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

胡大一

关键词:高血压
摘要:今年5月2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的JNC-7与1997年发表的JNC-6相比,从风格到内容都有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近6年中大量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包括近发表的ALLHAT、LIFE等所获取的新证据.JNC-7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制定了新策略,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解读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

    今年5月2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的JNC-7与1997年发表的JNC-6相比,从风格到内容都有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近6年中大量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包括近发表的ALLHAT、LIFE等所获取的新证据.JNC-7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高血压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制定了新策略,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观察脑膜瘤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它们不同的预后诊断价值.方法:脑膜瘤病例41例,分为良性、非典型性、恶性 (WHOⅠ、Ⅱ、Ⅲ级)三组.用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表达.免疫组化LDP法标记PCNA,并计数PCNA标记指数(PCNA LI).结果:41例脑膜瘤中13例(31.7%)表达端粒酶活性, 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高于WHOⅠ级组(P<0.05,P<0.05).41例脑膜瘤平均PCNA LI为(19.32±15.87)%,WHOⅡ级组和WHOⅢ级组较WHOⅠ级组高(P<0.05,P<0.05).WHOⅡ级组中端粒酶活性组的PCNA LI高于无端粒酶活性组(P<0.05).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PCNA LI呈正相关(r=8.24,r=7.05).结论: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伴随着细胞增殖活性的增加而升高,两指标的联合应用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良性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不表达更有实际意义.

    作者:宋林红;杨红;董丹丹;李科;徐玉川;杜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烧伤早期肝组织JNK1及其磷酸化的变化

    目的:观察烧伤小鼠早期肝组织JNK1及其磷酸化的时相变化特点,初步探讨烧伤后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背部Ⅲ° 15%-20%烧伤.分别于伤后2h、4h、6h、12h、24h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JNK1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烧伤后各时相点肝组织JNK1在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而烧伤后早期(2h)JNK1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加,4h达到高峰,6h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烧伤早期引起小鼠肝组织JNK1的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作者:孙充洲;岑瑛;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目的:评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疗效.方法:共收治42例桡骨远端骨折.按Fernandez分类,I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的折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和石膏夹板外固定.Ⅱ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采用掌侧或背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术.Ⅲ型骨折是由于压缩性损伤所引起的关节骨折和干骺端嵌插.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经过平均13个月的随访,I型20例骨折的手及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Ⅱ型13例腕关节伸屈达正常侧的83%,手的握力恢复至正常侧的80%,无创伤性腕关节炎发生.Ⅲ型9例腕关节伸屈达正常侧的71%,手的握力恢复至正常侧的69%,有1例创伤性腕关节炎发生.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其分型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的.

    作者:王军;唐诗添;石波;王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数字化定量诊断乳腺肿瘤细胞形态学及软件制作的研究

    目的:应用数字化定量诊断,克服病理医生的主观诊断,提高病理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瘤100例,乳腺癌50例,乳腺纤维腺瘤50例,常规HE染色,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检测,每例100个细胞,共计10000个,设乳腺纤维瘤为正常细胞.以变量加权形成函数,建立数学模式,制成软件,求出贴近度.结果:检测乳腺瘤良恶性细胞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1).通过计算机统计运算求出贴近度区分点(r)=0.15.结论:数学模式的建立及软件研究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韩宝龙;黄波;丁卫霖;王瑛;王进;王艳玲;兰博;徐化岩;毕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思维 新技术 新疗效--美国心脏协会2003年会巡礼(1)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第76届年会于2003年11月9-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召开.

    作者:周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西藏昌都地区脂肪肝CT表现与分型的关系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脂肪肝CT的表现.方法:38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且均在西藏昌都(海拔高度3500米)地区工作10年以上.结果:38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1例(重度5例、中度6例),节段型27例(中度9例、轻度18例).结论: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高海拔缺氧明显关系.高原缺氧、肥胖、饮酒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并与脂肪肝的CT表现分型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蒋瑾;付凯;仁青多吉;阿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院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救治原则

    1 院前急救可提高心血管急症的生存率许多社区医疗实践证实,不断加强和改善社区急救医疗服务(EMS)体系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生存率的关键.基本生命支持的救治方法在基层和社区医疗中的普及,使许多现场急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院外的心脑血管急症病人获得生存佳的目标.

