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曹丽萍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心衰患者血浆A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左心功能.结果:随心功能恶化,血浆ANP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后,ANP水平降低(P<0.01).A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ΔD%)呈负相关;与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正相关.结论:心钠素在心力衰竭的进展中,其血中浓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作者:肖骅;覃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右环指末节渐增粗,活动时略疼痛近3个月,于2003年8月21日以右手环指末节骨囊肿收住院.
作者:党卫;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清楚,可能由于视丘下部管制和维持正常血压中枢调节机理不稳定,或者调节机理减弱,来自脊髓和延髓节段中枢的神经兴奋性改变,而使内脏循环血管收缩,这些改变多与遗传相关[1].
作者:闵鹄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3-TC)联合中药愈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3-TC和愈肝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3-TC,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DNA,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3-TC与愈肝颗粒联合治疗CHB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任小华;李晖;伍玉南;唐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婴儿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疝病,其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婴儿脐疝多属易复性,临床上表现为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不大,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临床发现没有闭锁的脐环迟至2岁时多能自行闭锁,因此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均可采取非手术疗法[1].
作者:文丽;曹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回顾分析75例体外循环(CPB)手术的状况,总结心肺转流技术.方法:对75例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情况、血液稀释、循环血压、血流降温情况、复跳情况、循环中的管理等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体外循环稀释后血红蛋白浓度60~118g/L,平均(82.8±13.4)g/L;体外循环时间25~267min,平均(111.3±73.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193min,平均(73.9±52.8)min;循环中降温深度16~31.5℃,平均(24.8±3.3)℃;自动复跳61例,复跳率81%;全组病例死亡1例,死亡率1.3%;全组无体外循环并发症.结论:在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很重要,对降温较深手术,宜采用较深的血液稀释度.循环中暂时的低血压对术后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全身组织器官的恢复及心脏的复苏无不良影响. 心脏复跳与心肌保护方法及灌注方式、升主动脉开放时血钾水平、开放时温度、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有关.循环中的管理要重视:①预充液的配制,②流量控制,③降温与复温,④循环中用药,⑤终止体外循环的指标等几个方面.
作者:李文媚;李振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世纪尤其后30年,心血管病防治有了飞跃发展,许多防治观点有了本质的改变,高血压是它集中的代表,并成为多学科(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神经等)协同探索的焦点与心脑肾血管病防治的突破口.尤其近年的一些大型、设计良好、以预后为终点的研究,使许多问题得到澄清.2003年美国JNC 7、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及我国即将发布的新指南,是当代新成果的结晶与标志.本文将就上述指南及近年研究重要进展与前瞻,作简扼评述.
作者:张廷杰;蔡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复方三草汤治疗1~2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17例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第二疗程3例痊愈,1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结论:滋阴降火方药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有较良好疗效.
作者:夏隆江;肖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国与国际定义及分类法有所不同,为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建议用国际的分类方法以取代我国的分类方法.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放射免疫分析在评价老年高血压病肾功能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3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人sβ2-MG、uβ2-MG、uAlb、uIgG,并测定血清BUN和Cr.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sβ2-MG、uβ2-MG、uAlb、uIgG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Ⅰ期老年高血压患者uβ2-MG、uAlb已有明显增高(P<0.05~0.01);Ⅱ期uβ2-MG、uAlb、uIgG增高(P<0.05~0.01);Ⅲ期sβ2-MG、uβ2-MG、uAlb、uIgG均显著增高(P<0.01).高血压病组血清BUN及C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在Ⅰ期时已有肾小球、肾小管的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损害加重.肾功能RIA是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灵敏的实验方法.
作者:符本琪;唐振林;佘炜;陈明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是ICH的常见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动脉炎和血液病等.ICH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壳核、丘脑、脑叶、小脑和脑干等.随着高血压的有效防治,ICH的发病率正逐渐减少,占脑卒中的10%~40%.
