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观察

吴伯华;曹永胜;陈搏智

关键词:胸腺肽, 肺结核, 复治涂阳, 安全性
摘要: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118例观察

    目的:对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8例,总结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18例患者中59例患者直接进行修复;59例患者通过保留或关闭缺牙间隙,经6 ~12个月正畸治疗,牙齿排列整齐后再联合修复,恢复牙列的完整和正常的咬合关系.随访1年,直接修复组成功率79.66%,联合治疗组成功率为96.61%.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弥补了直接修复治疗的不足,临床应用安全,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作者:韩红娟;张恩先;吉彩;吴媚;李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近期的疗效及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9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对照组仅单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组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2组手术切除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均完成2~4个周期化疗,化疗有效率为72.34%,肿瘤控制率为95.74%,新辅助化疗前后血CEA、CA19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45例(95.74%)行根治术,2例(4.26%)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对照组39例(82.98%)行根治术,8例(17.02%)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治疗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个数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R0切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高建华;王加营;曹建桥;叶晓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后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策略.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362例,经阴道分娩110例,经剖宫产分娩252例,对两组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2例孕妇中有269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202例孕妇同意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率为75.09%,有110名孕妇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54.46%;经阴道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分娩出血量少、子宫复旧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孕期教育和产程中的有效保障措施,可以提高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的阴道试产率和阴道分娩成功率,且经阴道分娩母婴更安全.

    作者:初国艳;李玲;季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对象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对象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快于常规组,住院时间较短,且护理满意率显著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超;陈震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感染特点,并探讨抗感染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6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能够明确感染部位42例(占70.00%),不能明确感染部位者18例(占30.00%),前三位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占45.24%)、血液(占14.29%)及肛周(占9.52%);病原菌检出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8.33%,革兰阳性球菌占30.56%,真菌占11.11%.降阶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升阶梯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升阶梯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升阶梯治疗组(均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部位不明确患者占有较高比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升阶梯治疗可能延误抗感染时机,延长感染控制时间及增加感染相关病死率,亚胺培南为基础的降阶梯抗感染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福冬;青胜兰;徐锋;周婕;张娜;刘元军;符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血清心肌钙蛋白Ⅰ (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温县妇幼保健院8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磷酸肌酸钠与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 (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采用乌司他丁及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作者:王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现代临床医学》2017年收稿和刊出情况分析

    目的:简要分析《现代临床医学》期刊2017年收稿情况和刊出情况,并据此对作者提出投稿建议.方法:对《现代临床医学》期刊2017年全年收稿情况从收稿数量、来稿质量、来稿中的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全年刊出情况从刊出稿件地域分布、各栏目用稿情况、刊出稿件篇幅等方面进行粗略分析.结果:《现代临床医学》期刊收稿中的高质量稿件不多,稿件中的一些错误影响了对稿件的采用.结论:作者在临床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应当更加严谨、认真,更加注重对稿件质量的提高.

    作者:董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指标联合预测急诊胸痛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8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检测血清BNP并进行30 d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用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评分的方法对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急诊入院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急诊观察的患者(P<0.05),30 d死亡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生存下来的患者(P<0.05),有其他重要不良症状的患者这三项指标与无不良症状患者比较均有升高(P<0.05).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结果准确.结论:血清B型脑钠肽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及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可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对合理地区分急性胸痛患者中的高危患者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李春蓉;黄发贵;王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伯华;曹永胜;陈搏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护士在掰启安瓿过程中发生手损伤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本市3家医院共986名护士1年时间内掰启安瓿发生手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发生手损伤人数、频率及原因.结果:986名护士中86.51%的护士均发生过手损伤事件,其中经常发生手损伤事件护龄<5年的护士显著性高于护龄≥5年的护士(P<0.05),偶尔发生手损伤事件或无损伤者护龄≥5年护士显著高于护龄<5年护士(P<0.05).导致手损伤原因主要有心理紧张、掰启安瓿方法错误、操作不熟练、用力不均、急救急用等.结论:护士掰启安瓿致手损伤是临床工作中常见职业损伤.应该加强护理技能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手损伤事件发生.

    作者:梁小平;欧飞娜;江海华;刘丽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中心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中心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生合格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实习的护生100名,将其按照带教管理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实习培训教育,研究组行健康管理理念教育,比较2组护生合格率、带教老师满意度及参检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8.00%、96.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评分中思维分析(4.58±0.36)分、沟通协调(4.37±0.52)分、操作技能(4.43±0.30)分、理论联系实践(4.45±0.46)分、健康教育能力(4.88±0.0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参检者满意度评分中体检流程通常度(4.24±0.67)分、个人隐私保密度(4.71±0.11)分、体检项目宣教(4.03±0.84)分、环境舒适度(4.22±0.45)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体检中心护生带教管理中应用健康管理理念可有效提高护生考核合格率,促进参检者与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的提高,具推广价值.