    作者:沈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灯盏细辛对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灯盏细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C:低浓度灯盏细辛组;D:中浓度灯盏细辛组;E:高浓度灯盏细辛组;F:尼莫同组.经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CVS模型,用动态图像分析法监测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变化.结果:B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较A组缩小(P<0.001);C、D、E、F组血管直径与B组相比增大(P<0.001),随着灯盏细辛浓度升高,C、D、E组基底动脉的血管直径增大,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灯盏细辛对SD大鼠SAH后的CVS的防治作用具有量效关系.

    作者:董凌琳;罗祖明;杨旭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碘灭糊剂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干槽症又名局限性牙槽骨骨髓炎,为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资料分析,干槽症占口腔疾病的10%~30%[1].传统采用手术刮治法虽可以刮除感染骨质,现有人反对急性期刮治,认为会再次造成创伤,并使感染扩散,止痛效果也不好,且病员不易接受[2].临床医生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一种高效而简便的方法,随之出现了各种配方的药物疗法直接作用于拔牙创,但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笔者用碘灭糊剂治疗干槽症,经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芳;高庆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婴儿脐疝非手术疗法的改进

    婴儿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疝病,其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婴儿脐疝多属易复性,临床上表现为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不大,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临床发现没有闭锁的脐环迟至2岁时多能自行闭锁,因此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均可采取非手术疗法[1].

    作者:文丽;曹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治疗费用分析,总结基层医院对腹膜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比较进口和国产腹膜透析不同外接管路对我院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效果和治疗费用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透析均可达到透析治疗目标,国产组腹膜炎的发生率高于进口组,治疗总费用进口治疗组较高.结论:采用进口腹透腹膜炎发生率更低,治疗的总费用有所增加.

    作者:王正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

    目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以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牙种植体周围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牙种植体周翻瓣刮治的同时运用胶原膜覆盖种植暴露面和骨面,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固性.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发现炎症未复发,种植体稳固性提高,种植体周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论: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可用于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作者:詹斌;叶扬;余聃;张梅;常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从病理看临床医学的难度和挑战

    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它自然学科的显著不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不可随便打开,随意拆卸,随心取材,或做这样那样的试验.生存权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医学为了维护这一权利,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具有了它的特殊性.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心衰患者血浆A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左心功能.结果:随心功能恶化,血浆ANP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后,ANP水平降低(P<0.01).A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ΔD%)呈负相关;与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正相关.结论:心钠素在心力衰竭的进展中,其血中浓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作者:肖骅;覃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月发生的36例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26例,闭合性损伤7例,医源性损伤3例.结果:存活27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25.0%.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判断伤情,有效复苏,控制休克,紧急剖腹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管理75例分析报告

    目的:回顾分析75例体外循环(CPB)手术的状况,总结心肺转流技术.方法:对75例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情况、血液稀释、循环血压、血流降温情况、复跳情况、循环中的管理等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体外循环稀释后血红蛋白浓度60~118g/L,平均(82.8±13.4)g/L;体外循环时间25~267min,平均(111.3±73.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193min,平均(73.9±52.8)min;循环中降温深度16~31.5℃,平均(24.8±3.3)℃;自动复跳61例,复跳率81%;全组病例死亡1例,死亡率1.3%;全组无体外循环并发症.结论:在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很重要,对降温较深手术,宜采用较深的血液稀释度.循环中暂时的低血压对术后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全身组织器官的恢复及心脏的复苏无不良影响. 心脏复跳与心肌保护方法及灌注方式、升主动脉开放时血钾水平、开放时温度、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有关.循环中的管理要重视:①预充液的配制,②流量控制,③降温与复温,④循环中用药,⑤终止体外循环的指标等几个方面.

    作者:李文媚;李振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及不稳

    目的:观察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定共48例,平均年龄55.7岁,病程1~12年,平均4.5年.全部病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1个节段椎管减压8例,2个节段减压35例,3节段减压5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月(6月~24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92%.植骨融合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结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可以达到满意疗效.术中减压应彻底,植骨融合对后期腰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应注重植骨床的准备和植骨量.

    作者:刘仲前;唐六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清楚,可能由于视丘下部管制和维持正常血压中枢调节机理不稳定,或者调节机理减弱,来自脊髓和延髓节段中枢的神经兴奋性改变,而使内脏循环血管收缩,这些改变多与遗传相关[1].

    作者:闵鹄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国与国际定义及分类法有所不同,为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建议用国际的分类方法以取代我国的分类方法.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