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邢艳丽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 放疗, 肺癌, 脑转移
摘要: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EGFR-TKI靶向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明显长于对照组,且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及其受体基因与汉族人高度近视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GF2R)基因与中国汉族人高度近视(HM)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equenomMassARRAY方法检测基因的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基因分型测试数据进行了x2分析和利用Haploview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IGF2基因的SNP rs1003483与HM具有显著相关性(等位基因P=0.0023).未发现IGF2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M相关.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变异会增加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易感性.

    作者:刘小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髌外侧入路与股前外侧入路分别联合微创稳定系统钢板治疗对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髌外侧入路与股前外侧入路分别联合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对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行LISS钢板治疗的96例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采取髌外侧入路的48例患者作为A组,采取股前外侧入路的48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膝关节功能(Evanich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稳定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活动度、股四头肌力量、减分项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与股前外侧入路联合LISS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比较,选择髌外侧入路可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且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好,疗效更佳,但两种入路方式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韦玮;卢显威;黄林海;兰敏东;黄绍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的抑郁及生活质量情况,为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肾病及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 1.3量表)对2017年1~12月在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进行MHD治疗的患者(透析时间≥3个月)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本研究纳入124例MHD患者,男女比为1:1.BDI评分(10.59±7.52)分,抑郁者18.55% (23/124),无抑郁者81.45%(101/124).无抑郁患者在症状与不适(SPL)、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EKD)、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BKD)、睡眠(Sleep)、总体健康状况(GH)、情感情况(EWB)、精力状况(Energy)明显优于有抑郁患者(P<0.05).BDI评分与KDQOL-SFTM1.3量表的SPL、EKD、BKD、认知功能(CF)、Sleep、体能(PF)、疼痛(Pain)、GH、EWB、Energy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HD中心MH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18.55%.抑郁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降低MHD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杨;温玉;刘诚;秦秀;李贵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EGFR-TKI靶向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明显长于对照组,且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为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科确诊的70例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收集其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原因,并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分析.结果 70例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DM患者发病原因依次为胆管疾病(45.71%)、呼吸道感染(28.57%)及隐匿性感染(25.71%).本次共检出病原菌7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1.43%),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较少(18.5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均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20%;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不敏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85%,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一般.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不敏感,耐药率超过85%.结论 胆管疾病、呼吸道感染、隐匿性感染均可导致DM患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此并发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病原菌特征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李佳;唐秀英;谭金哲;袁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处方审核情况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审核干预实例,查找不合理处方产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2016年7~12月门诊药师审核干预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年7月~12月门诊药师共调剂处方1668438张,其中共干预处方21069张,占总处方数的1.26%.在所干预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8191张,占38.88%,用药不适宜处方11221张,占53.26%,超常处方1657张,占7.86%.结论 药师应加强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不断完善处方干预标准,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梅梅;樊萍;何璐璐;黄跃洲;王雪彦;徐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治疗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的初治SCL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临床特征、治疗前及化疗后的血清ProGRP、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共纳入患者69例,诊断时原发病灶肿瘤≥5 cm的患者较<5 cm者、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以及广泛期较局限期的患者ProGRP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化疗有效患者治疗后的ProGRP下降78.90%.初始治疗前ProGRP值较低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显著高于较高的患者(P=0.0002),两者的Log-rank无进展生存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患者血浆ProGRP水平在SCLC患者分期、疗效评价以及复发风险评估方面较NSE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珊;田小曼;段胜华;曾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旁腺保护对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与否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钙离子(Ca2+)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全切术的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行甲状旁腺保护50例(观察组),常规处理4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Ca2+、PTH水平,统计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2+、PTH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2+、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可导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a2+、PTH水平下降,而术中甲状旁腺保护干预能减少血清Ca2+、PTH下降幅度,降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作者:朱帜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变化的研究

    目的 评价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的变化.方法 选取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重度OSAS患者100例,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屏气指数(BHI),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测值.结果 除总睡眠时间、睡眠功效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外,OSAS组和对照组其他临床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平均血流速度和BH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患者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严重OSAS患者对高碳酸血症的脑血管舒张反应减弱.

    作者:闫晓娟;赵欣;饶远生;王建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UC1基因表达和CXCL16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UC1和趋化因子CXCL16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FQ-PCR检测5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102例良性乳腺肿瘤、157例乳腺癌和126例其他肿瘤组外周血中MUC1 mRNA,ELISA检测CXCL16,分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学分期的关系,以及手术前后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MUC1和CXCL1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MUC1高于其他肿瘤组,而CXCL16则无显著性差异;MUC1和CXCL16在手术后有显著下降;在乳腺癌组中,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MUC1和CXCL16递增,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MUC1和CXCL16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论 MUC1和CXCL16对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MUC1和CXCL16对术后随访有意义,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早期诊断.

