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珍;黄月华
目的 提高对睾丸微石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报告2例睾丸微石症高频超声表现,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2例患者分因腹股沟包块及阴囊肿来我科超声检查时发现睾丸内有多个点状强回声,如针尖样,大小约2mm左右,后方无声影且相互独立分布,同时发现睾丸鞘膜积液.超声诊断:睾丸微石症,睾丸鞘膜腔积液.结论 高频超声对睾丸微石症有明确诊断价值,定期超声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徐军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试图查明该起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原因及通过对该起疫情的调查处理,为今后规范处置手足口病疫情提供范例.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起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截止6月7日,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5例,均为2~3岁年龄组儿童,罹患率为12.2%.结论 幼儿园晨检不严格、园内及周边卫生条件较差、师生无良好的卫生习惯可能是造成这起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出现疫情后立即隔离传染源,及时采取关班关园措施,开窗通风、严格落实消毒是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长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先天性右位心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总结2002 -2010.6年收治的63例右位心病例资料,对其主要的合并畸形,诊断方法及其中9例外科治疗手术方法、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右位心常合并多种心内畸形,43例先天性镜面右位心中20例存在心内畸形,常见合并畸形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其次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单心室等;20例先天性右旋心中19例存在心内畸形,以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多见.63例均依靠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手术9例术后诊断与超声诊断完全一致,均存活.其中5例合并简单畸形,通过手术得到解剖矫治,心功能1级,效果好;4例合并复杂畸形,3例行根治术后心功能1~2级,1例行姑息性手术,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先天性镜面右位心合并心脏畸形的诊断需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确诊,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右位心诊断的首选或筛选方法,X线检查对右位心的诊断、分型有重要帮助.镜向右位心的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右位心未合并心内畸形无需特殊处理;合并心内畸形应根据解剖和病理生理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陈宏伟;谢纳新;张志孟;孙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3种不同外科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结果 A组: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治疗5个病例,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病人大便正常,但有2例病人便秘复发.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个病例,有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其他病人,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7次/d.C组: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病人在木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8次/d,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观察这三组病人的术后疗效,我们认为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作者:于永铎;尹玲慧;辛世勇;陈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脂蛋白(a)[Lp(a)]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与凝固法检测血浆Lp(a)及Fg水平,同时收集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与Lp(a)及Fg水平的相关性.绘制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Lp(a)及Fg的佳诊断界值.用有序Logistic回归评价患者Lp(a)及Fg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二项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与Lp(a)及Fg水平显著相关(分别OR=1.002,95% CI 1.000~1.004,P=0.021;OR=3.974,95% CI 2.331 ~6.775,P=0.000).ROC曲线显示,Lp(a)与Fg水平对脑梗死诊断的分辨度良好(分别曲线下面积0.751,95% CI 0.676~0.825,P=0.000;曲线下面积0.798,95% CI0.732 ~0.863,P=0.000).Lp(a)的佳诊断界值为303.5mg/L(敏感度63%、特异度82.1%),Fg的佳诊断界值为3.455g/L(敏感度63%、特异度84.6%).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浆Lp(a)及Fg水平越高,病情趋向于严重的概率越大,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血浆LP(a)及Fg水平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捷;陈海亮;张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防治胆道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迷走胆管损伤6例,胆总管损伤4例,肝总管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1例.治愈12例,死亡1例.术中中转开腹6例,术后再次手术2例.结论 及时发现和正确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规范的术中操作可以有效的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
作者:孙文郁;姜晓峰;姜洪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直肠癌手术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ASA Ⅰ-Ⅲ级择期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两组全麻诱导方法相同,维持用持续静注丙泊酚5~7mg/kg·h,间断静注芬太尼、阿曲库胺.GEA组于诱导前取L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3mL,测定麻醉平面后开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诱导麻醉平稳后开始追加适量硬膜外药量(1%利多卡因5~10mL不等),以保持循环稳定为准.切皮前给予适量芬太尼完善镇痛.于麻醉前、切皮后10min、30min、2h、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E)及血糖浓度.结果 GEA组血清皮质醇在切皮后10min、30min明显低于GA组;E在切皮后各时点明显低于GA组;血糖在术毕时低于GA组.GEA组MAP、HR在切皮后各时点显著低于GA组.GEA组全麻药用量及术毕清醒时间显著低于GA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直肠癌手术可减轻应激反应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冰;曹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椎管内外情况采用针灸、按摩、牵引、硬膜外神经阻滞、针刀、温银针松解术、臭氧髓核溶解、PLDD治疗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例.结果 总有效率196例,占98%.无效4例,占2%.结论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彤;崔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儿茶酚胺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目前已较为肯定.在许多病理状态下,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以及原发性心电疾病,交感神经的突然兴奋可以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同时还发现甚至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儿茶酚胺同样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这就是我们所要描述的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
