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细胞肺癌合并乳腺血管内皮肉瘤1例

韩雅君;聂磊;徐建中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乳腺, 小细胞未分化癌, 椎体, 病理活检, 纤支镜, 呼吸音, 肺下叶, 转移, 主诉, 诊断, 腰椎, 无压, 女性, 结节, 检查, 活动, 患者, 管口, 干咳
摘要:患者女性,28岁,以干咳4月,加重伴气短20天之主诉入院。入院时查体:左肺腋下部位呼吸音减低,左肺语颤减弱。右前胸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3×3×2cm之结节,质硬、活动、无压痛。右肩胛岗及胸12椎体压痛(+)。纤支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证实为:左下叶管口:小细胞未分化癌。X线胸片及腰椎片提示:左肺癌胸12椎体转移。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小细胞未分化癌ED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病人放疗中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心理因素关系十分密切[1]。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对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年卫红;王钰;王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软骨细胞培养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抑制效应的研究

    目的检测软骨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存在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方法用酶消化、分离鸡胚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收集细胞培养液。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该培养液对血管的抑制效应。结果加软骨细胞培养液的实验组血管数为2.75±0.99且血管较细、分支少;不加样的对照组血管数为4.5±1.08且血管较粗、分支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软骨细胞培养液具有抑制血管生长的作用。

    作者:和新盈;张润岐;王正珍;吴庚利;曹峻岭;张军芳;毕华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鼻咽癌误诊25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1987~1997年间25例被误诊鼻咽癌患者的病史及误诊原因,认为为防止鼻咽癌的误诊,临床各科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一般了解和重视,认真分析病史,进行细心的常规检查EBVCA-IGA免疫酶标检查,鼻咽纤维镜检查,鼻窦内窥镜检查、鼻咽CT检查;加强耳鼻咽喉科和病理科医师的密切协作。

    作者:夏爱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EPH方案联合平消胶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中、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0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35例,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照组15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65.7%,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54.2%,中位生存期450天;对照组有效率46.7%,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3.3%,中位生存期368天,两组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WBC下降68.6%,BPC下降62.9%,对照组WBC下降86.7%,BPC下降73.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治疗组占42.9%,对照组占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NSCLC,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减少,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田萍;刘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妇洁栓在宫颈癌并局部感染中的应用

    宫颈癌患者在病程及放疗过程中常合并局部感染、瘤体坏死、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甚至伴有恶臭,影响治疗进程和疗效[1],及时清除感染及坏死组织极为重要。以前我科对宫颈癌并局部感染,阴道分泌物多者,采用常规0.1%新吉尔灭阴道冲洗后,局部放置灭滴灵,每日一次,每次两片,症状改善缓慢。自1999年至今,我科对宫颈癌并局部感染,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出者,试用妇洁栓后,症状改善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软骨肉瘤患者Th1/Th2的变化

    目的观察软骨肉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的变化,为细胞因子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软骨肉瘤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有或无植物血凝素(PHA)存在情况下培养上清中IL-2、IL-4含量。结果软骨肉瘤患者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2、IL-12减少(P<0.001),而IL-10、IL-4、IL-6含量增加(P<0.01),在使用PHA刺激时,患者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显著降低,而IL-4显著升高。结论软骨肉瘤患者体内存在有Th1/Th2平衡失调,其中Th1亚群功能抑制,Th2亚群功能亢进。

    作者:郭爱林;隋延仿;叶菁;范清宇;张盈华;殷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0-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0-羟基喜树碱(10-HCPT)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行闭式引流,排尽胸水,然后经引流管灌注10-HCPT20mg用生理盐水40~60ml稀释,每周1次,2~3次为一疗程。结果 10-HCTP灌注27例,有效率88.9%,疗效显著。结论 10-HCTP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孙安平;王维林;杨云桥;王康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肿瘤痛贴外用治疗癌性疼痛100例

    肿瘤痛贴是陕西咸阳抗衰老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纯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贴剂。该品选用名贵药材,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和当今世界先进的透皮、缓释、长效制剂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止痛消肿、化瘀逐水、软坚散结之功效。我们于1999年12月~2000年3月,临床外用肿瘤痛贴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患者10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领朝;连娜;连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在化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94例恶性肿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化疗前开始静滴,每日一次,用10天,化疗方案两组同。化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人血流变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流变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0.01),治癌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高凝高粘状态限制了抗癌药物发挥效力,通过改善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可提高化疗疗效。

    作者:李钟瑞;邹红燕;董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腔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顽固性癌性腹水

