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花;杨显芳;肖静蓉;邱明星;李丽莎;李艳
目的 探讨CT肺容积扫描诊断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0例肺功能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螺旋CT肺容积扫描与常规肺功能检查,收集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各项指标并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第1 s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F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残气量(RV%)、肺总量(TLC%)、RV/TLC(%)以及3个肺气肿容积比例(E/L)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FEV1/Fvc(%)与3个E/L指标为显著负相关(P<0.01),而RV%、TLC%、RV/TLC(%)与3个E/L指标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T容积扫描得到的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其对COPD的诊断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军;纪祥;张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两组围手术期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满意度、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静脉血栓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垠;曹玲;戴艳;周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56岁,农民,因“咳嗽、咯痰5月”于2014年6月11日入院.患者自2014年1月开始不明原因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痰,无畏寒、发热,无咯血,无潮热、盗汗,无呼吸困难,无胸痛,无消瘦.当地医院先后按“肺部感染”及“肺结核”给予青霉素抗感染及诊断性抗结核(HRZE)治疗,患者症状仍无缓解.2014年5月到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支气管多囊状扩张,双肺感染,不排除肺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
作者:杨凌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微创是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二尖瓣手术的入路和术式是变化多的手术之一,应用特制手术器械和腔镜辅助或机器人开展微创手术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效果.微创二尖瓣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体力恢复快和美容等优点.
作者:方亮正;郭惠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方案(EMA-CO方案)治疗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4年4月收治26例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患者,均使用EMA-CO方案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实施诊疗计划,预防和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细心生活照顾和帮助,及时健康指导及心理支持.结果 26例患者共接受EMA-CO方案化疗124个疗程,平均4.8个疗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24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出现耐药,改用其他方案.结论 全面履行护士四大职责,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可以减少综合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保证EMA-CO方案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玲芳;常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分娩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后进行单纯的Kegel运动,观察组产后进行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肉的张力,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有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缓解盆腔疼痛,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岚;孔紫靖;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情绪低落和高涨交替出现30年,心情差伴心慌6月”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8月前行脑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查体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伴焦虑情绪和坐立不安,自知力存在.入院后血常规、生化、甲功、乙肝标记物、常规检查及脑电图未见异常,血尿酸516 μmol/L,甘油三酯1.92 mmol/L,血钾3.19 mmol/L.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灶.诊断:①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②陈旧性脑梗死;③低钾血症.
作者:李云歌;张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中孕期筛查胎盘脐带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孕20~28周中孕期孕妇作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876例,予以常规胎儿检查后,观察脐带根部与胎盘连接的位置关系、脐血管走行及分支方向、数目,受检孕妇常规观察宫颈内口及其附近有无血管走行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频谱特点.结果 1876例中检查出脐带入口异常99例(5.2%);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95例(5.1%);帆状胎盘4例(0.2%),其中1例帆状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另1例双胎之一帆状胎盘.4例帆状胎盘中3例妊娠至晚期行剖宫产,婴儿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一死婴.除5例流失外,所有病例均经产后确诊.结论 中孕期是超声检查胎儿脐带根部与胎盘位置关系佳时期,可提高胎儿脐带入口异常的检出率,特别是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王铭;栗河舟;刘云;吴娟;王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可引起交感神经阻滞、痛觉缺失以及运动阻滞.在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20多个影响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扩散的因素.本文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近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董倩;兰志勋;梁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两组均给予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主要包括定期宣传教育、建立个人档案、改变生活习惯、坚持运动锻炼和积极开展交流等.观察比较两组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以及生活方式.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按时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干预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抽烟酗酒、摄取高盐高糖高脂饮食、缺乏锻炼以及不良情绪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降压效果,且生活方式显著改善,值得社区推广.
