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勇刚
目的 探讨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多沙唑嗪组(34例)及特拉唑嗪组(32例),多沙唑嗪组患者睡前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 qn,特拉唑嗪组患者睡前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2 mg qn.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TC、TG、LDL-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多沙唑嗪组低于特拉唑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沙唑嗪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拉唑嗪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多沙唑嗪在改善糖脂代谢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均优于特拉唑嗪.
作者:谢蒂立;金静;钟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2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6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结肠和直肠切除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Q5).腹腔镜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各1例,开腹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尿潴留各1例,肠梗阻4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未缩小肿瘤根治范围,总体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胥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下降速度、对治疗的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目前普遍认为单纯依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描述这种异质性.近年来,关于COPD表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可能为制定疾病相对个体化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就目前COPD的主要表型,即哮喘COPD重叠表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和肺气肿过度充气表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14岁,以“发现血压升高3月余”于2015年1月28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患者3月余前体检发现血压180/80 mmHg,偶有阵发性心悸,多于休息时发作,能自行缓解,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高血压家族史.在外院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欠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可疑主动脉狭窄,腹部CT提示肾上腺结节.为进一步明确血压升高原因入院.入院查体及心电图未见异常.
作者:陈丽君;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65岁.因确诊肺癌一年多,先后进行放化疗,近段时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于2015年8月21日来医院就诊.CT示:平隆突右侧主支气管被新生物完全阻塞,阻塞深度约3 cm,左侧主支气管只剩一点缝隙.患者急诊入院,稍活动后即出现心累气紧,被迫半卧位,吸氧,SpO2 70% ~ 80%.经科室讨论,为安全起见,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完成支气管镜下介入手术.手术方法:科室完成患者相关检查,与家属做好沟通,签手术同意书.
作者:吕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胸腔镜再次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胸腔镜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及围术期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联合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心脏跳动或室颤状态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25例,其中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1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2例及左房血栓清除术1例;再次三尖瓣置换术10例;再次三尖瓣成形术4例.手术时间1.8~9.5h(3.3±1.6)h],体外循环时间37.0~154.0 min[(96.5±26.9) min],低体温(32.4±1.5)℃.20例患者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5例患者室颤下完成手术.全组患者发生围术期并发症6例(24.0%),术后院内死亡3例(12.0%).结论 胸腔镜下再次瓣膜手术能够在外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技术支持下实施,体外循环管理的重点在于维持充分的静脉引流和灌注流量,注意心脏和大脑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作者:钟执文;雷迁;张晓慎;黄焕雷;郭惠明;周成斌;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由于反复的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夜间低氧血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中出现呼吸停止,白天嗜睡、乏力以及并发心脑血管及其他多器官功能损伤.其高危因素有肥胖、性别,年龄,绝经前后、家庭因素、颅面部解剖结构异常以及饮酒等.目前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有控制体重、手术、机械通气等,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成为OSAHS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徐庆庆;李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行手术的喉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方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SGA)评级状况、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氨浓度的价值,加强药剂科对入血白蛋白的管理.方法 将同一生产批号的人血白蛋白中加入过量定量的钨酸钠溶液、硫酸溶液,使蛋白沉淀的同时,氨与硫酸形成硫酸铵留在滤液中,再加入酚显色剂、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显色后于波长63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人血白蛋白内的氨在10 ~ 300 μmol/L范围内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氨浓度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适合基层医院监测人血白蛋白内的氨浓度.
作者:张磊;粟珊;张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肌骨超声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随访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在关节炎症的早期阶段就发现滑膜炎、软骨的破坏和骨质侵蚀等,并可准确评估疾病活动度.本文就肌骨超声技术及其在RA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邬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以上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36例肾结石患者接受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总结分析进镜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输尿管通道鞘并置入输尿管软镜,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0~ 255 min,平均125 min;平均手术次数1.2次,其中行2次手术者7例;单次手术结石清除率75% (27/36),终结石清除率91.7%(33/36).术后发热2例,均经抗感染治疗好转,无感染中毒性休克;术后血尿1例,经冲洗后好转;形成石街2例,二次行输尿管镜治疗.术中均无输尿管穿孔、肾包膜下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以上肾结石安全有效,可部分替代经皮肾镜碎石术.
