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变化的研究

闫晓娟;赵欣;饶远生;王建宏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血管舒缩反应, 经颅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 评价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的变化.方法 选取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重度OSAS患者100例,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屏气指数(BHI),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测值.结果 除总睡眠时间、睡眠功效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外,OSAS组和对照组其他临床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平均血流速度和BH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患者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严重OSAS患者对高碳酸血症的脑血管舒张反应减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脐带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中脐带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单胎足月出生并随产妇入母婴同室区的新生儿4301例,对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的脐带是否进行消毒,不同季节出生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组新生儿脐带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娩方式下,消毒与不消毒组新生儿脐带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月出生组新生儿脐带感染率高于7~9月出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基础保健项目提倡的不干预一次性断脐,脐带局部不使用消毒剂的护理方式不会增加脐部感染风险.不正确的脐部护理方式仍然存在,应加强产妇及家属对出院后新生儿脐部护理健康指导,让产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脐部护理新理念,并在产后延续后续服务.

    作者:陈蓉;罗晓菊;张燕;陈晓琴;孙思怡;宋蝶;郑鸿;朱朝霞;褚晨;林央芝;王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原发于腮腺的肉瘤样癌1例报告

    患者,男,64岁,因“发现左侧腮腺区包块1余月”于2012年7月26日人院.1月余前,患者无意间扪及左侧腮腺区一圆形包块,无疼痛感,于当地医院行颈部彩超示:左侧腮腺内见一大小约1.5 cm×1.2 cm×1.4 cm实性、稍低回声团块影,边界清.因患者自觉无明显症状,遂未引起重视,未进一步治疗.3天前,患者自觉左侧腮腺包块区有隐痛感,遂于我院门诊就诊.行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示,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遂以“左侧腮腺包块”收治入院.

    作者:吕丹;陈媛;陈飞;刘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医改的深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患者安全文化体系,减少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院管理人员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分析我院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的方式,即优化医院制度体系,优化流程设计;加强药品相关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药品安全(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保护患者合法权益,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拓展等.上述管理方式在我院初见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问题,要求我们运用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方法,定期分析评价患者安全隐患,不断改进,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王婷;吕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配合血清miR-23a、miR31及miR-155检测用于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配合血清miR-23a、miR31及miR-155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癌的120例患者,入院后经MSCT检查,实验室检测血清miR-23a、miR31、miR-155水平,并经病理学检测.以病理测定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比较MSCT、血清miR-23a+miR31 +miR-155及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23a、miR31和miR-155测定的△Ct值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患者MSCT征象主要表现为分叶征32例(42.1%),毛刺征28例(36.8%),空泡征40例(52.6%),胸腔积液45例(59.2%);联合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的MSCT诊断(P<0.05).结论 MSCT配合血清miR-23a、miR31及miR-155检测用于肺癌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学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黏膜内NF-κB、TNF-α、MFG-E8及occludin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肠黏膜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n=10)、B组[模型组,葡聚糖硫酸钠(DSS)+蒸馏水,n=10]、C组[柳氮磺吡啶(SSZ)组,DSS+SSZ,n=10]及D组(葛根芩连汤组,DSS+葛根芩连汤,n=10).观察并记录相应药物灌胃7d时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组织损伤评分,测量、计算结肠长度、结肠质量及脾指数,检测UC小鼠模型肠黏膜内NF-κB、TNF-α、MFG-E8、occlud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C、D组建模第7d时,DAI评分、建模第8d时组织损伤评分均大于A组,且B组大干C、D组(P<0.05),C、D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第8d时,A、C、D组结肠长度大干B组,结肠质量、脾指数小于B组(P<0.05),且A、C、D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结肠黏膜NF-κB、TNF-α平均灰度值水平及MFG-E8、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示A>C>D>B,MFG-E8、occludin平均灰度值水平及NF-κB、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示A<C<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减轻UC小鼠病变程度和结肠组织损伤范围,改善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患者烧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患者烧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影响.方法 我院12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V-Y推进皮瓣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时对患者皮瓣感觉恢复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者创面疼痛程度、肉芽形态及瘙痒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S4级率、皮瓣血流循环优秀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肉芽形态和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患者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显著更优.

    作者:黄新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对于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性胃炎Hp阳性老年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促进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世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膀胱癌伴发腹茧症患者1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患者,男,74岁,主因“发现膀胱多发肿瘤2+月”于2015年5月18日人院.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经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高级别、非浸润型)经我科完善术前检查后于5月28日在全麻下行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术中见肠管粘连紧密,尤其以空回肠为重,请普外科医师手术台上会诊分离肠粘连,取距回盲部15 cm处离断长约45 cm回肠一段,并行吻合,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给予抗炎、止血、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作者:李玉芬;蒋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比较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代谢指标以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伴OSAHS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足量二甲双胍基础上分别给予患者达格列净10 mg qd及格列美脲2 mg qd治疗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脂、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低血氧饱和度(LSp O2)、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 FPG、PPG、HbA1c、HOMA-IR、血压、BMI、AHI各指标治疗后达格列净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组HDL-C、LSp 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OSAHS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格列净不仅改善血糖、血压、血脂,减轻体重,而且对通气功能的改善优于格列美脲.

