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治疗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变化

殷蔚伯

关键词:放射治疗, 肿瘤治疗
摘要:放射治疗和各种肿瘤治疗手段一样,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有所变化.现对放射治疗作用有所下降的肿瘤以及放射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的肿瘤作一介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8F-FDG PET-CT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核医学先进的无创性影像技术.18F-FDGPET-CT的临床应用可以解决肿瘤诊治中的很多难题,如果适应症掌握得当,患者可以从诊治时机上得到很大益处,本文阐述18F-FDG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近十年来,由于在肿瘤诊治中应用的特殊价值得到肯定,过去仅在发达国家医学研究中心的PET影像技术迅速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宋文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痛经临床运用经验

    痛经周期短,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作者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痛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笑气吸入无痛人流出现幻觉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门诊孕40~50天要求行人工流产500例用笑气吸入方法行镇痛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中出现幻觉20例占0.4%.结论笑气吸入用于门诊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苏醒快,但对笑气敏感性与耐受性有个体差异,应注意观察.

    作者:马秋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苯氧胺的新用途-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示剂

    三苯氧胺(枸橼酸他莫昔芬)作为绝经后乳癌患者的标准治疗,也可作为乳腺癌预防用药.由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小,价格相对便宜,用药方便,无须住院,无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脱发等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和服药期间的生活质量都很好,其疗效持续时间较化疗更长,因此,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全身治疗已越来越受重视.欧美国家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全身治疗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作者:周蕾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损伤急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患者在救治和检查过程中减轻和避免损伤加重的措施.方法车祸伤和坠落伤急症患者65例,现场处理:颈托固定、保持颈椎和胸椎轴线一致及减少搬动次数.急救和转运: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和喉罩等,但禁忌常规气管插管;甲基泼尼松静脉滴注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固定和减少或防止颠簸;确诊检查:依次为X射线颈椎摄片、CT检查、三维重建及MRI检查.结果确诊率100%,无1例损伤、无原有脊髓压迫症状明显加重者.结论颈椎损伤患者在救治和检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颈托固定、颈椎和胸椎轴线保持一致、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能减轻和避免损伤加重.

    作者:何兰;李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外伤并发脑梗死18例CT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CT表现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95~2004年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18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脑损伤术前CT扫描均未见脑梗死征象,外伤后1天内出现脑梗死CT表现11例,2~3天4例,超过3天3例.结论脑外伤后脑梗死多发生在严重的颅脑外伤后,及时发现对临床治疗有价值.

    作者:周立;蒋瑾;付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方法180例患者采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穿刺,在多个投射角度作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率47.77%(86/180),累及143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占41.95%(60/143),右冠状动脉占31.46%(45/143),左回旋支占20.97%(30/143),左主干占5.59%(8/143).结论男性,年龄>50岁,有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典型心绞痛病史、心电图典型缺血改变者,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涛;陈勇;赖成明;陈世蓉;赵超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羊水偏少阴道试产的经验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比较分析B超诊断足月妊娠羊水偏少60例(观察组)和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60例(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作者:贾蜀云;陈星尧;刘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第一鳃裂瘘管误诊为外耳道耵聍感染1例

    患者,女,52岁.右耳流脓1天,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右耳流脓,伴同侧听力稍减退.查体:外耳道内满是脓液和耵聍碎屑,鼓膜窥不清,拟诊为化脓性中耳炎,给予清理后见外耳道轻度充血,鼓膜完整,标志清楚,考虑脓液来源于耵聍感染.

    作者:康桂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放射治疗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变化

    放射治疗和各种肿瘤治疗手段一样,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有所变化.现对放射治疗作用有所下降的肿瘤以及放射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的肿瘤作一介绍.

    作者:殷蔚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例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症状复杂,极易延误诊断.现将我院近两年来误诊的小儿IM 7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输液过程中真空负压排气法介绍

    静脉输液过程中会遇到茂菲式壶下输液管中进入大量气泡甚至空气柱,传统的排气法如振动管壁气泡向上排气法适合输液管中气泡量少,而排液排气法适用于气泡量大,但浪费药液,不适用于输液量小的药液.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作者总结出3种比较简单、更为有效、更为科学的排气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晓娟;石立红;沈美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摘要)

    在癌症治疗中乳腺癌的激素治疗代表着早期的分子疗法或靶向治疗.早期乳腺癌采用激素制剂辅助治疗,无论淋巴结状况如何都会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直到近,对于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口服5年的三苯氧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已经是标准治疗.

    作者:唐守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DN重要的治疗是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提高组织特别是神经细胞的血供及氧供,促使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

    作者:刘春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外科手术造成的狗颊侧牙周骨板缺损模型,观察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后牙周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应用外科手术造成4只狗双侧第一、二、三磨牙颊侧牙周骨板缺损分别6 mm×8 mm,3月后双侧进行翻瓣刮治术,应用胶原膜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分别于3、6、12月拍X射线片,测量牙周骨组织再生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月牙周骨组织再生平均为3 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骨缺损效果较好.

    作者:詹斌;叶杨;张梅;余聃;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使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结果已表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有效性,尤其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点的药物.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抗VEGF单克隆抗体以及其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疗效的预测、怎样与传统治疗方法配合以提高疗效及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作者:侯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腹腔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1例

    患者,女,26岁,已婚,因下腹痛18小时,加重12小时入院.患者1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坠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曾昏厥1次.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5月20日,经量正常.查体: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4/50 mmHg(多巴胺60 mg维持).

    作者:陈玲;苏克平;李杨;石丽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ERBB2基因表达和其它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ERBB2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4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8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RBB2基因表达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CA153、CA125和CE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ERBB2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CA153、CA125和CEA,特别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4种指标在手术和化疗后均显著下降.结论C-ERBB2的基因表达水平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邓君;饶绍琴;传良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亚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2005年住院的ITP患者38例,应用亚标准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Sub-HD-IVIG,0.4g/(kg·d)×3天]作为治疗组,2000年前23例为标准剂量[HD-IVIG,0.4 g/(kg·d)×5天]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用IVIG治疗后,在观察时间内血小板的变化及疗效的完全反应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ub-HD-IVIG治疗ITP可以和HD-IVIG取得同样疗效.

    作者:权柄涛;黄国强;郝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57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检测我院87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其中合并冠心病57例,未确诊冠心病30例与80例健康对照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DL-C,ApoA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HDL-C,Apo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LDL-C,TG,ApoB水平较对照组增高,糖尿痛合并冠心病组的LDL-C,TG,ApoB水平较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高.结论对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群应尽可能控制血脂增高.

    作者:孟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