作者:罗祖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脂肪肝CT的表现.方法:38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且均在西藏昌都(海拔高度3500米)地区工作10年以上.结果:38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1例(重度5例、中度6例),节段型27例(中度9例、轻度18例).结论: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高海拔缺氧明显关系.高原缺氧、肥胖、饮酒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并与脂肪肝的CT表现分型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蒋瑾;付凯;仁青多吉;阿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应用在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①2140例胃镜检查患者给予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为实验组,1000例常规操作为对照组,②将6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复合麻醉组(350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及异丙酚至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250例)按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反应、操作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③治疗组:在无痛胃肠镜状态下开展息肉摘除、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及EST共51例.结果:①胃镜静脉复合麻醉组咳嗽、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7%、0.53%,而对照组为46.6%、11.6%(P<0.001),静脉复合麻醉组清醒时间为8.95±2.95min,检查中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平稳.②肠镜检查中复合麻醉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入镜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全部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及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尤其有利于开展胃肠镜下治疗,此项技术深受患者欢迎,推广和应用此项技术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郭强;李德亮;陈艳敏;唐天云;范红;罗静;王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中山市北部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携带率及探讨对新生儿进行α-地中海贫血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电泳仪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共1192份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电泳,并对Hb区带进行扫描定量分析.结果:调查的1192例标本中,检出Hb Barts 37例(男婴:17例,女婴:20例),阳性率为3.10%,其中静止型α-地贫12例(1.00%),标准型α-地贫23例(1.93%),HbH病2例(0.17%).此外,还发现异常血红蛋白病3例(0.08%),疑为β-地中海贫血7例.结论:在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宜将Hb电泳作为常规筛查方法,普遍开展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病筛查,这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肇杰;叶巧国;李克乐;曾桂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数字化定量诊断,克服病理医生的主观诊断,提高病理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瘤100例,乳腺癌50例,乳腺纤维腺瘤50例,常规HE染色,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检测,每例100个细胞,共计10000个,设乳腺纤维瘤为正常细胞.以变量加权形成函数,建立数学模式,制成软件,求出贴近度.结果:检测乳腺瘤良恶性细胞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1).通过计算机统计运算求出贴近度区分点(r)=0.15.结论:数学模式的建立及软件研究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韩宝龙;黄波;丁卫霖;王瑛;王进;王艳玲;兰博;徐化岩;毕世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49岁,因唇周反复起脓肿2+月,起结节、鳞屑性红斑1月,于2003年3月3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何迅;王尚兰;薛竞;刘伟;杨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和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4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n=12)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泵入丙泊酚,靶浓度2μg/ml,体外循环(CPB)期间0.8μg/ml,CPB后1μg/ml;异氟醚组(n=12)采用大剂量芬太尼复合吸入异氟醚全麻.以收缩压(SBP)≤80%基础值为反馈指标.监测S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比较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丙泊酚组清醒快,气管导管拔除早,在抑制心肌应激方面优于异氟醚组.结论: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辅以喉麻和硫酸镁,可大幅减少芬太尼用量,术后恢复快,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祥奎;兰志勋;万永灵;黄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定共48例,平均年龄55.7岁,病程1~12年,平均4.5年.全部病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1个节段椎管减压8例,2个节段减压35例,3节段减压5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月(6月~24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92%.植骨融合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结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可以达到满意疗效.术中减压应彻底,植骨融合对后期腰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应注重植骨床的准备和植骨量.
作者:刘仲前;唐六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疗效.方法:共收治42例桡骨远端骨折.按Fernandez分类,I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的折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和石膏夹板外固定.Ⅱ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采用掌侧或背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术.Ⅲ型骨折是由于压缩性损伤所引起的关节骨折和干骺端嵌插.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经过平均13个月的随访,I型20例骨折的手及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Ⅱ型13例腕关节伸屈达正常侧的83%,手的握力恢复至正常侧的80%,无创伤性腕关节炎发生.Ⅲ型9例腕关节伸屈达正常侧的71%,手的握力恢复至正常侧的69%,有1例创伤性腕关节炎发生.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其分型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的.
作者:王军;唐诗添;石波;王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灯盏细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C:低浓度灯盏细辛组;D:中浓度灯盏细辛组;E:高浓度灯盏细辛组;F:尼莫同组.经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后CVS模型,用动态图像分析法监测基底动脉血管直径变化.结果:B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较A组缩小(P<0.001);C、D、E、F组血管直径与B组相比增大(P<0.001),随着灯盏细辛浓度升高,C、D、E组基底动脉的血管直径增大,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灯盏细辛对SD大鼠SAH后的CVS的防治作用具有量效关系.
作者:董凌琳;罗祖明;杨旭洪 刊期: 2004年第01期