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评估

高建华;王加营;曹建桥;叶晓锋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近期的疗效及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9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对照组仅单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组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2组手术切除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均完成2~4个周期化疗,化疗有效率为72.34%,肿瘤控制率为95.74%,新辅助化疗前后血CEA、CA19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45例(95.74%)行根治术,2例(4.26%)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对照组39例(82.98%)行根治术,8例(17.02%)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治疗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个数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R0切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感染特点,并探讨抗感染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6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能够明确感染部位42例(占70.00%),不能明确感染部位者18例(占30.00%),前三位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占45.24%)、血液(占14.29%)及肛周(占9.52%);病原菌检出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8.33%,革兰阳性球菌占30.56%,真菌占11.11%.降阶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升阶梯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升阶梯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升阶梯治疗组(均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部位不明确患者占有较高比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升阶梯治疗可能延误抗感染时机,延长感染控制时间及增加感染相关病死率,亚胺培南为基础的降阶梯抗感染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福冬;青胜兰;徐锋;周婕;张娜;刘元军;符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后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策略.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362例,经阴道分娩110例,经剖宫产分娩252例,对两组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2例孕妇中有269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202例孕妇同意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率为75.09%,有110名孕妇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54.46%;经阴道分娩组较剖宫产组分娩出血量少、子宫复旧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孕期教育和产程中的有效保障措施,可以提高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的阴道试产率和阴道分娩成功率,且经阴道分娩母婴更安全.

    作者:初国艳;李玲;季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果酸活肤术联合胶原贴治疗寻常痤疮观察

    目的:探讨果酸活肤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4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予以果酸活肤术1次/3周,治疗间期使用胶原贴冷敷30 min,3次/周;对照组只予以果酸活肤术1次/3周.观察每次治疗后1周时皮疹的变化情况,进行病情评估.结果:第1次及第2次复诊时,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第3次、第4次复诊时,治疗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酸活肤术联合胶原贴治疗寻常痤疮比单独使用果酸活肤术的有效率高,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欣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罗库溴铵治疗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药效研究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A组),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B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非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C组).研究分为两部分:(1)量效关系研究.从A组、B组、C组中各抽取15例患者,采用单次给药技术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分别计算各组ED50和ED95.(2)时效关系研究.将A组、B组、C组中其余的15例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600 μg/kg后,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ED50和ED95显著性大于B组和C组(P<0.05),且B组患者的ED50和ED95显著性大于C组(P<0.05).A组的起效时间显著性长于B组与C组(P<0.05),而3组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使用罗库溴铵的ED50和ED95较大,敏感性差,且起效慢,因此应在术中全程检测肌松水平,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闫国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现代临床医学》2017年收稿和刊出情况分析

    目的:简要分析《现代临床医学》期刊2017年收稿情况和刊出情况,并据此对作者提出投稿建议.方法:对《现代临床医学》期刊2017年全年收稿情况从收稿数量、来稿质量、来稿中的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全年刊出情况从刊出稿件地域分布、各栏目用稿情况、刊出稿件篇幅等方面进行粗略分析.结果:《现代临床医学》期刊收稿中的高质量稿件不多,稿件中的一些错误影响了对稿件的采用.结论:作者在临床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应当更加严谨、认真,更加注重对稿件质量的提高.

    作者:董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血清心肌钙蛋白Ⅰ (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温县妇幼保健院8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磷酸肌酸钠与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 (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采用乌司他丁及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作者:王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在脑脊液标本中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26例脑脊液标本分别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对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进行定量计数,对计数结果进行均数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将白细胞计数分为A组:(0~10)×106/L,B组:(11 ~ 100)×106/L,C组:(101 ~ 1000)×106/L,D组:>1001×106/L,4组计数值和手工法一致性均良好,拟合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1.177x-1.302、y=1.211x +4.266、y=0.910x+ 20.09和y=0.580x +941.3.将红细胞计数分为E组:(0 ~100)×106/L,F组:(101 ~ 1000)×106/L,G组:(1001 ~ 10 000×106/L,H组:>10 001×106/L.4组计数值和手工法一致性也均良好,拟合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1.738x+ 7.053、y=1.152x+ 10.66、y=1.073x-215.00和y=0.903x+ 1022.77.结论: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及红细胞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手工计数法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与手工计数相比,其可比性强,且快捷简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细胞计数< 100×106/L,特别是计数值位于(5~20)×106/L,需要结合手工镜检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傅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护士在掰启安瓿过程中发生手损伤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本市3家医院共986名护士1年时间内掰启安瓿发生手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发生手损伤人数、频率及原因.结果:986名护士中86.51%的护士均发生过手损伤事件,其中经常发生手损伤事件护龄<5年的护士显著性高于护龄≥5年的护士(P<0.05),偶尔发生手损伤事件或无损伤者护龄≥5年护士显著高于护龄<5年护士(P<0.05).导致手损伤原因主要有心理紧张、掰启安瓿方法错误、操作不熟练、用力不均、急救急用等.结论:护士掰启安瓿致手损伤是临床工作中常见职业损伤.应该加强护理技能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手损伤事件发生.

