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匡宗军;孙洵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碎石术
摘要: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ESWL和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3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ESWL组1190例,URSL组185例.结果 ESWL组单次碎石成功率为60.5%(720/1190),URSL组为96.2%(178/185);ESWL组术后4周结石排净率为66.3%(789/1190),URSL组为98.3%(175/178).结论 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明显优于ESWL.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诊断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73例糖尿病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尿中RBP、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比较分析.RBP、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NAG采用终点法测定.结果尿蛋白阴性的DM1组,RBP、NAG、m-AL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的DM2组,RBP、NAG、m-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M1组与DM2组RBP、mALB和NAG比较也有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中,尿RBP的阳性率高与NAG(P<0.05)和mALB(P<0.01).尿RBP、mALB、NAG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RBP敏感性高于mALB、NAG,是肾小管功能的又一敏感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监测尿RBP、尿NAG、尿mALB水平变化,可以了解DM的早期肾损害,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作者:曹友德;李朝晖;李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功能不全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肝功能不全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肝功能不全病人52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26例)及肠外营养组(26例).术前及术后第1、4、7天监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及营养代谢指标,记录并发证、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治疗费用.结果两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内营养组胆红素下降速度较肠外营养组快;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内营养组明显早于肠外营养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费用约为肠外营养组的1/4.结论肝功能不全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而有效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加快降低高胆红素血症者的胆红素水平.具有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降低治疗费用的优势.

    作者:王勋;康忠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及移植物血管病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及移植物血管病模型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将健康Witar大鼠和SD大鼠,建立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对照组、实验组和同系移植组,实验组腹腔注射CsA,对照组和同系移植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15、60 d切取供心,观测移植物冠状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成功建立,手术成活率90%.实验组术后15d出现冠状血管内膜增厚,60 d出现明显的移植物血管病理改变.结论建立Witar大鼠和SD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可复制出移植物血管病病理变化,是一种理想的移植物血管病实验模型.

    作者:郑宝石;胡建国;胡名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癌的微创治疗

    探讨目前肝癌的微创疗法,复习近年文献将肝癌的微创疗法,如血管介入、局部注射、射频、微波、冷冻、放射、电化学疗法等总结,以期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贺军;王绍闯;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骨痹益肾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骨痹益肾汤配合西药莫比可片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经x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痹益肾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姚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3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36例鼻窦真菌病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个月~5 a未见复发.结论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可减轻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并缩短诊疗时间,避免或减少复发.鼻内镜手术是诊断、治疗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胡文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ESWL和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3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ESWL组1190例,URSL组185例.结果 ESWL组单次碎石成功率为60.5%(720/1190),URSL组为96.2%(178/185);ESWL组术后4周结石排净率为66.3%(789/1190),URSL组为98.3%(175/178).结论 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明显优于ESWL.

    作者:匡宗军;孙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统一建模语言在住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定义明确的可视化系统建模语言.在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已逐渐被采用,并以住院收费信息系统为例,分析了UML在实际中的应用.

    作者:徐琨;胡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体会(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疗资料,总结诊疗经验.结果 27例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18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引流6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引流+胰腺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3例;保守治疗5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积极手术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其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手术方式治疗的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43~70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1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发育合并颈椎间盘突出4例.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6个月.16例患者术后3、6、24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7.2%、68.3%、76.6%.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形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康华;肖晟;胡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感染单根管消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消毒感染单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感染单根管患牙79颗,常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西帕依固龈液组(41颗)和甲醛甲酚组(38颗),分别观察封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封药后,西帕依固龈液组患者疼痛不适反应明显低于甲醛甲酚组(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在单根管封药中,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根管消毒药物.

    作者:李奉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程陪同治疗检查对病人心理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全程陪同,运用护理干预手段参与到病人的治疗检查过程中,对病人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治疗检查前后1~3d时间里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指导,术后观察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全程陪同模式进行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数据收集,所得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SDS、SA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更高.结论全程陪同病人的治疗检查过程能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对治疗检查的配合度.

    作者:温红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后勤系统的企业化管理探讨

    面对即将进行的医院改革,医院后勤系统应该做好应对措施,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

    作者:戴晋;杨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TNF-αmRNA和Fas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供肝TNF-α mRNA、Fa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作供体、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h是否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40 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EGb);生理盐水对照组(NS);假手术组(SO).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6、24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ALT、AST.部分肝组织,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作组织学检查,新鲜肝组织用RT-PCR检测TNF-α mRNA及Fasm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2、6、24 h各时点,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血清AST水平在供肝再灌注2、6 h各时点明显现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6 h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TNF-α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6、24 h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FasmRNA的袁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TNF-αmRNA,FasmRNA的表达,时供肝有保护作用.

    作者:夏宗江;叶启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造血干细胞护送箱的设计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的增多,迫切需要专门的造血干细胞护送箱出现.该文以冰箱制冷原理为母体进行改进,利用自动控制原理进行设计.设计了一个实用的恒温护送箱.

    作者:王飞;熊平;梁红波;李支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cl-xl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xl在梗阻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xl在43例梗阻性肾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检测梗阻性肾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并分析bcl-xl表达与梗阻肾纤维化和肾萎缩之间关系.结果 bcl-xl主要分布于肾小管.梗阻肾组织中bcl-xl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肾组织(P<0.05).梗阻肾组织中bcl-xl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和肾萎缩之间密切相关(P<0.05),但与肾纤维化之间相关无显著性(P>0.05).结论 bcl-xl异常低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增加、参与梗阻性肾病的分子发病过程,尤其在梗阻肾萎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谢庆祥;林吓聪;韩聪祥;赵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住损伤后CyclinD1和CyclinE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IR)注损伤后肝CyclinD1和CyclinE表达的影响,来了解移植肝再生能力和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将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IP).对照组(OLT)和假手术组(SO)三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检测肝功能;通过免疫组化S-P法来测定移植肝CyclinD1和CyclinE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中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CyclinD1和CyclinE的百分含量较低,提示移植肝细胞再生不良;实验组经缺血预处理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氨酶(AST)稍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CyclinD1和CyclinE的百分含量很高,提示移植肝细胞再生活跃.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启动内源性保护移植肝的相应机制,可促进肝CyclinD1和CyclinE的合成,激发肝细胞的增殖和再生.

    作者:裴旭东;叶启发;肖建生;明英姿;牛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扶康治疗真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提高对真菌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先以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鼓室,再注入大扶康,2次/d,连续4周.结果 12例治愈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1.6%,8例病人纯音测听示听力提高10~20dB.结论大扶康治疗真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文彬;邱元正;肖健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影响农村儿童弱视治疗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儿童弱视治疗的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2004年12月该院门诊采用综合法治疗的121例(175眼)农村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斜视性弱视治愈率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低(P<0.05),弱视程度愈轻,治愈率愈高(P<0.01),家长及患儿的依从性愈好,疗效愈好.结论影响儿童弱视疗效的因素主要是弱视类型、弱视程度以及家长与患儿的依从性,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一衡;肖谊;潘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激光诱导组织自体荧光光谱技术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aser induced auto-fluorescence,LIAF)光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肿瘤诊断新方法,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简便、无创伤及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该文综述LIAF光谱技术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阳德;李罗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