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的局部免疫治疗

陶仲强;司勇锋;张政;周日晶

关键词:鼻咽癌, 白细胞介素-2, 局部免疫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和免疫治疗效果。方法检测了23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的NK细胞,IL-2、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浓度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比。用rIL-2对13例患者进行局部免疫治疗。10例患者进行全身免疫治疗。结果治疗前鼻咽癌患者的TNF-α浓度水平与健康人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IL-2的差别有显著的意义。而用rIL-2治疗前后,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意义。临床治疗效果,局部治疗部分缓解(PR)5例(5/13)不变7例(NC),恶化的1例(PD)。全身用药患者的精神状况,体力有改善。但肿瘤的大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rIL-2局部应用于鼻咽癌有一定的疗效。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全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5例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的方法,发音效果,适应症和禁忌症。方法选择病例行李树玲式喉全切除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5例,手术操作时增加环咽肌切开及放置支撑管两个步骤,术后对发音效果按言语可接受度和言语可懂度进行评价。结果除1例术后第15天出现误吸,缝闭瘘口外,余4例均手术后3周左右行气管食管音的言语评价,3例属优,1例属一般,2月后复查时重新评价属良。结论李树玲术式发音效果好,成功率高,手术一期完成,不给患者增加负担和痛苦,手术操作简单,不需附加装置,创伤小,误咽发生率低。李树玲式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时切断环咽肌可避免术后环咽肌痉挛有利于发音。在瘘口放置支撑管可以防止瘘口周围肉芽粘连致瘘口变窄或封闭。

    作者:杨红健;王可敬;刘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肿瘤痛贴外用治疗癌性疼痛100例

    肿瘤痛贴是陕西咸阳抗衰老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纯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贴剂。该品选用名贵药材,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和当今世界先进的透皮、缓释、长效制剂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止痛消肿、化瘀逐水、软坚散结之功效。我们于1999年12月~2000年3月,临床外用肿瘤痛贴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患者10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领朝;连娜;连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5例资料完整有7年随访结果的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蛋白染色进行检测。结果 65例患者nm23基因高表达36例,低表达29例,转移和非转移组nm23基因低与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低表达易发生转移。生存5年以上和5年以下的两组患者nm2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nm2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的转移、预后有关。联合考虑nm23基因的表达高低和强度,才能更合理的判定转移,并可筛选出具有潜在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作者:刘奇伦;韩恩善;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附95例病理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旁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观察乳腺癌癌旁病变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表现。结果乳腺增生症中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且随异型程度增加,癌变危险性随之增高。结论乳腺增生症中不典型增生为重要癌旁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成原位癌。

    作者:赵庆丽;杜延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含羟基喜树碱方案治疗耐药性消化道癌38例

    观察HCPT联合方案对耐药性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寻找对耐药性消化系统肿瘤有效的解救方案。方法选择经常规方案治疗失败的进展期消化系统肿瘤38例,HCPT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5-Fu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胃癌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用MMC10mg静注;胰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则并用PDD注射液50mg静滴,配合水化利尿,每日1次,连用2天。21天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38例中获PR10例(26.32%),NC18例(47.37%),PD10例(26.32%)。毒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但较轻,可耐受。结论含HCPT方案对耐药性消化道癌有较好疗效,可做为其他方案治疗失败后的解救方案。

    作者:刘逸之;刘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MP方案药物化疗中晚期食管癌14例疗效观察

    本研究自1996年6月~2000年2月选用PMP方案(平阳霉素+甲氨喋呤+顺铂)治疗1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观察及随访,疗效显著CR+PR10/14(71%),副反应小,经济方便,特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感染土拨鼠乙肝病毒的小鼠非瘤组织与肝细胞癌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确定土拨鼠HBV引发的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法克隆土拨鼠HBV引发的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DNA序列测定后于Gene Bank内分析其同源性;应用原位杂交确定差异基因在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结果通过抑制消减杂交共得到了14条肿瘤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肿瘤组织和非瘤组织共有的8条基因与Gene Bank中的已知基因同源,肿瘤组织来源的5条基因和非瘤组织来源的1条基因在GeneBank中未找到同源基因。原位杂交差异基因在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均为特异性表达。结论通过抑制消减杂交获得了14条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理解HBV诱发肝癌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曹晓燕;刘杰;连兆瑞;Marcy Clayton;胡加露;樊代明;朱明华;Mark Feitelson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瘤消胶囊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①热板法,②扭体法,③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④卵蛋白诱发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脑瘤消胶囊的抗炎止痛作用。结果 0.5~2.0g/kg脑瘤消胶囊(每克药粉相当生药量13.69g)灌胃给药可:①抑制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②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③减轻卵蛋白引起的大鼠后足跖肿胀。结论脑瘤消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

