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华;徐晓;蔡阳群;刘勇
目的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构建含有HBV S基因的表达截体pFBDHTa-S,转化DH10Bac感受态菌.利用其含有的细菌Tn7转座系统,将该基因重组至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中,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含有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构建了的含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PCR检测可以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片段.结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地构建了含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芳婷;尹文;汤惠茹;房家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奈达铂名为顺式-乙醇酸-二氨合铂,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铂类注射制剂,1995年6月在日本获准上市.奈达铂的英文名字为Nedaplatin,商品名为Nedaplait、Aqupla,因为其易溶于水(aqua)和铂类(platin)化合物而命名.该药已经由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国产化,商品名为捷佰舒.进入细胞后,甘醇酸脂基上的醇性氧与铂之间的键断裂,水与铂结合,导致离子型物质(活性物质或水合物)的形成.然后,断裂的甘醇酸脂基配基变得不稳定并被释放,产生多种离子型物质,与DNA结合而阻碍DNA复制,而发挥其抗肿瘤效果[1].奈达铂的毒性谱与顺铂不同,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80%,血液学毒性较顺铂高,肾毒性和胃肠道副反应较顺铂有所降低[2].现就其药理学等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汾;李树业;孟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研究康赛迪(R)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生存质量疗效研究.方法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有影像学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结果近期疗效:对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统计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康赛迪(R)能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向华;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2年5月~2003年8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化疗科采用美国ARROW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通过留置细导管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21例,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妹兴;王中吉;陶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生场热疗与胸腔药物灌注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病人分为热疗加灌注化疗联合组和单纯灌注化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统计以卡方检验.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8.2%(15/17),对照组有效率55.6%(10/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热疗结合胸腔内药物灌注,提高了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介.
作者:张泉;李燕;杨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溃疡型食管癌是放疗抗拒性的肿瘤,其疗效差,且易穿孔.对禁忌手术治疗的患者如何提高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当前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我院从1996年8月至1998年2月,对80例溃疡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放疗加辅助治疗,40例行单纯放疗,放疗加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高飞;赵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P53、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取自手术切除及肺穿刺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组织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端粒酶逆录酶、P53、PCNA的表达,并取癌旁肺组织10例作对照.结果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P53、阳性率分别为78.3%(47/60)和53.3%(32/60),PCNA的指数为58.63±10.61.癌旁组织依次为0%(0/10),10%(1/10)和30.3±7.3,(P<0.01);在鳞癌中的表达依次为72.7%,51.5%,57.78±10.68;在腺癌中的表达依次为88.2%,52.9%,59.18±11.47;在腺鳞癌中依次为80%,60%,61.2±10.67,(P>0.05).临床分期的关系为:Ⅰ期依次为71%,35.5%,55.74±10.71;Ⅱ期为87.5%,70.8%,59.79±9.14;Ⅲ期为80.4%,80.1%,71.6±7.31.(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为89.7%,60.9%,61.72±9.74;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例中为67.7%,38.7%,55.74±10.71,(P=0.028);病理分化较高组织中的表达为70.4%,29.6%,55.63±9.72,分化中等的为84.2%,68.4%,58.26±10.26,分化较低的组织中为85.7%,78.6%,64.93±10.76,(P=0.028).结论端粒酶逆转录酶、P53、PCNA与肺癌组织有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之间有正相关性,而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作者:刘东华;胡华震;黄文斌;王莹;张丽琴;徐国祥;张菊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后逐渐加剧,尤以手术当天下午和晚间疼痛剧烈,次日减轻.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疼痛的程度也有不同,病人表现呻吟、出汗、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此时护理人员要针对病人手术情况作相应解释、劝慰,并细心检查,排除加剧切口疼痛的其他原因.近4年来,我院用球形微量泵持续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小平;陈惠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C-erbB-2癌基因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结果C-erbB-2、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7.83%、71.08%、66.27%.C-erbB-2表达:在ER、PR阴性组高于ER、PR阳性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C-erbB-2与ER、PR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选择个性化化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衡量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祖宏;许文兵;谢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拓普替康(TPT)治疗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例卵巢癌给予单药拓普替康1.25mg/m2d1~5或联合DDP40mg/m2d1,6化疗,每21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国产盐酸拓普替康治疗恶性卵巢癌的近期有效反应率为37.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拓普替康可作为治疗经铂类等药物失败的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每例均需G-CSF支持,较高经费支持是其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作者:安云婷;李汉萍;万建萍;徐小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配合EMM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总结1997年到2001年资料共128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70例,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EMMP化疗同时口服平消胶囊,观察疗效,毒性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7.2%,对照组为42.9%(P<0.05),血液学毒性治疗组轻且恢复快(P<0.05),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配合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提高生存率,是有效的辅助用药.
