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是移植后患者死亡的重要的感染性原因.敏感性及特异性强的CMV检测方法在CMV感染的防治方面可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目前移植后CMV感染的诊断方法--血清学方法、培养法、抗原血症法、聚合酶链反应、核糖核酸序列扩增法和核酸杂交法等作一综述.
作者:魏国庆;林茂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在骨髓造血干细胞回髓以及恶性血液肿瘤的浸润、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DF-1/CXCR4与血管新生过程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曾东风;孔佩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甲基化修饰是哺乳动物DNA的一种正常自然修饰方式,在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结构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异常甲基化,尤其是启动子高甲基化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甲基化研究可用于抑癌基因的筛选、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及预后判断,去甲基化治疗已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又一重要途径.本文就近年来白血病异常甲基化在白血病机制研究、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明;楼方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又名骨髓纤维化伴髓样化生等,是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中预后差的一种,中位生存期5年.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巨核细胞及单核细胞克隆性增生释放的细胞因子介导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骨髓纤维化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针对病因的研究使改善症状的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应根据患者的预后来选择治疗方法.本文对骨髓纤维化的传统药物治疗及新的治疗手段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桂新;冯四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西尼罗病毒(WNV)属黄病毒科黄热病毒属.黄热病毒属的其它成员包括登革热病毒、扁虱热传播性脑炎、黄热病,日本脑炎和圣·路易斯大脑炎病毒.1937年Smithburn及其同事首先从白尼罗河源头乌干达北部的西尼罗河地区一例37岁妇女的血液中分离出WNV,按照当时的情况,新分离的虫媒病毒的命名以获得该病毒的地理名称命名.那例妇女参与了昏睡病监视项目,并且在抽血的当天有38.1℃的发热,分离出的病毒在恒河猴大脑内和鼻内接种以后导致发热和脑炎(但是当给予静脉注射时只有发烧)以及诱导了免疫.非洲绿猴脑内接种该病毒没有使其患上脑炎,仅有发热,感染该病毒后做鼠生物实验,发现3只恒河猴中有2只血液中含有该病毒达9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热休克蛋白(HSP)是机体在应激刺激下合成的一类蛋白,主要参与蛋白质折叠、跨膜转运,促进不稳定蛋白降解,保护细胞的生存和功能.HSP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预后和耐药性密切相关.本文就HSP70与白血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何璐璐;符仁义;廖清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代表一组造血异质性异常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位年龄69岁).总体发病率约4/10万,但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上升至30/10万以上.造成MDS血液学异常的病理过程是:1.过强的细胞凋亡导致无效造血及外周血细胞减少.2.转变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虽然这些病理过程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明确,但了解其中关系对设计针对其中之一或二者都包括的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Bowen D;Culligan D;Jowitt S;Mufti G;Oscier D;Parker J;陈鑫基;胡建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