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腺肌瘤误诊为子宫肌瘤48例临床病理分析

宋云;刘道义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 易误诊, 子宫肌瘤, 临床, 症状和体征, 妇科常见病, 病理证实, 发病率, 术后, 收集
摘要:子宫腺肌瘤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它的症状和体征与子宫肌瘤极相似,临床、B超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我院自1987年至今共收集48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瘤者,临床、B超全部误诊为子宫肌瘤,现分析如下。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瘤消胶囊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①热板法,②扭体法,③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④卵蛋白诱发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脑瘤消胶囊的抗炎止痛作用。结果 0.5~2.0g/kg脑瘤消胶囊(每克药粉相当生药量13.69g)灌胃给药可:①抑制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②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③减轻卵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跖肿胀。结论脑瘤消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

    作者:曹舫;廖子君;貟重娥;袁秉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癌病人放疗中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心理因素关系十分密切[1]。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对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年卫红;王钰;王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CYFRA21-1、NSE和CEA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免分析对13例正常人和37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YFRA21-1、NSE和CEA的检测,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在正常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CYFRA21-1在鳞癌、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小细胞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鳞癌、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CEA在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鳞癌、小细胞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施常备;付民;许建林;侯峥峰;贾晓娟;南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内外照射加羟基喜树碱局部化疗治疗宫颈癌132例分析

    探讨宫颈癌综合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等。方法全盆腔外照射DT10~20Gy/5~10次/1~2周后,宫颈癌体注射羟基喜树碱10mg,隔日一次,总剂量100mg。其间行腔内铱192高剂量率后装放疗,腔内照射每周一次,每次A点剂量5~8Gy,总剂量30Gy。后装放疗期间体外照射继续进行,外照射总剂量40Gy/4周。结果 (CR+PR)100%,其中CR96.5%;3年生存率Ⅱb期98.6%,Ⅲa期90.2%,Ⅲb期82.4%,Ⅳa期45.0%,Ⅳb期20.0%;无放射性膀胱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占4.0%;宫颈癌局部复发5.6%,盆腔淋巴结转移9.1%,远处转移6.6%。结论内外照射加局部化疗的综合治疗能提高局控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区域淋巴和远处转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马武;张淑莲;宁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18的研究进展

    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以前称之为IFN-r诱导因子,在结构上与IL-1相似,在功能上与IL-12相似,其具特征的活性是对T细胞,尤其是对Th1细胞及NK细胞的效果。IL-18诱导IFN-r的产生,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同时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力,并具有抗肿瘤和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细胞因子。

    作者:代晓霞;楚雍烈;周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加斯普林与放疗加顺铂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加斯普林与放疗加顺铂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肿瘤患者分为放疗加斯普林组(28例)为Ⅰ组和放疗加顺铂治疗组(22例)为Ⅱ组。结果放疗加斯普林和放疗加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78.6%。结果和77.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两种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加斯普林方案能获得与放疗加顺铂方案相似的疗效,但前者副作用小。

    作者:白新宽;吴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平消胶囊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对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的乳腺良性疾病1760例,其中乳腺腺病1125例,乳腺腺瘤635例,行口服平消胶囊治疗。服药时间分别为1月、3月、6月。经随访观察:平消胶囊对乳腺腺病及腺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总有效率达93.43%,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连德;董平;蒋再兴;刘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细胞肺癌合并乳腺血管内皮肉瘤1例

    患者女性,28岁,以干咳4月,加重伴气短20天之主诉入院。入院时查体:左肺腋下部位呼吸音减低,左肺语颤减弱。右前胸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3×3×2cm之结节,质硬、活动、无压痛。右肩胛岗及胸12椎体压痛(+)。纤支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证实为:左下叶管口:小细胞未分化癌。X线胸片及腰椎片提示:左肺癌胸12椎体转移。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小细胞未分化癌ED期。

    作者:韩雅君;聂磊;徐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5例资料完整有7年随访结果的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蛋白染色进行检测。结果 65例患者nm23基因高表达36例,低表达29例,转移和非转移组nm23基因低与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低表达易发生转移。生存5年以上和5年以下的两组患者nm2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nm2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的转移、预后有关。联合考虑nm23基因的表达高低和强度,才能更合理的判定转移,并可筛选出具有潜在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作者:刘奇伦;韩恩善;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软骨肉瘤患者Th1/Th2的变化

