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一步推广和规范骨科损害控制技术

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

关键词:骨科损害控制, 命名, 适应证, 定义
摘要:骨科损害控制(DCO)技术的应用使大量严重多发性骨关节损伤得到有效救治,并被逐渐应用到严重脊柱脊髓损伤、老年骨关节损伤等伤病的救治中.本文阐述了DCO的命名、定义、适应证和方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产后胎盘残留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39例胎盘残留病例作为治疗组,同期产后胎盘残留病例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复方益母草膏,同时用缩宫素10 U,肌肉注射,1次/日,连用5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75 mg,po,qd,连服3天,比较两组清宫率和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清宫率15.38%,治愈率84.62%;对照组分别为74.19%和25.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残留具有简便、有效、安全、无痛苦、成本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克励;彭红;张天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母乳喂养安抚措施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采血恢复期母乳喂养安抚措施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足底采血时采取俯卧位,采血后立刻给予母乳喂养15分钟,伴随皮肤抚摸、言语安慰;对照组足底采血时也采取俯卧位,采血后侧卧于婴儿床,采血恢复期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采血恢复期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采血恢复期不同时间段啼哭例数、依然存在疼痛面容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在采血后24小时睡眠时间、惊醒次数、易于安抚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血恢复期母乳喂养干预,能显著缩短新生儿足跟采血恢复期啼哭及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减少啼哭及依然存在疼痛面容的例数,增强新生儿采血后24小时睡眠时间,母婴交流,有利于新生儿的心理发育.

    作者:罗宏;曹学华;李华明;张晓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进一步推广和规范骨科损害控制技术

    骨科损害控制(DCO)技术的应用使大量严重多发性骨关节损伤得到有效救治,并被逐渐应用到严重脊柱脊髓损伤、老年骨关节损伤等伤病的救治中.本文阐述了DCO的命名、定义、适应证和方法.

    作者: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四川地震催化了我国康复医疗发展的动力,医疗体制改革为此提供了舞台.本文浅析当前康复医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康复医疗与医保、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和康复教育的关联,以及工伤康复的发展;扼要介绍目前新技术的发展及其给康复医疗带来的影响,包括运动反馈、运动控制、运动分析、脑高级功能、康复机器人、康复工程、干细胞应用以及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等.

    作者:励建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都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为加强妇幼保健功能和质量,促进妇幼保健信息共享,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效率,为政府妇幼卫生领域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成都市开发、建设了纵向连接国家、省、市、县四级,横向连接辖区内各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市、县、乡的高效畅通、科学规范的妇幼保健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妇幼卫生网络信息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妇幼卫生工作质量.

    作者:李亚斌;何杰;李九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克芜踪中毒12例胸部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克芜踪 (PQ) 中毒的胸部X射线CR和CT影像学表现,以及时为临床对症救治提供关键性指导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Q剂吞服中毒患者胸壁、胸腔、肺部和纵隔X射线平片及CX影像表现.结果 4例表现不同程度肺纹理增多;1例较广泛淡薄絮状双肺浸润阴影;1例双肺网状病变及右上肺厚壁空洞实变灶;2例重症致死,从早期的轻微肺损害到第4、5天的重度湿肺和纵隔一胸壁皮下气肿;4例胸部未见异常.结论 胸部X射线平片和CT检查技术有利于动态分析该病的中毒程度和组织损害,为临床观察该病的发展、演变及评估预后、确定救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温俊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策略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结我院2006~2009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CSDH患者218例,其中38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18例中死亡3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其中3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肿复发2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伤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2例,癫痫发作6例.结论 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宗泽;黄光富;吴波;李志立;王振宇;王奇;费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3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特点,提高真菌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重度烧伤伴真菌感染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总结防治措施.结果 本组真菌感染平均出现在伤后12天,主要类型是白色念珠菌26例(76.5%),其次是热带念珠菌5例(14.7%)、曲霉菌2例(5.9%)、毛霉菌1例(2.9%);34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痊愈31例,死亡3例,治愈率91.2%;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组治愈率85.7%,氟康唑组治愈率75.0%.结论 重视诱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防治可以提高重度烧伤伴真菌感染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巍;张兵;李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汶川大地震挤压伤伤员伤情特点及干预措施

    目的 调查总结地震所致挤压伤伤员的伤情特点及康复需求.方法 对汶川地震挤压伤伤员进行随访,收集病例资料,确定及实施伤员的康复治疗方案.结果 纳入伤员117例,所有伤员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收集,其中1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03例进行了非手术康复治疗.结论 伤员伤情复杂,截肢率高,治疗时间长,部位多,病情易反复,且多伴有心理疾患,急需接受包括手术和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

    作者:伍晓靖;王跃;卢冰;赵正恩;张斌;姚晓克;李东东;顾峥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半结肠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腹腔镜冲洗吸引装置在术中结肠灌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左半结肠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切除肿瘤肠段,应用腹腔镜冲洗吸引装置行术中灌肠后一期吻合.结果 19例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0~14天痊愈出院.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病例,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得当,左半结肠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用腹腔镜冲洗吸引装置灌洗结肠,可达到省时省力、肠道清洁更加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太平;赵汗青;朱惠东;李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腰椎爆裂骨折120例前后路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65例,后入路手术55例.X射线片评定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CT评定椎管减压、椎管占位清除率,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结果 随访15~32月,平均18月,无神经损伤加重及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伤椎复位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Cobb角丢失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入路手术组较后入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优于后入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入路组;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椎管占位情况及是否伴有骨折脱位和脊髓神经症状决定.