作者:黄建林;廖勇;安宇;黄翔;何鹏;刘竞;熊国兵;邱明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呼吸、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相关生理指标变化,以及撤机时间、拔管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拔管后无创呼吸支持率、留住ICU时间.结果 干预组撤机及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48 h再插管率、序贯无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2、SaO2、PaCO2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rhBNP用于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心肺功能改善显著,并且能缩短撤机和拔管时间.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型T板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突及桡骨头均采用微型T板固定,并缝合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固定2周,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无不稳定发生,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功能平均120°,前臂旋前/旋后平均84°/65°.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 微型T板固定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解决了粉碎骨折固定困难的问题,同时修补内外侧副韧带,大限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骆勇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两组围手术期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满意度、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静脉血栓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垠;曹玲;戴艳;周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l)及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ene 1,XRCCl)表达及其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效果.方法 选取7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均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标本中BRCA1和XRCC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4例患者胃癌组织内XRCC1及BRCA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8.9% (14/74)、29.7% (22/74);BRCA1与XRCC1表达呈正相关(r=0.264,P=0.012);BRCA1及XRCC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以及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率(overall survival,OS)均低于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和XRCC1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患者术后化疗3年OS的独立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BRCA1和XRCC1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且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其表达水平选取化疗药物.
作者:陈艳;严必中;陈平;宋俊彪;胡平;卞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1997~ 2015年1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77 ~2015年1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 ~2015年1月),收集rhTPO和rhIL-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所有平行对照试验.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与rhIL-11组相比,rhTPO能增加白血病患者恢复血小板的高值,缩短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缩短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恢复至血小板≥75×109/L的时间(均P<0.00001);rhTP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19,95% CI(0.12 ~0.31),P<0.00001].但rhTPO组和rhIL-11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的低值及rhT-PO组和rhIL-11组恢复至血小板≥100×109/L的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方面,与rhIL-11组相比,rhTPO能够增加血小板恢复的高值、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至血小板≥75×109/L的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二者对改善化疗后血小板的低值和使患者恢复至血小板≥100× 109/L的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目前的临床试验设计存在不足,需要设计完善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串俊兰;谭佳于;唐梅;吕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中孕期筛查胎盘脐带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孕20~28周中孕期孕妇作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876例,予以常规胎儿检查后,观察脐带根部与胎盘连接的位置关系、脐血管走行及分支方向、数目,受检孕妇常规观察宫颈内口及其附近有无血管走行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频谱特点.结果 1876例中检查出脐带入口异常99例(5.2%);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95例(5.1%);帆状胎盘4例(0.2%),其中1例帆状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另1例双胎之一帆状胎盘.4例帆状胎盘中3例妊娠至晚期行剖宫产,婴儿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一死婴.除5例流失外,所有病例均经产后确诊.结论 中孕期是超声检查胎儿脐带根部与胎盘位置关系佳时期,可提高胎儿脐带入口异常的检出率,特别是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王铭;栗河舟;刘云;吴娟;王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的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使用PS的HMD新生儿4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于消毒气管导管后使用头皮针头将药物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复苏气囊正压通气,使药物充分弥散到各侧肺内.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唇周及肢端发绀,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肺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采用消毒气管导管后用头皮针头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呼吸气囊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患儿SPO2没有明显变化,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张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情绪低落和高涨交替出现30年,心情差伴心慌6月”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8月前行脑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查体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伴焦虑情绪和坐立不安,自知力存在.入院后血常规、生化、甲功、乙肝标记物、常规检查及脑电图未见异常,血尿酸516 μmol/L,甘油三酯1.92 mmol/L,血钾3.19 mmol/L.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灶.诊断:①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②陈旧性脑梗死;③低钾血症.
作者:李云歌;张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脱水和控制血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辅助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电解质紊乱和肺部感染以及负氮平衡等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皮英;唐丽君;周素珍;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