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超声诊断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1例

祁平安;王艺璇;李天刚;练芮含

关键词:胎儿,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超声检查, 产前
摘要:孕妇29岁,孕1产0,孕中期超声筛查未见明显异常.孕37+2周时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9.0 cm,头围32.0 cm,腹围37.8 cm,股骨长7.7 cm,估测胎儿体质量为(4 800士417)g;胎儿舌体厚1.2 cm,舌体长6.0 cm,约2.5 cm的舌体始终位于口腔外(图1A、1B),多次复查均不能还纳入口腔;胎儿脐孔处见约3.3 cm×2.0 cm低回声区域(图1C);肝脏及双肾体积增大,羊水指数28.5 cm.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MRI测量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IFIS患者(IFIS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MRI资料.于轴位脂肪抑制T2WI测量坐骨股骨间隙(IFS)宽度、股方肌间隙(QFS)宽度,于轴位TIWI测量坐骨角,于冠状位T2WI测量股骨颈干角,比较2组间的差异,分析IFS宽度与其他3个指标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IFIS的诊断效能.对IFIS组患者股方肌水肿和脂肪浸润程度进行分级,比较不同级别间IFS宽度的差异.结果 IFIS组患者IFS宽度、QFS宽度、坐骨角及股骨颈干角分别为(11.76±2.22)mm、(8.33±2.20)mm、(132.59±1.39)°和132.70(131.18,134.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IFS宽度、QFS宽度、坐骨角度及股骨颈干角诊断IFI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0、0.999、0.996和0.975(P均<0.001).IFS宽度与QFS宽度呈正相关(r=0.743,P<0.001),与坐骨角度及股骨颈干角呈负相关(r=-0.273,P=0.022;r=-0.332,P=0.005).IFIS组患者不同股方肌水肿、脂肪浸润分级间IFS宽度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FIS患者IFS、QFS均明显狭窄;股方肌水肿及脂肪浸润是IFIS常见MRI表现.

    作者:葛晓东;王光宪;张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氟显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评价不孕女性输卵管通畅性

    目的 探讨全氟显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4D-HyCoSy)评估不孕女性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8例不孕女性患者分别行4D-HyCoSy和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X-HSG)检查.以腹腔镜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4D-HyCoSy与X-HSG诊断输卵管通畅、通而不畅及阻塞的特异度及敏感度的差异.结果 4D-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特异度96.32%(157/163)、敏感度95.33%(102/107),通而不畅的特异度97.75%(174/178)、敏感度93.48%(86/92),阻塞的特异度96.98%(193/199)、敏感度92.96%(66/71).X-HSG诊断输卵管通畅的特异度92.02%(150/163)、敏感度92.52%(99/107),通而不畅的特异度95.51%(170/178)、敏感度86.96%(80/92),阻塞的特异度96.98%(193/199)、敏感度90.14%(64/71).4D-HyCoSy与X-HSG诊断输卵管通畅、通而不畅及阻塞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87).结论 全氟显4D-HyCoSy可有效评价输卵管通畅性,有助于诊断及治疗女性不孕症.

    作者:杨淑君;柯小玲;罗梅花;彭雪芳;郭杨;钱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维全自动左心容积定量技术评价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三维全自动左心容积定量技术(HM)测量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80例患者行三维HM图像采集,采用HM技术和传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手动调整(HME)部分HM自动确定的心内膜边界不符合实际边界者,并进行比较,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HM、HME、RT3DE测量LVEDV、LVESV和LVEF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M测值均大于RT3DE,HME测量LVEDV和LVESV均大于RT3DE(P均<0.05),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E与RT3DE测量差值(△HM-RT3DE)小于HM与RT3DE测量差值(△HME-RT3DE,P均<0.05).根据图像质量将患者分为A组(图像质量较好,n=54)和B组(图像质量较差,n=26),除LVESV外,A组△HM-RT3DE和△HME-RT3DE均小于B组(P均<0.05).HM与RT3DE有良好的一致性,手动调整后一致性提高.HM和HME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好,组内相关系数均>0.9.结论 HM自动评价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与RT3DE一致性好,手动调整心内膜边界可提高测量准确率,图像质量对HM测值准确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萌;金炫佚;马春燕;王永槐;李光源;孟平平;孔凡鑫;杨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静息态fMRI观察基于中国人脑模板的慢性失眠患者岛叶功能连接

