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栗河舟;刘云;吴娟;王新霞
目的 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以上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36例肾结石患者接受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总结分析进镜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输尿管通道鞘并置入输尿管软镜,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0~ 255 min,平均125 min;平均手术次数1.2次,其中行2次手术者7例;单次手术结石清除率75% (27/36),终结石清除率91.7%(33/36).术后发热2例,均经抗感染治疗好转,无感染中毒性休克;术后血尿1例,经冲洗后好转;形成石街2例,二次行输尿管镜治疗.术中均无输尿管穿孔、肾包膜下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以上肾结石安全有效,可部分替代经皮肾镜碎石术.
作者:黄建林;廖勇;安宇;黄翔;何鹏;刘竞;熊国兵;邱明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医师是承担我国援外医疗工作的主要力量.四川省接受国家任务,承派援外医疗队已有38年历史,目前援助的国家有安哥拉、东帝汶、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等五国,均系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的国家.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要求,援外医疗队员出国前应进行8个月的综合培训,包括语言、外交政策、外事纪律、医疗队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知识等[1],为出国2年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四川省援外医疗队为例,就近年来如何做好临床医师出国前综合培训的实践与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楷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82岁.因“偶然发现腹部包块9+月余”于2015年5月22日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病史:9+月前患者洗澡时偶然发现腹部包块,时感腹胀,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近期感腹胀加重,明显消瘦,进食欠佳,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可,体形消瘦,腹部稍膨隆,右侧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包块右侧缘达右腋后线,左侧缘达前正中线左侧约3 cm,上侧缘位于右肋缘下,下侧缘达脐水平线下约4 cm,呈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
作者:张杰;廖东旭;汪旭;董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微创是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二尖瓣手术的入路和术式是变化多的手术之一,应用特制手术器械和腔镜辅助或机器人开展微创手术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效果.微创二尖瓣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体力恢复快和美容等优点.
作者:方亮正;郭惠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高分辨CT (HR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HRCT表现.结果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HRCT表现为实变、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牵引性支气管扩张、马赛克表现、碎石路征、肺气囊、纵隔淋巴结增大等征像.结论 免疫力低下患者近期出现肺部感染性病变,HRCT扫描可见前述间质性改变、对称性磨玻璃影、新发肺气囊及马赛克表现应高度警惕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作者:杨诚;蒋瑾;路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的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使用PS的HMD新生儿4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于消毒气管导管后使用头皮针头将药物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复苏气囊正压通气,使药物充分弥散到各侧肺内.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唇周及肢端发绀,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肺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采用消毒气管导管后用头皮针头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呼吸气囊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患儿SPO2没有明显变化,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张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两组围手术期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满意度、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静脉血栓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垠;曹玲;戴艳;周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l)及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ene 1,XRCCl)表达及其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效果.方法 选取7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均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标本中BRCA1和XRCC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4例患者胃癌组织内XRCC1及BRCA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8.9% (14/74)、29.7% (22/74);BRCA1与XRCC1表达呈正相关(r=0.264,P=0.012);BRCA1及XRCC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以及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率(overall survival,OS)均低于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和XRCC1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患者术后化疗3年OS的独立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BRCA1和XRCC1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且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其表达水平选取化疗药物.
作者:陈艳;严必中;陈平;宋俊彪;胡平;卞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型T板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突及桡骨头均采用微型T板固定,并缝合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固定2周,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无不稳定发生,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功能平均120°,前臂旋前/旋后平均84°/65°.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 微型T板固定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解决了粉碎骨折固定困难的问题,同时修补内外侧副韧带,大限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骆勇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肺容积扫描诊断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0例肺功能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螺旋CT肺容积扫描与常规肺功能检查,收集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各项指标并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第1 s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F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残气量(RV%)、肺总量(TLC%)、RV/TLC(%)以及3个肺气肿容积比例(E/L)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FEV1/Fvc(%)与3个E/L指标为显著负相关(P<0.01),而RV%、TLC%、RV/TLC(%)与3个E/L指标为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T容积扫描得到的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其对COPD的诊断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军;纪祥;张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64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照组采用喹硫平联合安慰剂治疗,采用双盲方法应用BRMS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及6周后评定临床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评价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BRM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发生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良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阳;任成军;张荣珍;邓德强;梁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肌骨超声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随访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在关节炎症的早期阶段就发现滑膜炎、软骨的破坏和骨质侵蚀等,并可准确评估疾病活动度.本文就肌骨超声技术及其在RA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邬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帆状脐带入口(velamentous umbilical cord insertion,VCI)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产后诊断为VCI患者的产前超声探查方法、时间及超声表现.结果 38例患者中,产前超声正确诊断30例,其中双胎型4例,双叶胎盘型1例,副胎盘型1例,血管前置2例;早孕期首次检出者1例,中孕期首次检出者26例,晚孕期首次检出者3例;产前超声误诊为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6例,漏诊2例.结论 掌握正确的产前超声检查胎盘脐带入口的方法和时机,能提高VCI的产前检出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陈思佳;杨姣;尹鹤;张慧;刘学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脱水和控制血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辅助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电解质紊乱和肺部感染以及负氮平衡等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皮英;唐丽君;周素珍;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14岁,以“发现血压升高3月余”于2015年1月28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患者3月余前体检发现血压180/80 mmHg,偶有阵发性心悸,多于休息时发作,能自行缓解,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高血压家族史.在外院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欠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可疑主动脉狭窄,腹部CT提示肾上腺结节.为进一步明确血压升高原因入院.入院查体及心电图未见异常.
作者:陈丽君;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下降速度、对治疗的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目前普遍认为单纯依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描述这种异质性.近年来,关于COPD表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可能为制定疾病相对个体化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就目前COPD的主要表型,即哮喘COPD重叠表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和肺气肿过度充气表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65岁.因确诊肺癌一年多,先后进行放化疗,近段时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于2015年8月21日来医院就诊.CT示:平隆突右侧主支气管被新生物完全阻塞,阻塞深度约3 cm,左侧主支气管只剩一点缝隙.患者急诊入院,稍活动后即出现心累气紧,被迫半卧位,吸氧,SpO2 70% ~ 80%.经科室讨论,为安全起见,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完成支气管镜下介入手术.手术方法:科室完成患者相关检查,与家属做好沟通,签手术同意书.
作者:吕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镶嵌治疗是一种采用内科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治疗模式,在围手术期各个环节中介入技术和外科手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对于CHD,尤其是一些复杂的CHD的治疗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镶嵌治疗飞速发展,应用对象不断扩大,方法及疗效逐步提升,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将主要介绍镶嵌治疗在CHD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泽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行手术的喉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方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SGA)评级状况、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与其死亡率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升高明显相关.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具有梗死面积大、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危险分层模式主要包括CHADS2和CHA2 DS2-VASc,后者较前者更加方便指导医生是否使用抗凝剂.房颤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可能与高凝状态及血液中一些相关生物学标志有关.房颤引起的卒中是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并可以大大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减轻社会和家庭沉重的负担.本文就心房颤动与缺血性卒中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娅君;王多姿;黄慧英;郭富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