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建安
根据中央关于积极探索评价与提高医院效率的要求,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评价医院效率常用的四种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阐述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在评价医院效率中的运用.
作者:钟若冰;张靖;廖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5·12汶川大地震催生了巨大的康复需求,中国以及四川的康复力量面临挑战.康复医学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康复医学模式也得到了更新,对伤员的治疗经验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临床水平.
作者:何成奇;杨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患者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远视力、眼底变化情况.结果 显效26例(26眼),显效率86.67%;视网膜出血、水肿全部吸收20例(66.67%),部分吸收8例(26.7%),未吸收2例(6.6%);对数视力、眼底新生血管发生率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早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对保存视功能,防止并发症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马学仁;张琼;张道远;韩殊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防治联合行动参与者社区干部及感染者同伴骨干的相关需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行动,修订完善相关培训指导资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小组访谈、匿名问卷调查方式.结果 调查对象在政策支持、培训和指导、消除歧视及医疗救助4个方面有较为强烈的需求;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社区干部和感染者同伴骨干表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03).结论 应针对社区干部和感染者同伴骨干的需求制订联合行动方案,及时修订印发相关培训资料以指导联合行动的开展.
作者:陈均;廖菁;郑世凡;邱学朴;王勇胜;钟若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结我院2006~2009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CSDH患者218例,其中38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18例中死亡3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其中3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肿复发2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伤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2例,癫痫发作6例.结论 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宗泽;黄光富;吴波;李志立;王振宇;王奇;费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四川地震催化了我国康复医疗发展的动力,医疗体制改革为此提供了舞台.本文浅析当前康复医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康复医疗与医保、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和康复教育的关联,以及工伤康复的发展;扼要介绍目前新技术的发展及其给康复医疗带来的影响,包括运动反馈、运动控制、运动分析、脑高级功能、康复机器人、康复工程、干细胞应用以及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等.
作者:励建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局部自体骨移植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无明显骨质疏松的AIS患者,采用术中切除的滑脱椎棘突、椎板、关节突行椎间支撑植骨融合及非万向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随访观察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采用四钉二棒的非万向螺钉系统行单节段融合(L3.42例,L4.5 23例,L5S116例);合并滑脱椎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椎间不稳定及椎管狭窄需行开窗减压神经根探查者均不予固定融合7例;手术时间2.5~3.5小时,出血量200~800 ml,平均出血量320 ml;术中置钉时发生钉道破裂3次,发生硬膜囊破裂3例,神经根袖破裂2例;33例随访3月至4年,平均2.3年,腰背痛明显减轻28例,腿痛减轻或消失16例,残余肢体麻木3例,足背伸肌力Ⅲ~Ⅳ级2例,腰椎疾患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13.3±4.O)分恢复到末次随访时(26.6±3.3)分;X射线片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29例;滑脱复位有部分丢失3例,植骨块脱出于椎体后缘1例,钉棒系统断裂1例.结论 局部自体骨移植结合非万向椎弓根螺钉系统牢固固定,取材和植入方便,来源丰富,是AIS患者椎间融合方法之一.
作者:王清;王松;钟德君;王高举;文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内复发动脉瘤的临床影响因素和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复发性动脉瘤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随访资料,其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三分叉处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和基底动脉瘤各1例,微创开颅手术夹闭复发动脉瘤9例,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3例.结果 出院时优良8例,轻残3例,重残1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5年,平均3.8年,11例生存良好,1例在术后4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复发的主要原因为:栓塞不致密、夹闭不全和血流动力学影响.颅内复发动脉瘤应进行个体化治疗,对再破裂的复发动脉瘤宜采取显微手术夹闭.
作者:李志立;黄光富;张天;袁利民;刘卫东;陈勇;陈隆益;冯海龙;唐健;王振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诱导、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组(TC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及术毕患者苏醒过程中各时段所需时间,观察患者拨管后各时段的意识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 TCI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较G组平稳;在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及离开恢复室时间TCl组明显短于G组;术后各时段意识恢复程度(OAA/S)评分TCI组明显高于G组(P<O.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迅速,清醒质量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常规的静吸复合全麻.
