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华;胡华震;黄文斌;王莹;张丽琴;徐国祥;张菊华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PLC患者33例检测血清TSGF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AFP水平,对两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LC患者血清TSGF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11.40vs.53.47±4.95u/mll,P<0.05);AFP与TSGF呈高度正相关(r=0.644,P<0.05).结论TSGF是一项较AFP更为敏感的PLC血清指标,特别对AFP阴性患者可显著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朱波;万里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癌组织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4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34,检测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食管癌MVD值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01).结论微血管密度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景红;吴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总结分析近年来,采用颈前区低位领式切口切除胸骨后及前上纵隔肿瘤17例的体会.作者认为,大多数胸骨后或前上纵隔的肿物,均可采用颈前区低位领式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只要术者熟悉其局部解剖,术中操作仔细轻柔,比传统的劈开胸骨入路,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侯昌华;徐晓;蔡阳群;刘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c-jun及c-fos的高表达为肺癌频发早期事件,主要系细胞外增殖信号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细胞外增殖信号,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上皮源性细胞表面的KGFR,进而经一系列包括PKC及RAS-MARP在内的信号传递过程影响位于胞核的c-jun、c-fos/A p-l表达,Ap-l与肺癌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刘领;笪冀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0例使用HLFP方案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总有效率为65%(13/20),毒副反应以胃髓抑制反应为重,其余均为Ⅰ°~Ⅱ°.对症处理均能耐受化疗.结论HLFP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且使用方便,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向东;宋怡兵;董灵;宋小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生场热疗与胸腔药物灌注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病人分为热疗加灌注化疗联合组和单纯灌注化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统计以卡方检验.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8.2%(15/17),对照组有效率55.6%(10/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热疗结合胸腔内药物灌注,提高了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介.
作者:张泉;李燕;杨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对一线治疗无效的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从2002年5月至2003年3月应用平消胶囊联合其他常用化疗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2例,小细胞肺癌11例.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68.2%,血液毒性:WBC减少为68%,其中Ⅲ度占13.3%,无Ⅳ度反应.PLT减少为59%,其中Ⅲ度占9.1%,无Ⅳ度反应.无严重非血液毒性.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平消胶囊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小细胞及非细胞肺癌获得68.2%的疗效并且未有明显的血液及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是有效、经济和安全的.
作者:李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食管鳞癌手术并术后放疗患者62例,其中30例不行化疗,口服平消胶囊;32例患者行PF方案化疗6周期.结果表明平消胶囊治疗组3年生存率46.7%,化疗组43.8%,而平消胶囊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毒副反应少而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中鹏;侯东祥;李建辉;张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溃疡型食管癌是放疗抗拒性的肿瘤,其疗效差,且易穿孔.对禁忌手术治疗的患者如何提高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当前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我院从1996年8月至1998年2月,对80例溃疡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放疗加辅助治疗,40例行单纯放疗,放疗加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高飞;赵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及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1例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一天s-VEGF水平,并与同期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结果胃癌患者s-VEGF高于对照组(P<0.05);s-VEGF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升高(P<0.05);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较术前下降(P<0.05);接受姑息手术者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s-VEGF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术后s-VEGF仍显著增高者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单一s-VEGF检测不能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刘晓洪;陈怀云;江华;唐小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3例宫颈癌,其中鳞癌20例,腺癌13例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切片中VEGF及VEGFnMRNA皆有活跃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mRNA呈阴性表达,VEGF蛋白可见弱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组织切片中的VEGF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及VEGFmRNA的阳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VEGF的检测对判断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海琳;张润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30例正常卵巢、30例良性卵巢肿瘤、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良性肿瘤组、卵巢癌组的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80.00%、64.81%,恶性组阳性率低于其它两组(P=0.014).P21(-)和P21(+)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结论P21蛋白表达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道成;梁立治;颜笑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70例食管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术前经选择性地采用食管造影、食管镜、食管腔内超声、胸部CT扫描等方法检查;除因肿瘤<1.0cm、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合并症禁忌以及患者拒绝共10例未手术外,手术治疗60例;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56例,平滑肌肉瘤3例,平滑肌瘤合并食管鳞癌1例;手术方式包括:经胸前外或后外侧切口、腋窝S切口、不切断肌肉胸壁小切口、胸膜外及胸腔镜下粘膜外肿瘤摘除,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重建附加幽门成形术;术中食管粘膜破损7例,术后声音嘶哑、食管狭窄各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钡剂食管造影、食管镜检查仍为食管平滑肌瘤的基本、有效诊断方法.食管腔内超声探测、胸部CT扫描对于X线表现不典型、与恶性病变难以鉴别的病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食管平滑肌瘤系良性病变,提出对于病变小于1.0cm、症状轻微、术中难以定位的患者,仅作追踪观察对象;对于体积较大、症状明显、或疑有恶性变者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性质确定手术入路及方案进行手术.强调术前如考虑为平滑肌瘤时,内镜下不宜咬取活检;术中剥离肿瘤时,应紧贴瘤体用纱球推开粘膜以减少粘膜破损的机会;于食管内注入美蓝,观察术野蓝染有助于发现食管粘膜破损;及时缝合修补破口并用带蒂肌瓣、胸膜等加以覆盖,可有效地预防术后食管瘘;对于体积较大、不规则形或术中粘膜损伤过多者,应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重建,并附加幽门成形手术以减少术后返流.