    作者:梁小平;欧飞娜;江海华;刘丽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对象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对象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快于常规组,住院时间较短,且护理满意率显著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超;陈震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TM基因与胰腺导管腺癌发病及放疗增敏研究进展

    DNA损伤促修复基因ATM基因在保持机体DNA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抑癌基因.ATM基因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病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PDAC组织标本中观察到ATM基因缺失或沉默表达的概率显著升高.ATM基因的缺失或沉默表达可促使正常胰腺导管组织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MT),EMT被认为是PDAC的初始病变;另外,ATM基因的缺失或沉默表达,其相关信号通路中的p53和Mdm2基因将呈现过表达,与较短的总体生存期显著相关.同时,ATM基因被认为是胰腺癌放疗的潜在靶点,通过抑制ATM基因能显著提高胰腺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值得开展下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显荣;卢先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TSB及BMI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22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6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SB水平、BMI及干预前后患儿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得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TSB水平、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B水平低于对照组,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家属SAS、SD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降低血清TSB水平,提高BMI,且可有效缓解家属负性情绪.

    作者:方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气道高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持续1个月.对比2组患者1个月后咳嗽、咳痰、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情况和皮疹症状遗留率,治疗前、1个月后CRP水平,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症肺炎发生率,3个月后小儿肺功能检测异常发生情况.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咳嗽率、CRP、肺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效果肯定,可发挥抗炎作用,改善症状.

    作者:梅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温灸及经皮电刺激对原发性痛经情绪改善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灸、经皮电刺激以及二者联合对原发性痛经疼痛症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探索简单、安全、有效的原发性痛经护理方法.方法:将3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温灸组、经皮电刺激组、温灸联合经皮电刺激组,每组12例.分别于经前7天开始予以相应治疗,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3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时应用痛经症状分级量表、主要症状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各组痛经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主要症状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温灸组、温灸联合经皮电刺激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温灸、温灸联合经皮电刺激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引起的疼痛、抑郁和焦虑情绪有明显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试验和推广.

    作者:叶彩凤;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118例观察

    目的:对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8例,总结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18例患者中59例患者直接进行修复;59例患者通过保留或关闭缺牙间隙,经6 ~12个月正畸治疗,牙齿排列整齐后再联合修复,恢复牙列的完整和正常的咬合关系.随访1年,直接修复组成功率79.66%,联合治疗组成功率为96.61%.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弥补了直接修复治疗的不足,临床应用安全,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作者:韩红娟;张恩先;吉彩;吴媚;李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侵袭性垂体腺瘤药物治疗现状

    目前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多是沿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常规药物,侵袭性垂体腺瘤仍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作为手术未能彻底改善高分泌激素状态的二线治疗.虽然替莫唑胺、PRRT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疗效与安全性仍有待下一步研究明确.本文对各类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罗鑫;夏祥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近期的疗效及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9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对照组仅单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组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2组手术切除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均完成2~4个周期化疗,化疗有效率为72.34%,肿瘤控制率为95.74%,新辅助化疗前后血CEA、CA19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45例(95.74%)行根治术,2例(4.26%)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对照组39例(82.98%)行根治术,8例(17.02%)行姑息性切除或开关术,治疗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个数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R0切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高建华;王加营;曹建桥;叶晓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

    目的: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中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常规剂量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明确且进行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冠心病患者168例,其中包括经PCI术后组99例和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多支病变不宜行PCI而又未接受CABG患者69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不同,PCI组又分为快代谢型49例和中慢代谢型50例;多支病变组分为快代谢型34例和中慢代谢型35例;均接受口服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加阿司匹林100 mg/d行抗凝治疗1年.对比分析4组院外用药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多支病变组β受体阻滞剂和尼可地尔的使用率高于PCI组;PCI组的中慢代谢型和多支病变组硝酸酯类使用率高于PCI组的快代谢型;多支病变组中慢代谢型ACEI/ARB的使用率高于PCI组中慢代谢型和多支病变组的快代谢型(均P <0.05).(2)多支病变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PCI组(P<0.05);PCI组的中慢代谢型和多支病变组心绞痛的再发率高于PCI组的快代谢型(均P<0.05);而心源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4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4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2的基因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是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PCI后及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院外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口服药物种类有关,CYP2C19*2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CYP2C19功能缺失基因的多态性影响抗凝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宁宁;庞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指标联合预测急诊胸痛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8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检测血清BNP并进行30 d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用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评分的方法对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急诊入院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急诊观察的患者(P<0.05),30 d死亡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生存下来的患者(P<0.05),有其他重要不良症状的患者这三项指标与无不良症状患者比较均有升高(P<0.05).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结果准确.结论:血清B型脑钠肽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及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可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对合理地区分急性胸痛患者中的高危患者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李春蓉;黄发贵;王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20例非糖尿病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年龄再次进行分组,≥60岁组70例,<60岁组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60岁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于<60岁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低于<60岁组(P<0.05).观察组≥60岁组和< 60岁组动脉狭窄率为85.71%和64.00%,高于对照组的17.14%和10.00% (P <0.05);血管粥样硬化率为90.00%和40.00%,高于对照组的68.57%和28.00% (P <0.05).观察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桂忠;何晶玲;李叶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康复进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8例支气管哮喘怠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PedsQLTM)及干预后喘鸣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随访6个月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喘鸣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2组PedsQLT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性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复发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秋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