作者:王敏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对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总结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积极的防治对策.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未发生脑卒中以及下肢坏死,1例患者术后3天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成功获救.结论 骨折术后患者因活动量减少极易产生较多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既往有栓塞病史者,导致较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针对原因积极地进行并发症的防治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钟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报道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16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临床修复足部负重区创面22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血供具有多源性,不牺牲主要血管,质韧耐磨,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足跟负重区皮肤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黄智勇;赵敦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饮食营养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对神经外科手术前后的患者更为重要[1],手术前后由于创伤、失血、感染、麻醉、禁食、频繁呕吐等原因,常常发生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贫血,营养不良等,这些变化能妨碍组织愈合,对患者的全身代谢,病情转归,预后都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王秋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椎管狭窄并颈髓过伸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133例颈椎管狭窄并颈髓过伸伤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及防治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6 -3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分,术前0 - 14分,平均7.38分;术后1个月JOA评分为7- 17分,平均12分,改善率为75.5%,优良率为81.3%.结论 加强颈椎管狭窄并颈髓过伸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形变剂量累加功能评价肺癌患者多次放疗计划中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累加剂量,并与原始计划剂量累加法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制定调强治疗计划,放疗过程中重新行CT模拟并重新设计治疗计划.采用软件,运用形变剂量累加分别在两次CT图像上进行剂量累加,分别对左、右和两侧肺组织、心脏以及脊髓的受照剂量体积以及平均剂量等剂量学参数进行了两种方法的比较.结论 除右肺平均剂量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初步表明应用形变剂量累加法可粗略评价肺和心脏等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但更准确的结果需要下一步对更多的病例进行研究.
作者:刘明;李祥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宣止咳汤治疗慢性咳嗽(脾经伏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确诊为慢性咳嗽(脾经伏火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内服清宣止咳汤,对照组口服强力枇杷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85%,对照组为57.14%.结论 清宣止咳汤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赵东凯;王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简称BXO,是一种目前病因不明的常累及男性包皮、龟头和尿道外口的疾病,我科诊治过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19岁,战士.因外生殖器皮肤黏膜变白1年伴尿线细2个月,于2007年5月来我科就诊.自幼包皮过长,未行治疗.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龟头处扁平如芝麻大小的淡红色丘疹,包皮逐渐变硬,不能退缩,颜色暗红、脱屑,近两个月参加集训后,发现排尿不畅,尿线细,射程短,局部无疼痛及瘙痒,无尿频,尿急,尿痛.
作者:马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复方叶下珠胶囊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将HepG2.2.1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复方叶下珠胶囊组,用CCK -8检测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内、外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结果 复方叶下珠胶囊有明显的抗HBV作用,尤其当浓度为50mg/mL时,减少血清中的HBsAg作用与拉米夫定组相当;当浓度为25 mg/mL,50mg/mL,和100mg/mL时,减少血清中HBeAg作用优于拉米夫定组;但是降低细胞内外的HBV DNA含量方面,与拉米夫定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外试验中,复方叶下珠胶囊具有抗HBV作用.
作者:李晖;张传涛;辜海英;陈昌金;曲俊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临床变化总结其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13例,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均给予呼吸机机械呼吸根据病情和分期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入选的13例患者中死亡1例,病死率7.69%,治愈率92.31%.结论积极正确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抢救成功的首要条件.
作者:施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故障现象:机器扫描病人时,突然在左面的显示器上冒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机器可以正常扫描,但是不能够正常重建.分析和维修过程:看到这个错误以后尝试了扫描程序,扫描一切正常,可是图像一直没有出来.查看错误日志,说图像重建错误.试着关机重启,重启后上次扫描没有出来的图像陆续被重建出来.这时试着进行扫描程序一切正常,而后做了几十个病人后机器还是一切正常.
作者:时国俊;刘映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影像学(超声、CT、MRI)新技术在常见弥漫性肝病中的表现.方法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影像学新技术在常见弥漫性肝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结果 超声造影及CT灌注不仅较好的反映弥漫性肝痛的形态变化,还可显示生理功能的改变,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能从分子水平来反映肝细胞的代谢情况,超声和MRI的弹性成像使影像触诊成为了可能,从而为这类疾病的诊疗评估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结论 影像学新技术在常见弥漫性肝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玉蕾;曹军英;张筠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