作者:杨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结合1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误诊为冠心病10例,结核性心包积液1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病窦综合征1例.部分患者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为主,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全部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谢鸿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四肢抽搐、意识不清3小时入院.既往无癲痫及高血压等病史.
作者:韩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插管注入开塞露对缓解老年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以传统的开塞露注入肛门通便,试验组用50 ml注射器连接16号吸痰管轻插入肛门10~15 cm,注入同剂量开塞露通便.结果 排便有效率,试验组为90%,对照组为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胀及腹部体征缓解率,试验组80%,对照组4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插管注入开塞露灌肠治疗老年便秘安全可靠,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谭艳;李开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血恢复期母乳喂养安抚措施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足底采血时采取俯卧位,采血后立刻给予母乳喂养15分钟,伴随皮肤抚摸、言语安慰;对照组足底采血时也采取俯卧位,采血后侧卧于婴儿床,采血恢复期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采血恢复期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采血恢复期不同时间段啼哭例数、依然存在疼痛面容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在采血后24小时睡眠时间、惊醒次数、易于安抚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血恢复期母乳喂养干预,能显著缩短新生儿足跟采血恢复期啼哭及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减少啼哭及依然存在疼痛面容的例数,增强新生儿采血后24小时睡眠时间,母婴交流,有利于新生儿的心理发育.
作者:罗宏;曹学华;李华明;张晓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IVF)与不同来源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所得胚胎在冻融及移植后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复制的107例患者共131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据FET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CSI组;ICSI组又分射出精子组(A组)、附睾精子组(B组)、睾丸精子组(C组).结果 IVF组与ICSI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B、C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C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62.5%存在女方不孕因素,比例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 IVF和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所得的优质胚胎经受冷冻解冻的能力没有差异;ICSI所得胚胎行FET时,女方同时存在不孕因素是影响妊娠率的因素之一.
作者:贺贞;朱明辉;杨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介绍香港康复的现状,包括康复性质,公立医院康复的设置层次和康复流程,医院康复人员的构成和各自的职责,康复部门的设置,各级医院康复的运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比较香港和内地康复的异同,总结香港康复对四川康复发展的启示.
作者:潘福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39例胎盘残留病例作为治疗组,同期产后胎盘残留病例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复方益母草膏,同时用缩宫素10 U,肌肉注射,1次/日,连用5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75 mg,po,qd,连服3天,比较两组清宫率和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清宫率15.38%,治愈率84.62%;对照组分别为74.19%和25.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残留具有简便、有效、安全、无痛苦、成本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克励;彭红;张天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肝细胞癌伴PVTT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放疗反应和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期自治疗开始之日起计算,累积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原发病灶完全缓解率为8.6%,部分缓解率为22.9%,无缓解率为17.1%;肿瘤缓解率为48.6%;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14%、5.71%及0,中位生存期6个月.结论 3DCRT治疗肝细胞癌伴PVTT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晋湘;蒋林君;羊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常规与辨证针刺取穴配合特定电磁波、按摩及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疗程.方法 选取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辨证组各36例.两组按摩、TDP配合糖尿病标准化治疗方案相同,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常规取穴针刺,辨证组辨证取穴针刺.结果 4个疗程后,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531,P>0.05,);8个疗程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088,P<0.05);两组痊愈患者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29,P<0.05).结论 常规与辨证取穴针刺配合按摩、TDP治疗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辨证取穴针剌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性周围性面瘫愈显率,缩短疗程.
作者:万军;张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点及处置方法.方法 明确诊断后,隔离和转运,积极药物治疗.结果 13例甲型H1NI流感确诊病例,经门诊或住院治疗均痊愈.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与季节性流感相同,表现温和,预后良好.我们所采用的处置方法简单易行,切实有效.
作者:刘佳易;李效全;张钲;孟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加强妇幼保健功能和质量,促进妇幼保健信息共享,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效率,为政府妇幼卫生领域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成都市开发、建设了纵向连接国家、省、市、县四级,横向连接辖区内各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市、县、乡的高效畅通、科学规范的妇幼保健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妇幼卫生网络信息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妇幼卫生工作质量.
作者:李亚斌;何杰;李九大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