    目的观察软骨肉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的变化,为细胞因子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软骨肉瘤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有或无植物血凝素(PHA)存在情况下培养上清中IL-2、IL-4含量。结果软骨肉瘤患者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2、IL-12减少(P<0.001),而IL-10、IL-4、IL-6含量增加(P<0.01),在使用PHA刺激时,患者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显著降低,而IL-4显著升高。结论软骨肉瘤患者体内存在有Th1/Th2平衡失调,其中Th1亚群功能抑制,Th2亚群功能亢进。

    作者:郭爱林;隋延仿;叶菁;范清宇;张盈华;殷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鼻咽癌误诊25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1987~1997年间25例被误诊鼻咽癌患者的病史及误诊原因,认为为防止鼻咽癌的误诊,临床各科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一般了解和重视,认真分析病史,进行细心的常规检查EBVCA-IGA免疫酶标检查,鼻咽纤维镜检查,鼻窦内窥镜检查、鼻咽CT检查;加强耳鼻咽喉科和病理科医师的密切协作。

    作者:夏爱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直肠癌P16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SP法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7例直肠癌组织、46例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89.1%、100%,前二者间及后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与后者却有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为54.5%,高-中分化腺癌为86.9%,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16蛋白的阳性表达部位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为核型,在癌组织中为核浆型、浆型,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直肠癌Dukes分期的下降,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明显增高。结论直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P16蛋白的表达部位对良性及恶性病变可能具有鉴别意义;检测P16蛋白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远;王小强;王金柱;白旭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附95例病理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观察乳腺癌癌旁病变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表现。结果乳腺增生症中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且随异型程度增加,癌变危险性随之增高。结论乳腺增生症中不典型增生为重要癌旁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成原位癌。

    作者:赵庆丽;杜延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病的疗效分析

    本文报告应用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病356例,总有效率为92.4%,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平消胶囊对乳腺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无骨髓毒性,长期服用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琴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应用植入式药泵25例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不能切除,术中同时应用植入式药泵化疗栓塞的作用。方法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对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在术中同时置入肝动脉植入式药泵并给予化疗栓塞。使用药物FUDR+DDP+EADM+碘化油,观察存活率。结果 5年存活率8%、3年存活率56%、2年存活率24%、1年存活率12%。结论对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不能切除者采用植入式药泵化疗栓塞,具有明显提高存活率。使用植入式药泵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7例临床分析

    对7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1%(4/7)患者死于局部复发,42.8%(3/7)死于远地转移,手术+放疗3例无局部复发、且生存时间较长。作者认为手术+放疗治疗甲状腺鳞癌有望减少局部复发。

    作者:侯毅;吴晓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肿瘤痛贴外用治疗癌性疼痛100例

    肿瘤痛贴是陕西咸阳抗衰老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纯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贴剂。该品选用名贵药材,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和当今世界先进的透皮、缓释、长效制剂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止痛消肿、化瘀逐水、软坚散结之功效。我们于1999年12月~2000年3月,临床外用肿瘤痛贴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患者10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领朝;连娜;连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5-Fu罕见毒副作用10例报告

    目的阐明5-氟脲嘧啶对心脏、周围神经毒性的可能机理。方法分析了我院近年使用5-氟脲嘧啶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中所出现的10例对心脏、周围神经的罕见副作用,其中7例为心脏毒性,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心酶谱确定;3例周围神经毒性,根据临床表现确定。结果 7例心脏毒性中5例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电图V2-V6导联ST段抬高≥0.25mv,心酶谱升高,2例表现为Ⅱ°房室传导阻滞。3例周围神经毒性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无力。结论 5-氟脲嘧啶对心脏、周围神经毒性临床上虽少见,但后果较严重,应予以重视,一旦出现应停药及作相关治疗,能恢复正常。

    作者:陈大可;蒋国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妇洁栓在宫颈癌并局部感染中的应用

    宫颈癌患者在病程及放疗过程中常合并局部感染、瘤体坏死、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甚至伴有恶臭,影响治疗进程和疗效[1],及时清除感染及坏死组织极为重要。以前我科对宫颈癌并局部感染,阴道分泌物多者,采用常规0.1%新吉尔灭阴道冲洗后,局部放置灭滴灵,每日一次,每次两片,症状改善缓慢。自1999年至今,我科对宫颈癌并局部感染,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出者,试用妇洁栓后,症状改善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EPH方案联合平消胶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中、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0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35例,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照组15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65.7%,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54.2%,中位生存期450天;对照组有效率46.7%,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3.3%,中位生存期368天,两组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WBC下降68.6%,BPC下降62.9%,对照组WBC下降86.7%,BPC下降73.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治疗组占42.9%,对照组占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NSCLC,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减少,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田萍;刘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