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伟;李爱民;刘希光;李宁;颜士卫;夏咏本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29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对症护理.结果 29例患者中1例自动出院,28例获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使患者机体少受损伤及预防继发感染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王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为首批赶到地震中心区的医疗救援人员,作者根据自己参加救援的经历,回顾总结了前线救治的系列过程,提出了参与救援人员的合理安排,伤员的早期有效处置,物资供应的后勤保障是早期成功救治大量伤员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攀;唐孝明;卢冰;刘仲前;王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中3种镇痛方法 对减少早孕妇女宫颈扩张疼痛及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70例早孕妇女人工流产术前分组用药镇痛,Ⅰ组为利多卡因镇痛组(65例),Ⅱ组为米索前列醇镇痛组(65例),Ⅲ组为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镇痛组(70例),Ⅳ组为不予任何药物的对照组(70例).结果 3种方法 均有扩张宫颈和镇痛效果,以Ⅲ组效果佳,对照组宫颈扩张差,腹痛、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用药的3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镇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作者:王俭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全肠外营养液(TPN)临床营养支持在临床应用时,通常要求定容和定渗透压给药,以期达到更科学的临床个性化给药方案.笔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TPN定容、定渗透压计算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袁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神经外科提供该区域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前交通动脉及其发出的下丘脑穿动脉的形态、长度、管径、毗邻结构等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 前交通动脉长度为(3.34±0.74)mm,管径(1.22±0.79)mm,其形态变异较多,可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及缺如;前交通动脉均恒定发出穿动脉,约2~7支,平均直径0.28 mm,起源于前交通动脉的上、后、下壁,长度、管径及走行不一,供应下丘脑、终板、胼胝体等.结论 了解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解剖特点,有助于术中加以辨认和保护.
作者:张洪伟;李爱民;刘希光;李宁;颜士卫;夏咏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8例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收入隔离病房后给予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 16例截肢术患者未再行第2次截肢术,另2例患者行清创及肢体局部切开减压,未行截肢术,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多学科综合治疗及护理能尽可能缩小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组织坏死范围,降低病死率,已行截肢者可避免再次截肢的可能.
作者:葛俊;杨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介绍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收治的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窭道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4例出现表浅感染经换药均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 积极术前准备、完整切除窭道、肌肉填塞死腔、术中细致缝合、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出现问题及早处理是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钟雷;游晓波;卢帆;张家建;卫东;傅荣;杜丽平;蔡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皮肤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量表(STAI-Form Y)及自行设计表格对2008年10月13日至12月26日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的159例皮肤病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159例患者状态焦虑阳性率13.8%(22/159);按文化程度分类比较:小学以下阳性率24%(6/25),初中阳性率15.6%(7/45),高中(中专)阳性率15%(6/40),大专阳性率10%(2/20),本科以上阳性率3.4%(1/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年龄分类比较:19~39岁阳性率5%(4/74),50~69岁阳性率25%(15/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皮肤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问题,应用STAI-Form Y能较准确的判断焦虑患者,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陈晓霞;蒲晓英;代喆;江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并发症及其妊娠结局,寻求终止妊娠佳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203例孕23+3~39+3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者分娩方式及母婴预后的差异.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69例,并发心衰4例,胎盘早剥15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9例,产后出血42例,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综合征(HELLP)3例;孕34~36周分娩组剖宫产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在孕28~33周组高,孕34~36周组和≥37孕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多,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
作者:梅立;罗军;陈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致残率很高,也是引起痴呆的第二个常见原因及老年人发生癫痫的常见原因,常常导致抑郁的出现.脑卒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脑卒中的防治越来越重要.文中就近一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曾宪容;刘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1].随着银杏食用和药用的开发和利用,为此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可能会逐渐增多[2].
