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骅;陆华中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nond-Blackfan anemia,DBA)是一种以选择性红系再生障碍和先天畸形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易并发恶性肿瘤.在大约25%的患者中发现有RPS19基因突变,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q13.2,同时还有其他的DBA基因定位.多数患者皮质醇治疗有效,但易产生依赖,皮质醇无效者可采用输血治疗或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作者:陈玉梅;孙洪波;王建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恶性淋巴瘤中的肿瘤细胞膜表面标记常异常表达,核型以异倍体为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仅可以分析细胞的膜表面标记,还可进行DNA含量测定,并进行参数分析.因而对疾病分型诊断和治疗评价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恶性淋巴瘤患者流式细胞分析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说明该项技术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作者:殷杰;顾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中老年恶性疾病,常规化疗效果差.大剂量化疗后辅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较好,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较多.本文推荐大剂量马法兰200mg/m2为预处理方案,未净化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对移植后维持治疗、二次移植、预后因素等相关问题亦予以简介.
作者:翟卫华;冯四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作为血小板胶原受体,主要参与血小板与胶原粘附后的信号转导和血小板活化过程,并终引起血小板聚集和促凝活性表达.GPⅥ的研究已受重视并有望成为抗栓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GPⅥ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余自强;阮长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尽管此指南中的建议和相关信息在印刷出版时被认为是真实准确的,但是不论作者或发行机构都对任何可能的错误或遗漏没有任何法律责任或义务.
作者: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输血特别委员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