作者:王云杰;谷仲平;赵正源;马群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胫骨成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方法对1992年~2001年收治的胫骨成骨肉瘤75例,采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辅以手术前、后化疗及术后免疫治疗,并按Enneking标准评价肢体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4.5年,术后6个月~2.2年内因肿瘤转移而死亡者17例,存活58例,存活率77.3%.存活者中,3例因局部复发而截肢,1例复发者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植骨融合.对58例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优39例;良15例;因复发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融合者可;3例截肢者配带假肢功能差.结论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胫骨成骨肉瘤,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安全、有效,可望普及推广.
作者:张杏泉;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对H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疗效及毒性情况.方法治疗组34例,康莱特200ml,静滴,第1~20天.其中联合MVP方案化疗24例(MMC 6mg/m2静注,第1天:VDS 3mg/m2静注第1,8天:DDP 30mg/m2,静滴,第2~4天);联合NP方案化疗10例:NVB 35mg/m2,静滴,第1,8天:DDP 30mg/m2,静滴,第2~4天.对照组30例:MVP方案化疗者20例,NP方案化疗者10例,用法同前.两组均以每3周为一周期,重复2个周期.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按WHO标准来评价,临床受益疗效按行为状态评分及体重变化来评价.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5.29%和26.67%(P>0.05).行为状态及体重变化(临床受益疗效)阳性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毒性及消化系统毒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吴萍;方永鹏;王莉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5例乳腺Paget病的临床资料.对乳头糜烂经久不愈患者应首先考虑Paget病.该病治疗应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建议行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病检再作进一步治疗.
作者:刘浩乾;耿熠;周海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吉粒芬对鼻咽癌患者升白细胞的作用.方法抽取60例患者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进行治疗后观察.对白细胞总数分析用有效率和均数的χ2和t检验.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增加总有效率91.2%,对照组为42.1%,二组有显著差异(P<0.001)白细胞均值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吉粒芬对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素芳;杨凌;张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C-erbB-2癌基因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结果C-erbB-2、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7.83%、71.08%、66.27%.C-erbB-2表达:在ER、PR阴性组高于ER、PR阳性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C-erbB-2与ER、PR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选择个性化化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衡量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祖宏;许文兵;谢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配合EMM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总结1997年到2001年资料共128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70例,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EMMP化疗同时口服平消胶囊,观察疗效,毒性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7.2%,对照组为42.9%(P<0.05),血液学毒性治疗组轻且恢复快(P<0.05),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配合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提高生存率,是有效的辅助用药.
作者:惠双;万里新;屈中玉;孙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拓普替康(TPT)治疗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例卵巢癌给予单药拓普替康1.25mg/m2d1~5或联合DDP40mg/m2d1,6化疗,每21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国产盐酸拓普替康治疗恶性卵巢癌的近期有效反应率为37.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拓普替康可作为治疗经铂类等药物失败的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每例均需G-CSF支持,较高经费支持是其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作者:安云婷;李汉萍;万建萍;徐小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