    目的 利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慢性失眠(CI)患者静息状态下岛叶功能整合的改变.方法 对22例CI患者(CI组)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以基于中国人脑建立的模板(Chinese2020)进行空间标准化,以双侧岛叶为ROI,与全脑其他体素进行功能连接分析,获得2组间功能连接有差异脑区,并分析异常功能连接脑区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I组患者与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及左侧小脑后叶(P均<0.05,体素簇个数≥10个,AlphaSim校正),与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小脑后叶及右侧小脑前叶(P均<0.05,体素簇个数≥10个,AlphaSim校正).CI组瞬时记忆评分与右侧岛叶—右侧海马、右侧岛叶—左侧海马、左侧岛叶—右侧海马及左侧岛叶—左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r=0.580、0.668、0.454、0.562,P均<0.05).结论 CI患者双侧岛叶与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为理解CI患者存在情绪调节、认知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记忆功能受损的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作者:申延蕊;李中林;武肖玲;邹智;王恩峰;窦社伟;闫峰山;张红菊;李永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比观察ADNEX模型、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及恶性风险指数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

    目的 比较ADNEX模型、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及恶性风险指数(RM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卵巢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图像,分别以ADNEX模型、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及RMI评估卵巢肿瘤的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绘制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结果 286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142例,恶性肿瘤144例.ADNEX模型、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RMI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83.33%(120/144)、80.56%(116/144)、65.97%(95/144),特异度分别为89.44%(127/142)、92.96%(132/142)、90.14%(128/142).ADNEX模型与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间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52、1.784,P=0.554、0.182),ADNEX模型及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的敏感度均高于RMI(x2=16.691、7.533,P均<0.001),而特异度与RM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61,P=1.000、0.454).ADNEX模型、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及RMI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864、0.868和0.788(P均<0.001).结论 ADNEX模型及简单规则风险估计模型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RMI.

    作者:和平;吴青青;孙丽娟;王晶晶;王莉;韩吉晶;张铁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18F-FDG PET/CT表现

    目的 观察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成人脊柱LCH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评估脊柱病灶数目、分布、密度、边界及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 9例LCH共18个病灶位于脊柱,6例单发,3例多发.其中16个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晰,7个可见边缘硬化,3个病变累及椎管;另2个病灶分别表现为片状稍高密度影及局部骨密度正常.所有病灶18F-FDG摄取均有不同程度增高,SUVmax为9.07士4.99.结论 成人脊柱LCH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作者:张彦彦;张卫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原发胃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原发胃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胃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和临床资料,记录胃癌原发灶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别比较不同肿瘤T分期、N分期、病理分期及细胞组织分化程度组间上述代谢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上述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4例原发胃癌的SUVmax、SUVmean、MTV及TLG分别为5.81 (3.45,7.77)、3.42(1.87,4.37)、14.80(9.02,25.19)cm3及42.03(18.89,107.87)g.不同T分期胃癌原发灶的SUVmmax、SUVmean、MTV、TL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N分期及病理分期胃癌原发灶的MTV、T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max、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细胞组织分化程度胃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TV、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与肿瘤T分期及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呈中度正相关(P均<0.05),与肿瘤N分期及病理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MTV及TLG与肿瘤T分期、N分期及病理分期均呈中度正相关(P均<0.05);MTV及TLG与肿瘤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胃癌原发灶的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反映肿瘤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周锦;张漫雪;胡秀芝;徐阳;汤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国人脑图谱的现状、进展及展望

    目前,意识的起源、智力的物质基础仍是人类的未解之谜;同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精神疾病日渐增多,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正常状态及大脑发育、发展和退化规律仍不清楚.因此,深入研究正常人和病理状态下的脑内信息加工过程,对于研究脑、认识脑、保护脑和开发脑均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当今国际前沿热点研究领域.脑成像技术是研究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从整体、系统水平构建活体、多模态、数字化的正常人“标准脑图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之一.人类脑图谱的构建和应用属于脑与认知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脑图谱这一标准参考空间,研究者可以比较或综合不同模态、不同大脑状态(健康或疾病)、世界各地不同实验室的脑成像结果[1].

