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之;刘敏
目的观察软骨肉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的变化,为细胞因子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软骨肉瘤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有或无植物血凝素(PHA)存在情况下培养上清中IL-2、IL-4含量。结果软骨肉瘤患者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2、IL-12减少(P<0.001),而IL-10、IL-4、IL-6含量增加(P<0.01),在使用PHA刺激时,患者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显著降低,而IL-4显著升高。结论软骨肉瘤患者体内存在有Th1/Th2平衡失调,其中Th1亚群功能抑制,Th2亚群功能亢进。
作者:郭爱林;隋延仿;叶菁;范清宇;张盈华;殷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康莱特注射液为中药薏苡仁的提取物,它既具有抗肿瘤,又有增强免疫的功能。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使癌细胞停滞于G2/M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导致癌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达到抗恶病变作用。
作者:黄景玉;高萍;王祥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在化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94例恶性肿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化疗前开始静滴,每日一次,用10天,化疗方案两组同。化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人血流变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流变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0.01),治癌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高凝高粘状态限制了抗癌药物发挥效力,通过改善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可提高化疗疗效。
作者:李钟瑞;邹红燕;董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心理因素关系十分密切[1]。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对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年卫红;王钰;王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宫颈癌患者在病程及放疗过程中常合并局部感染、瘤体坏死、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甚至伴有恶臭,影响治疗进程和疗效[1],及时清除感染及坏死组织极为重要。以前我科对宫颈癌并局部感染,阴道分泌物多者,采用常规0.1%新吉尔灭阴道冲洗后,局部放置灭滴灵,每日一次,每次两片,症状改善缓慢。自1999年至今,我科对宫颈癌并局部感染,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出者,试用妇洁栓后,症状改善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疾病,我院近期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女,59岁,因右上腹肿块1月余于1993年8月入院。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病史10年。查体:皮肤及巩膜黄染,右上腹可扪及长圆形肿块,约拳头大小,无压痛,边界不清。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液。剖腹手术所见:胆囊壁色灰白,弥漫性增厚,胆囊约15cm×10cm×8cm大小,囊腔内充满液体。胆囊与肝右叶、胃幽门部十二指肠及横结肠粘连。行胆总管T型管体外引流术。病理报告:胆囊腺癌。
作者:张耀斌;司继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以前称之为IFN-r诱导因子,在结构上与IL-1相似,在功能上与IL-12相似,其具特征的活性是对T细胞,尤其是对Th1细胞及NK细胞的效果。IL-18诱导IFN-r的产生,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同时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力,并具有抗肿瘤和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细胞因子。
作者:代晓霞;楚雍烈;周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5例资料完整有7年随访结果的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蛋白染色进行检测。结果 65例患者nm23基因高表达36例,低表达29例,转移和非转移组nm23基因低与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低表达易发生转移。生存5年以上和5年以下的两组患者nm2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nm2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的转移、预后有关。联合考虑nm23基因的表达高低和强度,才能更合理的判定转移,并可筛选出具有潜在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作者:刘奇伦;韩恩善;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中、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0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35例,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照组15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65.7%,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54.2%,中位生存期450天;对照组有效率46.7%,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3.3%,中位生存期368天,两组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WBC下降68.6%,BPC下降62.9%,对照组WBC下降86.7%,BPC下降73.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治疗组占42.9%,对照组占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NSCLC,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减少,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田萍;刘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不能切除,术中同时应用植入式药泵化疗栓塞的作用。方法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对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癌在术中同时置入肝动脉植入式药泵并给予化疗栓塞。使用药物FUDR+DDP+EADM+碘化油,观察存活率。结果 5年存活率8%、3年存活率56%、2年存活率24%、1年存活率12%。结论对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癌不能切除者采用植入式药泵化疗栓塞,具有明显提高存活率。使用植入式药泵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妇科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同许多恶性肿瘤一样,以手术、放疗及化疗为基本治疗方法。经过长期努力,妇科肿瘤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各种治疗手段不断改进、创新。本文对近几年妇科肿瘤治疗中有关问题作一简要回顾和分析。
作者:刘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1]。我科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78例,术后引起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发生率为5.13%,经保守和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雁;吴莹清;朱冬香;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软骨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存在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方法用酶消化、分离鸡胚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收集细胞培养液。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该培养液对血管的抑制效应。结果加软骨细胞培养液的实验组血管数为2.75±0.99且血管较细、分支少;不加样的对照组血管数为4.5±1.08且血管较粗、分支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软骨细胞培养液具有抑制血管生长的作用。
作者:和新盈;张润岐;王正珍;吴庚利;曹峻岭;张军芳;毕华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研究自1996年6月~2000年2月选用PMP方案(平阳霉素+甲氨喋呤+顺铂)治疗1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观察及随访,疗效显著CR+PR10/14(71%),副反应小,经济方便,特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7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1%(4/7)患者死于局部复发,42.8%(3/7)死于远地转移,手术+放疗3例无局部复发、且生存时间较长。作者认为手术+放疗治疗甲状腺鳞癌有望减少局部复发。
作者:侯毅;吴晓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子宫腺肌瘤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它的症状和体征与子宫肌瘤极相似,临床、B超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我院自1987年至今共收集48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瘤者,临床、B超全部误诊为子宫肌瘤,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云;刘道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确定土拨鼠HBV引发的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法克隆土拨鼠HBV引发的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DNA序列测定后于Gene Bank内分析其同源性;应用原位杂交确定差异基因在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结果通过抑制消减杂交共得到了14条肿瘤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肿瘤组织和非瘤组织共有的8条基因与Gene Bank中的已知基因同源,肿瘤组织来源的5条基因和非瘤组织来源的1条基因在GeneBank中未找到同源基因。原位杂交差异基因在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均为特异性表达。结论通过抑制消减杂交获得了14条肝癌组织和非癌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理解HBV诱发肝癌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曹晓燕;刘杰;连兆瑞;Marcy Clayton;胡加露;樊代明;朱明华;Mark Feitelson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YFRA21-1、NSE和CEA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免分析对13例正常人和37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YFRA21-1、NSE和CEA的检测,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在正常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CYFRA21-1在鳞癌、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小细胞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鳞癌、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CEA在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鳞癌、小细胞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施常备;付民;许建林;侯峥峰;贾晓娟;南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10-羟基喜树碱(10-HCPT)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行闭式引流,排尽胸水,然后经引流管灌注10-HCPT20mg用生理盐水40~60ml稀释,每周1次,2~3次为一疗程。结果 10-HCTP灌注27例,有效率88.9%,疗效显著。结论 10-HCTP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孙安平;王维林;杨云桥;王康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64例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回顾分析,探讨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化疗+放疗25例(Ⅰ组),放疗+化疗18例(Ⅱ组),化疗+放疗+化疗21例(Ⅲ组)。化疗以COME方案或CE-CAP方案为主。放疗采用8MV-X或60Co-γ线,射野包括原发灶、纵隔及双锁骨上,剂量DT40Gy后缩野,避开脊髓加量DT15~20Gy。结果 3组总有效率84.3%,Ⅰ组80.0%,Ⅱ组83.3%,Ⅲ组90.5%,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0%、12.0%、4.0%;44.4%、11.1%、5.5%;57.1%、33.3%、23.8%。2、3年生存率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以化疗+放疗+化疗疗效好。
作者:张智策;蔡英全;夏敏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