    作者:王智黔;刘仲前;万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30例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患者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远视力、眼底变化情况.结果 显效26例(26眼),显效率86.67%;视网膜出血、水肿全部吸收20例(66.67%),部分吸收8例(26.7%),未吸收2例(6.6%);对数视力、眼底新生血管发生率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早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对保存视功能,防止并发症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马学仁;张琼;张道远;韩殊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临床应用评价

    弯曲根管的预备是根管治疗的难点.镍钛合金制成的机用根管预备器械具有良好的成形能力,可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弯曲根管预备中亦能取得满意的成形和清理效果,临床应用前景良好,但镍钛器械的折断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待于今后研究完善.

    作者:刘士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基础药物治疗的增效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联用托吡酯(TPM)治疗难治性癫痫(IE)的疗效.方法 32例连续正规治疗2年以上仍频繁发作的IE患者,在原用抗癫痫药的基础上加用TPM治疗,以加用TPM前3个月的月均发作频率为基数,与加用TPM后3个月的稳定期月均发作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加用TPM后月均发作频率(6±6)次,与加用TPM前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月均发作减少<50%有8例(25.00%),发作减少≥50%有24例(75.00%),发作减少≥75%有15例(46.88%),发作完全停止6例(18.75%).结论 联用TPM对IE基础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作者:魏大萍;陈峰;雷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3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点及处置体会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点及处置方法.方法 明确诊断后,隔离和转运,积极药物治疗.结果 13例甲型H1NI流感确诊病例,经门诊或住院治疗均痊愈.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与季节性流感相同,表现温和,预后良好.我们所采用的处置方法简单易行,切实有效.

    作者:刘佳易;李效全;张钲;孟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同来源精子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所得胚胎冻融及移植后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IVF)与不同来源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所得胚胎在冻融及移植后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复制的107例患者共131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据FET胚胎来源分为IVF组、ICSI组;ICSI组又分射出精子组(A组)、附睾精子组(B组)、睾丸精子组(C组).结果 IVF组与ICSI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B、C组胚胎存活率、移植胚胎占解冻胚胎比例、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C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62.5%存在女方不孕因素,比例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 IVF和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所得的优质胚胎经受冷冻解冻的能力没有差异;ICSI所得胚胎行FET时,女方同时存在不孕因素是影响妊娠率的因素之一.

    作者:贺贞;朱明辉;杨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汶川地震伤员截肢后幻肢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对幻肢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存在幻肢痛的5·12汶川1地震伤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方法治疗.以简明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SF-MPQ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灸和康复治疗联合运用对幻肢痛有很好的疗效,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杨玉龙;常有军;潘福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汶川大地震对中国康复的影响

    5·12汶川大地震催生了巨大的康复需求,中国以及四川的康复力量面临挑战.康复医学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康复医学模式也得到了更新,对伤员的治疗经验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临床水平.

    作者:何成奇;杨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救治汶川地震伤员563例分析

    目的 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汶川地震骨伤伤员的总体情况,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汶川地震后至2008年7月12日8时本院收治的骨伤伤员的入院信息及救治效果资料,经过二次交叉核对后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我院共收治563例地震伤员,包括门诊伤员249例,住院伤员314例,其中男287例,女276例;中位年龄门诊伤员42岁(28Y~57岁),住院伤员46岁(33~65岁),住院伤员年龄明显大于门诊伤员(P=0.003);住院伤员中骨伤231例,占73.56%,其中男108例,女123例;门诊伤员集中在震后前3天,占73.50%,而住院伤员震后前3天不足50%,住院伤员在震后72小时达高峰,持续至震后9、10天后明显减少,相应时段骨科医生与伤员数量比分别为(1:6.4,1:5.6,1:4.2);伤员主要来自都江堰市、阿坝州和彭州市;伤情分类前3位为骨科(69.3%),神经外科(15.6%),普外科(3.7%);住院骨科伤员死亡率为0,破伤风及气性坏疽发病率为0,骨筋膜室综合症3例4肢因转入我院时已发生坏死而行截肢术.结论 总结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经验,建立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硬件建设、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科学现场分检与信息平台建设,同时政府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

    作者:陈勤;薛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SD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8),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血清内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occludin 的分布.结果 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后,和正常组比较,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减少,结肠组织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 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肠黏膜上皮细胞TJ相关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低下,促发炎症反应.

    作者:姜伟炜;张文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