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并发脑梗死18例CT表现分析

周立;蒋瑾;付凯

关键词:脑外伤, 脑梗死, CT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CT表现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95~2004年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18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脑损伤术前CT扫描均未见脑梗死征象,外伤后1天内出现脑梗死CT表现11例,2~3天4例,超过3天3例.结论脑外伤后脑梗死多发生在严重的颅脑外伤后,及时发现对临床治疗有价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亚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2005年住院的ITP患者38例,应用亚标准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Sub-HD-IVIG,0.4g/(kg·d)×3天]作为治疗组,2000年前23例为标准剂量[HD-IVIG,0.4 g/(kg·d)×5天]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用IVIG治疗后,在观察时间内血小板的变化及疗效的完全反应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ub-HD-IVIG治疗ITP可以和HD-IVIG取得同样疗效.

    作者:权柄涛;黄国强;郝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癌非手术消融治疗进展

    随着临床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各种微创治疗技术的进展,乳腺癌的非手术消融微创治疗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乳腺原发肿瘤微创治疗的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种非手消融治疗研究进展(包括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微波消融、间质激光热能消融和冷冻消融).

    作者:刘雁冰;王永胜;范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遗尿症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小儿遗尿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对30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3.3%有睡眠过深难以唤醒,62.5%腰骶部脊柱隐裂,41.6%具有家族遗传史及不当的饮食习惯(62.5%晚餐常喝汤,50.4%睡前有喝牛奶习惯)以及一些继发疾病如多动症、蛲虫症、精神刺激等均可引发遗尿.采用中药、抗利尿激素、心理行为疗法治疗.结论对遗尿症患儿常规询问家族史及行必要的检查非常重要;药物及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唐柳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输液过程中真空负压排气法介绍

    静脉输液过程中会遇到茂菲式壶下输液管中进入大量气泡甚至空气柱,传统的排气法如振动管壁气泡向上排气法适合输液管中气泡量少,而排液排气法适用于气泡量大,但浪费药液,不适用于输液量小的药液.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作者总结出3种比较简单、更为有效、更为科学的排气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晓娟;石立红;沈美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放射治疗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变化

    放射治疗和各种肿瘤治疗手段一样,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有所变化.现对放射治疗作用有所下降的肿瘤以及放射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的肿瘤作一介绍.

    作者:殷蔚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第一鳃裂瘘管误诊为外耳道耵聍感染1例

    患者,女,52岁.右耳流脓1天,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右耳流脓,伴同侧听力稍减退.查体:外耳道内满是脓液和耵聍碎屑,鼓膜窥不清,拟诊为化脓性中耳炎,给予清理后见外耳道轻度充血,鼓膜完整,标志清楚,考虑脓液来源于耵聍感染.

    作者:康桂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外科手术造成的狗颊侧牙周骨板缺损模型,观察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后牙周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应用外科手术造成4只狗双侧第一、二、三磨牙颊侧牙周骨板缺损分别6 mm×8 mm,3月后双侧进行翻瓣刮治术,应用胶原膜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分别于3、6、12月拍X射线片,测量牙周骨组织再生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月牙周骨组织再生平均为3 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效果较好.

    作者:詹斌;叶杨;张梅;余聃;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ET-CT检查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为得到高质量PET-CT融合图像对受检者进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70例受检者进行检查前的心理护理、饮食及衣着、调控血糖、注射时严格避光避声、扫描时的卧位、检查后大量饮水等护理对策.结果170例受检者的PET-CT融合图像全部达到了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全程、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保证图像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放疗技术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放疗高剂量落在肿瘤靶区内而其周边组织和器官处于低剂量照射.本文重点介绍现代放疗流程、模拟定位技术转变和3DCRT、IMRT等技术优点以及临床应用所取得疗效.介绍图像引导下肿瘤放疗(IGRT)、自适应性放疗(ART)和剂量学引导下放疗(DGRT)的概念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情况及立体定向放疗(SRT)和立体定向手术(SRS)在脑胶质瘤和脑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地位.

