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大切除额极胶质瘤5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可宗军

关键词:扩大切除, 额极胶质瘤,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扩大切除额极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额极胶质瘤患者,其中50例行扩大切除肿瘤手术治疗(观察组),另50例采用不扩大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KPS评分、中位生存期、复发人数、头痛和癫痫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头痛、癫痫治疗效果、KPS 评分及中位生存期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病理类型患者的术后 KPS 评分、中位生存期均高于高病理类型患者,复发人数少于高病理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扩大切除额极胶质瘤疗效良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方法和荧光素钠引导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6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30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荧光素钠引导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6~12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P <0.05)。结论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全切率,大大降低术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德明;王湘;张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持续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持续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 -born,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 PPHN 患儿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组给予西地那非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治疗时间为3天,观察两组患儿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左心室输出量(SV)、肺动脉压(PAP)、临床有效率、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 PO2、SpO2、SV 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AP 明显下降(P <0.05)。治疗3天后治疗组患儿的 PO2、SpO2和 SV 指标高于对照组,而 PAP 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81.0%),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西地那非治疗 PPHN 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临床有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平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初始剂量甲巯咪唑治疗 Graves 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初始剂量的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治疗 Graves 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MMI 治疗 Graves病的佳初始剂量。方法选择 Graves 病患者60例,分为 MMI 常规治疗组及低剂量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初始剂量为25~30 mg/d 及10~20 mg/d 的 MMI,1~2个月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5 mg/d 维持治疗,总疗程12~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相近,但低剂量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不同初始剂量 MMI 治疗 Graves 病疗效无差异性,但低剂量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因此低剂量 MMI 治疗 Graves 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敏;叶海燕;李斌;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伊立替康联合铂类方案应用于初治及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铂类方案应用于初治及复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初治广泛期 SCLC 患者中,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 组)52例,同期复发的 SCLC 患者50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方案(IN 组),两组均至少进行2周期的化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IP 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1年及2年生存率明显优于 IN 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IN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铂类方案在初治及复治 SCLC 中疗效较好,初治方案好于复治方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兴胜;王子平;梁向伟;李峻岭;郝学志;林琳;刘雨桃;石远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ellular fibronectin,cFN)水平及其与脑血肿和周围水肿体积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测定脑出血组患者发病后1d、3d、7d 血清 MMP-9、cFN 水平;发病当日及5~7d 时行头颅 CT测定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分析 MMP-9、cFN 水平与脑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血清 MMP-9、cF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 <0.05),其中发病3d 时血清 MMP-9、cFN 水平升高明显;MMP-9与出血灶周围水肿体积的绝对值呈正相关,cFN 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均 P <0.05);未发现血清 MMP -9与 cFN 两者间有相关性。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9及 cFN 代谢异常,血清 MMP-9及 cFN 水平可间接反映脑出血患者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对其含量测定有助于判断病情。

    作者:张冠妮;杨友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6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病因分型构成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8例(占23.5%),心源性型20例(占12.3%),小动脉病变型28例(占17.3%),其他原因型12例(占7.4%),原因不明型64例(占39.5%)。可能的危险因素所占构成比为:高血压病51.2%(83/162)、吸烟34.6%(56/162),高脂血症28.4%(46/162),饮酒25.3%(41/162),心脏疾病13.6%(22/162),糖尿病11.1%(18/162)。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饮酒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62例患者中81例完全恢复,56例遗留较轻的后遗症,22例遗留严重后遗症,3例急性期死亡。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吸烟、高脂血症和饮酒。

    作者:林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种常用根管封闭剂的密封性比较

    目的:评价根管充填剂、AH plus 和 iRoot SP 三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密封性。方法选择拔除的单根管牙39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根管充填剂组、AH plus 组和 iRoot SP 组各13颗牙,手用器械逐步后退法进行体外根管预备后,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对各组离体牙进行牙胶尖+相应的根管封闭剂根管充填,使用染料渗透法检测各组染料渗透入根管内的长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根管充填剂组根管内染色长度大于 AH plus 组和 iRoot S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H plus组和 iRoot SP 组根管内染色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H plus 和 iRoot SP 根尖封闭性能相近,根管充填剂的根尖封闭性弱于 AH plus 和 iRoot SP。

