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NBS方法131I标记条件的实验研究

施常备;梁增奇;袁梦晖;秦鑫;刘艳;汪静

关键词:Na131I, 干扰素, NBS, 标记
摘要:目的:探讨NBS方法131I标记干扰素的合适反应条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BS(100、10、1、0.1、0.01μg,10μl);不同浓度的IFN(1、0.1、0.01、0μg,5μl);不同pH值(4.5、5.5、6.5、7.5);不同标记体积(30μl~300μl),分别进行标记反应.应用纸色谱法、SPECT成像、放射性计数进行分析.结果:NBS的用量10μg时,有较好的标记率,过高或者过低均不适合标记.IFN含量由1μg逐步减低时,标记率也逐步下降.pH值在5.5~7.5之间,对标记影响不大;标记体积30μl~300μl,对标记影响不大.结论:131I、干扰素、NBS的mol比约为1:10:1000时,标记率可以达到60%.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颅底肿瘤的术式选择及颅底重建

    目的:探讨前颅底肿瘤的手术方式及术后颅底缺损重建技术.方法:对25例前颅底肿瘤患者根据原发肿瘤的生长部位和颅内外受累的情况,分别采用冠状切口经额颅内入路手术、鼻侧切开或扩大鼻侧切开术或颅面联合手术,采用带蒂骨膜瓣或帽状腱膜骨膜瓣重建颅底缺损.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改善,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至13年,存活1年以上者22例,3年以上者12例,5年以上者9例,10年以上者3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9/16)、37.5%(3/8).结论:术式选择取决于原发肿瘤的生长部位和颅内外受累的情况;颅面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可用于较大颅底缺损的重建,具有安全、取材方便、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莫立根;曾先捷;杨剑波;李伟;韦正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

    人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会经常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应激过程,而长期的心理应激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癌症虽然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引起,但在这多种因素之中,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因素是通过影响机体内分泌和脑神经介质,进而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癌症发生、进展.

    作者:惠起源;魏晓萍;高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颈癌发病年龄及病因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探讨16年来宫颈癌年龄及病因变化.方法:对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959例宫颈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年代分为3组,宫颈癌在1988年~1990年组(80年代末组),1991年~2000年组(90年代组,又分为90年代前5年组和90年代后5年组),2001年~2003年组(21世纪初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岁)分别为51.48±10.12、49.98±9.78、48.85±9.91.从1988~2003年,宫颈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年代后5年组与21世纪初组相比,多孕(4.97±1.94,4.51±1.71)、多产(4.46±1.71,4.05±1.37)等危险因素有所下降(P<0.05).结论:16年来,宫颈癌发病年龄存在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传统病因在改变,多孕、多产等传统病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比重下降.

    作者:王平;郑芳;李炜修;吴菊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的研制与考评

    目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问卷表QLQ-OES18为蓝本来研制其中文版,并对其进行考评.方法:通过量表的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制定出中文版的QLQ-OES18,并通过考查133例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对量表进行评价.对EORTC QLQ-OES18中文版量表主要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三方面的考评,采用克朗巴赫系数考察内部一致性;计算各个领域及方面间相关系数来分析量表的内容效度;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第1、2次测定及第1、3次测定得分均数的比较,考察量表的区分效度.结果:EORTC QLQ-OES18显示出较好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鉴别能力,能显示出化疗带来的生存质量改变.各领域内部一致性的信度都在0.61以上;各条目与其领域的相关系数值在0.6以上.结论:QLQ-OES18显示出较好的心理测定学和临床有效性,可推荐其与核心量表QLQ-C30联用,用来评估化疗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皖湘;钱勇;陈振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析(附6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内死亡的原因.方法:对112例食管癌手术后围手术期内死亡病例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死亡病例中,3例死于ARDS,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吻合口瘘致水电解质紊乱、胸腔感染.结论:食管癌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肺部及心脏并发症为其主要死亡原因,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孝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观察人脑膜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的表达,探索其与脑膜瘤发生、生长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和27例人脑膜瘤组织中Ang Ⅱ受体亚型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AT1和AT2受体在人脑瘤瘤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AT1受体蛋白和mRNA在脑膜瘤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AT2受体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本相似.结论:AT1受体在人脑膜瘤生长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用AT1拮抗剂对防治脑膜瘤可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宫卫东;贠军;易军;吴智群;张洪新;张积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附3例报道)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未分化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发生于食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光镜下主要由小的间变性细胞构成,胞浆稀少,核卵圆形,染色质丰富,常较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CK、NSE、Syn、CgA常为阳性.电镜检查还可查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非常差.