    作者:曹舫;廖子君;貟重娥;袁秉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应用植入式药泵25例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不能切除,术中同时应用植入式药泵化疗栓塞的作用。方法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对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在术中同时置入肝动脉植入式药泵并给予化疗栓塞。使用药物FUDR+DDP+EADM+碘化油,观察存活率。结果 5年存活率8%、3年存活率56%、2年存活率24%、1年存活率12%。结论对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不能切除者采用植入式药泵化疗栓塞,具有明显提高存活率。使用植入式药泵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瘤误诊为子宫肌瘤48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腺肌瘤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它的症状和体征与子宫肌瘤极相似,临床、B超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我院自1987年至今共收集48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瘤者,临床、B超全部误诊为子宫肌瘤,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云;刘道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原发性卵巢淋巴瘤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附46例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通过光盘检索收集近十年来在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原发性卵巢淋巴瘤报道62例,加上我院1例共63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1.5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8%和34.78%,其预后较卵巢继发性淋巴瘤为佳,手术切除卵巢原发灶加上放疗和/或化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预后较继发者为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肖菊香;李恩孝;薛颖;何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位胸腔冲洗治疗胸部肿瘤术后脓胸

    目的探讨高位胸腔冲洗在治疗胸部肿瘤术后脓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和3例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所导致的脓胸患者行高位胸腔冲洗治疗。结果 3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全部治愈,16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平均住院日为46天,1例治疗中死于大呕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高位冲洗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常东民;王健生;赵丽萍;陈武科;高喜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加斯普林与放疗加顺铂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加斯普林与放疗加顺铂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肿瘤患者分为放疗加斯普林组(28例)为Ⅰ组和放疗加顺铂治疗组(22例)为Ⅱ组。结果放疗加斯普林和放疗加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78.6%。结果和77.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两种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加斯普林方案能获得与放疗加顺铂方案相似的疗效,但前者副作用小。

    作者:白新宽;吴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国产华明阿霉素与进口阿霉素临床疗效与毒性对比观察

    我科从1993~1999年用国产华明阿霉素和进口阿霉素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418例,对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超;张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康莱特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疗效。方法 60例晚期肿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康莱特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单用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6.6%、23.3%,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56.6%、73.3%,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病人有增效减毒作用,对患者免疫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是治疗晚期肿瘤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马玉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7例临床分析

    对7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1%(4/7)患者死于局部复发,42.8%(3/7)死于远地转移,手术+放疗3例无局部复发、且生存时间较长。作者认为手术+放疗治疗甲状腺鳞癌有望减少局部复发。

    作者:侯毅;吴晓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CD44V6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CD44V6表达。结果 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织;CD44V6在Ⅲ~Ⅳ期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乳腺癌进展程度和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作者:刘剑仑;杨南武;李挺;张传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在化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94例恶性肿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化疗前开始静滴,每日一次,用10天,化疗方案两组同。化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人血流变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流变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0.01),治癌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高凝高粘状态限制了抗癌药物发挥效力,通过改善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可提高化疗疗效。

    作者:李钟瑞;邹红燕;董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康莱特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康莱特注射液为中药薏苡仁的提取物,它既具有抗肿瘤,又有增强免疫的功能。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使癌细胞停滞于G2/M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导致癌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达到抗恶病变作用。

    作者:黄景玉;高萍;王祥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1]。我科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78例,术后引起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发生率为5.13%,经保守和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雁;吴莹清;朱冬香;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