    作者:黄雪花;田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ICU 危重患者两种血糖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比较

    目的:比较 ICU 危重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 ICU 危重患者152例,晨间同时检测患者的静脉血生化、动脉血气和快速末梢血糖。以静脉血生化检测的血糖值为标准对照,对快速末梢血糖和动脉血气分析中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结果动脉血气分析和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的血糖值与静脉血生化中的血糖值均高度相关(r 分别为0.927和0.861,P <0.001)。动脉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一致性好(Kappa=0.895,P <0.05)。末梢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一致性比较的均值差距为0.3 mmol/L(<4.4 mmol/L);低血糖组末梢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一致性较差(Kappa 分别为0.229,P <0.05);目标血糖组(4.4~10.0mmol /L)和高血糖组(>10.0mmol /L),末梢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之间的一致性较高(Kappa 分别为0.872和0.765,P <0.05)。结论当危重患者的静脉血糖水平高于4.4 mmol /L 时,临床采用动脉血气分析中的血糖检测值和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结果作为指导血糖控制治疗策略的参考依据较为可靠。当静脉血的血糖水平低于4.4 mmol/L 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的血糖值较可靠,而快速末梢血糖检测结果则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此时不应单纯依据末梢血糖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庞双艳;许航;张万江;李军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石英纤维桩修复双根管前磨牙体外抗折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的体外抗折性能。方法选择正畸治疗中拔除的双根管前磨牙76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 A、B 两组各38颗。两组均自唇侧牙体长轴垂直沿釉牙骨质界上2.0 mm 水平截冠,并进行常规牙根管治疗。 A 组采用石英纤维桩修复,B 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两组样本包埋后以压力测试仪测量样本发生瞬间折裂时的作用力数值,比较两组抗折裂强度和折裂方式。结果 A、B 两组抗折裂强度分别为(398.63±13.94)N 和(229.88±14.39)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965,P =0.004);折裂后可再次修复率分别为86.84%、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石英纤维桩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体外抗折性能优于玻璃纤维桩,承受力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叶珊珊;何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皮肌炎合并淋巴瘤、前列腺癌1例报告

    患者,男,73岁,主因“全身多处皮疹6月余,复发伴四肢乏力1月余”于2014年11月20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6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双踝、双下肢小腿外侧暗红色皮疹,当地医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予以外用药物涂擦后皮疹逐渐消退。1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举物、梳头、穿衣等动作受限,伴吞咽困难,病程中渐出现双眼睑水肿性暗紫色红斑,颈部充血性红斑,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双肘关节伸侧面皮肤暗紫色红斑,伴有鳞屑。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查:“抗核抗体(+),肌酶谱升高”,未治疗。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以“皮肌炎(dermotomyositis,DM)”收入院。既往史:20年前诊断“脂肪瘤”,多次行脂肪瘤切除活检为良性肿瘤。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侧颈部、左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无活动,心肺查体无特殊异常,腹部可触及较多皮下结节,双上肢肌力 III 级,双下肢肌力 IV 级。皮肤科情况:双上眼睑周围可见水肿性暗紫色红斑,颈胸部皮肤可见充血性红斑伴有抓痕,Gottron 征明显(图1),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一、深褐色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三系偏低、肝肾功、血脂、凝血功能大致正常;肌酸激酶(CK)64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1.7 U/L,乳酸脱氢酶(LDH)514 IU/L;超敏 C 反应蛋白18.58 mg/L;血沉42 mm/60 min;肿瘤标志物FER 1089.93 ng /ml,余均正常范围;抗核抗体1∶320阳性,抗 Jo-1抗体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电轴不偏,T 波改变。心脏彩超: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腹部彩超:双肾囊肿,前列腺增大,胆囊切除术后,余无特殊异常。浅表淋巴结彩超:左侧颌下、右侧颈部、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皮髓质分界不清。胸部、全腹增强 CT:①双肺少许纤维条索影,纵膈显示数个小淋巴结,左侧腋窝可见一大小约1.0 cm×2.1 cm 肿大淋巴结显示。②前列腺增大,右后份可见一结节影,大径约3.3 cm,考虑占位病变可能大,腹膜后可见较多小淋巴结。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右肩部皮肤肌肉组织活检符合 DM 改变。颈部淋巴结病理活检,镜下示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呈圆形,有清楚核仁(图2);免疫酶标记结果(石蜡切片、LDP 法): CD20(+)、Bcl-6(+)、CD5(+)、Mum-1(+)、EB 病毒原位杂交:EBER(-);结合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符合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WHO 侵袭性),免疫表型提示肿瘤细胞来源于非生发中心 B 细胞(non-GCB)。“前列腺右”穿刺活检:前列腺增生,灶性区低级别 PIN。“前列腺左”穿刺活检镜下所见:癌细胞巢状排列,细胞中度异型,核仁明显(图3);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腺癌(Gleason 分级/评分:3+3=6分)。入院诊断:DM 合并淋巴瘤、前列腺癌。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 ivgtt bid 抑制免疫,钙尔奇 D 补钙,韦迪抑酸护胃等治疗。患者家属表示暂不考虑针对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及前列腺癌的手术及放化疗,要求出院。出院时皮疹颜色较前明显变淡,四肢乏力、吞咽梗阻感好转,复查肌酶谱:CK 47 U/L、CK-MB 32 U/L、LDH 301 IU/L。