    作者:王姝妹;李旭苗;张伟;朱少君;巩丽;赵建业;兰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对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患者23例,采用CT与胃肠道低张双对比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23例患者中,浸润型为12例,占52.2%;肿块型6例,占26.1%;溃疡型4例,占17.4%;多发结节型1例,占4.3%,以浸润型多见.结论:在胃淋巴瘤的诊断中,合理运用影像检查手段,提高综合诊断分析能力,该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早期鉴别诊断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的.

    作者:张鹏天;程天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NVB)联合奥沙利铂(OXA)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住院治疗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8例,用NVB联合OXA方案化疗,NVB 25mg/m2iv d1、8,OXA 130mg/m2iv d1,4周重复.结果:全组28例共完成78周期化疗,PR 11例,有效率39.29%,中位生存期10.3个月,1年生存率32.14%,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炎.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钱荣誉;黄俊星;樊林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含紫杉醇类和卡铂的不同方案治疗卵巢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经静脉、腹腔联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7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分为4组:A1组,泰素、卡铂静脉推注(5例);A2组,泰素静脉推注、卡铂腹腔滴注(7例);B1组,紫杉醇、卡铂静脉推注(6例);B2组紫杉醇静脉推注、卡铂腹腔化疗(9例).观察每次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完成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7例中25例完成4个疗程,2例出现过敏性休克而中止化疗.总有效率A1组60%(3/5);A2组71.4%(5/7);B1组50%(3/6);B2组66.7%(6/9).毒副反应比较,泰素组与紫杉醇组间及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紫杉醇类与卡铂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有一定疗效,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毒副作用低于单纯静脉化疗,泰素组心脏毒性低于紫杉醇组.

    作者:柳英兰;韩旭;徐柏;郑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癌核素肿瘤显像假阴性时结合骨显像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核素99Tcm-MIBI肿瘤显像出现假阴性和可疑阳性结果时联合应用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癌患者42例,均同时行99Tcm-MIBI肺肿瘤显像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将两种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肺癌患者中,99Tcm-MIBI肺肿瘤显像阳性18例,阴性10例,可疑阳性14例,阳性率76.2%.骨显像示,肺癌骨转移者24例,骨转移发生率57.14%.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90.48%.结论:肺肿瘤显像与全身骨显像联合应用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并有助于肺癌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芬茹;许建林;周建平;高蕊;杨爱民;南克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腺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抑制Peroxiredoxin Ⅰ的表达

    目的:为深入研究Peroxiredoxin Ⅰ(Prx-Ⅰ)基因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构建基于腺病毒的抑制Prx-Ⅰ基因表达的RNAi载体.方法:从质粒载体pAVU6-Prx切下包含U6启动子在内的表达盒,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然后在大肠杆菌中重组为完整腺病毒DNA,并将其转染293包装细胞制备腺病毒颗粒,再利用腺病毒感染目的肿瘤细胞,干扰其Prx-Ⅰ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地将U6表达盒连接到穿梭载体,获得重组的腺病毒DNA,并制备出高滴度病毒.将病毒感染肿瘤细胞SW480以后可以明显抑制Prx-Ⅰ基因的表达,并使细胞受辐射后的细胞凋亡比例增大.结论:基于腺病毒的RNAi干扰是有效的,这为进一步在体内探讨肿瘤放疗增敏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章波;杨晓亚;王燕;段文元;白云;宋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PTTG和bFG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研究它们的表达与NHL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NHL患者和20例良性淋巴结炎组织中PTTGmRNA和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NHL中PTTGmRNA和bFGF蛋白在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和50.0%,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TTGmRNA和bFGF蛋白均与NHL的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正相关.PTTGmRNA与bFGF蛋白表达正相关.结论:NHL中PTTG高表达.PTTG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方式促进bFGF表达参与NHL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科;钟美佐;李建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颈癌ATM的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ATM(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3例对放射耐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4例对放射敏感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两组患者放疗前癌组织进行ATM蛋白检测.结果:癌组织ATM蛋白的表达在敏感组和耐受组分别为50.0%(17/34)和84.6%(11/13),耐受组明显高于敏感组(P=0.046).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TM蛋白的高表达可导致肿瘤对辐射的耐受,ATM的表达状态可能作为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一项指标.

