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民;董倩;喻杨阳;周杨;吴雪;兰志勋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生存率低,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由于胰腺癌的发病特性,使手术切除率低,而手术方式繁多,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多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式和各自的特点进行阐述.
作者:廖东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脱水和控制血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辅助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电解质紊乱和肺部感染以及负氮平衡等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皮英;唐丽君;周素珍;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痤疮的治疗是当今皮肤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而现有药物的治疗则体现出痤疮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致病因素的多样性.目前治疗药物多种多样,本文将对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袁丹;陈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长时间机器人手术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及术中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数据以及并发症.结果 采用机器人完成手术的14例患者,麻醉时间(456.5土92.4)min,手术时间(414.6±83.6) min,术中出血(408.7±46.8) ml.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剩余碱(BE)、血K+、血乳酸(Lac)、血糖(GLU)升高,手术2h时PaCO2和BE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动脉血pH、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在术中下降,pH在手术2h时、HCT和HB在手术4h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长时间机器人手术对患者内环境影响较大,术中易发生高CO2血症并导致酸中毒、高钾血症和血糖升高.
作者:徐广民;董倩;喻杨阳;周杨;吴雪;兰志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镶嵌治疗是一种采用内科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治疗模式,在围手术期各个环节中介入技术和外科手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对于CHD,尤其是一些复杂的CHD的治疗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镶嵌治疗飞速发展,应用对象不断扩大,方法及疗效逐步提升,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将主要介绍镶嵌治疗在CHD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泽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氨浓度的价值,加强药剂科对入血白蛋白的管理.方法 将同一生产批号的人血白蛋白中加入过量定量的钨酸钠溶液、硫酸溶液,使蛋白沉淀的同时,氨与硫酸形成硫酸铵留在滤液中,再加入酚显色剂、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显色后于波长63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人血白蛋白内的氨在10 ~ 300 μmol/L范围内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氨浓度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适合基层医院监测人血白蛋白内的氨浓度.
作者:张磊;粟珊;张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14岁,以“发现血压升高3月余”于2015年1月28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患者3月余前体检发现血压180/80 mmHg,偶有阵发性心悸,多于休息时发作,能自行缓解,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高血压家族史.在外院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欠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可疑主动脉狭窄,腹部CT提示肾上腺结节.为进一步明确血压升高原因入院.入院查体及心电图未见异常.
作者:陈丽君;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升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护理方案.方法 在个案管理、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指导下,通过结合个案管理护理小组讨论,对2015年1~5月入住我科的3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结果 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7~ 29天,未发生肠梗阻、感染、尿瘘、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基本能自行控尿及定时排尿,且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较出院1个月时明显提高(P< 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引入个案管理照护模式,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为有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延续护理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雷花;杨显芳;肖静蓉;邱明星;李丽莎;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胸腔镜再次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胸腔镜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及围术期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联合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心脏跳动或室颤状态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25例,其中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1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2例及左房血栓清除术1例;再次三尖瓣置换术10例;再次三尖瓣成形术4例.手术时间1.8~9.5h(3.3±1.6)h],体外循环时间37.0~154.0 min[(96.5±26.9) min],低体温(32.4±1.5)℃.20例患者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5例患者室颤下完成手术.全组患者发生围术期并发症6例(24.0%),术后院内死亡3例(12.0%).结论 胸腔镜下再次瓣膜手术能够在外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技术支持下实施,体外循环管理的重点在于维持充分的静脉引流和灌注流量,注意心脏和大脑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作者:钟执文;雷迁;张晓慎;黄焕雷;郭惠明;周成斌;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方法 选择产科住院ICP患者274例,根据患者的疾病认知反应类型,以建立护士、医生、家属、病友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团队为基础,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比较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前后患者对ICP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院后孕期监测的依从性、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对ICP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出院后孕期监测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相结合,及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体现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提高患者对教育知识的接受程度,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叶小平;林华;廖夏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中孕期筛查胎盘脐带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孕20~28周中孕期孕妇作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876例,予以常规胎儿检查后,观察脐带根部与胎盘连接的位置关系、脐血管走行及分支方向、数目,受检孕妇常规观察宫颈内口及其附近有无血管走行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频谱特点.结果 1876例中检查出脐带入口异常99例(5.2%);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95例(5.1%);帆状胎盘4例(0.2%),其中1例帆状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另1例双胎之一帆状胎盘.4例帆状胎盘中3例妊娠至晚期行剖宫产,婴儿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一死婴.除5例流失外,所有病例均经产后确诊.结论 中孕期是超声检查胎儿脐带根部与胎盘位置关系佳时期,可提高胎儿脐带入口异常的检出率,特别是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王铭;栗河舟;刘云;吴娟;王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手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2015年268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8例手术患者中出现并发症83例,发生率30.9%.常见并发症包括:颅内积气33例,硬膜下积液12例,脑复张不良13例,血肿复发4例,颅内血肿4例,脑脊液漏及低颅压4例;少见并发症有:引流管导致脑损伤2例,术中和术后癫痫各1例,脑梗死1例,术后精神障碍4例,钻孔引流失败2例,头皮感染1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65例,偏瘫2例,死亡1例.改良术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术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GOS预后评分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CSDH患者进行个体化围术期管理,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并作合理的技术改进,是提高CSDH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罗晟;何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公司职员.因“刺激性咳嗽1月”于2013年10月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自2013年9月以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咳嗽,干咳,无发热,无胸痛,无咯血,无潮热、盗汗,无消瘦,无喘息,无呼吸困难.2013年9月在外院摄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余未见异常;肺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考虑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4天,咳嗽症状无缓解,于9月27日院外行胸部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新生物生长(图1),无纵膈淋巴结肿大,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患者既往史无特殊,吸烟10年,每日20支.无饮酒嗜好.
作者:杨凌婧;范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呼吸、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相关生理指标变化,以及撤机时间、拔管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拔管后无创呼吸支持率、留住ICU时间.结果 干预组撤机及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48 h再插管率、序贯无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2、SaO2、PaCO2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rhBNP用于AECOPD心力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心肺功能改善显著,并且能缩短撤机和拔管时间.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行手术的喉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方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SGA)评级状况、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自我效能得分、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2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6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结肠和直肠切除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Q5).腹腔镜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各1例,开腹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尿潴留各1例,肠梗阻4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未缩小肿瘤根治范围,总体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胥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由于反复的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夜间低氧血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中出现呼吸停止,白天嗜睡、乏力以及并发心脑血管及其他多器官功能损伤.其高危因素有肥胖、性别,年龄,绝经前后、家庭因素、颅面部解剖结构异常以及饮酒等.目前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有控制体重、手术、机械通气等,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成为OSAHS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徐庆庆;李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肌骨超声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随访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在关节炎症的早期阶段就发现滑膜炎、软骨的破坏和骨质侵蚀等,并可准确评估疾病活动度.本文就肌骨超声技术及其在RA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邬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型T板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突及桡骨头均采用微型T板固定,并缝合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固定2周,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无不稳定发生,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功能平均120°,前臂旋前/旋后平均84°/65°.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 微型T板固定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解决了粉碎骨折固定困难的问题,同时修补内外侧副韧带,大限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骆勇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及世界上多数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癫痫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以及发病率均逐年上升,而且老年癫痫以症状性癫痫为主,多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而导致,脑血管疾病作为其首要病因得到了癫痫工作者广泛关注,随后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颅内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少见原因如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和药物使用也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就老年癫痫患者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郭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