    作者:邓君;洪华;刘蔚;孙昌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患者烧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患者烧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影响.方法 我院12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V-Y推进皮瓣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时对患者皮瓣感觉恢复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者创面疼痛程度、肉芽形态及瘙痒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S4级率、皮瓣血流循环优秀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肉芽形态和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患者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显著更优.

    作者:黄新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门胆管重建在治疗肝门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及其分支重建对于治疗肝门胆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外科治疗的36例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门部胆道及其分支胆道的病变部分进行重新成形.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特点、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为非肿瘤性因素所致肝门胆管部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5例(13.8%),均经过保守治疗康复,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Ⅳb段切除联合肝门胆管重建对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能降低由结石复发或瘢痕所致吻合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

    作者:许建;路翔宇;龚军;张浩;俞小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素锂对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激素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肝素锂抗凝采血管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华西医院门诊患者,同时采用美国BD公司无添加剂的红头管和肝素锂抗凝的绿头管收集患者血液标本,离心后用罗氏Cobas e601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甲状腺激素及其相关抗体并比较两种样本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检测项目包括:游离三碘甲酰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三碘甲酰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抗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结果 血清样本和肝素锂抗凝血浆样本中FT3、FT4、T3、T4和TSH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素锂抗凝血浆样本中A-TG和TRAb检测浓度明显高于血清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锂可干扰A-TG和TRAb测定,检测该两种抗体应使用血清样本.

    作者:黄俊;聂鑫;罗开宏;李贵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门诊孕妇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孕妇的健康需求,为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孕妇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我院孕妇学校接受健康教育的312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妇的不同孕期的健康需求.结果 孕妇孕早、中、晚期关注的健康教育问题分别是孕期营养知识、胎教的意义与方法及自我监测胎动的方法、分娩镇痛相关知识.喜欢的知识来源途径为相互交流及网络,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操作演示与角色扮演.结论 应根据不同孕期的孕妇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改进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谢海蓓;刘芯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不同病理类型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TGCT)的MRI特征,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TGCT的MRI表现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GCT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位置、病灶大小、边界、平扫及增强MRI信号特点、累及范围、是否出现关节积液及滑膜增生等,比较不同病理类型TGCT相关MRI征象的差异.结果 18例TGCT包括局限型10例、弥漫型8例,二者在病灶大小、边界、MRI平扫信号均匀性、对周围骨质的侵袭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C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同病理类型TGCT的MRI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性,仔细分析相关MRI征象可对TGCT做出较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能进一步区分其病理学类型,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李;印隆林;曾桔;苟文枭;王富民;蒲杨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改善及中、大分子毒素清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改善及中、大分子毒素清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组(n=35)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n=25).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瘙痒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生化指标[血磷(P)、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透明质酸酶(HA)、胱抑素C (cycs)]、两组生活质量[肾病与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结果 治疗3个月后,CVVH组VAS、FIIQ得分均低于CVVHDF组(P<0.05);两组P、Hcy、β2-MG、iPTH、HA、cyc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VVH组降幅大于CVVHDF组(P<0.05);两组KDTA得分均高于治疗前,CVVH组KDTA量表中肾病影响、肾病负担2维度得分高于CVVHDF组(P<0.05).两组认知功能、社交质量、医护鼓励维度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较CVVHDF清除尿毒症中、大分子毒素效果更高,在改善患者皮肤瘙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更有优势.

    作者:吴艳;李永超;钟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矫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环梗阻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彩超或经肛门逆行造影结合病史明确诊断.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完成畸形矫治.结果 环状胰腺患儿行十二指肠棱型吻合术,十二指肠闭锁行十二指肠成型术(纵切横缝),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手术时间78-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5ml,术中患儿均无输血.肠切除肠吻合患儿术毕在吻合口处放置烟卷引流.2例患儿中转,1例为肠旋转不良,1例为肠旋转不良扭转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患儿.其余患儿腹腔镜手术顺利,1例环状胰腺患儿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治愈,1例十二指肠闭锁患儿术后因颅内出血、败血症放弃治疗,余患儿均一期恢复.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的矫治中值得使用,手术美观,创伤小.

    作者:张利兵;杨正兵;赵津亮;闫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压力干预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将压力管理用于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入院序号分成常规组63例及干预组65例,常规组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压力管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高于常规组,椎体功能康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压力干预,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杨菊莲;陈利明;向小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病房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运用合作性健康保健跨专业调查量表对6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量表总均分为(4.95±0.50)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跨专业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跨专业团队合作、角色澄清.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科室和工作岗位是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22.8%.结论 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科室和工作岗位会影响到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提示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护士的跨专业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慧;陈红;张婷;聂岸柳;宋雨晴;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7例为A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9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均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于伤后1个月评估3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A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P<0.05).B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伤后12 b内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增加;伤后12h后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P<0.05).A组GOS评分高于B组(P<0.05),预后评分分布好于B组(P<0.05).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就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预后越差.

    作者:王小卫;张婉琼;王荣辉;王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