    作者:李坤成;梁佩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脑模板构建方法进展

    脑模板是能代表一个群体的大脑模型,包含大脑结构及分区标签等信息,在脑神经影像学分析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脑模板可为群体分析提供标准归一化空间,将先验知识如分割图谱和解剖标识映射到新图像上进行分析.构建脑模板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和模板构建三步.随着脑影像学处理和分析技术的提高,脑模板的质量逐渐提升、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本文对人脑模板的构建方法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邹静;王德峰;石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评估主动脉缩窄患儿主动脉弓发育情况

    目的 通过CT评估主动脉缩窄(CoA)患儿主动脉弓的发育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确诊的CoA患儿(CoA组)的CT资料,选取同期47例非心血管疾病息儿为对照组,测量2组肺动脉主干层面升主动脉大内径(AOA)、横弓前部大内径(D1)、横弓后部大内径(D2)、峡部大内径(D3)及降主动脉穿横膈大内径(DA),计算D1/AOA、D2/AOA、D3/AOA及DA/AOA比值;比较2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2组上述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CoA组D1/AOA、D2/AOA、D3/AO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2组DA/A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CoA组中,26例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其中11例D1/AOA≤0.6、15例D2/AOA≤0.5、13例D3/AOA≤0.4.2组D1/AOA、D2/AOA、D3/AOA及DA/AOA与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1).术后接受随访的5例主动弓发育不良患儿D1/AOA、D2/AOA或D3/AOA均大于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分类标准.结论 CoA患儿常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且以横弓后部发育不良多见.

    作者:吕莹;陈欣;田露;张黎;张挺;何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病因及影像学进展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影像学检查在髂静脉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等.本文针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病因学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润泽;张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血友病肌肉病变进展

    血友病是一种性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和关节反复出血.血友病肌肉病变可致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假性肿瘤形成、肌肉萎缩及骨化性肌炎等.超声检查具有实时、无创、简单快捷、可重复性强及分辨率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诊断血友病肌肉病变.本文就超声在血友病肌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付茗;张群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CEUS和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AngioPLUS)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3例PTC的CEUS表现及AngioPLUS表现,根据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增强组、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比较3组间病灶峰值强度(PI)、病灶与邻近甲状腺组织峰值强度差值(△PI)的差异,评价PI、△PI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PI和△PI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5,P<0.001),其中低增强组△PI小于等增强组(Z=-6.45,P<0.001)和高增强组(Z=-3.99,P<0.001),等增强组△PI小于高增强组(Z=-3.73,P<0.001).3组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7,P<0.001),其中低增强组PI小于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P均<0.001),而等增强组PI与高增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PI(rs=0.650,P<0.001)、△PI(rs =0.798,P<0.001)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呈正相关.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rs=0.768,P<0.001)、PI(rs=0.442,P<0.001)、△PI (rs=0.647,P<0.001)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结论 PTC病灶内部CEUS强化程度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通过AngioPLUS显示的PTC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可间接评价其血流灌注.

    作者:刘晶华;陈路增;陈蕾;叶京明;王彬;张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3)、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9).分析2组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及转移性淋巴结的颈部分布区域.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颈部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且淋巴门消失、回声增强,淋巴结长短径比<2,淋巴结短径>5 mm,淋巴结内多个点状强回声,淋巴结血流呈混合型或周围型,淋巴结血流丰富者分别占86.24%(94/109)、70.64%(77/109)、41.28%(45/109)、17.43%(19/109)、53.21%(58/109)、48.62%(53/109);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上述征象分别占16.50%(17/103)、2.91%(3/103)、11.65%(12/103)、1.94%(2/103)、17.48%(18/103)、16.50%(17/103),2组间各超声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手术所见分区为标准,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术前超声对淋巴结分区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颈Ⅵ区57.58%(38/66)、颈Ⅴ区75.00%(3/4)、颈Ⅳ区81.25%(13/16)、颈Ⅲ区76.92%(10/13)、颈Ⅱ区70.00%(7/10).结论 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外科确定颈部淋巴结处理策略有指导作用.

    作者:卜锐;杨娜;夏春娟;马峻峰;陆健斐;丁昱;易晓佳;赵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评估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肺体积变化

    目的 采用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虚拟脏器分析(VOCAL)技术观察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CHD-DPBF)对胎儿肺体积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41胎法洛四联症(TOF)胎儿(TOF组)和110胎正常胎儿(对照组),以二维超声估测胎儿孕周、体质量及心胸比(CTR),以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胎儿肺体积,计算超声肺重比(肺体积与体质量的比值)和肺体积与孕周比值,比较2组间的差异;评估胎儿肺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 TOF组胎儿孕周、估算体质量和肺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OF组胎儿CTR大于对照组(P<0.001),胎儿肺体积与孕周比值及超声肺重比小于对照组(P均<0.05).TOF组及对照组胎儿肺体积与孕周均呈正相关(r=0.611、0.547,P均<0.001).结论 CHD-DPBF胎儿超声肺重比及肺体积与孕周比值均低于正常胎儿,提示CHD-DPBF胎儿肺脏发育受到一定程度不良影响.