    临床上对癌性腹水的治疗较为棘手,我们对腹腔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无效的癌性腹水病人,采用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彤;孔雪洁;高宁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康莱特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疗效。方法 60例晚期肿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康莱特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单用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6.6%、23.3%,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56.6%、73.3%,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病人有增效减毒作用,对患者免疫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是治疗晚期肿瘤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马玉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喉全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5例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的方法,发音效果,适应症和禁忌症。方法选择病例行李树玲式喉全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5例,手术操作时增加环咽肌切开及放置支撑管两个步骤,术后对发音效果按言语可接受度和言语可懂度进行评价。结果除1例术后第15天出现误吸,缝闭瘘口外,余4例均手术后3周左右行气管食管音的言语评价,3例属优,1例属一般,2月后复查时重新评价属良。结论李树玲术式发音效果好,成功率高,手术一期完成,不给患者增加负担和痛苦,手术操作简单,不需附加装置,创伤小,误咽发生率低。李树玲式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时切断环咽肌可避免术后环咽肌痉挛有利于发音。在瘘口放置支撑管可以防止瘘口周围肉芽粘连致瘘口变窄或封闭。

    作者:杨红健;王可敬;刘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瘤消胶囊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①热板法,②扭体法,③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④卵蛋白诱发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脑瘤消胶囊的抗炎止痛作用。结果 0.5~2.0g/kg脑瘤消胶囊(每克药粉相当生药量13.69g)灌胃给药可:①抑制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②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③减轻卵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跖肿胀。结论脑瘤消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

    作者:曹舫;廖子君;貟重娥;袁秉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1]。我科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78例,术后引起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发生率为5.13%,经保守和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雁;吴莹清;朱冬香;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康莱特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康莱特注射液为中药薏苡仁的提取物,它既具有抗肿瘤,又有增强免疫的功能。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使癌细胞停滞于G2/M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导致癌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达到抗恶病变作用。

    作者:黄景玉;高萍;王祥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未分化肉瘤——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肝未分化肉瘤(hepatic undifferentiated sarcoma)又称恶性间叶瘤或胚胎性肉瘤,临床极为罕见,多发生于6~10岁儿童,偶见于20岁以上成人。该肿瘤恶性程度高,常转移至肺、腹膜和胸膜,预后很差。近年来国外文献已有报道,国内研究甚少,现将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肝未分化肉瘤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应小平;王敏;张晓丽;王映梅;张传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鼻咽癌的局部免疫治疗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和免疫治疗效果。方法检测了23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的NK细胞,IL-2、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浓度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比。用rIL-2对13例患者进行局部免疫治疗。10例患者进行全身免疫治疗。结果治疗前鼻咽癌患者的TNF-α浓度水平与健康人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IL-2的差别有显著的意义。而用rIL-2治疗前后,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意义。临床治疗效果,局部治疗部分缓解(PR)5例(5/13)不变7例(NC),恶化的1例(PD)。全身用药患者的精神状况,体力有改善。但肿瘤的大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rIL-2局部应用于鼻咽癌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陶仲强;司勇锋;张政;周日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感染土拨鼠乙肝病毒的小鼠非瘤组织与肝细胞癌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确定土拨鼠HBV引发的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法克隆土拨鼠HBV引发的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DNA序列测定后于Gene Bank内分析其同源性;应用原位杂交确定差异基因在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结果通过抑制消减杂交共得到了14条肿瘤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肿瘤组织和非瘤组织共有的8条基因与Gene Bank中的已知基因同源,肿瘤组织来源的5条基因和非瘤组织来源的1条基因在GeneBank中未找到同源基因。原位杂交差异基因在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均为特异性表达。结论通过抑制消减杂交获得了14条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理解HBV诱发肝癌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曹晓燕;刘杰;连兆瑞;Marcy Clayton;胡加露;樊代明;朱明华;Mark Feitelson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附95例病理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观察乳腺癌癌旁病变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表现。结果乳腺增生症中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且随异型程度增加,癌变危险性随之增高。结论乳腺增生症中不典型增生为重要癌旁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成原位癌。

    作者:赵庆丽;杜延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直肠癌P16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SP法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7例直肠癌组织、46例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89.1%、100%,前二者间及后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与后者却有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为54.5%,高-中分化腺癌为86.9%,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16蛋白的阳性表达部位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为核型,在癌组织中为核浆型、浆型,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直肠癌Dukes分期的下降,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明显增高。结论直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P16蛋白的表达部位对良性及恶性病变可能具有鉴别意义;检测P16蛋白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远;王小强;王金柱;白旭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