-)表型的分子遗传基础.
作者:洪缨;巩天祥;周昌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G-protein-activated 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1295位(324例IR患者和971名对照)新疆维吾尔族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其中48例IR患者测序筛查维吾尔族人GIRK4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然后选取代表性的变异位点,在1295名研究对象中基因分型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 年龄≤50岁维吾尔族人群中,rs11221497位点变异与IR相关(基因型模型P=0.017,显性模型中P=0.009),Logistic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显性模型CC基因型携带者患IR的OR值为1.833(95%CI:1.157~2.905).结论 GIRK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人IR相关;rs11221497位点CC基因型是IR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南方;康永安;张德莲;王红梅;张菊红;胡燕荣;洪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例1 21岁,社会性别女,未婚.因原发性闭经就诊.查体:女性表型,身高167 cm,体重59 kg,腰围83 cm,臀围100cm.无喉结.乳房已发育.无腋毛,双侧腹股沟未触及明显异常.外阴无阴毛,呈幼稚型.内阴发育与年龄不符,阴道前庭、阴道口存在,阴道短浅约4 cm.超声提示盆腔右侧可见1.9cm×1.6 cm低回声,盆腔内可见1.5 cn×1.0 cm低回声,盆腔左侧可见2.2 cm×2.0 cm无回声区.生殖激素检查:泌乳素0.38 nmol/L(正常参考值:0.08~0.92 nmol/L),卵泡刺激素15.45 U/L(正常参考值:3.5~12.5 U/L),黄体生成素30.62U/L(正常参考值:2.4~12.6 U/L),孕酮2.67 nmol/L(正常参考值:0.67~4.77 nmol/L),睾酮22.24 nmol/L(正常参考值0.21~2.85 nmol/L),雌二醇157.41 pmol/L(正常参考值:45.88~609.22 pmol/L).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核型为46,XY,无嵌合型.AZF基因所检测位点(sY84、sY86、sY127、sY134、sY143、sY152、sY157、sY254、sY255)均存在.
作者:董媛;姜雨婷;杜日成;武婧;李磊磊;韩荣荣;刘睿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是一组罕见的、同时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线粒体共济失调、代谢性共济失调、DNA修复损伤导致的共济失调、先天性共济失调和退行性共济失调.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在该疾病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关文娟;王俊岭;唐北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先证者(Ⅳ1) 女,37岁,因头部、双上肢不自主震颤12年,加重1周后人院.先证者自25岁分娩后1个月,开始出现头部不自主震颤,震颤时头部呈左右方向摆动,1年后双上肢开始不自主震颤,双手呈不规则方向摆动,震颤时不能写字,在饥饿、疲劳、情绪激动时出现震颤,休息后震颤症状有所减轻,发作时伴有头晕.头部及双上肢均可见不自主震颤,呈节律性5~6次/s,振幅大,指鼻时双手震颤明显,四肢肌力正常,写字、系纽扣、系鞋带、持物动作困难,姿势步态正常.诊断为运动型震颤.
作者:张红梅;伊红丽;于亚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孕妇(先证者) 34岁,月经规律,28 d行经一次,孕5产0.第i胎妊娠50 d行人工流产,其后分别于妊娠54 d、45 d、71 d自然流产3次.本次妊娠于停经79 d发生阴道流血,经住院保胎治疗好转.丈夫36岁,夫妻二人体格、智力发育正常,非近亲结婚,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无遗传病家族史,亲属中无不良育产史.
作者:冯丽云;王彦;荆春丽;郭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贵州世居布依族、侗族、苗族人群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S A2756G、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SR A66G位点多态性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分析贵州布依族、苗族和侗族个体MS A2756G、MSR A66G位点多态性,并与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布依族、侗族、苗族MS A2756G突变型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2.0%、8.9%、15.4%,在苗族中偏高,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国北京汉族、河南汉族、宁夏回族,及欧洲人群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日本人、印度人、非洲人、尼日利亚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R A66G位点布依族、侗族、苗族突变型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2.3%、30.4%、21.2%,在苗族中偏低,与布依族、侗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民族MSR A66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中国北京汉族、广东汉族,以及日本人、非洲人、尼日利亚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印度人、欧洲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贵州世居3个少数民族中MS A2756G和MSR A66G多态性分布不同,苗族与布依族、侗族之间差异明显,MS A2756G和MSR A66G在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群中也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谢渊;张婷;李毅;单可人;何燕;周建奖;官志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33岁.妊娠4个多月,于2011年7月6日来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该孕妇于2002年结婚,婚后避孕3年.2005年第1胎孕3个多月自然流产,曾在外院行染色体检查,发现夫妻双方染色体均有异常(具体结果不详).随后领养一个小孩.也未采取避孕措施,本次为第2胎.既往体健,月经规则.孕期无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作者:周玉春;王华;彭向京;贾政军;刘国英;王丹;胡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例1 女,27岁,表型正常.婚后1年,因其夫唇裂来我院进行遗传咨询.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患者核型为46,XX,inv(2)(pter-p11.2::q14.2→p11.2::q14.2→qter).患者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父母染色体未查.
