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严必中;陈平;宋俊彪;胡平;卞伟刚
目的 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氨浓度的价值,加强药剂科对入血白蛋白的管理.方法 将同一生产批号的人血白蛋白中加入过量定量的钨酸钠溶液、硫酸溶液,使蛋白沉淀的同时,氨与硫酸形成硫酸铵留在滤液中,再加入酚显色剂、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显色后于波长63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人血白蛋白内的氨在10 ~ 300 μmol/L范围内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氨浓度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适合基层医院监测人血白蛋白内的氨浓度.
作者:张磊;粟珊;张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方法 选择产科住院ICP患者274例,根据患者的疾病认知反应类型,以建立护士、医生、家属、病友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团队为基础,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比较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前后患者对ICP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院后孕期监测的依从性、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对ICP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出院后孕期监测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相结合,及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体现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提高患者对教育知识的接受程度,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叶小平;林华;廖夏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的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使用PS的HMD新生儿4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给药法,观察组于消毒气管导管后使用头皮针头将药物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复苏气囊正压通气,使药物充分弥散到各侧肺内.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唇周及肢端发绀,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肺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采用消毒气管导管后用头皮针头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呼吸气囊正压通气的方式,对患儿SPO2没有明显变化,无药物返流,给药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张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2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6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结肠和直肠切除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Q5).腹腔镜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各1例,开腹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尿潴留各1例,肠梗阻4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未缩小肿瘤根治范围,总体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胥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进展性、不可逆的胰腺外分泌及内分泌组织损毁性病变,终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损坏、糖尿病,甚至胰腺癌.CP病程迁延,其发病率在国内外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遗传基因异常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无一致性定论.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CP相关突变基因进行综述.
作者:朱雨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呼吸、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相关生理指标变化,以及撤机时间、拔管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拔管后无创呼吸支持率、留住ICU时间.结果 干预组撤机及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48 h再插管率、序贯无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2、SaO2、PaCO2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rhBNP用于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心肺功能改善显著,并且能缩短撤机和拔管时间.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情绪低落和高涨交替出现30年,心情差伴心慌6月”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8月前行脑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查体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伴焦虑情绪和坐立不安,自知力存在.入院后血常规、生化、甲功、乙肝标记物、常规检查及脑电图未见异常,血尿酸516 μmol/L,甘油三酯1.92 mmol/L,血钾3.19 mmol/L.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灶.诊断:①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②陈旧性脑梗死;③低钾血症.
作者:李云歌;张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老年人群HIV防治工作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 201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302例60岁以上HIV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老年HIV群体数量2010 ~2013年逐年增加,2014年较2013年略有降低;男女比例6.37∶1,以60~69岁为主(70.86%);汉族多(95.36%);已婚有配偶者居多(68.54%);文化程度以小学多见(48.34%);农民多(34.77%),其次是离退休人员(31.79%);异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78.48%),同性传播少量存在(2.98%).结论 2010~201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老年HIV感染者以男性、60 ~69岁、汉族、已婚有配偶、低文化水平者为主,异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老年HIV患者人群逐年增加,应针对老年人群开展相关宣传工作,积极倡导自愿咨询检测.
作者:朱义芳;王婷婷;李冬冬;秦冬梅;陶传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64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照组采用喹硫平联合安慰剂治疗,采用双盲方法应用BRMS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及6周后评定临床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评价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BRM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发生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良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阳;任成军;张荣珍;邓德强;梁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脱水和控制血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辅助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电解质紊乱和肺部感染以及负氮平衡等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皮英;唐丽君;周素珍;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多沙唑嗪组(34例)及特拉唑嗪组(32例),多沙唑嗪组患者睡前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 qn,特拉唑嗪组患者睡前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2 mg qn.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TC、TG、LDL-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多沙唑嗪组低于特拉唑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沙唑嗪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拉唑嗪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多沙唑嗪在改善糖脂代谢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均优于特拉唑嗪.
作者:谢蒂立;金静;钟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由于反复的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夜间低氧血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中出现呼吸停止,白天嗜睡、乏力以及并发心脑血管及其他多器官功能损伤.其高危因素有肥胖、性别,年龄,绝经前后、家庭因素、颅面部解剖结构异常以及饮酒等.目前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有控制体重、手术、机械通气等,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成为OSAHS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徐庆庆;李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下降速度、对治疗的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目前普遍认为单纯依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描述这种异质性.近年来,关于COPD表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可能为制定疾病相对个体化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就目前COPD的主要表型,即哮喘COPD重叠表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和肺气肿过度充气表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行手术的喉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方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SGA)评级状况、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高分辨CT (HR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HRCT表现.结果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HRCT表现为实变、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牵引性支气管扩张、马赛克表现、碎石路征、肺气囊、纵隔淋巴结增大等征像.结论 免疫力低下患者近期出现肺部感染性病变,HRCT扫描可见前述间质性改变、对称性磨玻璃影、新发肺气囊及马赛克表现应高度警惕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作者:杨诚;蒋瑾;路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及世界上多数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癫痫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以及发病率均逐年上升,而且老年癫痫以症状性癫痫为主,多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而导致,脑血管疾病作为其首要病因得到了癫痫工作者广泛关注,随后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颅内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少见原因如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和药物使用也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就老年癫痫患者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郭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82岁.因“偶然发现腹部包块9+月余”于2015年5月22日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病史:9+月前患者洗澡时偶然发现腹部包块,时感腹胀,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近期感腹胀加重,明显消瘦,进食欠佳,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可,体形消瘦,腹部稍膨隆,右侧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包块右侧缘达右腋后线,左侧缘达前正中线左侧约3 cm,上侧缘位于右肋缘下,下侧缘达脐水平线下约4 cm,呈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
作者:张杰;廖东旭;汪旭;董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有明确病因者85例(78.7%),病因不明者23例(21.3%),其中高血压42例(38.9%),脑血管畸形34例(31.5%),脑静脉血栓形成4例(3.7%),抗凝治疗3例(2.8%),血液系统疾病2例(1.8%).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家族史.16例(14.8%)行手术治疗,21例(19.4%)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基本治愈56例(51.9%),好转39例(36.1%),死亡13例(12%).结论 青年脑出血的病因以高血压和脑血管畸形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家族史,手术及介入治疗是有效手段.
作者:林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护理核心风险评估能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测量社区护士护理核心风险评估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 2015年3~7月使用编制完成的社区护士护理核心风险评估能力量表对21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总问卷的Cmnbach's a系数0.970,各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939、0.958、0.912、0.913、0.942、0.889、0.873和0.927.结构效度分析提取出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6.184%,各因子负荷均〉0.40,因子分析的结果与理论结构基本一致.结论 社区护士护理核心风险评估能力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
作者:马群华;蒋蓉;李艳;邓静;谢海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l)及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ene 1,XRCCl)表达及其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效果.方法 选取7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均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标本中BRCA1和XRCC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4例患者胃癌组织内XRCC1及BRCA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8.9% (14/74)、29.7% (22/74);BRCA1与XRCC1表达呈正相关(r=0.264,P=0.012);BRCA1及XRCC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以及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率(overall survival,OS)均低于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和XRCC1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患者术后化疗3年OS的独立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BRCA1和XRCC1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且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其表达水平选取化疗药物.
作者:陈艳;严必中;陈平;宋俊彪;胡平;卞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