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玉;高萍;王祥麒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心理因素关系十分密切[1]。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对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年卫红;王钰;王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软骨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存在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方法用酶消化、分离鸡胚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收集细胞培养液。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该培养液对血管的抑制效应。结果加软骨细胞培养液的实验组血管数为2.75±0.99且血管较细、分支少;不加样的对照组血管数为4.5±1.08且血管较粗、分支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软骨细胞培养液具有抑制血管生长的作用。
作者:和新盈;张润岐;王正珍;吴庚利;曹峻岭;张军芳;毕华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7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7.1%(4/7)患者死于局部复发,42.8%(3/7)死于远地转移,手术+放疗3例无局部复发、且生存时间较长。作者认为手术+放疗治疗甲状腺鳞癌有望减少局部复发。
作者:侯毅;吴晓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CD44V6表达。结果 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织;CD44V6在Ⅲ~Ⅳ期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乳腺癌进展程度和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作者:刘剑仑;杨南武;李挺;张传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5例资料完整有7年随访结果的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蛋白染色进行检测。结果 65例患者nm23基因高表达36例,低表达29例,转移和非转移组nm23基因低与高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低表达易发生转移。生存5年以上和5年以下的两组患者nm2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5)。nm23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nm23基因表达和乳腺癌的转移、预后有关。联合考虑nm23基因的表达高低和强度,才能更合理的判定转移,并可筛选出具有潜在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作者:刘奇伦;韩恩善;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YFRA21-1、NSE和CEA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免分析对13例正常人和37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YFRA21-1、NSE和CEA的检测,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在正常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CYFRA21-1在鳞癌、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小细胞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鳞癌、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CEA在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鳞癌、小细胞肺癌及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施常备;付民;许建林;侯峥峰;贾晓娟;南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研究自1996年6月~2000年2月选用PMP方案(平阳霉素+甲氨喋呤+顺铂)治疗1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观察及随访,疗效显著CR+PR10/14(71%),副反应小,经济方便,特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观察HCPT联合方案对耐药性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寻找对耐药性消化系统肿瘤有效的解救方案。方法选择经常规方案治疗失败的进展期消化系统肿瘤38例,HCPT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5-Fu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胃癌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并用MMC10mg静注;胰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则并用PDD注射液50mg静滴,配合水化利尿,每日1次,连用2天。21天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38例中获PR10例(26.32%),NC18例(47.37%),PD10例(26.32%)。毒副作用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但较轻,可耐受。结论含HCPT方案对耐药性消化道癌有较好疗效,可做为其他方案治疗失败后的解救方案。
作者:刘逸之;刘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例1,女,34岁,以右乳包块1月就诊,查体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可及一直径约7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无压痛,界清,与胸壁及皮肤无粘连。行肿块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约80ml,随即肿块缩小。诊断为乳腺囊肿,同时向囊内注射普鲁卡因和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共3次,每次穿刺均可抽出大量液体。因上述治疗失败,故行囊肿切除术。检查见囊肿壁厚薄不均匀,囊腔内壁粗糙,不光整。病理检查为乳腺鳞癌。遂行简化根治术。
作者:侯新丽;孙民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SP法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7例直肠癌组织、46例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89.1%、100%,前二者间及后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与后者却有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为54.5%,高-中分化腺癌为86.9%,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16蛋白的阳性表达部位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为核型,在癌组织中为核浆型、浆型,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直肠癌Dukes分期的下降,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明显增高。结论直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P16蛋白的表达部位对良性及恶性病变可能具有鉴别意义;检测P16蛋白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远;王小强;王金柱;白旭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科从1993~1999年用国产华明阿霉素和进口阿霉素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418例,对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超;张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软骨肉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的变化,为细胞因子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软骨肉瘤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有或无植物血凝素(PHA)存在情况下培养上清中IL-2、IL-4含量。结果软骨肉瘤患者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2、IL-12减少(P<0.001),而IL-10、IL-4、IL-6含量增加(P<0.01),在使用PHA刺激时,患者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显著降低,而IL-4显著升高。结论软骨肉瘤患者体内存在有Th1/Th2平衡失调,其中Th1亚群功能抑制,Th2亚群功能亢进。
作者:郭爱林;隋延仿;叶菁;范清宇;张盈华;殷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子宫腺肌瘤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它的症状和体征与子宫肌瘤极相似,临床、B超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我院自1987年至今共收集48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瘤者,临床、B超全部误诊为子宫肌瘤,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云;刘道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通过光盘检索收集近十年来在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原发性卵巢淋巴瘤报道62例,加上我院1例共63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1.5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8%和34.78%,其预后较卵巢继发性淋巴瘤为佳,手术切除卵巢原发灶加上放疗和/或化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预后较继发者为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肖菊香;李恩孝;薛颖;何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对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的乳腺良性疾病1760例,其中乳腺腺病1125例,乳腺腺瘤635例,行口服平消胶囊治疗。服药时间分别为1月、3月、6月。经随访观察:平消胶囊对乳腺腺病及腺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总有效率达93.43%,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连德;董平;蒋再兴;刘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原发性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男性肿瘤死亡首位,女性第二位,往往以咳嗽、痰血、胸痛为首发症状,以肺部阴影为主要表现而获得初步诊断,能否早期确诊、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对18例被长时间误诊的周围型肺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54~76岁,平均67.2岁;误诊时间6~38个月,平均10.6个月;初诊时肺部占位阴影均小于3.0cm,确诊时大8.6cm,小4.5cm;右肺上叶7例、下叶2例、左肺上叶9例。
作者:雷光焰;左天增;杨敏;李学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肿瘤来源于自身组织,但大量的免疫学研究表明机体确实存在着特异性的肿瘤抗原,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中主要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应答。肿瘤排斥抗原肽(tumor rejection antigen peptide, TRAP)是指在这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由MHC分子递呈多肽片段,可特异性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参与机体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隋延仿;曹子鹏;叶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64例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回顾分析,探讨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化疗+放疗25例(Ⅰ组),放疗+化疗18例(Ⅱ组),化疗+放疗+化疗21例(Ⅲ组)。化疗以COME方案或CE-CAP方案为主。放疗采用8MV-X或60Co-γ线,射野包括原发灶、纵隔及双锁骨上,剂量DT40Gy后缩野,避开脊髓加量DT15~20Gy。结果 3组总有效率84.3%,Ⅰ组80.0%,Ⅱ组83.3%,Ⅲ组90.5%,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0%、12.0%、4.0%;44.4%、11.1%、5.5%;57.1%、33.3%、23.8%。2、3年生存率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以化疗+放疗+化疗疗效好。
作者:张智策;蔡英全;夏敏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以前称之为IFN-r诱导因子,在结构上与IL-1相似,在功能上与IL-12相似,其具特征的活性是对T细胞,尤其是对Th1细胞及NK细胞的效果。IL-18诱导IFN-r的产生,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同时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力,并具有抗肿瘤和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细胞因子。
作者:代晓霞;楚雍烈;周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报告应用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病356例,总有效率为92.4%,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平消胶囊对乳腺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无骨髓毒性,长期服用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琴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