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器官移植受体长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移植耐受是终目标.在不同的动物模型中,通过诱导混合嵌合体可取得长期稳定的供体特异性耐受.本文主要综述近几年在啮齿动物中开展的较缓和的预处理方案的进展,以及和把这些方案扩展到大动物时所取得混合嵌合体和持久耐受的进展.另外,对通过混合嵌合体诱导异种耐受的进展也将论述.
作者:唐湘凤;李春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浙江省血液中心(310006)组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骨髓血管新生程度及其调控因子有密切联系,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加用抗血管新生治疗是合理的治疗策略.本文拟就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苏江;沈志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及血小板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特别是血管紧张素Ⅱ可影响纤溶系统、凝血系统及血小板.这对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何美霞;贺石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P2X是ATP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属P2受体族.与细胞外ATP结合时P2X通道开放,允许阳离子 (Na+、Ca2+等) 通过.已克隆了7个哺乳动物的P2X(P2X1~7)受体,并阐明了其结构和功能.天然P2X可以同型或异聚体形式组成离子通道,在包括血液在内的多种组织中存在,与信号传导有关.P2X的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关注,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2X的表达水平可能有预后意义.本文介绍P2X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血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军;郑国光;吴克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免疫球蛋白重链易变区[IgV(H)]基因突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CLL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根据IgV(H)基因突变情况将CLL分为两型,本文从两型生物学特性、CD38表达、细胞遗传学改变、预后、性别、细胞形态和治疗等方面的异质性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娟;李建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新方法,本文就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洪钧;冯义;杨仁池;韩忠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Ⅱ,HCⅡ)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单链抗凝血酶糖蛋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凝血酶与之行成1∶1稳定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去蛋白水解酶活性,在适量的硫酸皮肤素参与下,这种反应可以加快1 000倍.HCⅡ不同于抗凝血酶Ⅲ,它主要是在血管系统外,在特殊的病理环境下发挥对凝血酶的调节作用.近来研究发现,HCⅡ与血管损伤后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HCⅡ可以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水解,生成的N端多肽片段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趋化作用,从而参与炎症反应.
作者:邓明扬;张广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恶性肿瘤,常规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不超过5%,中位生存期短于3年.骨髓移植的广泛开展给治愈MM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复发是其大的弊端.主动免疫治疗利用MM的独特型蛋白(idiotype protein,Id),特异性地杀伤骨髓瘤细胞,有助于消除微小残留病变,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作者:林秀;张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