    作者:董军华;高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温灸及经皮电刺激对原发性痛经情绪改善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灸、经皮电刺激以及二者联合对原发性痛经疼痛症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探索简单、安全、有效的原发性痛经护理方法.方法:将3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温灸组、经皮电刺激组、温灸联合经皮电刺激组,每组12例.分别于经前7天开始予以相应治疗,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3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时应用痛经症状分级量表、主要症状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各组痛经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主要症状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温灸组、温灸联合经皮电刺激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温灸、温灸联合经皮电刺激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引起的疼痛、抑郁和焦虑情绪有明显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试验和推广.

    作者:叶彩凤;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

    目的:分析研究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数字化振幅整合脑功能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监测不同经后龄(PMA) aEEG波谱带变化情况,按照PMA周期进行分组,对aEEG波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随PMA变化规律.结果:43例早产儿共进行174次脑电图波形描记.其中PMA≥34周描记的aEEG波形连续性以及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率均显著高于PMA< 34周描记结果(P<0.05);且随着PMA周期延长,脑电波振幅的下边界逐渐增高,且宽度逐渐变窄.结论: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监测aEEG的变化有助于对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的判断.

    作者:张剑;张艺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20例非糖尿病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年龄再次进行分组,≥60岁组70例,<60岁组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60岁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于<60岁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低于<60岁组(P<0.05).观察组≥60岁组和< 60岁组动脉狭窄率为85.71%和64.00%,高于对照组的17.14%和10.00% (P <0.05);血管粥样硬化率为90.00%和40.00%,高于对照组的68.57%和28.00% (P <0.05).观察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桂忠;何晶玲;李叶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节镜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直视下经皮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髌骨横形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30例与常规手术组27例,关节镜组在关节镜直视下行经皮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常规组行手术切开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结果:57例患者均获得6~18个月的随访,关节镜组较常规组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骨折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直视下行闭合复位髌骨骨折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关节面复位良好,骨折愈合快,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杨良锁;彭高峰;李玉杰;李晓文;郭小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raun式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raun式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应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的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25例采用BillorthⅡ式吻合,观察组25例采用BillorthⅡ式吻合+Braun式吻合,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2组胃癌根治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反流性胃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un吻合在远端胃切除中能有效降低碱性反流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等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利;张蓬波;张秀忠;张冲;王吉科;孙婷;任泽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岗前技能培训对入职护士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目的:探究基于同伴互助培训模式为框架的岗前操作技能培训对新入职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新入职的84名护士,依据入职顺序分组,各42名.对照组施行常规岗前操作技能培训,观察组施行基于同伴互助培训模式为框架的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统计2组新入职护士对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的评价,并对比2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自身综合素质.结果:观察组培训后人文关怀、案例评估、知识问答、操作实施及总体评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岗前操作技能培训模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用基于同伴互助培训模式为框架的岗前操作技能培训,有助于新入职护士自身综合能力培养,规范护理技能操作,提高新入职护士对岗前操作技能培训模式评价.

    作者:彭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TM基因与胰腺导管腺癌发病及放疗增敏研究进展

    DNA损伤促修复基因ATM基因在保持机体DNA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抑癌基因.ATM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病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PDAC组织标本中观察到ATM基因缺失或沉默表达的概率显著升高.ATM基因的缺失或沉默表达可促使正常胰腺导管组织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EMT被认为是PDAC的初始病变;另外,ATM基因的缺失或沉默表达,其相关信号通路中的p53和Mdm2基因将呈现过表达,与较短的总体生存期显著相关.同时,ATM基因被认为是胰腺癌放疗的潜在靶点,通过抑制ATM基因能显著提高胰腺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值得开展下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显荣;卢先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受检者年龄分为40~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每组各50例受试者,采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50例不同年龄组的受试者进行DWI扫描,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骨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组间t检验对不同年龄组间ADC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 50岁组、51 ~60岁组的ADC值明显高于61 ~ 70岁组(P<0.05),40 ~ 50岁组的ADC值高于51 ~60岁组(P<0.05),40 ~ 50岁组、51 ~60岁组、61 ~70岁组女性骨骼平均ADC值均高于男性(P<0.01).结论:DWI可以无创性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的生理变化,ADC值能够尽早、及时且较为敏感地反映骨骼骨质量的减少,为提早预防骨质疏松提供较为可行的诊断、监测手段.

    作者:罗海阳;段彬;罗成静;唐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并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给予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糖尿病并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NRS2002表对2016年5-12月129例老年糖尿病并肺炎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为无营养风险组34例,营养风险组95例(包括干预组43例及不愿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对照组52例).对营养风险干预组给予营养干预治疗,观察干预效果.收集3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死亡患者的例数和血糖、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129例老年糖尿病并肺炎患者中,73.64%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比无营养风险组长(P<0.05).营养风险干预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病死率亦明显降低(P<0.05);营养支持治疗后营养风险干预组血糖及血清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营养风险干预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糖尿病并肺炎患者,给予积极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和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病死率,也有助于血糖控制.

    作者:刘璟瑜;何辉;李素芳;贺攀峰;刘强;周健;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