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病理看临床医学的难度和挑战

纪小龙

关键词:病理, 临床
摘要: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它自然学科的显著不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不可随便打开,随意拆卸,随心取材,或做这样那样的试验.生存权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医学为了维护这一权利,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具有了它的特殊性.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西藏昌都地区脂肪肝CT表现与分型的关系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脂肪肝CT的表现.方法:38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且均在西藏昌都(海拔高度3500米)地区工作10年以上.结果:38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1例(重度5例、中度6例),节段型27例(中度9例、轻度18例).结论: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高海拔缺氧明显关系.高原缺氧、肥胖、饮酒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并与脂肪肝的CT表现分型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蒋瑾;付凯;仁青多吉;阿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麻醉的观察

    小儿对注射、麻醉穿刺十分害怕、惊恐万分,甚至大哭大闹,难以合作,既影响操作,同时使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小儿上肢手术时,常选用氯胺酮麻醉,但氯胺酮麻醉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副作用及并发症.

    作者:杨康;刘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指骨骨囊肿1例报告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右环指末节渐增粗,活动时略疼痛近3个月,于2003年8月21日以右手环指末节骨囊肿收住院.

    作者:党卫;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思维 新技术 新疗效--美国心脏协会2003年会巡礼(1)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第76届年会于2003年11月9-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召开.

    作者:周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联合愈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3-TC)联合中药愈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3-TC和愈肝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3-TC,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DNA,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3-TC与愈肝颗粒联合治疗CHB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任小华;李晖;伍玉南;唐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碘灭糊剂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干槽症又名局限性牙槽骨骨髓炎,为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资料分析,干槽症占口腔疾病的10%~30%[1].传统采用手术刮治法虽可以刮除感染骨质,现有人反对急性期刮治,认为会再次造成创伤,并使感染扩散,止痛效果也不好,且病员不易接受[2].临床医生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一种高效而简便的方法,随之出现了各种配方的药物疗法直接作用于拔牙创,但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笔者用碘灭糊剂治疗干槽症,经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芳;高庆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月发生的36例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26例,闭合性损伤7例,医源性损伤3例.结果:存活27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25.0%.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判断伤情,有效复苏,控制休克,紧急剖腹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功能RIA在评价老年高血压病肾功能变化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肾功能放射免疫分析在评价老年高血压病肾功能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3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人sβ2-MG、uβ2-MG、uAlb、uIgG,并测定血清BUN和Cr.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sβ2-MG、uβ2-MG、uAlb、uIgG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Ⅰ期老年高血压患者uβ2-MG、uAlb已有明显增高(P<0.05~0.01);Ⅱ期uβ2-MG、uAlb、uIgG增高(P<0.05~0.01);Ⅲ期sβ2-MG、uβ2-MG、uAlb、uIgG均显著增高(P<0.01).高血压病组血清BUN及C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在Ⅰ期时已有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损害加重.肾功能RIA是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灵敏的实验方法.

    作者:符本琪;唐振林;佘炜;陈明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腔和鼻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和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和鼻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免疫学表型特点.方法:对经病理学确诊的24例鼻腔和鼻咽部原发性NHL的临床资料和细胞免疫表型作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病高峰年龄21~40岁,男性多于女性(2∶1).临床主要以原发器官症状为主,缺乏特异性.细胞免疫学表型结果显示鼻腔原发性NHL以T/NK细胞为主占45%,鼻咽部原发性NHL以B细胞为主占30%.结论:鼻腔原发性NHL以T/NK细胞为主,鼻咽部原发性NHL以B细胞为主.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原发器官的其它肿瘤混淆,早期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邹胜琴;温蓓;宋林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山市北部地区新生儿脐血α-地中海贫血筛查报告

    目的:调查中山市北部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携带率及探讨对新生儿进行α-地中海贫血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电泳仪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共1192份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电泳,并对Hb区带进行扫描定量分析.结果:调查的1192例标本中,检出Hb Barts 37例(男婴:17例,女婴:20例),阳性率为3.10%,其中静止型α-地贫12例(1.00%),标准型α-地贫23例(1.93%),HbH病2例(0.17%).此外,还发现异常血红蛋白病3例(0.08%),疑为β-地中海贫血7例.结论:在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宜将Hb电泳作为常规筛查方法,普遍开展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病筛查,这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肇杰;叶巧国;李克乐;曾桂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国与国际定义及分类法有所不同,为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建议用国际的分类方法以取代我国的分类方法.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出血的现代治疗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是ICH的常见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动脉炎和血液病等.ICH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壳核、丘脑、脑叶、小脑和脑干等.随着高血压的有效防治,ICH的发病率正逐渐减少,占脑卒中的10%~40%.

    作者:罗祖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观察脑膜瘤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它们不同的预后诊断价值.方法:脑膜瘤病例41例,分为良性、非典型性、恶性 (WHOⅠ、Ⅱ、Ⅲ级)三组.用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表达.免疫组化LDP法标记PCNA,并计数PCNA标记指数(PCNA LI).结果:41例脑膜瘤中13例(31.7%)表达端粒酶活性, 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高于WHOⅠ级组(P<0.05,P<0.05).41例脑膜瘤平均PCNA LI为(19.32±15.87)%,WHOⅡ级组和WHOⅢ级组较WHOⅠ级组高(P<0.05,P<0.05).WHOⅡ级组中端粒酶活性组的PCNA LI高于无端粒酶活性组(P<0.05).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PCNA LI呈正相关(r=8.24,r=7.05).结论: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伴随着细胞增殖活性的增加而升高,两指标的联合应用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良性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不表达更有实际意义.

    作者:宋林红;杨红;董丹丹;李科;徐玉川;杜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Tn-Ⅰ测试板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价值的评价

    肌钙蛋白是心肌的结构蛋白,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成分,利用高特异性的抗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单克隆抗体测试板测定血清CTn-Ⅰ含量,与传统的心电图结合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比较,以评价快速CTn-Ⅰ测试板法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琼;李光富;曾凯宏;刘玉兰;张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脏保护研究与临床实践

    近期发表的心脏保护研究(Heart Protection Study,简称HPS)是由英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中心组织牵头,69个英国医疗中心参加,共入选2万余名冠心病或其他阻塞性动脉疾病或糖尿病等高危患者,接受每天40mg辛伐他汀或抗氧化维生素治疗5年,了解对病人总死亡率等的影响[1~3].

    作者:蒋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以脐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输尿管结石1例报告

    患者,男,46岁,干部.因脐周疼痛2天,加重2小时于2003年8月10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间断发作;并腹泻2次,呈稀便,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痛腰痛,未治疗.

    作者:邓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须癣1例

    患者,男,49岁,因唇周反复起脓肿2+月,起结节、鳞屑性红斑1月,于2003年3月3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何迅;王尚兰;薛竞;刘伟;杨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

    目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以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牙种植体周围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牙种植体周翻瓣刮治的同时运用胶原膜覆盖种植暴露面和骨面,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固性.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发现炎症未复发,种植体稳固性提高,种植体周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论: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可用于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作者:詹斌;叶扬;余聃;张梅;常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

    今年5月2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的JNC-7与1997年发表的JNC-6相比,从风格到内容都有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近6年中大量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包括近发表的ALLHAT、LIFE等所获取的新证据.JNC-7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制定了新策略,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从病理看临床医学的难度和挑战

    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它自然学科的显著不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不可随便打开,随意拆卸,随心取材,或做这样那样的试验.生存权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医学为了维护这一权利,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具有了它的特殊性.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