    作者:周琼兰;张敏;孙勤;李永玲;王秀玉;陈平;唐义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7例为A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9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均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于伤后1个月评估3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A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P<0.05).B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伤后12 b内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增加;伤后12h后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P<0.05).A组GOS评分高于B组(P<0.05),预后评分分布好于B组(P<0.05).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就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预后越差.

    作者:王小卫;张婉琼;王荣辉;王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全麻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全麻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拟行气管插管(或喉罩)下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儿608例,记录麻醉方式、气道管理方式、手术方式、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以及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小儿全麻苏醒期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1岁、近期(2周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选择气管插管和全吸入麻醉维持的患儿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1岁、近期(2周内)有无上感史、气道管理方式和麻醉维持方式是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1岁,近期(2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选择置入喉罩和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的患儿行择期手术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较小;年龄≤1岁、近期(2周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仔细评估,权衡利弊,尽量延期手术,如需及时手术则避免选择气管导管和吸入麻醉.

    作者:瞿琬林;谭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内皮祖细胞CD34+相关性.方法 127例老年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形态分型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A型、B型、C型病变组;根据SYNTAX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实验室各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形态、不同SYNTAX积分及不同Gensini积分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冠心病组血清CD34+水平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CD34+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形态分型中C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低于A型病变组(P<0.05),B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与A型病变、C型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TAX积分中高危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CD34+百分率与高危组、低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中高分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分组(P<0.05),中分组CD34+百分率与高分组、低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4+百分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78,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降低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检测外周血CD34+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作者:李明;赖金川;郑伟;谭刚;杨秀云;赵小渝;程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变化的研究

    目的 评价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的变化.方法 选取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重度OSAS患者100例,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屏气指数(BHI),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测值.结果 除总睡眠时间、睡眠功效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外,OSAS组和对照组其他临床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平均血流速度和BH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患者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严重OSAS患者对高碳酸血症的脑血管舒张反应减弱.

    作者:闫晓娟;赵欣;饶远生;王建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60例老年髋部初次骨折术后康复患者为非骨折组,同期60例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患者为骨折组.对比两组年龄、骨质疏松、术后功能锻炼、医疗依从性与合并内科疾病情况.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骨质疏松、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合并内科疾病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固定方式、骨折类型及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骨质疏松、合并内科疾病、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及Harris评分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其它内科疾病、康复性锻炼、依从性及Harris评分是导致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髋部再骨折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并及时干预,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作者:罗家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处方审核情况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审核干预实例,查找不合理处方产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2016年7~12月门诊药师审核干预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7月~12月门诊药师共调剂处方1668438张,其中共干预处方21069张,占总处方数的1.26%.在所干预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8191张,占38.88%,用药不适宜处方11221张,占53.26%,超常处方1657张,占7.86%.结论 药师应加强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不断完善处方干预标准,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梅梅;樊萍;何璐璐;黄跃洲;王雪彦;徐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非交联玻尿酸复合氨甲环酸局部注射治疗外伤后皮肤色素沉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非交联玻尿酸复合氨甲环酸治疗外伤后皮肤色素沉着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素1(ET-1)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外伤后皮肤色素沉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予离子喷雾导入、局部外用壳聚糖中药治疗,观察组予非交联玻尿酸复合氨甲环酸局部注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满意率及血浆ET-1、血清IL-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T-1和血清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安全性好.结论 局部注射非交联玻尿酸复合氨甲环酸治疗外伤后皮肤色素沉着效果良好,疗效满意率高,而且能够降低机体ET-1、IL-1水平,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邬佳敏;刘剑毅;罗桃凡;李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3D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实施的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32例,2D腹腔镜组3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腹腔镜组与2D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相相比,3D腹腔镜进行直肠癌根治术解剖层次更加清晰,分离更为精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健;王邓超;余淼;杨玉辉;张陈;雷跃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矫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环梗阻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彩超或经肛门逆行造影结合病史明确诊断.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完成畸形矫治.结果 环状胰腺患儿行十二指肠棱型吻合术,十二指肠闭锁行十二指肠成型术(纵切横缝),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手术时间78-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5ml,术中患儿均无输血.肠切除肠吻合患儿术毕在吻合口处放置烟卷引流.2例患儿中转,1例为肠旋转不良,1例为肠旋转不良扭转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患儿.其余患儿腹腔镜手术顺利,1例环状胰腺患儿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治愈,1例十二指肠闭锁患儿术后因颅内出血、败血症放弃治疗,余患儿均一期恢复.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的矫治中值得使用,手术美观,创伤小.

    作者:张利兵;杨正兵;赵津亮;闫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评价其对HCC的预后价值.方法 我院首次确诊的100例HCC患者,经治疗随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抽取EDTA抗凝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值,计算PLR,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找到cut-off值,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HCC患者中22例(22%)在平均随访期11个月内死亡,生存者与死亡者的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时的cut-off值为208,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4.2%和75.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结论 PLR高于208时,提示HCC患者预后不良,PLR是一种廉价,易得的血常规结果,可作为HCC潜在的预后指标.

    作者:胡琼英;罗建蓉;艾承锦;陈高莉;张爽;张朝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病房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运用合作性健康保健跨专业调查量表对6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量表总均分为(4.95±0.50)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跨专业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跨专业团队合作、角色澄清.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科室和工作岗位是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22.8%.结论 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科室和工作岗位会影响到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提示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护士的跨专业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慧;陈红;张婷;聂岸柳;宋雨晴;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