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学春;楼方定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是蛋白C的特异性受体,其基因定位于第20号染色体长臂(20q11.2),基因组全长约6kb,编码一个238个氨基酸的跨膜糖蛋白.它不仅可与蛋白C和APC特异结合,调节蛋白C系统活性;还参与抵御炎症反应和感染性休克,因此EPCR是一个多功能的糖蛋白.
作者:李招权;蒲晓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纤维蛋白原Bβ基因有许多多态性位点,有些被认为可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本文主要综述这些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月明;龚五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骨髓/淋巴结血管新生程度及血管新生调控因子高表达密切相关,抗血管新生已成为了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今天,在美国菌血症仍是微生物引起输血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8年间,占输血死亡率的17%(46/277).血液成分的细菌来源包括采血时穿刺部位消毒的不彻底,采血穿刺时将细菌带入、献血员暂短的菌血症以及偶发事件或在成分制备处理过程中造成污染.
作者:张爱红;王鸿捷;葛红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Caspase-3是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的关键蛋白酶,经常被活化,并能催化许多重要的细胞蛋白分解.Caspase-3是正常脑发育所必需的,也是形成某些凋亡典型标志所必需的,如细胞凋亡时形成核浓缩、核断裂等都需要caspase-3.本文主要综述caspase-3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出现的特征性的细胞形态和生化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caspase-3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剑;宫兆华;王季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红细胞血型抗原决定簇位于红细胞膜表面,为糖和多肽,具有多态性和遗传性.检查和鉴定血型抗原和抗体有助于安全输血,也有助于对可能患新生儿溶血病(HDN)孕妇的治疗.
作者:Marion E.Reid;Ragnhid Oyen;W.L.Marsh;牛海江;孙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基因芯片技术使生物研究与信息科学相结合,可以比较分析大量的基因组信息,研究基因的印迹和泛基因组的表达,且可以发现和确定疾病相关的系列基因;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来看,芯片技术可作为疾病功能基因研究的平台,可能成为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感染、药理与毒理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李续建;于力;楼方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HLA在抗原递呈、T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等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同种器官移植中HLA不配合可产生移植排斥、GVHD,导致移植失败.本文对HLA配型在不同实质性器官移植物存活率、排斥反应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孟庆宝;兰炯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AC133是近识别的一个新的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本文就其抗体制备、蛋白表达分布及其与CD34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作者:翟琼莉;邱录贵;韩忠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s)代表由骨髓巨核细胞释放入外周血新生成的血小板,RP百分率及其绝对值计数对于分析血小板生成动力学和血小板减少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RPs在临床上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徐磊;赵小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大剂量化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了良好疗效,但t-MDS/t-AML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本文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相关性MDS/AML的临床发病情况、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发病细胞来源、细胞遗传学特点、可能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作者:卢学春;楼方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影响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因此,GVHD的治疗成为长时间以来医学界的热点课题之一,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对几种新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用药作一综述.
作者:陈洁;达万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美国,由于公众缺乏对献血动机的了解以及对献血者的组织不力,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对献血者反复献血的行为缺乏理解,从而给供应安全、足够的血液造成了制约.
作者:H.E.Ownby;F.Kong;K.Watanabe;Y.Tu;C.C.Nass;牛志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输血安全吗?血液是内科治疗中危险的方法吗?Glynn 和Ling等人的观点精辟又矛盾:输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安全,当必须输血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的安全概念是不必要的.
作者:Harvey G.Klein;张爱红;王鸿捷;葛红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发现的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是一种不同于P-糖蛋白等的新型多药耐药蛋白,属于ATP结合盒转运子蛋白亚家族成员,为半转运子,以二聚体形式形成活性转运复合体.药敏细胞中转染或过度表达BCRP可导致该细胞耐药,可预示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
作者:吴书庆;邹正辉;李建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是一类由750~795个氨基酸组成的DNA结合蛋白,有α、β和γ三种亚型.STAT3广泛表达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中,参与细胞生长、恶性转化、凋亡等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的调控.现已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白血病、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发现STAT3表达及活化异常.
作者:李玲;章崇杰;蔡美英;张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红细胞凝集反应是复杂的生化现象,他被视为大多数常规试验的终点,这对于保存血液尤为重要.免疫介导凝集反应包括两个阶段:不可见的致敏阶段,即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结合;和可见的凝集反应,即由包被的抗体和致敏的红细胞的随机碰撞而导致红细胞间的相互缠结.
作者:J.C.Jaime;高晖;孙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Kidd(JK)血型是一种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JK抗体结合补体产生溶血会导致严重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症,从分子水平了解Kidd血型的基因结构有助于对其正确定型和及早防治新生儿溶血症.近期的研究还表明,JK蛋白多肽链起着尿素转移因子作用,可能与肾单位尿素浓缩功能有关.本文主要对Kidd血型系统的蛋白质、基因结构以及基因分型方法等进行综述.
作者:许先国;严力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前言作者报道用特制输血腕带来避免ABO血型人为的错误.该系统花费低廉,可迅速在医院应用.
作者:F.Y.Lau;R.Wong;C.H.Chui;E.Ng;G.Cheng;廖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趋化因子的研究进展很快,已经发现了50多种趋化因子和17种趋化因子受体.现已证实,它参与了体内众多生理和病理功能.本文介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造血细胞的调节和一些对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的趋化因子,并详细讨论SDF-1/PBSF和其受体CXCR4对造血细胞的调控.
作者:祖东;谭锦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