作者:惠双;万里新;屈中玉;孙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THP40mg/m2).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3.1%,部分缓解(PR)率为43.8%,总有效率达46.9%.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脱发.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一线方案中应用.
作者:李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7例四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P<0.05),肺癌Ⅳ期患者血清三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Ⅲ期(P<0.01或P<0.05),宫颈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宫颈癌Ⅳ期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Ⅱ、Ⅲ期(P<0.05),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鼻咽癌患者(P<0.05).血清CA125敏感性高低依次是肺癌>NHL>宫颈癌>鼻咽癌(P<0.05).结论血清CA125 CA242、CA153水平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孙延亮;赵帆;胡湘军;肖拥军;周养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对一线治疗无效的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从2002年5月至2003年3月应用平消胶囊联合其他常用化疗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2例,小细胞肺癌11例.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68.2%,血液毒性:WBC减少为68%,其中Ⅲ度占13.3%,无Ⅳ度反应.PLT减少为59%,其中Ⅲ度占9.1%,无Ⅳ度反应.无严重非血液毒性.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平消胶囊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小细胞及非细胞肺癌获得68.2%的疗效并且未有明显的血液及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是有效、经济和安全的.
作者:李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c-jun及c-fos的高表达为肺癌频发早期事件,主要系细胞外增殖信号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细胞外增殖信号,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上皮源性细胞表面的KGFR,进而经一系列包括PKC及RAS-MARP在内的信号传递过程影响位于胞核的c-jun、c-fos/A p-l表达,Ap-l与肺癌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刘领;笪冀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对H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疗效及毒性情况.方法治疗组34例,康莱特200ml,静滴,第1~20天.其中联合MVP方案化疗24例(MMC 6mg/m2静注,第1天:VDS 3mg/m2静注第1,8天:DDP 30mg/m2,静滴,第2~4天);联合NP方案化疗10例:NVB 35mg/m2,静滴,第1,8天:DDP 30mg/m2,静滴,第2~4天.对照组30例:MVP方案化疗者20例,NP方案化疗者10例,用法同前.两组均以每3周为一周期,重复2个周期.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按WHO标准来评价,临床受益疗效按行为状态评分及体重变化来评价.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5.29%和26.67%(P>0.05).行为状态及体重变化(临床受益疗效)阳性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毒性及消化系统毒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吴萍;方永鹏;王莉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3例宫颈癌,其中鳞癌20例,腺癌13例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切片中VEGF及VEGFnMRNA皆有活跃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mRNA呈阴性表达,VEGF蛋白可见弱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组织切片中的VEGF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及VEGFmRNA的阳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VEGF的检测对判断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海琳;张润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总结1997~2002年我院应用中药关节腔注射及手术结合治疗的17例患者,随访半年~3年.结果12例肿痛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无复发;5例好转,肿痛明显减轻,但过累后仍感疼痛,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具有以下优点:①疗效明显提高.②减少复发率.③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党省民;郑江;胡亚军;李三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30例正常卵巢、30例良性卵巢肿瘤、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良性肿瘤组、卵巢癌组的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80.00%、64.81%,恶性组阳性率低于其它两组(P=0.014).P21(-)和P21(+)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结论P21蛋白表达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道成;梁立治;颜笑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吉粒芬对鼻咽癌患者升白细胞的作用.方法抽取60例患者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进行治疗后观察.对白细胞总数分析用有效率和均数的χ2和t检验.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增加总有效率91.2%,对照组为42.1%,二组有显著差异(P<0.001)白细胞均值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吉粒芬对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素芳;杨凌;张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