作者:张建林;张玉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转化医学是指将与医学有关的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临床可应用的药物、方法、技术和理念,为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服务.医学本身就是一门转化学科,原本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转化医学现今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人们对科学研究或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并且科学研究,包括人类和医学遗传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作者:张思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检测血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琥珀酰丙酮水平,气相质谱检测尿琥珀酰丙酮及有机酸,确诊酪氨酸血症工型,对确诊患儿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结果 确诊的3例患者中2例为急性型,1例为亚急性型,表现为肝肿大,血酪氨酸和琥珀酰丙酮显著增高.基因突变分析检测到5种突变类型:c.455G>A(W152X)、c.520C>T(R174X)、c.974_976delCGAinsGC、c.1027 G>A(G343R)、c.1100 G>A(W367X),其中c.455G>A(W152X)、c.974_976delCGAinsGC、c.1100 G>A(W367X)为新突变.结论 应用串联质谱检测血酪氨酸及琥珀酰丙酮水平、气相质谱检测检测尿琥珀酰丙酮可诊断酪氨酸血症工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遗传咨询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杨楠;韩连书;叶军;邱文娟;张惠文;龚珠文;张雅芬;王瑜;顾学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对象与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来本所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143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社会性别及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年龄13~27岁.主要.临床表现:五月经来潮、发育迟缓、B超示无子宫或幼稚子宫、两性畸形等.采集外周血用1640培养基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收获细胞、制片,G-显带.使用Cytovision软件分析制备良好的中期分裂相30个.染色体核型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05)分析.
作者:王涛;黄飞飞;扬艳丽;张晓梅;张朝阳;廖世秀;王应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Klotho基因转导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高血压进程及心脏损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含有小鼠全长Klotho cD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mKL)载体基因转导作为干预方法.实验分4组:实验组(A、B、C 3组)均为SHR,对照组(D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SD大鼠,每组5只;其中A、B、C组SHR分别尾静脉注射等体积含单纯磷酸盐缓冲液(空A组)、rAAV.mKL及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rAAV.EGFP),对照组SD大鼠也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实验观察12周.实验结束时,测血浆血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蛋白水平;心脏称重计算心脏体重指数;荧光显微镜检测心脏冰冻切片EGFP荧光;逆转录PCR、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心脏组织Klotho、IGF-1、IGF-1受体(IGF-1 receptor,IGF-1R)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Akt蛋白表达.HE及Masson染色后观察肥大心肌及胶原纤维.结果 发现rAAV.mKL转导SHR后能阻止其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其他两组SHR的血压则继续升高.与SHR对照组相比,rAAV.mKL转导组其心脏组织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其血浆血糖、IGF-1水平升高,心肌磷酸化Akt蛋白降低;同时其心肌肥大、胶原纤维增生较SHR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Klotho基因转导可以阻止自发性高血压进程,也可以阻止心肌肥大及胶原纤维增生.保护心脏机制可能与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受到抑制有关,即通过抑制下游Akt磷酸化而实现.
作者:李宝善;马厚勋;王艳娇;吴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1例广东籍罕见P表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其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鉴定P表型,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A4GALT]基因第3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此外,用测序方法针对该家系中发现的变异在100名健康献血者中进行筛查.结果 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中共有5人为P表型,A4GALT基因都存在纯合的点突变c.100G>A(P.Va134Ile)及组合缺失插入突变c.418-428delllins34(P.Gln139Trpfs72);家系成员中有1人为P2表型,两条等位基因中一条为上述突变型,另一条为野生型.健康献血者中发现5名携带c.100G>A杂合突变,未发现c.418-428del11ins34突变.结论 A4GALT基因的纯合缺失插入突变导致无功能的等位基因是该家系罕见p表型的分子遗传基础.测序结果表明p表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作者:魏玲;姬艳丽;骆宏;莫春妍;张润青;赵阳;王贞;罗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