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

胡大一

关键词:高血压
摘要:今年5月2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的JNC-7与1997年发表的JNC-6相比,从风格到内容都有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近6年中大量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包括近发表的ALLHAT、LIFE等所获取的新证据.JNC-7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制定了新策略,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据美国一组病人的调查,发病一周内死亡率达59%,一月内可达82%[1].出血发生后血肿对脑组织产生急性压迫和推移,引起血肿周围脑组织微循环障碍,血块溶解后还会产生有毒物质,进一步加剧脑的代谢障碍.

    作者:黄光富;蒋万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应用在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①2140例胃镜检查患者给予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为实验组,1000例常规操作为对照组,②将6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复合麻醉组(350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及异丙酚至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250例)按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反应、操作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③治疗组:在无痛胃肠镜状态下开展息肉摘除、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及EST共51例.结果:①胃镜静脉复合麻醉组咳嗽、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7%、0.53%,而对照组为46.6%、11.6%(P<0.001),静脉复合麻醉组清醒时间为8.95±2.95min,检查中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平稳.②肠镜检查中复合麻醉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入镜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全部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及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尤其有利于开展胃肠镜下治疗,此项技术深受患者欢迎,推广和应用此项技术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郭强;李德亮;陈艳敏;唐天云;范红;罗静;王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须癣1例

    患者,男,49岁,因唇周反复起脓肿2+月,起结节、鳞屑性红斑1月,于2003年3月3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何迅;王尚兰;薛竞;刘伟;杨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

    今年5月2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的JNC-7与1997年发表的JNC-6相比,从风格到内容都有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近6年中大量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包括近发表的ALLHAT、LIFE等所获取的新证据.JNC-7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制定了新策略,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月发生的36例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26例,闭合性损伤7例,医源性损伤3例.结果:存活27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25.0%.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判断伤情,有效复苏,控制休克,紧急剖腹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清楚,可能由于视丘下部管制和维持正常血压中枢调节机理不稳定,或者调节机理减弱,来自脊髓和延髓节段中枢的神经兴奋性改变,而使内脏循环血管收缩,这些改变多与遗传相关[1].

    作者:闵鹄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髌骨软骨软化症病因的生物力学分析

    髌骨软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of the Patella ,以下简称CP)是膝前部疼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运动创伤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较高发病率.周元铭认为CP好发于女性,多见于极不活动的近10岁女孩和极好动的近20岁男孩[32].

    作者:张允;涂豫建;张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及不稳

    目的:观察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定共48例,平均年龄55.7岁,病程1~12年,平均4.5年.全部病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1个节段椎管减压8例,2个节段减压35例,3节段减压5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月(6月~24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92%.植骨融合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结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可以达到满意疗效.术中减压应彻底,植骨融合对后期腰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应注重植骨床的准备和植骨量.

    作者:刘仲前;唐六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

    目的:观察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复方三草汤治疗1~2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17例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第二疗程3例痊愈,1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结论:滋阴降火方药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有较良好疗效.

    作者:夏隆江;肖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国与国际定义及分类法有所不同,为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建议用国际的分类方法以取代我国的分类方法.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出血的现代治疗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是ICH的常见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动脉炎和血液病等.ICH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壳核、丘脑、脑叶、小脑和脑干等.随着高血压的有效防治,ICH的发病率正逐渐减少,占脑卒中的10%~40%.

    作者:罗祖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烧伤早期肝组织JNK1及其磷酸化的变化

    目的:观察烧伤小鼠早期肝组织JNK1及其磷酸化的时相变化特点,初步探讨烧伤后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背部Ⅲ° 15%-20%烧伤.分别于伤后2h、4h、6h、12h、24h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JNK1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烧伤后各时相点肝组织JNK1在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而烧伤后早期(2h)JNK1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加,4h达到高峰,6h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烧伤早期引起小鼠肝组织JNK1的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作者:孙充洲;岑瑛;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以脐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输尿管结石1例报告

    患者,男,46岁,干部.因脐周疼痛2天,加重2小时于2003年8月10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间断发作;并腹泻2次,呈稀便,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痛腰痛,未治疗.

    作者:邓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高原心脏病

    据WHO统计,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由于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的影响,全世界有560万人罹患高原病或称高山适应不全.其中,高原心脏病(HAHD)是高山适应不全的一种主要形式.我国3000米以上土地约占国土面积1/6,生活在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地就有60万人,而且有大量人群从低海拔地区移居或旅居高原,应该说拥有大规模的易感人群和患病人群.

    作者:周同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数字化定量诊断乳腺肿瘤细胞形态学及软件制作的研究

    目的:应用数字化定量诊断,克服病理医生的主观诊断,提高病理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瘤100例,乳腺癌50例,乳腺纤维腺瘤50例,常规HE染色,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检测,每例100个细胞,共计10000个,设乳腺纤维瘤为正常细胞.以变量加权形成函数,建立数学模式,制成软件,求出贴近度.结果:检测乳腺瘤良恶性细胞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1).通过计算机统计运算求出贴近度区分点(r)=0.15.结论:数学模式的建立及软件研究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韩宝龙;黄波;丁卫霖;王瑛;王进;王艳玲;兰博;徐化岩;毕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西藏昌都地区脂肪肝CT表现与分型的关系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脂肪肝CT的表现.方法:38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且均在西藏昌都(海拔高度3500米)地区工作10年以上.结果:38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1例(重度5例、中度6例),节段型27例(中度9例、轻度18例).结论: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高海拔缺氧明显关系.高原缺氧、肥胖、饮酒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并与脂肪肝的CT表现分型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蒋瑾;付凯;仁青多吉;阿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压处理与脑卒中的防治

    在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中,血压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已有充分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支持进行血压调控.降低升高的血压已成为一致公认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然而,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血压管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多年来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

    作者:刘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从病理看临床医学的难度和挑战

    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它自然学科的显著不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不可随便打开,随意拆卸,随心取材,或做这样那样的试验.生存权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医学为了维护这一权利,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具有了它的特殊性.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概况及疗效评价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3个方面.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包括AMI的二级预防),在保护及维持心肌的功能,减小梗塞面积,防止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猝死等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有关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疗效评述如下.

    作者:孙世明;童荣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环境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与变态反应、感染、细胞因子等有关的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鼻息肉中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在黏膜及黏膜下层聚集,提示其在鼻息肉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1].

    作者:杨玉成;洪苏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