作者:张晴;冯晓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凝血酶纤维蛋白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硬化栓塞法,对照组采用组织胶、聚硅醇序贯栓塞硬化法.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仪器损害、再出血率、静脉改善、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胃镜复查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发热、上腹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堵针、粘镜发生率及操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冯凯祥;鲜于剑波;杨培;竹建强;张献文;彭庆慧;游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与其死亡率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升高明显相关.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具有梗死面积大、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危险分层模式主要包括CHADS2和CHA2 DS2-VASc,后者较前者更加方便指导医生是否使用抗凝剂.房颤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可能与高凝状态及血液中一些相关生物学标志有关.房颤引起的卒中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并可以大大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减轻社会和家庭沉重的负担.本文就心房颤动与缺血性卒中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娅君;王多姿;黄慧英;郭富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82岁.因“偶然发现腹部包块9+月余”于2015年5月22日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病史:9+月前患者洗澡时偶然发现腹部包块,时感腹胀,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近期感腹胀加重,明显消瘦,进食欠佳,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可,体形消瘦,腹部稍膨隆,右侧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包块右侧缘达右腋后线,左侧缘达前正中线左侧约3 cm,上侧缘位于右肋缘下,下侧缘达脐水平线下约4 cm,呈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
作者:张杰;廖东旭;汪旭;董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多沙唑嗪组(34例)及特拉唑嗪组(32例),多沙唑嗪组患者睡前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 qn,特拉唑嗪组患者睡前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2 mg qn.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TC、TG、LDL-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多沙唑嗪组低于特拉唑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沙唑嗪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拉唑嗪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多沙唑嗪在改善糖脂代谢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均优于特拉唑嗪.
作者:谢蒂立;金静;钟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胸腔镜再次心脏房室瓣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再次心脏房室瓣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联合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25例,其中2例为第3次心脏手术.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1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2例及左房血栓清除术1例;再次三尖瓣置换术10例;再次三尖瓣成形术4例.手术时间(3.3±1.6)h,体外循环时间(96.5土26.9)min,低体温(32.4±1.5)℃.20例患者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5例患者室颤下完成手术,心脏切口缝合完毕后仍室颤者体外电除颤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55.9±114.0)h,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105.3±158.6)h,住院时间(9.5±6.3)d.全组患者发生围术期并发症6例(24.0%),术后院内死亡3例(12.0%).结论 胸腔镜下再次房室瓣手术能够避免正中开胸的风险,麻醉处理的重点包括术前评估、单肺通气、建立外周体外循环、注意心肌保护、避免体循环进气等.
作者:雷迁;曾庆诗;钟执文;张晓慎;谢斌;黄焕雷;郭惠明;王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生存率低,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由于胰腺癌的发病特性,使手术切除率低,而手术方式繁多,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多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式和各自的特点进行阐述.
作者:廖东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静脉铁剂与口服铁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 4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RL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3例,口服铁剂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每次150 mg,2次/日;静脉铁剂组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每次100 mg,1次/周,总量1200 mg.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RLS评分、PSQI评分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SF、Fe、TSAT、Hb均明显升高(P<0.05);口服铁剂组RLS评分和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铁剂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铁剂组SF、Fe、TSAT、Hb均高于口服铁剂组,RLS、PSQI评分均低于口服铁剂组(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蔗糖铁注射液能明显缓解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症状,并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夏芳;贺丹;汪昌雄;郑启刚;胡小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64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照组采用喹硫平联合安慰剂治疗,采用双盲方法应用BRMS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及6周后评定临床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评价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BRM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发生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良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阳;任成军;张荣珍;邓德强;梁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长时间机器人手术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及术中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数据以及并发症.结果 采用机器人完成手术的14例患者,麻醉时间(456.5土92.4)min,手术时间(414.6±83.6) min,术中出血(408.7±46.8) ml.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剩余碱(BE)、血K+、血乳酸(Lac)、血糖(GLU)升高,手术2h时PaCO2和BE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动脉血pH、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在术中下降,pH在手术2h时、HCT和HB在手术4h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长时间机器人手术对患者内环境影响较大,术中易发生高CO2血症并导致酸中毒、高钾血症和血糖升高.
作者:徐广民;董倩;喻杨阳;周杨;吴雪;兰志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升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护理方案.方法 在个案管理、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指导下,通过结合个案管理护理小组讨论,对2015年1~5月入住我科的3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结果 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7~ 29天,未发生肠梗阻、感染、尿瘘、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基本能自行控尿及定时排尿,且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较出院1个月时明显提高(P< 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引入个案管理照护模式,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为有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延续护理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雷花;杨显芳;肖静蓉;邱明星;李丽莎;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