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杰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发现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l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830例LC手术,其中发现合并胆囊癌51例,27例仅行LC手术,24例中转行根治术.结果 行LC手术27例中Ⅰ期10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Ⅳ期5例;Ⅰ、Ⅱ期患者术后1~3年内死亡3例,3~5年内死亡9例,另外4例均存活5年以上;Ⅲ、Ⅳ期患者术后3~18个月内死亡11例.中转开腹行根治术24例中Ⅰ期7例,Ⅱ期7例,Ⅲ期6例,Ⅳ期4例;Ⅰ、Ⅱ期患者术后存活2年1例,存活5年以上3例,3~5年内死亡10例;Ⅲ、Ⅳ期患者术后5~18个月内死亡4例,3~5年内死亡5例,存活5年以上1例.行LC手术患者中2例发现Trocar切口处肿瘤种植转移.结论 UGC极易发生转移,预后差,外科医师应当警惕UGC并积极预防切口种植的发生.
作者:陈杰;李俊;邓腾刚;刘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X射线特点及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以不规则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其中56例(31.82%)有肺外合并症,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胸片以单侧片状阴影多见,肺门影增浓模糊也较常见,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均治愈.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可较重而体征轻微,X射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可发生肺外多个器官系统受损,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做为首选疗法.
作者:刘群;袁成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部感染发病率、病死率高,病原体不断变异,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近年的SARS、高致病性H5N1病毒感染导致的禽流感病死率非常高,2008年的甲型H1N1流感全球现已确诊7万多例.在肺部感染的防治方面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王导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环环相扣,处处落实.结果 提高了管理人员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没有出现由于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 重视各环节的管理是保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采用MP冲击疗法,MP 0.5~1.0 g加入5%葡萄糖250 ml内静脉滴注,连续3天,第4~7天口服强的松.结果 冲击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和尿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4小时尿蛋白、血胆固醇、血肌酐(Cr)、尿素氮(BUN)明显降低(P<0.01).结论 MP冲击疗法可以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达到稳定的缓解,对保护患者肾功能及减少激素不良反应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曹颜梅;许静;谢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88例(100眼)青光眼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常规组(47眼)和调整缝线组(53眼),常规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调整缝线组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前房情况.结果 调整缝线组术后浅前房3眼(5.6%),常规组术后浅前房16眼(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使术后前房迅速形成,减少浅前房发生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从而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罗谦;杨影;樊映川;程依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共93个出血病灶,采用经内镜注入无水乙醇方法治疗出血.结果 93个出血病灶中91个出血病灶均一次性达到止血效果,成功率97.85%,均未发生再次出血、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操作简单、易掌握、经济、方便、安全、可靠,设备要求不高,并发症少.
作者:汤启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白内障术中结膜囊内应用5%聚维酮碘与庆大霉素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以评价5%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10659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庆大霉素组和5%聚维酮碘组,术中、术后观察眼部体征并询问患者主观不适.结果 2种药物组间眼内炎发病率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使用5%聚维酮碘组的眼内炎发病率均较使用庆大霉素组明显降低:ECCE+IOL手术方式由0.29%下降到0.04%;Phaco+IOL手术方式由0.14%下降到0.00%.5%聚维酮碘可引起术中眼部刺激感,但无异物感、刺痛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结膜囊内使用5%聚维酮碘能使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且无严重角膜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
作者:张瑞帆;吴峥峥;樊映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与低枕平卧2小时后翻身侧卧位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的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为低枕平卧位2小时后翻身侧卧位,对照组为去枕平卧6小时.观察两组产妇头痛、恶心呕吐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24小时头痛、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24小时内母乳喂养次数超过8次有41例,对照组仅有18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产妇,可采用低枕平卧2小时后翻身侧卧位,不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改善产妇的舒适度,高效率的进行母乳喂养,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翟佳;徐丹凤;黄庆;岳国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胰腺外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约占腹部严重外伤的3%~12%[1],因位置较深常伴有临近脏器损伤.早期诊断率低,处理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临床诊治带来较多困难.