    作者:周婷;陈栖栖;龙丽;周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佐辛联合吗啡用于脊柱骨折全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研究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吗啡用于脊柱骨折全麻术后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全麻下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术后均进行 PCIA,对照组予以吗啡,观察组予以地佐辛联合吗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24、48 h 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Ramsay 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24 h 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Ramsay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各时点 VAS 评分及 B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 <0.05)。结论吗啡联合地佐辛应用于脊柱骨折术后的静脉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辉铃;刘文养;彭思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9例报告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ors after cardiac death,DCD)器官移植方面的经验。方法分析自我院开展DCD 工作以来9例成功捐献移植病例的病例资料。结果9例 DCD 者实施了15例肾移植,8例受者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受者术后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其余受者移植物功能良好,1年移植物/人存活率86.6%。结论 DCD 可以扩大供体器官来源,但应注意并发症,提高整体效果。

    作者:李晓伟;王亮;陈卫国;李沙丹;周鹏;王庆堂;杨航;蒋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殖门诊医疗助理岗的设置与实践

    目的:探讨医疗助理岗在生殖中心门诊的设置与实践。方法2010年1月我院生殖中心设置医疗助理岗,协助医生维持门诊秩序,处理大量医嘱,交代注意事项,预约患者下次复查时间。结果设置助理岗位后,差错率为0。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较设置前缩短,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疗助理岗的设置,有效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便于医生专注于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做到专业对口,专人专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沈燕清;孙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早产儿出院计划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实施出院计划对早产儿的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效果。方法根据家长意愿将11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监护人接受传统入院宣教、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56例按早产儿出院计划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比较两组父母的焦虑程度、患儿出院后的再次入院率(矫正胎龄40周)以及出院后矫正胎龄3、6、12个月的体格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父母焦虑评分和患儿出院后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 <0.05),早产儿矫正胎龄的3、6、12个月时身高、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管理 NICU 早产儿实施出院计划,可有效降低患儿父母焦虑程度及早产儿出院后的再入院率,有利于患儿体格生长,确保患儿出院后获得持续性的照护。

    作者:何婧;廖志;罗小菊;刘蓓蓓;张勇;何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无头无心胎儿畸形1例报告

    孕妇,17岁,孕龄30周,孕1产0,于2014年2月20日至我院行首次胎儿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可显示两个胎体回声,一个胎儿位于宫体上部,各生理参数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另一个胎儿位于宫腔下部,发育异常,整个胎体结构难辨,呈一个大小约7.7 cm×7.7 cm 实质性弱回声团,胎儿内脏显示不清,未见胎心及胎动,其内可见部分脊柱回声,无胎头及双上肢回声,可见双下肢回声,股骨长度约3.1 cm,脐带纤细,为单脐动脉。两胎儿脐带于胎盘处附着点接近。超声诊断:双胎妊娠并1胎无头无心畸形。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行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后,排出双胎。一胎儿外观正常;另一胎儿为畸形死胎,未见头颅及双上肢,娩出的胎盘上附着一粗一细两根脐带,附着点位置接近。