    作者:尹宜发;陈小燕;蔡正斌;顾昱;李拥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urvivin启动子调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的干涉作用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表达的肿瘤特异性封闭作用.方法:合成针对人stathmin基因的siRNA cDNA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经BamHI和HindIII双酶切后的pSilencer4.1-CMV neo真核表达载体.PCR扩增suvivin基因启动子并测序,用EcoRI和BamHI分别双酶切,连接至经相同内切酶消化的载体,获得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入HeLa细胞,G418筛选.RT-PCR扩增stathmin基因,检测其对stathmin基因表达的干涉效果;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HeLa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RT-PCR结果显示所构建的干涉载体可有效封闭stathmin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Hale细胞在stathmin siRNA作用下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有效地封闭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表达并使HeLa细胞阻断于G2/M期,为以stathmin基因为靶点的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王燕;吴冰;苏海川;高萍;林芳;刘丽;任继鸿;赵辉;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与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与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Nested-RT-PCR)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SBEM-mRNA的表达,对其术后切除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27例,在相应外周血中SBEM-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9.3%(16/27),在c-erbB2阴性表达组,SBEM-mRNA阳性率为24.2%(8/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高表达与外周血微转移显著相关,c-erbB2在判断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仲雷;张建国;郭宝良;杨学伟;闫朝岐;李刚;曲兆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Ki-67、VEGF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及与MVD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Ki-67和VEGF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增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胃肠间质瘤组织中Ki-67、VEGF表达及计数MVD值和Ki-67PI.结果:VEGF、Ki-67在GIST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77.3%、63.6%,VEGF、Ki-67表达在不同大小的肿块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MVD值和Ki-67PI在VEGF阳性和阴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VEGF、MVD和Ki-67 P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44和0.84,P<0.01).结论:VEGF促进GIST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组织提供了丰富的血液和营养,并使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的生长、发展和转移;Ki-67PI为GIST的预后判断提供了比较客观的依据.

    作者:纪长伟;邹继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的克隆性状态与HPV感染的关系

    目的: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克隆性状态的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以及类型,探讨不同克隆性状态的CIN与HPV感染的关系,明确HPV(特别是高危型HPV)在单克隆性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4例CIN Ⅰ标本(2例单克隆性增生、22例多克隆性增生)、20例CINⅡ标本(13例单克隆性增生、7例多克隆性增生)、19例CINⅢ标本(均为单克隆性增生)HPV16/18、HPV6/11的表达状况.结果:34例单克隆性增生CIN中HPV16/18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0/34),HPV6/11的阳性表达率为26.5%(9/34),两者均为阳性5.9%(2/34),两者均为阴性20.6%(7/34);29例多克隆性增生CIN中HPV16/18的阳性表达率为10.3%(3/29),HPV6/11的阳性表达率为24.2%(7/29),两者均为阳性6.9%(2/29),两者均为阴性72.4%(21/29).结论:单克隆性增生CINHPV16/18感染率明显高于多克隆性增生CIN(P<0.01).HPV16/18感染是诱发单克隆性增生CIN重要因素.HPV16/18可能通过引起宫颈鳞状上皮的克隆性增生,促进细胞的转化和增殖,导致CIN的发生,并终引起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朱少君;张伟;王姝妹;李艳红;巩丽;韩秀娟;兰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鼻咽癌局部复发调强放疗的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IMRT)在复发性鼻咽癌中应用的剂量分布、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005年1月~2006年7月,12例经鼻咽部活检病理证实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采用全程IMRT,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60Gy~76.44Gy(中位剂量69.72 Gy),分次量1.87Gy~2.32Gy.结果:PTV的中位体积为145.55cm3,D95均值为59.5Gy,PTV接受的平均剂量及分次剂量均值分别为68.35Gy及2.13Gy;治疗结束时近期疗效为CR 6例,PR 4例,总有效率为83.3%.经3~17个月(中位10.5个月)随访,全部病例存活,1例出现鼻咽部再次复发,1例出现左颈部淋巴结复发,1例出现双颈、锁骨上淋巴结复发以及纵隔淋巴结、肝脏转移.治疗过程中除部分患者出现体重下降,轻度的口腔粘膜反应、粒细胞减少等,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中应用有较好的局控效果,能被患者耐受.

    作者:李子煌;李先明;吴冬;杨东;钟鹤立;李壮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CD147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CD147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47在36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47.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随着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Ⅱ、Ⅲ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CD14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CD147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D147可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毕乃贵;王民;王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