    作者:傅小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方法180例患者采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穿刺,在多个投射角度作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47.77%(86/180),累及143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占41.95%(60/143),右冠状动脉占31.46%(45/143),左回旋支占20.97%(30/143),左主干占5.59%(8/143).结论男性,年龄>50岁,有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典型心绞痛病史、心电图典型缺血改变者,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涛;陈勇;赖成明;陈世蓉;赵超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57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检测我院87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其中合并冠心病57例,未确诊冠心病30例与80例健康对照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DL-C,ApoA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HDL-C,Apo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LDL-C,TG,ApoB水平较对照组增高,糖尿痛合并冠心病组的LDL-C,TG,ApoB水平较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高.结论对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群应尽可能控制血脂增高.

    作者:孟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氟康唑联合洗必泰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洗必泰溶液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17例患者,轻度:口服氟康唑100 mg联合0.2%洗必泰溶液点眼q 2 h;中度:静脉滴注氟康唑100 mg qd联合0.2%氟康唑眼液和0.2%洗必泰溶液q 1 h交替点眼;重度:静脉滴注氟康唑100 mg q 12 h联合0.2%氟康唑眼液和0.2%洗必泰溶液q 1/2 h交替点眼.结果14例治愈(82.3%),2例好转(11.8%),1例无效(6.9%)而行眼球摘除.结论氟康唑联合洗必泰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莫怀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加包皮环切治疗男性尖锐湿疣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加包皮环切联合治疗男性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32例成年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127例,采用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疗法,B组105例,采用单纯微波疗法,均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低于B组(P<0.01).结论微波与包皮环切联合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疗效较好.

    作者:张盼;林世庆;李锦秀;王远龙;李家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硫酸镁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

    目的评价硫酸镁与山莨菪碱(654-2)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的71名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Ⅰ组)37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0.1~0.3 g/(kg·d)及654-2 0.2~0.5 mg/(kg·d)稀释后联合静脉滴注,每日1次.常规治疗组(Ⅱ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Ⅰ组在退热、平喘、止咳、肺部哮鸣音消失及住院天数与Ⅱ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有效率94.6%,Ⅱ组76.4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与654-2联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显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T诊断霉菌性上颌窦炎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结果多数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CT显示上颌窦内不均匀高密度影,其间可见斑点、斑块状钙化;骨质改变主要为上颌窦窦壁增厚、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或缺损.结论CT能准确显示副鼻窦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蒲锘;付凯;白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1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治经过.结果7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结论颅脑外伤合并长骨骨折患者,伤后及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呼吸增快、发热等表现,应高度怀疑脑脂肪栓塞,并注意与颅脑外伤继发性损害鉴别.

    作者:王山;卫正洪;郑念东;万晓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痛经临床运用经验

    痛经周期短,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作者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痛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因而临床实践中抗癌治疗被细分为肿瘤的治愈性治疗和姑息治疗两种方式.姑息治疗属于一种支持性治疗,可以和抗癌治疗联合应用于疾病的早期,减轻和治疗癌症相关症状和体征,使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充分接受无痛苦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姑息治疗目前在多数肿瘤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作者:邓春美;吴琦;贺盛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流阻断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肾脏多发性、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肾脏多发性和鹿角形结石进行血流阻断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6例中,一次性取尽结石61例,出院时常规照片发现在肾小盏内残留小结石5例,均小于0.5 cm.漏尿1例,经充分引流,加强抗感染2周后治愈;肾周感染2例;均保存了患者的肾脏.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

    作者:刘裕章;张继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昏迷患者口腔护理两种开口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寻找昏迷患者安全开口方法,提高口腔护理的成功率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口腔护理成功率和医源性损伤发生率,所得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口腔护理成功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医源性损伤实验组(1.4%)明显低于对照组(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开口法既能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更体现了爱伤观念.

    作者:张万全;何平;张义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