作者:李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常见的类型.到目前为止,临床确诊的AD患者基本都处于中晚期,已没有可明显逆转已有损害或终止疾病进展的有效治疗措施,治疗AD的希望在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近年来,一系列新的研究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
作者:易刚;肖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GBS 28例、6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行腰丛神经MRN检查.正常组观测腰2~5神经根、神经节、神经干及股神经的形态、大小与信号;GBS及CIDP组观察神经及其周围的改变,测量右侧腰4神经根、神经节、神经干及股神经的短轴径线与神经肌肉信号比.结果 正常组MRN可清晰显示腰2~5神经的走行,神经节呈圆或椭圆形膨大,径线为3~6 mm,神经根及干呈条状,边缘光滑,径线为2~5 mm,神经节信号高于神经根和干,40%的神经根鞘有少量脑脊液,股神经、闭孔神经、腰骶干的显示率分别为100%、83.3%、43.3%;85.7%的GBS腰丛神经周围有片状模糊高信号,神经根和节大小、信号无明显改变,25%神经干增粗,50%的神经干信号增高,边缘模糊;CIDP神经周围无片状高信号,神经根及节无明显增大,神经干及股神经均明显增粗,信号增高.结论 GBS在神经周围有渗出病变,神经增粗不明显;CIDP神经周围无渗出病变,神经干明显增粗.MRN可清晰显示腰丛神经及主要大分支,可作为GBS及CIDP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吕发金;谢鹏;牟君;朱丹;万东;李勇;李咏梅;肖智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症,传统治疗强调院内处理.随着癫痫治疗目的 从控制发作转变到既要控制发作,又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处理日显重要.文中介绍了近几年有关癫痫持续状态院前处理和经直肠给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进展.
作者:韩雁冰;王学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8年我院为2例胃巨大结石患者通过电子胃镜分次取石,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1,男,56岁,胃镜下可见胃底结石2块,大小分别为3 cm×4 cm、1 cm×1.5 cm,胃窦溃疡.病例2,女,50岁,胃镜下可见胃底结石2块,大小分别为2.5 cm×4 cm,2 cm×4 cm,胃窦溃疡.2例患者均有进食大量柿子的饮食史,主诉上腹胀痛不适就诊,电子胃镜确诊为胃结石、胃溃疡.
作者:周丽华;陈琼;阳运超;张仁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岛叶胶质瘤的显微外科切除方法 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18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影像特征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全切12例,近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残腔出血3例,大片脑梗死1例,肌力下降或加重3例,短暂性不全运动性失语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在显微镜下通过识别岛叶表面的解剖标志,判断岛叶胶质瘤切除的深度和范围,并注意彻底止血,能更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冬冬;黄光富;冯海龙;谭海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mRNA(CK20-mRNA)的表达对诊断食管癌微转移的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 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10例食管良性病变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K20-mRNA,并进行比较.结果 食管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CK20-mRNA阳性表达;42例无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40.48%(17/42),11例远处转移者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81.82%(9/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K20-mRNA是检测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的分子标志物,其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密切.
作者:金文波;周乃康;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血浆中一种独立的脂蛋白,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就传统与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Lp(a)的影响,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黄雨兰;喻良;孙红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X射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椎间盘炎患者的X射线平片、椎间盘CT平扫及MR扫描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有16个椎间盘炎;11例患者的X射线平片检查结果 均为阴性,捡出率为0;CT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有7例为原有疾病(腰椎间盘膨出/突出症)术后表现,未能直接诊断椎间盘感染,4例经CT扫描后直接诊断为椎间盘感染,检出率为36.36%;MR检查,16个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肿胀、破坏、碎裂、信号改变,相邻椎旁软组织均表现不同程度受累,检出率为100%.结论 MRI对椎间盘炎的检出率较X射线平片和CT高,能较好地反映椎间盘病变情况,对椎间盘炎病因、病变部位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列为首选检查.
作者:彭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恢复良好5例,轻残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长时间脑疝、术中过度牵拉造成严重脑挫裂伤、呼吸道不通畅及手术体位不当等是各种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正确的手术体位等是防止血肿清除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