    作者:李媛媛;高邓琴;苟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心肌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 OPCABG 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 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 组)各48例。两组麻醉诱导用药和方式相同,D 组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C 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麻醉开始前(T0)、插管后2 min(T1)、手术切皮后(T2)、劈胸骨后(T3)、阻断冠状动脉开始搭桥时(T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束即刻(T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8 h(T6)、24 h(T7)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 T0、T6、T7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束后96 h(T8)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记录术中用药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 T2、T3时间点 MAP 均较 T0升高,且 D 组低于 C 组(P <0.05);D 组 T1~T3时 HR 低于 C 组(P <0.05);D 组 T6~T7时间点 CK-MB 和 cTnI 浓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D 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小于 C 组(P <0.05);两组患者 ICU 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PCABG 患者全程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明星;郑传东;付强;廖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丙泊酚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单纯吸入麻醉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性左肺下叶切除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单纯吸入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开始前即刻(T1)、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2)、手术关胸后即刻(T3)和术后24 h(T4)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率(Qs/Qt),以及 T0、T3、T4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患者 T3~T4时点 A-aDO2、RI 以及 Qs/Qt 均较 T0明显升高,T3时点 MMP-9以及 MDA 浓度均较 T0时点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 T3时点 A-aDO2、MMP-9及 MDA 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期 RI 明显低于对照组,T1~T3期 Qs/Qt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切除术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能够显著降低围手术期间的炎性反应以及过氧化程度,对患者肺功能的损伤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尤华;谢灿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70例报告

    目的:探索适合四川省人民医院发展的器官捐献模式,建立合理、高效的器官移植捐献流程和团队。方法总结我中心成功实施的70例中国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案例,重点分析供体基本情况、器官捐献系统建设和发展、捐献过程中的协调沟通方面数据。结果我中心的器官捐献工作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本地区的器官捐献发展空间巨大;我中心器官捐献系统初步建立,正逐步发展;捐献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对于成功劝捐非常重要。结论我中心应总结本单位及借鉴国内其它兄弟单位器官捐献的经验,建立适合我中心的器官捐献程序和高效的协调员队伍,提高捐献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作者:薛瑾;陈婉崇;何小平;邓智轩;杨洪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中经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血流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16例,均行急诊 PCI 治疗,其中58例分别于导丝通过病变后、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后,给予替罗非班12、10、8 ml 冠状动脉内注射(A 组),另58例于支架置入后一次性给予替罗非班20 ml 冠状动脉内注射(B 组)。比较两组罪犯血管 TIMI 血流分级情况、1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术后罪犯血管 TIMI 血流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1周内全因死亡、MACE 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置入前后分次给予替罗非班较支架置入后给药可有效改善 PCI 术后血流情况,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罗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前 D-二聚体水平对胰头癌可切除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术前 D-二聚体测值水平对胰头癌可切除性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64例术前影像学评估能够根治性切除的胰头癌患者,术前留取外周血及尿液标本,术中留取门静脉血及胆汁标本,测试四种标本的 D-二聚体值。根据术中探查,29例患者确认能够接受根治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组),35例术中确认肿瘤不能切除而选择姑息性手术方式(姑息组)。比较根治组与姑息组患者之间 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这一指标的佳临界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姑息组的外周血及门静脉血的 D-二聚体水平均较根治组高(P <0.05)。术前 D-二聚体以570.6μg/L 为佳临界值,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2.8%及66.6%。有肝脏转移的15例患者外周血 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肿瘤侵犯肠系膜血管的20例患者(P =0.029),其 ROC 曲线下面积更大(0.87);以769.8μg/L 为佳诊断阈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和80%。结论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为可根治性切除的胰头癌患者,如果 D-二聚体值明显升高,预示着肝脏存在术前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转移灶。这类患者选择行诊断性的腹腔镜下超声探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手术。

    作者:李明非;甘险峰;杨训;蒋佶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