作者:易勤根;梁献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对结膜松弛症泪溢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32例64眼球结膜松弛并有泪溢主诉患者行下方球结膜新月形切除加巩膜固定术,随访观察24周.结果 术后2、8、24周分别有33、47、47眼泪溢症状消除,23、11、11眼泪溢明显减少;术后2、8周分别有53、58眼裂隙灯检查结膜松弛完全消除.结论 结膜松弛是泪溢的原因之一,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作者:黎静;陈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8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二维图像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初级卵泡、未成熟卵泡、成熟卵泡、排卵后4种类型,其中成熟卵泡25例,未成熟卵泡18例,未见卵泡5例,在超声监测下指导性生活,成功受孕15例,占31.3%.结论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临床指导性生活、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旭;周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4年11月至2009年1月经前路减压及带锁钢板固定和后路减压、侧快螺钉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神经功能评价依照JOA评分法,所有病例均行颈椎常规X射线摄片及MRI检查.前路手术44例,后路手术20例.结果 获得随访55例,随访时间3~48个月.获访患者植骨在3~4月内获得牢固骨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弯曲度得到良好的保持,无钢板和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前路少于后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有效率前路95.45%(42/44),后路95%(19/2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术式,相对于后路手术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风险小,出血少.
作者:谌宏军;刘仲前;万仑;胡豇;朱建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纱球擦拭加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法及常规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单双号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纱球擦拭加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从口腔清洁度、口腔溃疡和口腔真菌感染3方面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明显改善(P<0.05),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口腔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纱球擦拭加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冲洗法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预防性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光敏性皮肤病的预防方法.方法 45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隔日1次,以小红斑量的50%作为起始剂量,每次增加0.1 J/cm2;对照组予10%氧化锌软膏外用,每天2次,均2周1疗程,共治疗两疗程.结果 治疗组复发率21.8%(5/23),对照组复发率54.5%(12/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148,P=0.023).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有效预防多形性日光疹复发并且有很好的安全性,为预防多形性目光疹复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李福民;陆洁;段西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满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制定的ASA分级Ⅰ~Ⅱ级标准、年龄2~5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A组)和r-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麻醉组(B组)各20例.记录诱导前(T0)、插支气管镜后(T1)、拔支气管镜时(T2)、清醒时(T3)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T1与T2时DB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B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A组患儿术中置镜后喉痉挛、屏气、呛咳的发生率均较B组少,苏醒时间较B组短(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患儿苏醒迅速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作者:李文斌;吉桠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笔者对1例麻风病患者逐年随访中,发现其家庭成员中有4人相继罹患麻风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绍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临床表现以慢性颅内高压、神经功能损害以及癫痫发作为主;CT及MRI显示肿瘤体积大,边界清楚,血供丰富,可呈囊性变及瘤内出血,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在病理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由小圆细胞构成,可观察到菊花团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有多向分化的倾向.本组均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全切1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放射治疗11例.好转出院14例,死亡1例.随访10例,生存6~20月,平均12月.结论 需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对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进行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结合全脑全脊髓放疗.
作者:唐健;陈隆益;黄光富;王振宇;何永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20岁,未婚,护士.因突发下腹痛1年左右3次入院.既往史:4年前曾患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月经史:月经初潮14岁,经期5~6天,周期35~50天,无痛经.
作者:鄢碧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项减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肾囊肿患者行指分三孔法建立后腹膜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其中右肾囊肿39例,左肾囊肿18例.结果 57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20~80 min,术中出血20~60 ml,术后住院时间3~7天,左侧胸膜损伤1例,腹膜损伤2例.无伤口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随访3~36个月,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后腹膜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疤痕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达;任中志;丁兵;唐健;陈蓉;陈锐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