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9.中欧360万捐献血液筛查后HCV和HIV-1的NAT检出率

关键词:捐献, 血液筛查
摘要: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自发现以来深得关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存在的证据、生物学特征、动员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袁红丰;裴雪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7.血清或血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作为血清学窗口期丙型肝炎病毒血症标志物的检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共刺激因子B7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共刺激因子B7是目前肿瘤免疫学方面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B7分子与恶性淋巴瘤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出一些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途径.

    作者:汪海岩;潘秀英;徐开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病毒载体用于人类疾病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

    慢病毒载体系统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它不仅可以高效转导处于分裂期的靶细胞,而且可以转导非分裂期的细胞.目前的研究表明它是一个有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转移系统.本文从慢病毒载体的结构、感染性、慢病毒载体系统的应用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波斌;林果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三氧化二砷(ATO)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先证明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近年来,随着对ATO研究的深入,其临床治疗谱也不断扩大.本文就其在恶性血液病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旭辉;张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淋巴瘤与粘附分子相关性的研究

    淋巴瘤(ML)与粘附分子(AM)的表达密切相关.人类淋巴细胞存在着多种AM,参与淋巴细胞粘附、分化、增殖、移动及吞噬等功能的调节.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进行特异性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的归巢性.这种生物学特性对ML病变的转移及播散有重要意义.AM的异常表达与ML的肿瘤负荷、侵袭行为、肿瘤原发部位、细胞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全身症状、疗效和预后等因素有相关性.

    作者:归薇;麦羡霞;苏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快讯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反复献血者病毒感染的发生率:频繁献血的献血者是比较安全的群体吗?

    近采血与用血方面的资料显示,对血液及血液成分的输用需求与自愿捐献全血的献血者的供给之间不能保持平衡.

    作者:赵凤绵;牛宏伟;季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介绍国外对霍奇金病化疗效果的系统综述

    在瑞典健康技术评估委员会的领导下,一些著名的血液和肿瘤学家对血液系统中的某些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我们选择其中的霍奇金病(HD)介绍给临床医师.

    作者:王小钦;林果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5.新生儿植入心脏起搏器后进行自体胎盘血输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44.少白细胞血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住院费用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雌激素替代治疗与静脉血栓

    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副作用之一为诱发静脉血栓.其机制为雌激素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雌激素可提高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多种抗凝因子的活性.凝血因子的遗传性缺陷、年龄及用药剂量等可能是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雯;朱广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9.中欧360万捐献血液筛查后HCV和HIV-1的NAT检出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2.一名供血者感染猿泡沫病毒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术测定白血病细胞MDR功能实验的进展

    多药耐药(MDR)功能实验有多种,各采用了不同的荧光染料,多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有的可特异性反映某一MDR转运蛋白的功能活性,有的可反映多种MDR蛋白的共同作用,可配合其他荧光标记的单抗对细胞进行多参数分析,在白血病化疗预后分析、MDR机制和耐药逆转机制的探讨中起重要作用.但方法学须标准化.

    作者:叶絮;谭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6.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输血治疗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MLL相关急性白血病的研究现状

    MLL基因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常受累及的基因之一,可与多种基因发生融合.MLL相关急性白血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多提示预后不良.本文就MLL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MLL相关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周春林;王建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41.医院输血科机采血小板作常规细菌培养检测污染的体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分离策略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效的方法,而且这种治愈效果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有关.当今用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没有选择性的,会削弱GVL效应.如何在预防GVHD的同时大限度保留GVL效应是当今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该领域的新进展.

    作者:岑洪;林茂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巨核系前体细胞体外扩增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而将部分移植物进行巨核系前体细胞体外扩增后再输入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普遍认为巨核系体外扩增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巨核细胞扩增的来源;②细胞因子的选择及组合;③培养的条件(包括起始细胞的选择、培养基中血清的有无、氧浓度的高低、基质细胞的选用与否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莫文健;毛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