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刘涛;陈勇;赖成明;陈世蓉;赵超美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心电图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方法180例患者采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穿刺,在多个投射角度作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47.77%(86/180),累及143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占41.95%(60/143),右冠状动脉占31.46%(45/143),左回旋支占20.97%(30/143),左主干占5.59%(8/143).结论男性,年龄>50岁,有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典型心绞痛病史、心电图典型缺血改变者,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增高.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加包皮环切治疗男性尖锐湿疣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加包皮环切联合治疗男性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32例成年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127例,采用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疗法,B组105例,采用单纯微波疗法,均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低于B组(P<0.01).结论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疗效较好.

    作者:张盼;林世庆;李锦秀;王远龙;李家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水疗促进婴儿体重增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0~8个月婴儿低时间频度水疗与体重增长的关系,探寻易被家长接受、便于基层医院开展的水疗方法.方法采用低时间频度水疗法,连续监测水疗组263例和对照组240例0~8个月婴儿体重,比较两组体重增长差异.结果水疗组各月龄段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婴儿每周3~4次低时间频度水疗能够明显促进体重增长.

    作者:钱向明;任静;徐丽;何成川;邓春凤;彭焱;陈小利;陈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都区农村医疗机构输血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输血现状,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参照<四川省输血科建设标准>设计了<农村医疗机构输血现状调查表>,对新都区各类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出调查表22份,回收11份,其中有5家区级医疗机构基本能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设,6家基层医院输血工作存在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差和从业人员素质低的现状.结论应加强基层医院输血安全的管理.

    作者:陈宇宁;秦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62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死亡率为22.4%.其原发病以急性白血病、消化道肿瘤和肺癌居前三位.真菌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多(68%).真菌分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6%).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是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

    作者:代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连续小剂量静脉化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连续小剂量静脉化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肿瘤患者采用5-氟脲嘧啶(5-FU)静脉推注加48或72小时连续静脉输注(bolus+CI)方式,输注过程采用心理护理、规范护理操作以及化疗前后护理.结果15例患者进行28例次连续小剂量静脉化疗,输注速度全部符合设计参数,均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对连续小剂量静脉化疗患者的整体护理可减轻不良反应,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作者:王盛菊;吴敏;田宏;冯玉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因而临床实践中抗癌治疗被细分为肿瘤的治愈性治疗和姑息治疗两种方式.姑息治疗属于一种支持性治疗,可以和抗癌治疗联合应用于疾病的早期,减轻和治疗癌症相关症状和体征,使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充分接受无痛苦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姑息治疗目前在多数肿瘤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作者:邓春美;吴琦;贺盛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方法180例患者采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穿刺,在多个投射角度作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47.77%(86/180),累及143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占41.95%(60/143),右冠状动脉占31.46%(45/143),左回旋支占20.97%(30/143),左主干占5.59%(8/143).结论男性,年龄>50岁,有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典型心绞痛病史、心电图典型缺血改变者,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涛;陈勇;赖成明;陈世蓉;赵超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癌非手术消融治疗进展

    随着临床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各种微创治疗技术的进展,乳腺癌的非手术消融微创治疗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乳腺原发肿瘤微创治疗的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种非手消融治疗研究进展(包括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微波消融、间质激光热能消融和冷冻消融).

    作者:刘雁冰;王永胜;范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损伤急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患者在救治和检查过程中减轻和避免损伤加重的措施.方法车祸伤和坠落伤急症患者65例,现场处理:颈托固定、保持颈椎和胸椎轴线一致及减少搬动次数.急救和转运: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和喉罩等,但禁忌常规气管插管;甲基泼尼松静脉滴注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固定和减少或防止颠簸;确诊检查:依次为X射线颈椎摄片、CT检查、三维重建及MRI检查.结果确诊率100%,无1例损伤、无原有脊髓压迫症状明显加重者.结论颈椎损伤患者在救治和检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颈托固定、颈椎和胸椎轴线保持一致、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能减轻和避免损伤加重.

    作者:何兰;李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DN重要的治疗是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提高组织特别是神经细胞的血供及氧供,促使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

    作者:刘春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目的评价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用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S患者,对其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PSG)和X射线头影测量所得的气道及呼吸功能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指数(A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低通气指数(HI)、呼吸紊乱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下颌平面角(SN-MP),上气道上部前后径(SPAS)、中部前后径(MAS)、软腭长度(SP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NB,上气道下部前后径(IA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口腔矫治器可以有效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有高效经济、携带方便、无创无风险性及可重复性等优点.

    作者:李新;牟雁东;马科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肾痛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LMWH和双嘧达莫治疗,并检测其用药前后血清白蛋白、血脂水平、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LMWH组较双嘧达莫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较双嘧达莫组恢复明显,两组均无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NS,抗凝作用强,出血危险性小,并可减少蛋白尿.

    作者:张渊;陈秀玲;何强;王莉;杨秀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放疗技术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放疗高剂量落在肿瘤靶区内而其周边组织和器官处于低剂量照射.本文重点介绍现代放疗流程、模拟定位技术转变和3DCRT、IMRT等技术优点以及临床应用所取得疗效.介绍图像引导下肿瘤放疗(IGRT)、自适应性放疗(ART)和剂量学引导下放疗(DGRT)的概念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情况及立体定向放疗(SRT)和立体定向手术(SRS)在脑胶质瘤和脑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地位.

    作者:傅小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57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检测我院87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其中合并冠心病57例,未确诊冠心病30例与80例健康对照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DL-C,ApoA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HDL-C,Apo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LDL-C,TG,ApoB水平较对照组增高,糖尿痛合并冠心病组的LDL-C,TG,ApoB水平较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高.结论对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群应尽可能控制血脂增高.

    作者:孟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ERBB2基因表达和其它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ERBB2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4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8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RBB2基因表达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CA153、CA125和CE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ERBB2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CA153、CA125和CEA,特别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4种指标在手术和化疗后均显著下降.结论C-ERBB2的基因表达水平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邓君;饶绍琴;传良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壁缝合针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腹壁缝合针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腹壁缝合针为86例患儿行一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天,无并发症,随访1~48月无复发.结论腹壁缝合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安全美观.

    作者:陈兵;冯金周;樊耘;丁国强;蔡光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外伤并发脑梗死18例CT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CT表现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95~2004年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18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脑损伤术前CT扫描均未见脑梗死征象,外伤后1天内出现脑梗死CT表现11例,2~3天4例,超过3天3例.结论脑外伤后脑梗死多发生在严重的颅脑外伤后,及时发现对临床治疗有价值.

    作者:周立;蒋瑾;付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7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误诊原因.方法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7例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占同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的11.84%,误诊原因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重视肺癌的各种临床征象,对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及时进行X射线(胸片、CT)、纤支镜、脱落细胞学及病理活检等检查.

    作者:何书经;康定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外科手术造成的狗颊侧牙周骨板缺损模型,观察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后牙周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应用外科手术造成4只狗双侧第一、二、三磨牙颊侧牙周骨板缺损分别6 mm×8 mm,3月后双侧进行翻瓣刮治术,应用胶原膜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分别于3、6、12月拍X射线片,测量牙周骨组织再生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月牙周骨组织再生平均为3 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效果较好.

    作者:詹斌;叶杨;张梅;余聃;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ET-CT检查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为得到高质量PET-CT融合图像对受检者进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70例受检者进行检查前的心理护理、饮食及衣着、调控血糖、注射时严格避光避声、扫描时的卧位、检查后大量饮水等护理对策.结果170例受检者的PET-CT融合图像全部达到了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全程、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保证图像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