    作者:郭勇;刘晓伟;张烨;孙琳;谷孝艳;韩建成;何怡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DWI和小ADC值鉴别诊断儿童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室管膜瘤

    目的 探讨DWI和小ADC值鉴别诊断儿童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及室管膜瘤的MRI资料,其中室管膜瘤8例、间变性室管膜瘤14例,所有患儿术前均接受MR平扫、增强和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小ADC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以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间变性室管膜瘤小ADC值为(0.579士0.245)×10-3mm2/s,室管膜瘤小ADC值为(0.943±0.12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1,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84(P=0.003),以小ADC值=0.695×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诊断2种肿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1.4%.结论 小ADC值在儿童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MR检查的有效补充.

    作者:任翔;吴于淳;杨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复杂性右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

    患者男,56岁,反复胸闷1年余,外院心脏超声提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静脉瘘可能(累及右冠状动脉),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查体:胸骨右缘1~2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Ⅲ、aVF导联异常Q波.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形态、结构、室壁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可探及肺动脉主干周围异常血流束,但难以追踪其走行及起源,左、右冠状动脉起始处未见扩张.冠状动脉CTA:右冠状动脉右心耳支与支气管动脉形成血管丛(图1A~1C),终汇入肺动脉主干起始部,并可见肺动脉瘘口(图1D).影像学诊断:右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行冠状动脉瘘修补术,术中造影证实术前诊断后,分离并结扎多处异常交通血管.术后冠状动脉CTA显示原术前畸形血管闭塞,未见残余瘘.

    作者:徐娟;章春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分子亚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方法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经病理证实的193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Luminal A-like型(n=46)、Luminal B-like型(n=98)、HER-2过表达型(n=22)和基底样型(n=27)4种分子亚型.回顾性分析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包括肿块形状、边缘、方向、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血流及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193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4种分子亚型间,肿块大小(<2 cm、2~3 cm、≥3 cm)和淋巴结转移(有、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分级(Ⅰ、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分子亚型间6个超声征象(形状、边缘、方向、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表现有其特征性,Luminal A-like型与Luminal B-like型超声声像图表现差异较小,鉴别有一定困难.

    作者:郭玉萍;裴书芳;刘娟娟;吴丽桑;肖美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肌少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肌肉质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病因复杂多样,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像学技术定量和定性评估肌肉质量是诊断肌少症的重要依据,可为早期诊断、治疗干预及预防提供参考.本文对肌少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丰哲;孙鹤;李琦;王磊;潘诗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静息态fMRI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功能连接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大脑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1)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对33例CSM患者(CSM组)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将双侧S1各分为6个感觉亚区(手指、上肢、下肢、胸部、背部和头面部)作为ROI,提取ROI信号,并与大脑其他脑区行基于体素水平相关性分析,获得功能连接系数并构建功能连接图;以双样本t检验比较CSM组与对照组间大脑功能连接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临床功能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静息状态下CSM组S1左侧上肢感觉亚区与左侧角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功能连接减低;S1左侧下肢感觉亚区与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减低;S1右侧胸部感觉亚区与双侧角回、双侧额上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颞中回/颞下回、右侧小脑后叶功能连接减低;S1右侧下肢感觉亚区与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减低(P<0.05,FDR校正).CSM患者S1左侧上肢感觉亚区与左侧角回的功能连接值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呈负相关(r=-0.377,P=0.031);S1左侧上肢感觉亚区与左侧颞下回的功能连接值与上肢感觉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呈正相关(r=0.353,P=0.044);S1右侧下肢感觉亚区与左侧角回的功能连接值与下肢感觉JOA评分呈正相关(r=0.406,P=0.019).结论 CSM患者存在与感觉运动相关功能连接异常,提示CSM患者已发生大脑皮层功能重组.

    作者:章晨蕾;谭永明;何来昌;钟军;郭建强;周福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